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gylamborghini
2939 23

一 切 源 于 : 货币的双重所有权特性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6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83 个
通用积分
2.450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714 点
帖子
73
精华
0
在线时间
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9-17
最后登录
2024-4-28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自新书《被忽视的货币真相》

(一)先引出几个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程度到底是多少、手里的钞票贬值速度是多少?如何计算出来?
  贫富差距加速扩大的根源在哪里?
    为什么银行最担心储户来挤兑?但同时为什么还是敢于向每位储户承诺可以随时来银行全额取款?
    M2之值真的是货币总量吗?
  货币总量到底怎么计算?
  散落于13亿人手中的流通货币M0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二)几个矛盾的现象
当我们被问到:“你的钱在哪里?”我们总是说:“我的钱在银行里。”意即我们作为储户拥有对银行存款无可争议的所有权。可是,我们同时还知道,银行在用储户的存款进行放贷,既然银行有权用储户的存款放贷收利息为自己牟利,证明银行拥有了储户存款的处分权,等于拥有了储户存款的所有权,也就是说,在储户眼里,储户的银行存款所有权既被储户拥有同时又被银行拥有!这种感觉很分裂的观点就存在大众的潜意识中。(当然,读者可能会说,银行有权用储户存款进行放贷,表明银行拥有的是储户存款的使用权,但是,对于货币而言,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可分离,详细论证可参看《被忽视的货币真相》一书中《附录一  对一些货币问题的简答》)


    任何一家银行的本质就是一只投资基金,即:从储户那里借入短线资金,而后买入长期收益,从二者利差中获取利润。但是,要命的是,储户没有认识到这层本质,储户认为银行是一只财产保管箱,因此放入银行的资金依旧记账在储户随时可以动用的货币资金科目项下。一般地,把钱放入投资基金,进去的钱就无法做到随时动用了,基金客户的货币资金科目就必须减少一笔。可是,同样作为本质都是投资基金的银行,钱进去后,银行“储户”的货币资金科目却没有减少。

    你借钱给别人,你的货币资金就会减少,而对方的货币资金得以增加,同时他多了一笔债务,而你相应多了一笔债权,债权债务必然相生相灭;也就是说,你借钱给别人,货币资金减少,债权等量增加。可是,你借钱给银行后(就是把钱存进银行),钱依然记在货币资金科目下,不产生债权。这是什么原因?

    民众都有这样的认识:银行在用储户的钱发放贷款;那么问题在于,既然银行已经将储户的钱贷款给了别人,即银行已经将储户的钱用在了别人身上,可是,为什么储户依然还是能够将钱从银行全部取出?这取出的钱到底是谁的?


    你把1万元借给甲,那么你的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科目需要减少1万,债权资产科目增加1万;甲的资产负债表中,借款负债科目增加1万,货币资金科目增加1万。可是,你把1万元借给银行时(就是把钱存进银行),为什么你的货币资金科目还是没有变化?




