楼主: tqttier3
2082 0

[国际金融] 中国信托行业“定时炸弹”在嘀嘀作响 你听见了吗? [推广有奖]

  • 2关注
  • 4粉丝

教授

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2691 个
通用积分
0.1837
学术水平
10 点
热心指数
25 点
信用等级
9 点
经验
11630 点
帖子
453
精华
0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4-7
最后登录
2017-2-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本文转载自华尔街评论财经网)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在分析中国数据提供商万得的数据后估计,明年第一季度到期要偿付的资金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高于本季度的大约1.3万亿元。野村(Nomura)也预计到期金额将达1万亿元左右的峰值,如今似乎更可能会出现在2015年而非本季度。

在专家看来,中国信托基金今年偿付金额猛增引起的金融感染威胁只是被押后,而非得到解决,“定时炸弹”仍在嘀嘀作响。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China Trustee Association, CTA)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信托资产自四年前已猛增超过三倍,在3月达到11.7万亿元的纪录高位。

信托公司在第一季度提供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为6.44%,在2011年曾一度高达9.75%,相对来说,政府设定的银行存款利率为3%,投资者因此纷纷转向信托基金。

中国银监会上个月公布,非银部主任李建华因为长期过度劳累在4月份过世,终年48岁。李建华负责监管蓬勃兴起的信托行业,他在去年下半年走访调查了十个省份,与国内68家信托公司全都碰过头。

信托基金是“影子银行”的一部分,另外还包括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

据巴克莱(Barclays Bank)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去年年底达到38.8万亿元。

中国1.9万亿美元规模的信托基金行业在1月导致新兴市场大幅动荡,濒临违约促使穆迪(Moody's)将之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复杂金融工具相提并论。以免违约的不透明救助做法成为随后再融资活动效仿的模式。

新兴市场股市1月表现为七个月来最差,而亚洲货币贬幅为8月份以来最大。

尽管中国决策者们曾承诺会允许违约来降低债务的攀升,但他们的注意力已转向保增长方面,第一季度经济增幅低于今年7.5%的目标。

“定时炸弹”未拆除

瑞信驻香港的经济学家陶冬表示,他们没有拆除这一“定时炸弹”,当信托基金无力支付利息而且看来没人会把它们展期时,他们会要求地方政府接管这些基金的资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没有钱,因此这些平台公司会向银行要。

信托行业在1月份受到密切审查,当时中诚信托发行的一款为一家煤炭企业募集资金的30亿元信托产品濒临违约边缘。就在偿付日期之前,这款产品的代销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称投资者可以收回他们的资金,不过没有说明资金将来自何处。

自那以后,信托在很大程度上淡出财经新闻头条。但潜在的问题只是没有爆发出来而已。

瑞信指出,一些银行通过发行新产品对旧产品进行展期,同时由地方政府和资产管理公司建立的公司接管了一些问题基金的资产。根据只按公开可用信息汇总数据的研究公司用益信托,信托公司在今年剩余时间可能必须偿付1,940亿元,在2015年上半年必须偿付2,840亿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曾表示,官方的2014年增长目标是7.5%左右,这是有弹性的,而个别金融产品违约情况难以避免,回应了政府11月份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承诺。

李克强在上个月表示,政府将确保实现最低增长目标。由于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降至7.4%而且出口在2月份和3月份萎缩,中国放松了货币政策并下调了一些银行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银监会在4月份发布《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通过对信托公司业务范围实行严格的准入审批管理,加强对信托行业的监管。意见称,信托公司的股东在公司遭遇流动性紧缩时,需做好提供流动性支持或转让股权的准备。

据官方数据显示,信托贷款在2014年每月平均增加678亿元,远低于去年的1,537亿元。据用益信托的数据显示,上个季度的发行额环比下降13%,至2,364亿元。

信托违约会否发生大规模爆炸?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驻北京的经济学家陈兴动表示,决策者们在理论上同意那些要违约的应该被允许违约,但如今这方面的动机没有今年早些时候那么强。

他声称,这对于建设健康的债券市场而言不是好事,但允许违约的短期负面冲击大过目前允许违约的意愿。

陈兴动表示,信托违约方面不会发生大规模爆炸,因为监管机构很好掌握了到期日期以及到期金额等信息,而且经常提前打电话给信托公司以确保偿付顺利进行。假如信托公司表示有困难,政府会希望各方加大努力。

