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RTHA2013
1015 2

[宏观经济学政策] 淘宝“死磕”工商总局会有啥结果? [推广有奖]

  • 14关注
  • 1粉丝

大专生

2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2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78 点
帖子
22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6-23
最后登录
2015-9-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阿塔小编[url=]西安阿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url]

过去48个小时里,淘宝与工商总局之间的纠葛,在以每隔几小时双方交替迈一步的方式,迅速升温。

      一个民营企业敢于“叫板”中央ZF部门,好事。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一个中央ZF部门敢于对世界知名企业、中国首富企业展开依法监管,好事。这是他们的本职责任。敢担这个责,同样体现着社会的进步。


     仅仅承认这两个“进步”,还远不够。因为这起风波里还有两个关键词——是非和规则。规则就是用来判断是非的。而如果规则不清楚、不细致或者执行有误,可能是与非就成了一锅粥。工商总局认为淘宝“傲慢”,淘宝认为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情绪执法”。双方的用语都够“猛”。不过,判断是非曲直,最终不是靠公开信和打嘴仗,而是靠事实和规则。


争论之外不能忽视是非与规则


     迄今为止,这场政企冲突,仍有些“关公战秦琼”的味道。双方各自发力,但似乎都绕着对方走。淘宝店小二的那封公开信,以及今天的淘宝官方声明,都像是文艺青年写的——里面用了不少网络修辞,使用了煽情技巧,讲述了很多容易赢得公众共鸣的大道理,但似乎跟本次冲突没有直接关系。


     工商总局的连续两天回应,虽然可称及时、充分,也讲到了若干重大基本监管原则,但并未就淘宝方面指摘的一些具体做法,给予针锋相对的直接回应。至于那些回避之处,是“依法不能讲”,还是“不便讲”或者“不屑讲”,留给了观察者们不少想象的空间。


     风波骤起至此,总要有个公允的了结。谁是谁非,须论个清楚。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发生类似纠葛,放眼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曾多发,并不稀奇。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攻坚点,就是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这次的风波,算是对国内市场监管实况的一次特殊考试吧。


     虽然硝烟弥漫,但至少到目前,淘宝与工商总局网监司之间,还是分别表达出了三点共识:一是双方都愿意做“桌面上的互动”。这就比“桌面下”强太多。二是双方都认为电商领域亟需打假。这一点上双方是利益共同体。三是双方都愿意拿规则来解决问题。这是双方的共同语言,舍此无他。


     截至目前,相关的规则还不甚清晰——监管者怎么保证抽样调查的质量?抽样结果公布和使用的法定程序如何?“非正品”概念的法律依据?等等。依法行政,重原则,也重细节。规则细节得到公开透明的阐释和执行,才是对行政原则的最好体现。


正面回应才是最负责的态度


     截至目前,工商总局严肃提出的淘宝所存在的问题,也未得到被监管者的正面具体回应。淘宝方面似乎更乐意在公共舆论场上首先寻找情感支持者。坦率地说,这不是一个严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淘宝已经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投诉网监司司长刘红亮了。淘宝为什么死盯着刘一个人?仍有待解谜。更重要的是,今天,这样的企业投诉,必须依法有个结果。在等待这个结果的时候,我们至少能够判断出:


     首先,此风波的真正受益者,是电商领域的监管规则体系。要么就是原来的规则不够细,通过此事推动,加以及时完善。要么就是规则本身没问题、执行规则也没问题,但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沟通不够,好规则没被用好,或者用好了规则但没给对方讲清楚。甭管怎样,让规则的制定、使用和表达都更完善,没有坏处。


     其次,监管者不应该也不至于给淘宝从此“穿小鞋”。依法行政之下,ZF部门若有针对性地给某个跟自己较过劲的企业“穿小鞋”,是很容易被规则约束住手脚、也被社会监督者发现的。只要看到双方的那三个共识,就不必担忧“穿小鞋”。


     第三,怎么更好地依法有效监管淘宝这类平台,也是事关广大消费者利益的一道重大考题。这起风波,把这道考题更显现化了。这起风波的最终结果,不仅事关淘宝、刘红亮等直接当事方,也事关中国这一风起云涌的市场,如何变得更持久健康。


     所以,淘宝“死磕”工商总局的结果会是什么,眼下还未定型,还有赖于双方做好三件事:坚持共识,别绕弯子,就事论事。总之,一切按规则办。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工商总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管理咨询 关公战秦琼 淘宝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日新少年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助力成长型
沙发
zhongan100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1-31 01:06: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是一件二件假货,那也罢了,但假货泛烂,作为监管者——工商部门没有责任吗?淘宝只是一个市场,既不生产也不销售,但凡市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该打击的是在市场中卖假的,而不是淘宝。

工商部门出具这么一个报告是不严谨的,希望今后多一点依法监管,少一点人治。看不惯的东西多了,不要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市场。

使用道具

藤椅
日新少年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5-2-6 09:56: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怎么不介绍一下  工商总局这次的调查统计方法?你看看就知道了,稍微有点统计学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次是工商总局明摆着在找茬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