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ing22047
14717 37

浅论近代西方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黑格尔、再到马克思的发展过程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粉丝

博士生

6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60 个
通用积分
0.0380
学术水平
37 点
热心指数
33 点
信用等级
30 点
经验
8423 点
帖子
256
精华
0
在线时间
3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3
最后登录
2022-7-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哲学开始于怀疑一切

  哲学生来就是一个异形。她拥有的是任何其他学科都不具备的特定。让我们来看看黑格尔关于这一点是怎么说的。在其著作《小逻辑》的导言部分中,黑格尔开篇就对哲学的性质进行了阐发:哲学缺乏别的科学所享有的一种优越性,哲学不似别的科学,可以把表象所直接接受的东西假定为其对象,或者可以假定在认识的开端和认识的进程中有一种现成的认识方法。

   抛开西方哲学的专有词汇,用中国人熟悉的言语来翻译就是:哲学的开端就是普遍的怀疑,彻底地反思一切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所有曾经认为值得信赖的东西都需要被质疑,所有曾经从外部接受的断言、命令、真理都需要被反思。正是这一点使哲学的学习和思考孤立、高深和玄妙,使很多人不理解、误解哲学,但也正是这点成就了哲学最有价值的理论品质:哲学永远在根基上对其他所有学科进行彻底的审视。

具体展开说明。一般而言,除哲学外所有的学科都有其理论前提,有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有一些必须首先在逻辑上被接受的概念。这些不证自明的公理和概念构成他们的基石。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这些理论基石不被怀疑。 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时,这些曾经被不假思索接受下来的理论基石才会被怀疑。而一旦被怀疑,建立在基石上原有的庞大体系就会发生崩溃和瓦解,而代之以新的,包含更广的基石。近代物理学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体系的嬗变充分地展现了这一过程。 牛顿体系包含了很多不加思考就被接受下来的概念,比如质点,力、绝对时空观等等。牛顿曾经天真而自信地认为,他的体系中不包含任何哲学思辨的成分,完全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事实证明他的自信完全错误,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使得人们的思维固化,严重阻碍了人们去建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相对时空的观念。其中原因,正是那些未经审视就被无条件接受下来的概念,可以说,正是理论上的盲目导致曾经做出巨大贡献的经典力学体系在19世纪下半期反而变成了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阻碍。

于此相对,哲学没有任何既定的前提,没有任何不证自明的公理,哲学中哪怕最基本的概念也要被反思。哲学不能轻易地下定义,因为下定义必有其前提,这就是找到一些其自身已经拥有必然性基础的概念体系,只有用真实的概念才能去做出真实的定义,但从哲学的真精神出发,我们必须去追问这些作为前提的所谓真实概念是如何成立的。所以哲学的开端不能来自一个定义,哲学只能有一个开端,这就是彻底的反思,对一切的反思。

说一句题外话。 哲学最基本的品质是彻底的怀疑。 很明显,这种彻底的反思精神不可能诞生于高歌猛进,一帆风顺之时。成功者专注的是外部世界的烦扰和感性的繁复。需要一个契机,需要一个时代的契机才能使精神转向自身,转向对自我的反思。目前身处的时代,正是一个从对外部世界的纷扰中抽离我们的注意力,去反省内心的时刻。这里选择一段黑格尔的精辟阐述。 由于当时德国与当今中国在现实问题上的契合,这些两百年前的话仍然对我们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就时刻来说,似乎这样的情况已经到来,即哲学已有了引人注意和爱好的展望。因为在短期前,一方面由于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的琐事予以太大的重视;另一方面,现实上最高的兴趣,却在于努力奋斗去拯救整个国家和民族在生活上和政治上的全部危局。这些工作占据了精神上的一切能力,各阶层人民的一切力量,致使我们精神上的内心生活不能获得宁静。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骋于外界,而不惶回到内心,转内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现在,现实潮流的重负已经减轻,日耳曼民族已经把他们的国家,一切有生命有意义的生活的根源拯救过来。于是时间已经到来,在国家内,除了现实世界的治理之外,思想的自由世界也会独立繁荣起来。

在这种深邃的态度里,精神提高了他的尊严,而生活的浮泛无根,兴趣的浅薄无聊,因而就被彻底摧毁。浅薄的识见均被暴露出来,因而也就烟消云散了。这种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就是哲学真正的基础。哲学所要反对的,一方面是精神沉陷在日常急迫的兴趣之中;一方面是意见的空疏浅薄。精神一旦为这种空疏浅薄的意见所占据,理性便不能追寻他自身的目的,因而没有活动的余地。

不去认识真理,只去认识那表面的,有时间性的偶然的东西,只去认识虚浮的东西,这种习气在哲学里已经广泛的造成,在我们的时代里更为流行,甚至还加以大吹大擂。

我要特别呼吁青年的精神,因为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尚没有受到迫切需要,狭隘的目的系统的束缚,而且还有从事于无关于自己利益的科学工作的自由。一个有健全心情的青年还有勇气去追求真理,而真理的王国是哲学最熟悉的领域,这个领域也是哲学所缔造的,通过哲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分享真理。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信任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追求真理的勇气,相信精神的力量,乃是哲学研究的第一条件。人应该尊敬他自己,并应该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精神的伟大的力量是不可以被低估和小视的。

西方哲学讨论的核心是找寻逻辑上拥有不可辨驳的真实性的起点

哲学的讨论涉及三本根本性的范畴:真、善、美。 所谓“真”,即真实无妄,即非生非灭、即逻辑上拥有不证自明的实在性、即其存在不可被否认。西方哲学从她最初的自然哲学思考开始,就更加关注在如何寻找到“真”,如何达到“真”,如何获得“真”。对真实性的追寻,也是近代西方哲学中大陆理性派、英国经验派到黑格尔的共同努力。

大陆理性派的理性方法——对理性规则的确认

   大陆理性派开始于笛卡尔,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数学家。他对如何达到“真”的探讨路径充分体现了大陆理性派的思考原则。在笛卡尔之后,另一位思想家斯宾诺莎的思考继续了笛卡尔的路线并将其发展。斯宾诺莎之后的第三位哲学家是莱布尼茨。

第一位理性派哲学家: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是一个大胆的哲学家。他的思考起始于彻底的、完全的怀疑,对一切的怀疑。 他首先对感觉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怀疑。他认为,感觉带给我们的只是绝对偶然的意见,不仅两个人对同一个事物的感觉不一样,哪怕一个人对同一件事物的感觉也毫不相同。其次,笛卡尔对数学真理和物理学的真理也进行了大胆怀疑。 他认为,所有数学知识都没有不证自明的真理性,所以他们可能都是错的。比如2+2不等于4,只不过上帝在造人时,有意使人错误地认为2+2=4,如此我们就有了这个错误的观点。而物理学的真理性就更加令人怀疑了,因为物理学不但以数学为基础,其中更包含了偶然性的感官经验。