虽然李克强允许民营的上海超日太阳能在3月份成为首家违约的境内债券发行人,但野村驻香港的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中国目前可能更不愿意容忍违约。

据海通证券的数据显示,一年期AA-级公司债券的失业率在2014年已大跌187个基点至5.75%。这相当于全球的投机级评级。

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驻香港的首席新兴市场经济学家Alicia Garcia-Herrero表示,金融市场化及其他结构性改革措施可能会让中国更容易解决信托债务攀升的问题。

Garcia-Herrero预计,到期金额达到顶峰的时期可能会自今年的5-8月份延后6-12个月。

中国决策者们在7月份取消了贷款利率下限,同时维持对存款利率的管制措施。他们还承诺要扩大售股和发债等直接融资范围,寻求抑制表外融资活动并提振中小企业。

Roubini Global Economics驻伦敦的新兴亚洲业务主管Adam Wolfe表示,理想的状态是,政府应成立一个透明的机制来重组贷款。

Wolfe说道:“不只是简单推行违约可能是个正确决定,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后门交易以及不透明的重组,这违背了他们试图削减信贷风险并减少道德危机问题的努力。”

地产信托偿付或创纪录新高 明年违约恐大面积爆发

随着中国楼市进一步降温,该国地产信托明年将面临创纪录偿付,有关更多开发商将倒闭的猜测也日益升温。中国正在打击影子银行这类表外贷款活动,其中包括信托公司以及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中国银监会6月6日表示,将关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状况,显示在浙江兴润置业3月份倒闭之后,银监会担心违约情况可能会扩大。

国际知名投行巴克莱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该行业规模截至去年底达到38.8万亿元。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未偿付的房地产信托产品总额达到1.15万亿元,占所有类型信托产品总额的10.4%。

市场曾在今年1月担心违约情况可能会蔓延,此前一款名为诚至金开1号(Credit Equals Gold No. 1)的30亿元信托产品在到期之前不得不获得救助,该产品所提供资金的一家煤炭企业倒闭。

中国研究公司用益信托网(Use Trust)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些信托在2015年必须偿付2,035亿元人民币,这几乎是今年到期金额1,090亿元的两倍。这些信托把来自于富有个人的资金提供给从其他渠道融资有困难的较小建筑商。数据并显示,本季度的信托新产品发行额锐减至407亿元,为两年多来最少。

在全球管理着440亿美元资产的宏利资产管理(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固定收益团队亚太信贷主管Fiona Cheung表示,信托贷款违约将大增,假如更多房产公司倒闭,这也不会令人奇怪,那些销售疲弱、去年举债大肆购地且缺乏进入资本市场渠道的公司恐将面临现金流压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政府所追踪的70个城市中,5月份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有35个,数量为2012年5月份以来最多。而上海房价较4月份下跌0.3%,为两年来首次下跌。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表示,在上月新建住宅价格下跌的城市数量达到两年来最多之后,房产行业是中国经济增长方面最大的近期风险。中国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SA)驻香港的中国经济学家姚炜表示,房地产信托今明两年不可避免会出现违约,该行业的转折点已到来,供需失衡如此之大,需要进行调整。

姚炜指出,一些城市的楼市可能会出现回调,鉴于开发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和影子银行贷款金额,房地产行业减弱肯定会给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商业房地产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 Group Inc.)的中国研究主管Frank Chen表示,房地产企业在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贷款方面的违约将攀升,其中较小的建筑企业更易受冲击。关键风险在于那些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限的当地中小型开发企业,住宅市场放缓的情况在低线城市更加严重。

Chen指出,尽管中央政府可能不会正式取消旨在防范市场过热的限购措施,但地方政府一直试图以微秒的方式来提供支持。

Chen并声称,地方政府希望楼市趋稳,毕竟房地产行业及相关行业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希望楼市崩盘,这将带来灾难性影响。

相关数据显示,追踪在上海上市24家房地产开发商表现的上证房地产指数今年已下挫7%,超过上证综合指数4.3%的跌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定时炸弹 信托行业 Associa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 中国 行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