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工人农民
1091 0

[休闲其它] 两极分化的实质是资本积累的越多工人阶级就越贫困!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7粉丝

学科带头人

8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974 个
通用积分
13.0745
学术水平
226 点
热心指数
272 点
信用等级
174 点
经验
62282 点
帖子
97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6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28
最后登录
2023-1-3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两极分化的实质是资本积累的越多工人阶级就越贫困!

——我对《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看法(15)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其前提条件是:工人阶级丧失了劳动的客观条件即土地、工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货币等等。而资产阶级则是占有劳动的客观条件,并把它们变成资本,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中,利用发展生产力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

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家不是把剩余价值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一部分积累起来,到一定程度,就作为追加资本使用。在简单再生产时,原予付资本通过若干时期后完全消失。从这时起,资本家的予付资本就是剩余价值的结晶,再加上追加的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就成了扩大再生产的起点。这里,我们就得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真理:单个资本家的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阶级无偿创造的剩余价值构成的。在此基础上无论进行的是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一切资本家都是用工人阶级无偿创造的剩余价值剥削工人,让工人创造新的剩余价值。由此可见,现有的资本和不断再创造的资本,即亚当·斯密所说的国民财富,完全是由工人的无偿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当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以后,我们就会理解: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本身不断地把客观财富当作资本,当作同他相异化的,统治他和剥削他的权力来生产,而资本家同样不断地把劳动力当作主观的,同它本身物化的和实现的资料相分离的、抽象的、只存在于工人身体中的财富源泉来生产,一句话,就是把工人当作雇佣工人来生产。工人的这种不断再生产和永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本身的进行中,再生产出劳动力和劳动条件的分离。这样,它就再生产出剥削工人的条件,并使之永久化。它不断迫使工人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同时不断使资本家能够为了发财致富而购买劳动力。

可见,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当剩余价值在转化为资本后,我们还会理解: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总是要购买劳动力,工人总是要出卖劳动力,甚至可以假定这种交易是按劳动力实际价值进行的。这种交易是符合商品交换规律的。这种表现为最初行为的等价物交换,已经变得仅仅是表面上的交换。因为第一,用来交换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本身只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劳动产品的一部分;第二,这部分资本不仅必须由它的生产者即工人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要加上新的剩余价值。这样以来,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仅仅成为属于流通过程的一种表面现象,成为一种与内容本身无关的并只能使它神秘化的形式。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用它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最初所有权似乎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至少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现在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成了似乎是一个以它们的同一性为出发点的规律的必然结果。

由此可见,商品生产按自己本身内在的规律越是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也就越是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资本的构成,一方面从价值方面看,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构成的,这种构成叫资本价值构成。另一方面从物质方面看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所使用的劳动力的量的比率构成的,这种构成叫资本的技术构成。我们把由资本技

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我们所说的资本构成,就指的是资本有机构成。

因为资本每年都生产出剩余价值,其中一部分每年都并入原资本,因为这种增殖额本身随着已经执行职能的资本的规模的扩大每年都在增长。因为在特殊的致富欲的刺激下,例如,在由于新发展起来的社会需求而开辟了新的市场,新的投资领域等的情况下,只要改变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积累的规模就能突然扩大,所以资本的积累的需要,能超过劳动力或工人人数的增加,对于工人的需求,能够超过工人的供给,这样以来,工资就会提高。简单再生产不断地再生产出资本关系本身,同样,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或积累再生产出规模扩大的资本关系:一极是更多或更大的资家,另一极是更多的雇佣工人。因此,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

在工人自己所生产的日益增加的并且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追加的资本的剩余产品中,会有较大的份额以支付的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使他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围,有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费基金,并积蓄一小笔货币准备金。但是吃的好一些,穿得漂亮点,待遇高一些特有的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但是劳动价格的提高会被限制在这样的界限内,这个界限不仅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不受侵犯,而且还要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可见,被神秘化为一种自然规律的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实际上不过表示: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决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了。在一种不是物质财富为工人的发展需要而存在,相反是工人为现有价值的增殖需要而存在的生产方式下,事情也不可能是别的样子。