笛卡尔对数学和物理学的怀疑到底有没有道理? 这个问题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来说并不难回答。从欧式几何到非欧几何学的发展,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充分展现出这种彻底怀疑精神的价值。牛顿曾经认为绝对时空、欧几里得空间是毋庸证明的、自明的真理。然而,事实说明他是错误的。回顾一下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演变,就可以看到。绝对时空观和欧几里得几何学都不过是古代自然哲学家的一种理论假设,其中反应了古希腊人对世界的形而上学观念。中国人对世界的形而上学观念就与古希腊人不同,所以中国人没有一种脱离了观察者的,所谓纯粹客观而绝对的时空观念。而抛弃了传统绝对时空观的黎曼与爱因斯坦等人更是创造出了一套与牛顿体系完全不同的科学理论,事实证明,他们比牛顿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笛卡尔还怀疑了自己头脑中所具有的全部知识,包括伦理规范、习俗信仰等等。在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怀疑之后,笛卡尔认为这些知识都没有“真”的属性,不具有不证自明的性质。到最后,笛卡尔认为,连自己是否存在都是可以被怀疑的。因为并没有证据可以确定无疑地证明自己的存在。总之在经过了一番彻底怀疑之后, 笛卡尔找到了一个拥有不证自明的真实属性的东西,这就是怀疑本身。 他说,我怀疑一切,一切都禁不住我的怀疑,但到最后,有一件东西却是无可怀疑的,这就是:我在怀疑本身是不可怀疑的。我在怀疑一切本身就证实了怀疑的存在,所以怀疑是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西方哲学 马克思 笛卡尔 黑格尔 我思故我在 中国人 马克思 笛卡尔 黑格尔 哲学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沙发
ning22047 发表于 2015-2-19 00:30: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在怀疑证实了怀疑的不可怀疑,这个结论拥有被形式逻辑所保证的必然性。 应该说,笛卡尔的结论具有了不起的意义。下面就来逐步阐发。
可以看到,笛卡尔实际上遵循这么一种思路,即抛弃掉思想中的一切内容,一切具体的东西,来讨论剩下的是什么。思想的内容无非两种,一种是外部经验,来自感官,比如颜色,气味等等感觉;一种是内部经验,来自思维,比如情感,想象,概念等。然而正如笛卡尔的工作所展示的,这两种经验的真实性至少在理论上得不到保证,因此必须放弃对他们的确认。 在抛弃了思想中的一切具体内容之后,思想还留下什么呢? 有人可能会说,把内容都抛掉了,岂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但在西方文化的逻辑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却迥然不同。 抛弃掉具体内容之后,留下的是一个空洞的形式。 这里打个比喻:思想的内容好比水桶里的水,思想的形式好比水桶,如果没有桶,水难以成形,它是散漫地流淌在地面上的一滩无形的东西,任意流淌。把水放在水桶中,水就有了水桶的形状,水桶把自己的形状赋予无形的水,使水不致于限于那种任意流淌的散漫状态中。 于此类似,思想的内容就是水,思想的形式就是水桶。除去水桶——思想的形式,则水——思想的内容就是杂乱、散漫的,只有把水装在桶中,散漫一滩的思想内容才能被聚拢成为有形、有体的东西。 所以如果抛弃掉思想的具体内容,留下的就是思想的形式。  
下面继续展开。
在我否定一切思想内容之后,我找到了一个拥有真实性的东西——思维的形式,具体地说,它是“否定”或者“怀疑”思维本身。否定性是人类思维的根本属性,是区分人类与动物思维的本质特征。 否定性思维就是自我意识。毫无疑问动物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有些有很高的智商。但所有动物都没有反思性、怀疑性的自我意识,这里举一个例子证明这个论点:
鱼在水中游,它看到世界与人类看到的截然不同,那是一个弧形弯曲的空间,道理是光线在水中的折射率远大于空气。 想象一下,鱼是否有过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形状并非如何呢?没有,而人类却能够思考这一点,这非由于人类的天然感觉能力比鱼儿高出多少——在某些领域人类的感觉能远逊于动物——而是人类对看到的东西进行了否定性思考。当我看到什么东西时,我却怀疑我看到的。 显然,我怀疑我看,证明首先我知道我在“看”,或者说我对自己“看”这件事情本身有“看”到。
只能单纯地感知外物,但对自己感知外物这个行动本身没有任何的感知,或者说,不知道自己在看,不知道自己在听,于是视觉和听觉等感觉便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 从视觉和听觉中得来的信息不能被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正好比水桶装水的道理。没有水桶,水就是散漫一滩的无形之物。没有自我意识,感觉信息就是杂乱的质料,其中毫无规律可言,就难以超越感觉阈的限制。因此也就从根本上不可能去了解外部世界。 因为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本身就是外部世界。没有自我意识,哪怕在智力上达到了几岁孩童的程度,动物任然摆脱不了被自然牢牢掌控的命运。
生活中切近的例子可以证实自我意识的重要。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很容易因为一些琐事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他们会沉陷在这种简单而质朴的快乐中不可自拔,以至忘记了自我所处的环境,造成一些严重后果,这时需要成人的当头断喝甚至于厉声责骂才能令他们找回自我,这时我们会说,这孩子玩得都没形了,用理论一点的话说,叫做得意忘形。小孩子容易得意忘形,正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尚不牢固,还处于发展阶段,一不注意就会找不到自我。自我意识的发展使我们进入成人的世界,在成人的世界里,不论是去追求外部的经验或是寻求内在经验,其实都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不论是自觉地或不自觉。自我意识的任务是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  打一个不甚合适的比喻,自我意识是一个框,而所有的外部感官经验和内心经验都是内容。 框是个容器,它的作用是容纳内容,否则框本身只是空无;内容必须放在框中,否则就会如同泼水般无所依凭、不成形状;套用康德话说,自我意识离开具体经验内容而空洞;具体经验内容离开自我意识而不成形。无形的经验内容只能是动物的心理内容,这种内容处于永无止境的生灭之中,处于绝对的偶然性中,如此动物只能是物而不能超脱出来。只有把经验内容放在自我意识这个框中,因为自我意识拥有不证自明的真实性,如此经验内容才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
