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ianglang_cn
3550 9

[经济学教育] [转帖]邓晓芒:高校哲学教育的误区和前景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5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431 个
通用积分
30.8230
学术水平
3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968 点
帖子
236
精华
0
在线时间
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1
最后登录
2023-8-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过去一个很长时期内,国人一听到"哲学'二字,就以为是指"政治",而那时的"政治" 则和专案组、运动、档案材料、揭发等等联系在一起。现在,这种情况已大大改观。许多高校的哲学系已不再顶着"哲学"之名,而改成了"政教系"、"政法系"、"行政管理系" 等等。然而,这种脱勾马上又带来了另一种尴尬,这就是"哲学无用论"的盛行。尤其是在实行学费制的这几年,哲学系的每届新生都不得不叫我们这些哲学教授们去给他们做稳定专业思想的工作,因为家长和学生们越来越感到,每年投资数千元来学习这种"毫无用处的" 知识实在是太花不来了,还不如去学一门足以糊口的小本领。当我听着那些哭红了眼睛的新生陈述自己想要转系的理由时,不由得产生一种深深的同情,心想我也许正在和大家一起骗人、害人、误人子弟!这种强制性的专业分配有些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先结婚、后恋爱",虽然并不否认有少数人也可能由此走上哲学研究的道路,也不否认学生们在校四年并不完全是白费,但这种体制所带来的抵触情绪无疑将给他们的学习笼罩上浓重的阴影,是绝对违背 哲学本身的自由精神(爱智慧)的。 <br/>   <br/>  为了改变或缓和这种矛盾,校方也作了一些重要的改革,从94年开始,尝试招收文史哲不分的"人文试验班"学生,每年40名。招进来后,到大三时再根据自己的志愿分科。第一届人文班自择专业的情况十分令人鼓舞,有14人(其中包括成绩最优秀的前几名)自愿选择哲学专业,有的还公开表示自己愿献身于哲学;有的立志要考研究生、博士生。近年来校园里蓬勃开展的人文和哲学讲座也吸引了大批听众,场场爆满。大学生的思想愈是活跃,就愈是感到哲学的崇高、神圣和不可或缺,他们只有在这时才明白,哲学决不是社会上传说的那样一幅刻板无味的可憎面目,而是一门教人聪明、使人丰富、予人尊严的学问,它的魅力竟能使人在这个金钱至上盛行的时代抛弃功利的考虑,致力于精神的追求。前年,曾有一位著名理工科大学的大三学生要求转到我校哲学系来,宁愿从大一读起。我为他多方联系,办好了这边的接收手续,不料对方人事部门竟执意不放,导致这位想学哲学的学生断然退学,决心重考一次大学(后考取武汉大学计科系)。听说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不罕见。 <br/>   <br/>  目前大学哲学教育问题更多的,倒是在教学的内容本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哲学教学形式上作了许多五花八门的改革,什么学分制、课堂讨论、辩论赛、社会实践等等, 但在内容上却一直规定得很死,有一个时期甚至只许讲已有了"定论"的观点,不许讲"还不成熟的 "观点。当然,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这些规定并未真正推行,现在毕竟不是"文革"时代了,但这表明许多人的观念还远远跟不上高校哲学教育发展的要求。又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数十年如一日地宣讲从苏联搬过来的那一套,虽然增加了一些时代气氛和新的例证,但基本框架并没变。并不是说一定要变才是好,有些行之有效的东西,我倒主张不要轻易改变 它。现在很多所谓"改革"措施实际上是在那里瞎折腾,哗众取宠。但问题是,高校马哲课 数十年来已表明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哲学素质,而是一种可怕的教条主义的束缚,不仅毁了一代代学生对哲学的兴趣,而且导致这半个世纪中国没有出一个像样的哲学家,哲学思想的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样一种思想禁锢不打破,高校哲学教育是没有出路的。另一个内容上的弊病就是对哲学学科的机械割裂,各教研室(马哲、中哲、西哲、美学、逻辑、伦理学、自然辩证法等等)自我封闭,互不相关,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狭窄,各哲学门类行业化倾向严重。其实,哲学本身是不能由它所考察的对象来划分的,哲学只有一个,它 不分国界、不分时代,真正说来也是不分科目的。不过,我也不主张目前就把各教研室取消,合并,把专业界限完全打破,汇合成一个笼而统之的"大哲学"。这种"改革"仍然是形式上的,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根本问题是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问题。像汤用肜先生那样学贯中、西、印的大学者,在今天听来已经像是天方夜谭。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龙头 "地位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理,是指导,这并不等于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就是当然的各门学科的"头",也不等于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水平就必定比教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美学等等的教师要高。但目前这种混淆仍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取消各二级学科的相对独立性,不利于哲学领域的全面发展。再就是管理上的毛病。现在高校中不懂文科教育的人管理文科、制定文科发展规划的情况非常普遍,除了重理轻文导致文科经费严重不足外,更使广大文科教师感到不堪重负的是由科 研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的一套套脱离实际的规章制度和填不尽的表格。这些管理人员用管理机械化养鸡场的方式来管理文科教师。自从办公电脑普及以后,不是用来减轻教师的无用劳动,反而为他们制定大量表格大开方便之门。例如要求哲学各学科都要建立所谓"试题库"的做法就很令教师们反感。哲学怎么可能有"试题库"?想得出这种主意的那个脑子肯定有毛病,据说是为了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好像几十年的教条主义在文科教学中的统治还不够 "规范"似的。他们也许没有想到自己在卖力地为文科教育设置障碍、扼杀其活力。当然,对教条主义、文牍主义的这种自然的亲和性并不是他们的主观爱好,而是这个陈旧的体制造成的;他们想到的并不真正是哲学学科的发展,而是应付上级的检查,使一切显得井井有条,看着顺眼,汇报起来方便。目前首先需要使大学人文教育本身(包括教学管理)人文化,要提高管理者的人文素质,转变他们的思想,摆正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位置,真正使管理部门成 为教学科研的服务机构,而不是衙门。 <br/>   <br/>  总之,高校哲学教育这几年虽有困扰,但也有发展,最主要的是哲学在人们眼中的形象在悄悄地改变,真正的哲学思维和哲学关怀正在一些学生中滋长,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并不小。学哲学不可能成为"群众运动",但一个如此古老文明的民族总是会有人对哲学发生兴趣的,只要我们的教育不去扼杀这种兴趣,而是善于引导它、鼓励它,营造一种自由研讨的空 气,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来。 <br/>   <br/>  (转自:《东方文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2 22:42:3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邓晓芒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 自然辩证法 教条主义 专案组 管理系 哲学系 政法系 行政