(三)熟悉又陌生的存款
    一切问题的本源其实很简单。
    全球70亿人几乎人人都有存款,在我们人的一生中,第一次去银行遇到的金融服务就是存款。存款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的熟悉,甚至熟悉到可以无视的地步,可是,一旦对其进行解剖,却发现存款又是那样的陌生。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思考题:把钱存进银行的时候,这个行为是在让银行“保管”我们的货币,还是在向银行“借出”我们的货币?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保管货币”,思考几分钟后,又觉得是“借出货币”。大家的想法为什么会改变?因为存在利息,只有借款才会产生利息啊!但是问题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地球人都知道,当我们把钱存入银行时,银行承诺,储户可以随时将存款取出,如果银行有异地分行,还可以通存通兑,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取现。接下来的逻辑就是:
  (1)既然储户可以随时取现,那么就意味着储户对存款从没有丧失财产所有权;
  (2)既然储户对存款从没有丧失财产所有权,那么存款意味着银行在“保管”我们的货币;
  (3)既然银行在“保管”我们的货币,那么意味着银行为我们提供了财产安全服务;
  (4)既然银行为我们提供了财产安全服务,那么为什么,反而是银行付息给储户?
  这就如同:我把一笔钱交予你保管,在保管期间,你妥善安置好这笔钱财,到期后,你非但不向我收取保管服务费,反而主动给我利息!是不是很荒谬?
  再来看付息,在这个星球上,任何经济活动如果产生付息行为,那就是表明其中发生了借贷关系或者债权债务关系。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更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储户的存款列在银行的负债项下,这清楚地证明,银行在向储户借钱。接下来的逻辑就是:
  (1)既然是借钱行为,那么就是债权债务关系;
  (2)既然是债权债务关系,那么财产所有权或处置权在借贷期间发生了转移;
  (3)既然财产所有权或处置权发生了转移,那么意味着储户对这笔存款暂时丧失了财产所有权;
  (4)既然储户对这笔存款暂时丧失了财产所有权,那么为什么,银行还会承诺,允许储户可以随时全额取现?
  这就如同:我把一笔钱借给你在一定期限内使用,到期还本付息,但是你作为借款人却在合约中主动加了一条,即便这笔借款没有到期,我都可以随时把这笔钱取回来,不但不损失本金,还有部分利息!是不是很奇怪?
  好了,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存款这个行为过程中,储户对自己的这笔存款既从没有丧失过财产所有权,又暂时丧失了财产所有权。——天大的矛盾!
  从法律上说,当我们把钱存入银行的瞬间,就是跟银行签订了一个保管和借贷关系并存的合约,需要注意的是,站在财产所有权或处置权角度上讲,保管和借贷关系是天然相排斥的。
  如果我们和银行签订的是保管合约,那么应该是我们作为寄托人支付给银行保管服务费,而银行作为保管人必须满足储户可以随时将存款提现的要求,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会计上,储户的存款不应列在银行的负债项下,而是列为银行的表外资产,原因很简单,既然签订的是保管合约,那么银行作为保管人对被保管的物品不能行使物品所有者的权利,因此被保管的物品不能列入保管人资产负债表的任何科目。
  如果我们和银行签订的是借贷合约,那么银行就应规定,在借贷期间,储户不可随时取现,而且,借贷利率应该是银行和储户之间商议,不是由中央银行一刀切;反映在会计上,这时候最核心最关键的是,储户的存款不应再列入其货币资金科目(或者现金与现金等价科目),而是要列在储户的债权资产科目项下,即:储户去银行存款一定金额后,货币资金科目减少相应的金额,债权资产科目增加等量的金额。
  事实上,从会计上去解读就知道,这种将存款列为银行负债的同时再列为储户货币资金的记账方式是不可理解的:储户的存款已经借给银行了,意味着银行可以随时动用这笔钱,即,银行多了一笔负债,用借钱的方式获取了随时动用这笔钱的权利,从而等效于增加了等量的资产;但这笔存款却依然记在储户可以随时动用的货币资金科目下,也就是说,银行和储户双方都可以随时动用这笔钱,那么请问,这笔存款的所有者到底是谁?从双方资产负债表上的科目去看,此时银行向储户借款多了一项债务,可是储户却没有相应地增加一项债权!没有债权,哪来债务!反过来,有了债务,却没有债权!
  关于储户的类别要提醒一下,我们说的储户不是仅仅指有银行储蓄的自然人,而是涵盖了所有在银行有存款的企业、团体、机构。
  刚才说到中央银行,这里就顺便提一句,都说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其职责之一就是保证商业银行不倒闭不破产。这其实是荒唐的、违反自由市场竞争精神的。理解不了,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有一家企业,称为中央企业,其职责就是保证商业企业不倒闭不破产,那么请想想,这些绝不会倒闭破产的企业会生产优质的产品么?这家中央企业的存在,只会给经济带来负能量。
  读者也许会问:既然是银行向储户借钱,那为什么还要向储户承诺可以随时来全额取款?反过来,储户借钱给银行后,为什么还要将这笔钱列为货币资金科目?这里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银行要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所谓部分准备金制度,包含两层意思:
  1、银行向储户借钱(或者说揽存),但没有把借来的钱100%都用于放贷,而是将存款的一部分(注意不是全部)作为准备金,以此应付储户的提款;由于大量储户的提款行为呈随机分布,发生同一时间内集中提款的事件概率几乎为零,因此银行对外向所有储户承诺可以随时全额取款。
  2、将存款的剩余部分用于放贷,以此赚取利差;这里有一个关键步骤,银行要将储户存款用于放贷,就势必要拥有储户存款的所有权,否则会形成对财产权的非法侵占,因此通过借款,将储户对这笔钱的所有权转移给银行;可对于储户来讲,由于银行承诺可以随时全额取款,因此储户将钱存入银行并没有感觉到是在借钱给银行,所以依然将这笔钱列在货币资金资产科目项下。
  存款这个金融行为,拆解开来辨析,重心在这个“存”字上,“存”指代存放、保存,既然是存放和保存,那么存款就没有使储户失去这笔钱的所有权,但实质是银行向储户借款从而获取了这笔钱的所有权,这就造成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同一笔钱在同一时间段内具有双重所有权,意即产生了货币的双重所有权特性。站在储户角度看,储户和银行签订的是保管合约;站在银行角度看,银行和储户签订的是借贷合约。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对以下这些问题都已经相当清楚了:为什么存款列为银行负债、为什么借给银行的钱依然列在储户的货币资金科目项下、为什么银行最担心储户集体挤兑。
  如果能顺利地看到这里,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明白了这个世界货币制度的一半内容;同时还要祝贺你,因为目前你的金融知识早已遥遥领先于其他人。
  至于本节的内容与通货膨胀的联系,别着急,后面的章节会揭晓谜底。