这就是笛卡尔的反思带来的理论价值. 他把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形式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区分,从而找到了一个拥有不证自明属性的东西——自我意识,或者说,思想的形式。
二元论——笛卡尔面临的困境
    笛卡尔通过反思找到了自我意识,并论证了它的实在性。但是,这种纯粹内在的、纯思的自我意识太过空洞、太过脆弱。说其空洞,在于这自我意识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经验内容,它没有来自外部世界的感官经验,于是它和自然界无关;它没有来自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欲望,所以和个体的日常生存无关;它里面也没有概念和范畴,所以和科学无关。总之这种自我意识和什么都没有关系。即便它拥有形式逻辑带来的实在性,这实在性也并不靠谱,不能被人所信服,所以它是脆弱的。
笛卡尔懂得这个道理,这样空洞的自我意识即便拥有确定无疑的实在性,它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丝毫意义。关键在于,自我意识的真实性虽然可以被形式逻辑所保证,但自我意识无非只是一个空洞的纯形式,其中不含有任何来自外部经验与内部经验的内容。如何让自我意识与来自感觉的经验内容相结合,就是理性派哲学下一步的工作。
笛卡尔的思考如下:个体的自我意识拥有来自形式逻辑的真实性保证,由于自我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存在,笛卡尔称之为精神实体;与精神实体相对的,是那些与精神实体完全异质的东西,称为“物质实体”(这里已经反映出笛卡尔理论的矛盾,因为物质实体的真实性本来已经被他的怀疑一切所否证,但这里却又被捡回,而且没有被论证)。精神与物质是完全异质的,他们彼此绝对的分离。因此笛卡尔被称为二元论者。最后他一如旧例搬出了上帝来解围,让上帝充当精神与物质的调和。当然,这更是其理论的失败之处。
笛卡尔之所以会导出二元论,原因在于笛卡尔是从一个绝对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体出发,这个原子个体与社会,与人类相隔绝,他完全陷入“孤立的个体性”之中。正是从这种绝对的内向的个体中,找到了一个纯粹的自我意识。但这个自我意识也是与其他一切社会个体,与一切自然物体相隔绝。这样做纯粹反思的孤立个体排除了生存,完全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上帝。缺失了对生存的确认,这是笛卡尔最大的败笔。
英国经验派的感觉原则——对生存的确认
    地理因素对人类的发展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毫无疑问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孤悬海外的岛国上生存的人们拥有的生活经验显然和大陆上的不同。在东方,日本人展现出的那种对细节,对内心体验与感官感觉无以复加的强调,令生活在大陆上的我们钦佩。在西方,英国人思维中的那种重视内心体验与外部知觉的特征,和他们的大陆邻居差距极大。经验派哲学家重点介绍洛克、贝克莱和休谟。
洛克: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中
   英国哲学家的思考与大陆同行们截然不同,他们更加看重人的感觉,感受,经验,而非抽象、空洞的理性形式,自我意识。 哲学家洛克第一次对经验论哲学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明确地阐述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凡在理智之中的 无不先在感觉之中。 所谓感觉包括两个方面,即内心感觉与外部知觉。前者以心灵为对象,后者以外部事物对对象。经验派认为,感觉的真实性是不证自明的,所以感觉(包括内感觉反省和外部感觉)就是我们一切观念的来源。
   与笛卡尔不同,洛克信任感觉,信任常识,他找到的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是人的感觉。当然,作为哲学思考,必须对感觉的不证自明的真实性进行论证。
   必须说明,说感觉具有不证自明的真实性并非指感觉的内容是真实的、客观的。显然感觉的内容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同样的温度,有人感到冰冷刺骨,有人感到温暖入春,从感觉的内容来说,它是绝对主观的。但感觉中确实存在绝对客观的东西,这就是感觉的来源,刺激源是绝对客观、真实的存在。
   显然,虽然不同人对盐的味感不同,但他们一定都接受到了某种称为“盐”的物质的刺激。刺激本身是客观的,而且是绝对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此可以说,感觉的内容是主观的,但感觉的来源是客观的,真实的。但刺激的客观性与自我意识的客观性不同,前者具有的是绝对客观性,后者是相对客观性。所谓绝对客观性是指,某种刺激一定来自某个与我对立的、实际的、现实的东西。对于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我是不能否认的。当然作为严谨地哲学讨论,必须论证这一点。 古希腊怀疑学派的大师第欧根尼就曾质疑这一事实:他认为,感觉和其来源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他怀疑车子撞到身上会把自己撞死,头撞到墙上会被撞破。而且为了证明,他故意站在路中间不避让车辆。若不是朋友及时拉开他,后果可想而知。不得不说,第欧根尼这种为了学术甘愿献出生命的精神很值得赞许。因此这里必须对他的质疑进行辩驳。
    当我们怀疑一切,于是找到一不可被怀疑的东西——怀疑本身,即精神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来自形式逻辑的保证。 而我们知道刺激必有其来源这一事实,这一事实之真实性的保证来自最自然的生存意志。因此不但我知道,所有的生物,哪怕是最基本的单细胞生物都“知道”这一点。“知道”这一事实,并不需要头脑来确证,只需要肠胃来确认,否认这一点,即不承认生存本身,即不承认肚子饿了要吃饭,天气冷了要穿衣。当第欧根尼在饥饿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拿起饭碗时,他的肠胃就已经承认了生存意志本身,也就承认了包含在生存意志中的事实:被车撞倒会死亡。所以当他用头脑去怀疑这一事实,他的头脑和肠胃就发生了分裂。应该说,这种分裂既是人之为人的高贵,也是人之为人愚蠢。很多时候,对于某些看似很有道理的纸上谈兵,不须用头脑而须用肠胃才能反驳他们。所以处理好肠胃与头脑的分裂,这是个人类的大课题。
    因此,刺激之绝对客观性的保证来自生物的生存意志,这点不用得到头脑的同意而得到了肠胃的同意。所以刺激的存在是绝对客观的;于此相对,自我意识的真实性的保证来自于理性规则——形式逻辑,这需要头脑而非肠胃的同意,当然也只有头脑才能同意——理性规则只能存在于头脑中而非肠胃中。因此只能说,自我意识的真实性只有相对的,是相对客观性。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不能确认在头脑之外,即在纯粹自然的世界中自我意识是否具有真实性。