沙发
jianglang_cn 发表于 2008-5-12 22: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是很好的文章,对于当今的经济学教育也很有启发,毕竟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系是很紧密地。

我感觉中国的人文学科教育从整体上是失败的,中国的理工科教育要比文科教育好一点。原因大概是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史哲是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所以其授课内容被严格地规定者,导致我们的人文学科教育培育不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导致中国建国50年来几乎没有培育出几个像样的思想家。

如果中国的人文学科教育不能彻底地进行变革,我们的人文学科,包括一部分社会学科就培育不出大师级的人才。

这实在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使用道具

藤椅
jianglang_cn 发表于 2008-5-12 23: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一位网友的评论让我动容,我引用如下:

  七年前的一个夜晚,在教五听完邓老师讲座后,随他边走边聊.
  我说:"学校开设的各种'政治'必修课,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邓老师点头.
  我又说,想投身哲学,又怕无功而终.
  邓老师说,学哲学是自己的事情,如果热爱哲学,一直学下去,必然有所得,不会吃亏.
  后来,我终于没有选择投身哲学,却干起了一份与政治有关的工作.
  不过,由于从邓老师课堂上得到了诸多好处,我至少不会满足于自欺,更不会盲从.

使用道具

板凳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08-5-19 12:2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理,是指导……

 ~~~~~~~~~~~~~~~~~~~~~~~~~~~~~~

没有形而上学根基的哲学是瘸脚的哲学,它的指导地位何来?

使用道具

报纸
pingfu_3 发表于 2008-5-29 09:1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顶!

使用道具

地板
开心果-dream 发表于 2008-5-31 23: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想认真的学习啊,可自己好像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来一次!

使用道具

7
laudon 发表于 2008-6-1 18: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赞成!

高校的哲学教育,因为教材或教法问题,学习哲学过程往往变成了记背“教条”的过程,学生从中获益少而浅,更谈不会有学习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无关对周围世界思考与自身的文化修养。

其实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逻辑思维的起点。中国如果不能在哲学上有所创造的话,很难说我们这个民族会有什么大的希望。我们希望通过哲学教育培养一批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不随波逐流、阿谀奉承的人才来参与批判与改造现实,从而传承中国的智慧与文化。

使用道具

8
jianglang_cn 发表于 2008-6-8 11: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哲学教育同时也是个系统问题,只是大学教育认识到是不够的,需要渗透到中小学教育。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我是一直到大学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哲学,那就是马克思哲学。即便到了大学毕业,我还是有这样的偏见:除了马克思,其他哲学家都不值得看。

我的这种认识偏差,可以说在中小学就已经被教育体系种下了种子。但这是什么样的种子呀,它让人无法客观地看待其他人类文化遗产,让人逐渐养成了偏见与狭隘。

要纠正这种偏差,我悲观地估计,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使用道具

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08-6-9 13:1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jianglang_cn在2008-6-8 11:29:00的发言:
哲学教育同时也是个系统问题,只是大学教育认识到是不够的,需要渗透到中小学教育。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我是一直到大学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哲学,那就是马克思哲学。即便到了大学毕业,我还是有这样的偏见:除了马克思,其他哲学家都不值得看。

我的这种认识偏差,可以说在中小学就已经被教育体系种下了种子。但这是什么样的种子呀,它让人无法客观地看待其他人类文化遗产,让人逐渐养成了偏见与狭隘。

要纠正这种偏差,我悲观地估计,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赞同你的观点.哲学教育很应该渗透到中小学教育中去,但最好不要打"哲学"的招牌,还是打"道理的学问"这一招牌好些.别看他们年纪小,我相信会有人听得懂的.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对"自我"的思考是自发的,而且早得令人难以置信.马哲根本无法在我身上播下种子.

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是一切人类学问的根基,当然也是哲学的根基.马哲也不例外,其根基也是对人的认识.只可惜,他的根基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已经注定了"教育"根本无法让我接受他的许多观点.

使用道具

10
yhhappy 发表于 2008-6-15 15:0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文章,好文章,有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