(四)该书内容简介
    通货膨胀的根源是什么?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基础是什么?是货币的双重所有权特性。什么原因导致了货币的双重所有权特性?是银行将储户存款列为负债的同时,储户又将该笔存款列为货币资金科目这种会计记账方式。货币的源头是什么?是债务,而且基础货币和非基础货币全部都源于债务。债务货币配合部分准备金制度这套金融体系最终会使债务的泡沫淹没经济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货币的 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 部分准备金 资产负债表 所有权 思考题 地球 先来

沙发
dgylamborghini 发表于 2015-1-30 10:56: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基于货币,货币不稳定,经济必然不稳定。
  经济货币化的当下,任何经济活动都有货币的参与,因此要了解经济的运行,必须先弄清楚货币。

  货币双重所有权的出现,源于错误的会计记账方式。银行将储户存款列为负债的同时,储户又将该笔存款列为货币资金科目这种会计记账方式。银行将储户存款列为负债的原因,在于银行在向储户借款,即储户将钱放进银行,实质是将钱借给银行。

使用道具

藤椅
dgylamborghini 发表于 2015-1-30 13:05: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大众总是认为官方公布的CPI数据就是通货膨胀率,但是这个数据和民众感同身受的通胀率无法一致,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原因,CPI没有把房价的涨幅考虑进去,CPI仅仅统计了消费品价格,而且每种消费品在统计时又辅之以不同权重,这个权重是怎么取值的!?

使用道具

板凳
dgylamborghini 发表于 2015-1-30 14:45: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所谓通货膨胀,很简单,这是个主谓词组,顾名思义,通货在膨胀、货币在扩张。

  因此,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增长率-货币需求增长率

使用道具

报纸
dgylamborghini 发表于 2015-1-30 15:48: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们一般说的通货膨胀,其实是指物价膨胀。

  通货膨胀和物价膨胀两者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通货膨胀有时是物价膨胀的因,有时不是。

使用道具

      比如,货币供应量不变,但是,物品产量减少,这时通货没有膨胀,但是物价却会膨胀。

  再如,货币膨胀的速度是年增长10%,物品产量的增长速度是20%,这时,通货虽然在膨胀,但是,物价却会下跌。明显的例子就是在IT数码产品领域,21世纪的头十年,PC机和手机的年出货增长率高达30%,而货币供应增长率(已M2计算)是15%,因此,IT电子数码产品即便功能越来越强劲,但价格却一直在下跌。

使用道具

7
dgylamborghini 发表于 2015-2-2 15:15: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通货膨胀率绝不等于CPI

  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增长率-货币需求增长率
  =货币供应增长率-实际经济增长率
  =货币供应增长率-(名义经济增长率-整体物品价格增长率)

使用道具

8
dgylamborghini 发表于 2015-2-3 12: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用一套价值不稳定的货币体系去衡量经济,弄出来的数据一定是不稳定的,对未来的经济预测没有任何意义。

使用道具

9
dgylamborghini 发表于 2015-2-3 15:41: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文中提到了中央银行。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货币发行权掌握在央行手里,但是,央行的出现时间却远远晚于商业银行,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央银行出现之前,货币发行权掌握在谁手里呢?

  大家想想。

使用道具

10
dgylamborghini 发表于 2015-2-4 13:21: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摘自于这本书 《被忽视的货币真相》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1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