使用道具

藤椅
ning22047 发表于 2015-2-19 00:32: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总之,经验派的原则:凡在理智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这一原则的出发点是生存、是活着、是动物性需要。正如上面分析的,人类最大的愚蠢(当然也是人类至上的高贵)是头脑与肠胃的分裂,那么经验派的原则就是在高扬肠胃的地位,强调肠胃先于头脑的优先权。

这里插几句闲话。稍微谈论一些依照此思想分歧而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政治经济实践上所导致的后果,就更加可以看出经验派原则的可贵之处。

经验派原则在经济思想上的直接影响就是产生自由市场理论。既然经验派的第一原则是每个个体的生存,既然被经验派认作在逻辑上首先能够不证自明的是每个人的生存意志,那么显然,当经验派哲学家去研究经济问题时他们一定倾向把个体放在经济联系中的第一地位,由此则自由市场理论,所谓看不见的手、市场自动均衡等等就是呼之欲出的逻辑推演了。亚当斯密这位西方经济学的鼻祖诞生在英国就完全是必然而非偶然。于此对应,唯理派相信只有理性才能首先在逻辑上获得不证自明的地位,唯理性才能够去统摄感觉的杂多,给予感觉质料以真实性的保证(否则感觉质料本身只是混乱、无序的),那么唯理派在经济思想上的合理推演当然就是计划经济,要由一个理性的、全能的中枢系统去统摄全部感觉上的经济活动,非此则感觉的经济活动只能是混乱与无序,换成经济学语言,就是相信理性中心安排经济活动才能获得远较自由市场经济更高效的效率。  在政治理论上,洛克本人就是西式宪政民主理论的创建人,英美两国身体力行地实行了西式宪政民主。于此对应,在唯理派的哲学指导下产生的政治思想与实践是威权乃至于极权政府。重温二十世纪的历史,冷静评判这两种体制的实际应用,不含偏见地说,英美的政治经济模式更具优势。简要分析胜败背后的原因,不能不说,是经验派的哲学原则战胜了唯理论的哲学原则。是火热的生存意志战胜了冰冷而刻板的理论理性。

然而历史真的如福山所说,终结在了英美式的自由市场经济与宪政民主的经济政治理论中吗?以我的浅见,恐怕未来的发展会超出福山们的想象。具体在之后的论述中展开。

回到洛克,洛克虽然提出了经验派的基本原则,但他本身是一个调和主义者,他没有也不敢把这个原则推到底。因此他保留了物质的某些所谓的客观属性:如空间延展性。


第二位理性派哲学家——斯宾诺莎
     在讨论斯宾诺莎之前,先回顾一下笛卡尔的思维过程。笛卡尔从一个绝对孤立的原子式个体出发,进行怀疑一切的反思,最终到了一个不可怀疑的基点,怀疑本身。怀疑本身、自我意识拥有客观真实性,这真实性来自于形式逻辑这一理性规则的保证。但是这个绝对空洞、抽象的自我意识与感觉内容,与具体经验是彻底异质的,因此笛卡尔只能停留在二元论中。世界有两个拥有客观真实性的东西,一是自我意识、二是物质实体。这里,自我意识的真实性来自理性规则,其本身空洞无物,而物质实体本身的真实性没有保证。所以笛卡尔的理论就是一个半吊子工程,充满了漏洞。最后笛卡尔只好搬出上帝解围。
    笛卡尔的困境之一来自于他的出发点:一个孤立的原子式的,脱离了生存的个体。因此理性派的第二位哲学家斯宾诺莎直接超越这个原子个体的起点。 在笛卡尔的思路中,我们反复强调,怀疑的真实性保证来自于形式逻辑这一理性规则。 斯宾诺莎认为,既然理性规则可以保证怀疑的真实性,那么理性规则本身当然就是真实无妄的——这是个合理的逻辑推论,因此它拥有绝对的客观真实性——这是个有点过头的推论。斯宾诺莎直接以这个拥有绝对客观性的理性规则为起点。他以为,世界就是从这个理性规则中发展出来:世界本身就是个理性的实体。
    这里要对斯宾诺莎的起点多说几句。首先,斯宾诺莎的起点超越了个体,因此突破了笛卡尔的局限;其次,这个起点确实拥有相对客观性(说理性规则也拥有相对的客观性,这是说得通的。世界上所有的理性存在物都可以理解诸如形式逻辑,运算原则之类的理性规范,从这一点说,理性规则确实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理性存在物的思维中)。 但是,要说理性规则与刺激一样拥有绝对的客观性,这就比较武断了。因为常识信念总是坚持这样相发:这种看不见莫不着的理性规则怎么会是绝对存在的?!我们确认刺激的绝对客观性,因为它摸得着,看的着,对刺激的真实性的确认来自于生物的生存意志。但说理性规则同样是一个可以脱离思维,与刺激一样的拥有绝对客观性的东西,不论如何都有点突兀。   
    但斯宾诺莎的结论具有重大的意义。他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个理性结构,它不是不可知的,而是可以被人的理性思维,被数理逻辑所分析、处理、预测。因此斯宾诺莎的学说极大推动打击了教会势力,推动了当时科学的发展。
第三位理性派哲学家——莱布尼茨
    但斯宾诺莎过于强调世界的理性本质而看轻了个体独立与自由的意义,他认为自然界中的具体个别的事物是世界这个理性实体的特殊存在状态。实体本身是不动不变的,但他的变现形式却是千变万化。但表现形式只能服从机械的运动的因果必然性和理性逻辑的必然性,一切都是被决定了的。这是一个严格合乎必然性法则的,必须通过理智逻辑推理来认识的世界图景,其中没有任何偶然性和自然任意的余地。这是一个决定论与宿命论的世界图景。
   与此相对,莱布尼茨的提出了单子论的观点。所谓单子在基本理论上和斯宾诺莎所说相同,单子就是世界的理性结构本质。但莱布尼茨认为单子是多而非一,单子的数量是无限的。单子论的特点是强调了主体自由的原则,突出了个体性的自由。
最后一位经验派哲学家——难解的休谟问题
    同笛卡尔一样,英国哲学家休谟也是一个走极端的人,这种品质成就了他在哲学上的重要地位。他把经验派的原则——凡在理智中的无不现在感觉中——推到了极点,从而终结了经验派。
   休谟严格地按照经验派的原则去论证,从而剔除了思维中所有非感觉的成分。而这个成分就是:真理。因此他的结论是:人类不可能走上通往真理的道路上,并从中获取具有相对有效性的真理。
   下面详细解释。比如我们做小球的碰撞实验,观察到的是这样一种事实,即小球甲运动到小球乙的位置,然后小球乙开始运动。我们测量甲乙的运动变化,根据变化列出方程,我们认为方程反应了甲乙运动的内在规律。但在得出规律之前,有一点必须被保证。 即,如何保证小球乙的运动是由小球甲导致的?如何能保证这两个事件之间具有因果关联? 可能的事实是:甲乙的运动没有任何关系,小球甲运动到无限接近小球乙的地方就突然停下,然后小球乙就无缘无故自己开始运动。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甲和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根据经验派的原则:没有感觉到的东西是不能被承认为真实的,所以不能把小球甲当做小球乙运动的原因。我们只能说,这两个事件之间没有任何因果联系。休谟认为,我们之所以把小球甲当作是小球乙运动的原因,只是出于一种心理习惯,即当我们在时间的序列中看到两个事件相继地发生,我们就会把这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并幻想其中有因果关系。
    再举一例对比:我们经常看到火烧水,水沸腾,于是人们有了一种下意识的感觉:火烧水导致了水沸腾。可是某天我们看到火烧着水,水却结冰了;或者没有火烧,水自己就沸腾了,这两个事件同样可以理解。从这里可以想到,说火烧水导致了水沸腾,这里的“导致”二字根本没有道理。因为眼睛只看到了火烧水、水沸腾这两个事件,眼睛没有看到"导致", 人们之所以觉得火烧水“导致”水沸腾,是出于一种心理习惯,即看到两个在时间上连续的事件,于是下意识的认为他们有某种因果联系,实际上所谓的因果联系只是出于想象,是任意的,武断的。比如巫婆一跳大神,病人就好了,如此反复出现很多遍,跳大神和治好病之间就有了因果联系,于是人们相信,巫婆就是良医。 同样道理,相信小球甲导致了小球乙运动,这等同于相信巫婆跳大神能够治好病。你看到的只是两个小球分别开始运动,你看到“导致”了吗?没有,你不能用任何感官感受到“导致”的实际存在。既然没有感到“导致”,又如何能保证“导致”是绝对客观的呢?从这“导致”中所发现的动量定律等等,实际不过是胡编乱造罢了。而这种胡编乱造还能够暂时有效,实在是出于好运气罢了。

