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建聪在第三届中国医药冷链物流峰会上提到,药品冷链技术主要应用于供应链环节的重要节点“在库存储”及“在途运输”,包括冷库建造、冷藏车制造、冷藏箱与保温箱制造、冷链检测与感知设备制造、冷链监控信息系统建设5大方面。
整个冷链技术比较成熟的方面一是实现了物理位置的温湿度采集,在温湿度数据采集及数据管理方面较成熟,二是新版GSP对药品冷链监控市场的给予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不成熟的方面还较多:
1、功能不全,管理功能弱;2、上下游未集成,全程监控断链,不能实现实时的全程追踪追溯;3、实际管理水平与GSP严格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4、冷链设备兼容程度差,冷链信息共享程度低,且国产设备制作粗糙;5、未将货物(订单)数据与物理位置的温湿度信息结合;6、能方便地向客户交付冷链数据;7、冷链人工操作繁琐,效率低,容易出错,缺乏简便易用的信息化工具;8、移动解决方案过少(移动应用、移动支付等);9、冷链设备管理信息手段不足,易出现丢失、损坏。制约医药冷链技术发展主要是由研发能力薄弱、冷链意识淡薄、服务商集中度低、全程冷链的方案和整合能力欠缺这四个方面造成的。
从基础的包装、储运层面,到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层面,还有很多内容等待行业参与者去提供解决方案。那么符合社会需要的医药冷链体系如何建设,让我们听听马总对于冷链解决方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