正象人在宗教中受他自己头脑的产物的支配一样,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受他自己双手的产物支配。在资本主义积累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一个时刻,那时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强有力的杠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表现为一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以同样的劳动力强度使之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资料的相对量。工人用来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的量,随着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增长。在这里,这些生产资料起着双重的作用。一些生产资料的增长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结果,另一些生产资料的增长是劳动生产力增长的条件。不管是条件还是结果,只要生产资料的量比并入生产资料的劳动力相对增长,这就表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的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又反映在资本价值的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资本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资本组成部分而增加。

资本的不变部分比可变部分日益相对增长的这一规律,在每一步上都由商品价格的比较分析所证实。就单个资本来说,每一单个资本,都是生产资料或大或小的积累,并且相应地指挥着一支或大或小的劳动军。社会资本的增长是通过许多单个资本的增长来实现的。假定其他一切条件不变,各单个资本,从而生产资料的积聚,会按照它们各自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份额的比例而增长。同时,从原资本上会分出枝杈来,作为新的独立的资本来执行职能。这样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不仅分散在许多点上,而且,执行职能的资本的增长还受到新资本的形成和旧资本的分裂的阻碍。

因此,积累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支配权的不断增长的积聚,另一方面,表现为许多单个资本的互相排斥。这种积聚和排斥,又遇到各部分间的互相吸引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造成了资本家剥夺资本家,许多小资本家变成少数大资本家。这就是资本的集中。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竞争和信用--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也以同样程度发展起来。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不论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积累的结果还是集中的结果,不论集中是通过强制的道路进行吞并,还是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的或正在形成的资本融合起来,经济作用总是一样的。就社会总资本来说,时而它的积累运动引起周期的变化,时而这个运动的各个因素同时分布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在某些部门,由于单纯的积聚资本的构成发生变化,而资本的绝对量没有增长;在有些部门,资本的绝对增长同它的可变资本部分或它所吸收的劳动力的绝对减少结合在一起;在另一些部门,资本时而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持续增长,并按它增长的比例吸引追加的劳动力,时而有机构成发生变化,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在缩小;在一切部门中,资本可变部分的增长,从而就业工人人数的增长,总是同过剩人口的激烈波动,同过剩人口的暂时产生结合在一起。随着已经执行职能的社会资本量的增长及其增长程度的提高,随着生产规模和使用的工人人数的扩大,随着他们劳动的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财富的一切源流的更加广阔和更加充足,资本对工人的更大吸引力和更大的排斥力互相结合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的有机构成和资本技术形式的变化速度不断加快,那些时而同时地时而交替地被卷入这些变化的生产部门的范围不断增大。因此,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随着积累的增进而膨胀起来的并且可以转化为追加的资本的大量社会财富,疯狂地涌入那些市场突然扩大的旧生产部门,或涌入那些由旧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引起的新兴生产部门。在所有这些场合都必须有大批的人可以突然地被投到决定性的地方去,而又不致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规模。这些人就由过剩人口来提供。现代工业特有的生产过程,由中等活跃,生产高度繁荣,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产业后备军或过剩人口的不断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后再形成这样的基础之上的。而工业周期的阶段变换又补充新的过剩人口,并且成为过剩人口再生产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如果说,生产资料在扩大自己的规模和作用的同时,在越来越小的程度上成为工人的就业手段,那么,这种情况本身又会由于下述事实而有所变化:劳动生产力越是增长,资本造成的劳动供给比资本对工人的需求越是增长得快。工人阶级中就业部分的过度劳动,扩大了它的后备军的队伍,而后者通过竞争加在就业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压力,又反过来迫使就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摆布。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迫使它的另一部分无事可做,反过来,它的一部分无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这成了各个资本家致富的手段,同时又按照与社会积累的增进相适应的规模加速了产业后备军的生产。

社会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困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剩余价值向资本的不断的转化过程中,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就是由资本的积累造成的产业后备军的忽而扩大忽而减少造成的!

劳动者20148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工人阶级 资本积累 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 工人阶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8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