使用道具

板凳
ning22047 发表于 2015-2-19 00:32: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接下面

使用道具

报纸
三公大叔 发表于 2015-2-24 03:23: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地板
三公大叔 发表于 2015-2-24 03:28: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7
ning22047 发表于 2015-3-11 22:14: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最后一位经验派哲学家——难解的休谟问题
同笛卡尔一样,英国哲学家休谟也是一个走极端的人,这种品质成就了他在哲学上的重要地位。他把经验派的原则——凡在理智中的无不现在感觉中——推到了极点,从而终结了经验派。
   休谟严格地按照经验派的原则去论证,从而剔除了思维中所有非感觉的成分。而这个成分就是:科学真理。因此他的结论是:人类不可能走上通往真理的道路上,并从中获取具有相对有效性的真理。
下面详细解释。比如我们做小球的碰撞实验,观察到的是这样一种事实,即小球甲运动到小球乙的位置,然后小球乙开始运动。我们测量甲乙的运动变化,根据变化列出方程,我们认为方程反应了甲乙运动的内在规律。但在得出规律之前,有一点必须被保证。 即,如何保证小球乙的运动是由小球甲导致的?如何能保证这两个事件之间具有因果关联? 可能的事实是:甲乙的运动没有任何关系,小球甲运动到无限接近小球乙的地方就突然停下,然后小球乙就无缘无故自己开始运动。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甲和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根据经验派的原则:没有感觉到的东西是不能被承认为真实的,所以不能把小球甲当做小球乙运动的原因。我们只能说,这两个事件之间没有任何因果联系。休谟认为,我们之所以把小球甲当作是小球乙运动的原因,只是出于一种心理习惯,即当我们在时间的序列中看到两个事件相继地发生,我们就会把这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并幻想其中有因果关系。   再举一例对比:我们经常看到火烧水,水沸腾,于是人们有了一种下意识的感觉:火烧水导致了水沸腾。可是某天我们看到火烧着水,水却结冰了;或者没有火烧,水自己就沸腾了,这两个事件同样可以理解。从这里可以想到,说火烧水导致了水沸腾,这里的“导致”二字根本没有道理。因为眼睛只看到了火烧水、水沸腾这两个事件,眼睛没有看到"导致", 人们之所以觉得火烧水“导致”水沸腾,是出于一种心理习惯,即看到两个在时间上连续的事件,于是下意识的认为他们有某种因果联系,实际上所谓的因果联系只是出于想象,是任意的,武断的。比如巫婆一跳大神,病人就好了,如此反复出现很多遍,跳大神和治好病之间就有了因果联系,于是人们相信,巫婆就是良医。同样道理,相信小球甲导致了小球乙运动,这等同于相信巫婆跳大神能够治好病。你看到的只是两个小球分别开始运动,你看到“导致”了吗?没有,你不能用任何感官感受到“导致”的实际存在。既然没有感到“导致”,又如何能保证“导致”是绝对客观的呢?从这“导致”中所发现的动量定律等等,实际不过是胡编乱造罢了。而这种胡编乱造还能够暂时有效,实在是出于好运气罢了。
  不知大家有没有理解休谟这一追问的意义。 休谟问题的核心就是:不管实验设计得多精密,仅仅通过感知,是不可能找到真理的。因为感觉和规律,这两者完全异质,彻底隔绝。感觉是个别的,生灭的,个人有个人的感觉;而规律是普遍的,永恒的。不能保证从个别生灭的个体感觉上升到普遍永恒的规律。这就是休谟问题的核心。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使用道具

