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房一代”是对现实困境的理性回避
70后、80后被房产和债务整得焦头烂额,变成了背着沉重负担的蜗牛,这种现实困境给90后带来了强烈的刺激和警示。放弃买房,选择单位宿舍和租房,是一种回避困境的勇气。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根据该蓝皮书的调查显示,毕业一年后,约3成90后大学毕业生居住面积不足20平米,但他们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不愿做房奴。报告显示,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12月25日《新京报》)
有人说,90后大学毕业生成为“不买房一代”是创业意识的回归,因为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0%的90后毕业生意识到,买房是当前资产保值的最佳手段。因此,若就此作出结论,未免太过臆断。事实上,“不买房一代”透露了现代年轻人对现实困境更为理性的选择。
居高不下的房价是大学毕业生不可回避的现实,“无钱买房”可能更是其真实心态的流露。入职伊始,对于入不敷出的他们,买房则意味着开始啃老,意味着贷款负债,意味着成为被捆绑的房奴。不买房,更多折射了毕业生对这种“超前支出”的社会惯常生活方式说不,他们渴望跳出现实困境,过一种更加轻松、自由的生活。
70后、80后被房产和债务整得焦头烂额,变成了背着沉重负担的蜗牛,这种现实困境给90后带来了强烈的刺激和警示。放弃买房,选择单位宿舍和租房,是一种回避困境的勇气。他们宁愿背负来自长辈的唠叨,睥睨一切来自现实社会的压力,这正是90后身上体现出来的,值得称道的、特立独行的个性特点。沿着前人的路走下去已经不再稳妥,那么何不另辟蹊径,走一条属于自己时代的路?果真如此,我们何不消解内心的疑虑,多给他们一些掌声呢?
相比之下,80后大多把毕业后购房寄望于父母,成为了不劳而获的啃老族,促发了“拼爹”、“拼权”、“拼钱”、“拼房”的社会现象,弱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滋生了亲情危机。90后毕业生能自觉大胆突围,未免不是一件大好事。相信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相信劳动和创造的理念,兴许有回归常态生活的可能。
有人说,90后是幸福的一代,父母都给自己准备好了房产,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家庭的毕业生还得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如果过度啃老,势必给老人带来沉重负担,甚至给亲情造成无法弥合的伤痕。
对于刚入职的年轻人来说,买房就像一场不知输赢的赌博,赌注往往是整个家底和亲情。主动退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到自己的个人发展上去,显然更显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