8
ning22047 发表于 2015-3-11 22:19: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康德的三大批判——对休谟的回应
休谟问题促使德国人康德陷入了长达二十年的思考,并最终写出了三本伟大作品: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对知识与认识能力的反思
    纯粹理性批判来自于康德对休谟问题的回应。这本书的整个理论框架充分反映出康德思想体系的基本特征:二元论、绝对的形式化。只要充分把握住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思路,就可以理解整个康德思想体系的核心。
    首先,康德承认经验派的根本原则:凡在理智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中。这可以说是一条常识信念,不在感觉中的东西难以判断其真实性。所以理性派斯宾诺莎等超越感觉,直接判定理性规则的绝对客观性,这其实没有道理。 但康德并不同意休谟的结论。这一结论不但与科学的发展相违背,也与我们的科学信念对立。
    康德把他的思考聚焦在一个关键性的地方:感觉中有没有非个体的,非生灭的部分;感觉中有没有普遍的,永恒的部分?对于这个问题,休谟认为没有。感觉只是个体性的,只是生生灭灭的,变幻莫测的。个体的感觉中不可能有普遍的、永恒的内容。 然而康德坚信,感觉中有超越了个体性的,非生非灭的、永恒的部分。
    在纯粹理性批判最初的一章,先验感性论中,康德运用形而上学的方法详尽地分析了人类的感觉。这里插一句,科学对世界的分析和认识是从形而下的角度出发的,最基础的学科,物理和化学,都要建立在人类感觉的基础之上。我们之所以觉得科学的分析更加靠谱,更加可靠,其原因正在于上述经验派的原则,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常识信念:我们信赖自己的感觉。然而,这条常识信念的可靠性是未经过检验和证实的,感觉究竟具有多少可靠性是需要思考的。显然这思考的方法不能再是形而下的,因为我们要对一条常识信念进行思考,这必定是形而上的,是超越了人类感觉层面的,是直接用理性去搜寻答案。当然这种搜寻并非可以天马行空的任意胡来,从哲学里思考到的结论依然需要经过事实的检验。这有被看得见、摸的着的客观依据证实了的结论才是真理,这个结论对于形而上学的探索依然有效。    按照传统,康德把感觉划分成两个部分——内容与形式。 以人看一个苹果为例,其一是感觉的内容,来自人类的天然感官——眼耳鼻舌身。感觉内容尽管丰富,但是他们是杂乱的,没有规律可言,所以康德称之为“杂多”。感觉中属于杂多的部分,是苹果的各种物理化学的属性,比如颜色、味道;然而人类的感觉中还包含着另外一个部分,这个部分在动物不存在。以视觉为例,人类和动物的眼睛都能接受到来自苹果的反射光线,并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苹果的影像。就这点而言,人类和动物都能看到苹果。然而人类的“看到”除此之外,更有一层深意。对比与动物的话,人类看到的这层深意就十分明显。对动物来说,这个“苹果”是生灭的,变幻的。其实这个“苹果”和一个“钻石”相比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他们都是可以在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上引起刺激的一个外物,而”苹果“更能引起某些动物嗅觉和味觉上的刺激,因此”苹果“作为食物比”钻石“对于某些动物的意义更为重大。然而苹果之于人则有一根本性的不同,苹果可以是人心中的一个观念符号。这么说似乎比较抽象,举一个生活中最普通的现象立刻就能明白这一点:苹果在人类这里可以被当做财产持有、出售、转让、赠与等,而这些活动在哪怕是最聪明的动物那里也不存在。这正是因为,一个被称为”苹果“的外物不仅被人类的肉眼看到——它同样可以被动物的肉眼看到,它还能被人类的心眼看到,由此它才能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观念,这个”苹果“对于人类的一切丰富的意义,包括它被称为”苹果“,它被作为财产、它被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等,其根本都在于这一点,相比动物,”苹果“对于它们只有一个意义,食物或是非食物,舍此无他。
    由于纯粹理性批判是对科学的反思,所以康德从苹果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中抽取出一点,即苹果所包含的几何形体作为突破口。  
   首先,我们看到的几何形体并非来自于苹果本身,它其实来自人心。这个结论并不难理解。用精密仪器测量苹果就能发现,苹果本身的形状只是近似的圆形,它的外形轮廓完全是不规则的。再如,几何课上老师在黑板画的各种图形,细究起来没有一个真正符合其定义的。但这些不影响我们的理解。因为这些图形本来并非是被人的“肉眼”所见。而是被人的“心眼”所见。所以只要我们拥有几何的心——理性能力,就能看到画在黑板上的几何的形体,正因为此,没有一个人会去深究黑板上的“直线”其实不直,“圆”也不圆。动物没有理性能力,所以即便它们感官完整,也理解不了几何的定理。
所以人的感觉中有两种东西,其一是来自感官的杂多;再就是来自理性的规则,比如各种几何形体的概念。理性规则去限制感官杂多,于是一个对象便成立。
从这一点出发,康德继续思考休谟问题。休谟怀疑小球a的停止和小球b运动之间的因果关联。他认为我们只看到了两个事件,但没有看到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的东西是不能相信的。因此我们不能相信两个事件有所谓因果联系。康德说,休谟的正确,在于坚持感觉所在才能被承认为真,休谟的错误,在于他忽略了一个关键。既然看到了小球a“先”停下,“然后”小球b后运动。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先后”,先后是时间,我们看到了时间。康德认为,时间本身就是因果关联。时间就是原因和结果的序列。注意这里的表述,并非说我们看到了小球a停止是小球b运动的原因——球b运动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是需要具体探究的,但我们确实看到了因果关联——时间。至于这因果联系链接的是哪两个事件,眼睛不可能看到。
大家可能会奇怪,难道动物看不到“时间”吗?难道“时间”不是客观的吗?这里要特别解释哲学上的“时间”。    区分历史与时间

在笛卡尔一部分中说过,人的自我意识是一种否定性思考。动物可以看,但动物不知道自己在“看”;人不但看,而且知道自己在“看”。这令人知道自己在“看”的东西就是自我意识。然而笛卡尔对自我意识没有更多的了解,所以他的自我意识空洞,抽象。康德在这里所表述的“时间”,实际就是自我意识的一个具体内容。人和动物一样,能感受到时间,可是动物不知道自己处于“时间”中,人却对自己身处“时间”中有切身的认识。人是时间的存在物,所以人有“历史”。这里重点区分时间和历史。

自然界只有时间而没有历史

自然是没有历史的。我们走在林间小路,随手捡起一块石子,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石子是在经历了千万年的磨练才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石子的身上可以看见时间的印记,但时间对于这块石子的意义,无非只是石子变化路径的外在标记而已。这块石头被外界的力量制约着,它从没有掌控过自己的时间,它身不由已的被这种独立于它的外部力量带向下一个变化节点。 时间就是对这个外部力量行程的记录标志,时间对于石子而言没有更多的意义。感官世界中的每一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他们都有生发、变化和消亡的过程。因此每一个感性之物都不可能不在时间中存在。一块石头仿佛很坚硬,但是它依然在时间中拥有它的变化旅程。但自然物不掌控自己的时间。时间与自然物是相互外在的。因此,石头的故事从来不属于石头本身。

对于这样的一个存在物而言,它所经历的时间是从外部施与这个存在物的规定。科学直接的把这规定作为对石头测量的外部尺度,它被形而上学化为一种绝对时间,这就是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间观念。每一个存在物都分享着这绝对时间,绝对时间本身与这些存在物是分离的。

  人类不但有时间,更有历史

显然,一条狗没有自己的历史,但每个人类个体都有自己的发展史。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并非外在之物。我们掌握自己的时间,于是我们拥有历史。所谓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因果联系。

狗眼只能看到时间——外部变化的标志而不能看到因果关系;人眼能看到时间,更能看到历史——外部变化标志加因果关联。

如此就能理解康德对休谟问题的解答。我们看到小球a先停止,后看到小球b运动。把具体地事件抛开,只留下次序本身,我们是历史地看到了什么。我们既然看到历史,也就是说,我们感到了因果关联。接下来康德论证了因果关联和形式逻辑一样,其实来自人的理性能力,是先天范畴。因此因果关联本身拥有相对客观性。

这里康德很严谨的区分了相对客观与绝对客观。产生感觉的刺激是绝对客观的。但理性规则的客观性是相对的,它只存在于所有理性存在物的思维中。

按照康德的描述。科学知识的来源和结构是这样。某个绝对客观的刺激给我们带来感觉杂多。相对客观的理性结构给这些杂多套上理性规则,感觉杂多加上理性规则后形成了可以被人的认识能力所认识的对象,所有的对象组成了现象界,这就是科学研究的世界。而且得到结论,理性为自然界规定了规则。至于那个发出刺激的物体,虽然它是绝对客观地存在的,但因为理性结构不可能对它进行限制,所以它处于人类认识能力之外,人类不可能认识它,康德称之为“物自体”,物自体的世界超出人类的认识能力,物自体的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所以康德是个二元论者。

当理性作为规则去规范杂多,理性是在认识外部世界,在创造出科学知识,创造出科学知识的理性是理论理性,或者叫纯粹理性。所以康德的第一本书叫做:纯粹理性批判  未完待续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使用道具

9
ning22047 发表于 2015-5-30 23:44: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总结一下。虽然康德做出努力去调和经验派和理性派的矛盾,他首先接受经验派的观点,认为只有被感知到的东西才能被承认为绝对真实。这里要再次强调,所谓承认感知到的东西为绝对真实,并非说感知的内容是真实,而是指刺激来源是绝对真实的,既然感受到某种刺激,就一定有某个刺激源出发这种刺激。好比,一块什么硬东西飞过来砸破了头,关于这砸破头的硬东西是什么,究竟它是一块金刚石,还是一块冰,还是一块玻璃,是要具体研究的,而且研究的结果一定具有某种主观性,即便这是科学的研究。但有一点一定会得到普遍的同意,即一个彻底主观的伤疼证明了一个彻底客观的存在,不管哪里疼,也不管疼痛的内容与方式,只要疼就一定有导致疼的东西,这个东西是绝对客观存在的——这就是经验派的根本观点。但接下来康德的思路依然在往理性派方向转,康德认为,在人的感觉中包含着两类东西,其一是彻底主观化的感觉内容,比如感觉盐是咸的,糖是甜的;其二是具有相对客观性的东西(由于纯粹理性批判是分析人类的认识能力,所以这里主要以视觉为主),比如几何形体,时间。证明是地球上所有的理性存在物,不论他们生存在如何相互隔绝的环境中,他们都能理解诸如几何学和物理学这些学科,这说明几何形体和时间这些抽象的、形而上的理性观念是普遍的、客观的,他们能够体现在具体的、唯一的、拥有理性的个体身上。这里要强调的是顺序,首先存在的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理性观念,然而理性观念下降到、具体化到、下凡到、肉身化到、体现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因此,康德在逻辑上依然把抽象的、形而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不生不灭的理性观念视为第一位的,而把具体地、看得见摸得着的、生灭的个人视为第二位的。从这个意义上,康德其实回到了理性派的窠臼。他从经验派的起点出发,回到了理性派的终点,这当然是把经验派和理性派进行了一次伟大的融合。因此,这么兜了一个大圈子的意义很是重大,是需要大书特书的事情。
    然而,康德毕竟没有完成理性派和经验派彻底融合的目标。理性派看重的是抽象的、普遍的、形而上的、看不见摸不着、不生不灭的东西;与此相对经验派看重的是个体的、个别的、生灭的、形而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显然,这两派的彻底融合应该导致这么一个结果,它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地、既是形而上又是形而下、既是个别的又是普遍的、既是生灭的又是非生非灭的、既是看得见摸得着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这两种完全对立的性质并非仅仅是在字面上被强行拉拢在一起的。这里必须要论证,必须要经过最严谨的哲学论证,证明这两种东西地完全没有矛盾的融合于一身,这个论证的过程就是理性派和经验派最终融合的产物。康德只走了一半,他把经验派拉拢到了理性派的战壕里,在这里,理性依然凌驾于感性之上、抽象强压在具体之上、形而上统治着形而下、不生不灭笼罩着生生灭灭、普遍性战胜了具体性。在这里,所有感性的、具体的、生生灭灭的、形而下的东西都是物自体,而物自体根本处于人的认识范围以外,是彻底的黑洞。如果大家认同生活、历史更是感性的、具体地,生灭的、形而下的,那么可以说,生活、历史处于康德的视野之外。这里要重点说说康德的个人生活,康德其人是个标准的苦行僧般的哲学家,他有伟大的博爱情怀,有兼济天下的雄心,或者说他心怀大爱,然而他却几乎没有私人的感情与家庭生活、缺乏感性的,吃喝拉撒睡的世俗生活。我以为这使得康德缺乏对真实生活的体认、缺少对感性历史的感受。使得康德难以脱离笛卡尔式的原子个人、抽象个人的视角和立场。这导致他的理论彻底的二元论,彻底的形式主义。对他而言,生活在一边,理论在另一边;历史在一边而逻辑在另一边。他们之间是永不可逾越的万丈深渊。唯心主义二元体系是康德理论的根本弊病,这一弊病由黑格尔彻底的扭转为唯心主义的一元论。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从机械性因果关系到目的性因果关系的演变——自由的发展
准确地说,历史不仅是被看到的,历史首先是被创造出来的。而创造历史的先决条件就是自由。
从非生物到生物再到人类的进化就是因果关系的升级,是自由不断进步的过程
    世界中存在着两种因果关系。对于所有的非生物而言,他们受到机械性因果关系制约。这里试举一例加以说明。当我们走在林间小路,顺手从身边捡起一块石头,这时追问,这块石头何以会在此时此地恰好出现在这里呢? 答案一定是来自种种外在于这石头本身的物理性与化学性因素。 比如由于空气中某种气体的腐蚀与水流的冲击使它脱离了曾经属于的那一大块岩石,并一路被冲刷到此时此地它所在的位置。诸如此类的因素中没有一样是属于这块石头本身的,他们都是一些来自外部的“力量”,其相互作用也符合机械性的运动定理。即如果知道这些外力的大小方向等属性,则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可以精确地知道石头下一步的走向。对于石头来说,它当然完全不知道什么牛顿运动定律,石头只会“以为”,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对其来说“不可思议”的天意之中。很显然,这块石头是没有自由的,它是收到机械性的因果必然性制约的。现在我们知道,说石头受到机械性因果关系的制约,并且这相互关系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精确地推演与计算,这是由问题的。牛顿运动定律只能适用于宏观层面,如果从诸如分子与原子等等的微观层面来看,根本不存在精确推导与验算的相互作用,所谓测不准原理正说明了这点。这意味着,从微观层面看,这块石头下一秒的状态不能从它上一秒的状态中推导出来,所以石头的命运并非是被严格限定了的。从微观层面看,哪怕是一块石头也拥有它的自由。这恐怕说明了一点,自由是自然界最根本的属性。    这块石头的自由具有什么特点?
   首先, 石头自己认为——假设石头能思考的话,自己并没有自由,它感到自己的生活只是彻底地偶然性,石头自己既不能知道亦不能决定自己下一秒在什么地方,这些都要交给天命去安排;其二,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石头又处于绝对的自由之中,绝对地说,这块石头甚至都不受到任何自然规律的制约,规律之为规律,正在于其能支配某个东西下一步的变化,处于规律中的物体的变化是可以推演出的,然而一个无机物的石头却不能被推演出其下一步的变化状态,所以绝对地说,这块石头甚至都不处于自然规律的掌控之中。这听上去令人惊讶,但却是符合实际,符合逻辑的结论。大家知道,自然中有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到生命,生命从初级演化到高级最终产生人类的阶梯。如果这个从低到高的序列不是任意的,随机产生出的结果——让基本元素通过随机排列产生出生命的可能性实在太低,打一个比喻,这可能性与一个猴子在钢琴上任意弹奏并产生出一首世界名曲的可能性相当——则这一序列很有可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正如上面所说,自然规律对一个石头的掌握是不彻底的,这与规律的本性不符,规律之为规律就是要掌握对象,要成为这个对象内在的根据。从非生命物体到生物的演化体现了规律的这一本性。非生物只能受机械性因果关系的制约。这种因果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在与外在的割裂,对立。一个处于这种因果关系中的东西一方面出于绝对的不自由中,另一方处于绝对的自由中。
    生命的最大特点,是它摆脱了非生物的机械性的因果关系,进入到一个包含了“目的性”因果关系中。目的性是所有生命的共同特点。只要是生命,就拥有它最基本的目的:延续自己的生命——进食;延续种族的生命——繁殖。如果追问,为什么一只草履虫会出现在某个特点的时间与地点,答案中除了包含机械性的外部因素之外,一定同时包含来自草履虫自身的原因,这就是草履虫的目的,哪怕这目的是最基本的,最纯粹的。随着生物的不断进化,生命的“目的"也在变得更加的复杂与多样。一只高级灵长类动物的”目的“已经远远超越了最基本的进食与繁殖,更拥有某种心理性特征。而心理性因素的最本质特征就是个体性,生灭性。简言之,心情的好坏永远看个人,它随时随地在变化着,没有统一的,恒定的准则。心理性因素的出现反映了一个伟大的事实,生物的生存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种族的延续,它拥有了个体性的差异,它拥有了个体主义的意义,个体已经从集体中分化了出来。个体的生命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意义。这是自由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如果能体会到这一点,至少就从哲学,从形而上的层面把握了自然界从非生物到生物的伟大演化过程。既然自然的本质属性就是自由,则这种本质属性就一定要通过某种载体而实现出来。从非生物到生物的演化,正是大自然实现其本质属性的必然过程。生命的出现需要种种苛刻的条件,单就此苛刻条件的完全具备来说,生命在某时某地的出现是一个偶然,但就生命出现本身而言,这绝非偶然,而是必然。简言之,生命必然地会在偶然性的某时某地出现。这是大自然本身的要求。
从动物的自由上升到人的自由
生物同时受到机械性因果关系与目的性因果关系的制约。前者是低级层面后者是高级层面,因此一个人掉进水里也会淹死,但不能仅仅说死亡的原因是窒息,否则公安局就不用干活了,因为按照机械性因果关系,每一个死亡原因都是显而易见的:此人的死亡原因是窒息,那人的死亡原因是血管被刀刃割裂等等。如此凶手就是水,就是刀子。这样想显然是荒谬的。实际上公安局的任务就是要找到目的性因果关系,为什么此人会掉进水里?为什么刀子会割到此人的脖子上?
   目的性因果关系与机械性因果关系的不同点在于,

    毫无疑问,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也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但从根本上说,哪怕是最高级的动物还只是一个受到自然规律支配的自然物。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那只是人们对着大自然发出的感叹,人们以为鸟和鱼在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其实正反映了人本身追求自由的理想。而就鸟和鱼本身而言,它们的生活恐怕远远谈不上自由的。试问一句,一只鸟除了飞翔,它还能做别的吗?一条鱼,除了游泳,它又能干什么?如果我们只能做某一样事情而不能选择不去做这样事情,这又如何能算得上自由呢?对语言本质的初步分析
    动物个体不能摆脱自然律的约束,这里试分析其原因。每个动物个体都缺少一个独立自主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语言。这里要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个体”小我“的独立发展,一定依赖于、扎根于一个根本的基础,或者说”大我“之上。缺少了”大我“,所有"小我"也就不能独立存在。在人类这里,虽然每个个体的小我都是独立的,唯一的,但所有的小我一定要进入、一定要属于一个大我,这个”大我“就是语言,更准确地说是人类的符号系统,逻辑系统。作为大我的逻辑系统是不生不灭的、普世的、永恒的,只有进入普世的符号系统的个体才能被接受为同类,才能获得生存的资本。而不接受这个逻辑系统的个体,比如有精神疾病的人,狼孩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被否认为”人“。反过来说,所有能进入这个逻辑系统的生物,哪怕不具有人类的外形,都会被接受为”人“。  简言之,所有生灭的、拥有个体心理差异的小我都必须进入一个非生非灭的、普世的大我,由此才能获得在世上生存的根基,否则将被否认为”人“。这里插一句话,这个非生非灭的、普世的大我绝非仅仅是逻辑上与理性上的。逻辑与理性只是他的外壳,在其根本处是感性与情感。仅从理性上与逻辑上进入大我的小我是抽象而孤立的原子个体,这样的小我一定会感到精神上情感上的空虚与无助。 这里试着进行一些分析: 很多的个人,他们在当今之经济关系下的生活感到孤独、寂寞。但如果仔细审视他们的生活 ,会发现他们的生活里并不能缺说话的人,他们有“朋友”、“家人”,数量可能相当的多。关键就在,交流仅仅停留在逻辑上,这样的交流就是在讨价还价、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简而言之他们是在相互博弈。能从每次博弈中获胜并取得利益的人是强者,但一个只能生活在博弈中的人也是弱者,是个孤独而寂寞的人。
    虽然高等动物已经发展出个体的心理差异,但说到底,动物的自由依然建立在最基本的生存目的——进食与繁殖之上。每只动物个体(或者说每个动物的小我)只能在一个意义上与其他的个体(其他小我)发生关系,这就是繁殖,就是延续种族。哪怕是最高等的动物,其个体生存的意义根本上还是这一点。每个 动物个体所能进入的大我依然是最原始的生存意志——进食与繁殖,并不是一个普世的,非生非灭的逻辑符号系统。这样动物个体之间没办法进行符号交流,不能进行符号交流的个体都是彻底孤立无援的一份子,这样的一份子就很快被自然否定掉。这就是动物的个体没办法获得彻底自由的原因。从动物反观人类,人类的个体之所以能够获得自由,拥有自己那一份个别的、唯一的生存意义。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每个生灭的小我都从逻辑上,从情感上进入了一个不生不灭的大我。一个小我能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进入大我,决定了他能获得什么样的人生体验。一个只从理性上逻辑上进入大我的小我是一个工于心计、计较于个人利害的微小灵魂,他能从一次次的精心算计中积累财富,但终于失去了去超越算计与心机而获取更宽广人生意义的契机。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使其成员培养起情感的大我,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宏大视野与伟大情怀的人,而只有一群斤斤计较于眼前利害关系的势利眼。我们既不否认势利眼是大部分人类个体大部分时间下的生活常态,也不能否认大部分个体在少部分时间下,和少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下超越短期利害关系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可能性使该民族能够持久的延续。

目的 理念 善恶  理性的道德律 伊壁鸠鲁与斯派与多葛派的幸福观 从理智到情感 从理性上升到感性 分析爱情与理智 判断力批判 对美的分析  康德遗留的问题——精神与自然的分裂 目的与结果的分裂 主观与客观的分裂 黑格尔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 小逻辑 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对美与历史的评述 彻底地唯心化 彻底地把人类社会与自然割裂 彻底地消除了人类历史 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辨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 进入中国哲学 对善与美的思考





使用道具

10
proudwolf 发表于 2015-6-6 16:58:13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了,谢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