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chaelDu
1045 1

[经济现象] 割裂的中国中产阶级:在国内挣钱 去海外消费 [推广有奖]

院士

8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10503 个
通用积分
3.4002
学术水平
82 点
热心指数
92 点
信用等级
82 点
经验
236825 点
帖子
2309
精华
1
在线时间
22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6-5
最后登录
2021-3-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在过去数年内,中国中产阶级往上的财富精英大概穿梭于两种生活:谨慎的在国内获得不菲的收入、大胆的在海外消费。

当然,不得不说明的是,对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圈定与来源于美国的“中产阶级”定义有所不同:他们在国内更多的展现在经济地位上,而政治与文化的诉求则与传统意义上的中产不相匹配。

中国的中产阶级虽然对政治并无强烈的诉求,但对于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居住环境与物质生活品质需求却与财富的增长同步提升。

拥有庞大基数并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人群这种状态让中国ZF有些尴尬,他们一直在努力尝试各种刺激政策甚至行政手段,以让庞大的国内服务和消费市场得到释放,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增速赖以依存的出口和投资乏力时。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中国今后15年内中产以上的家庭将达到3.2亿个。

欧美等海外市场成为他们花钱的去处,即使在工作日,你也能见到一群群用普通话交流的中国人远赴海外、手里攥着长长的购物单,除了购买往常的生活所需品外。一个新的动向是:不动产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购物单中。

中国ZF过去多年的楼市调控、利益激烈博弈、投资渠道匮乏等因素也促成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抛开背井离乡的情怀,在海外购买不动产对于拥有充裕现金的中国财富精英来说,不管是自住还是投资,其实都是不错的选择:最起码海外基本每一个国家房屋都拥有永久性产权,房产可以永世相传。

按照房天下网站制作的一份《2014年中国人海外房产投资白皮书》中引用的数据,中国个人2014年赴海外房产投资额高达165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了46%。这一金额规模与中国多数三线城市2014年全年GDP相当。

这份报告中的统计数据称,仅在2013年3月份到2015年3月份期间,中国买家在美国投资房产的资金就超过220亿美金,占到国际买家在美购房总金额的24%。

即使在美国精英居住的曼哈顿地区,2014年在这里购买公寓的中国人的消费者占到整个购房者的4分之一,2013年这一比重还只有十分之一。要知道这里一套公寓的总价达到400万到650万美元。但从这个数据来看,说中国人占领曼哈顿也并不夸张。

在购买这些房产时,高达76%的中国人选择了全部现金一次性支付,且价格更倾向于30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的高端房产;有超过一半的房子是用来自己自住而非投资,也就是说他们更希望在海外的这些房产能提供给他们一个家,而非度假的驿站。

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中产阶级都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不论是对一国经济而言还是国家强生,对中国亦是如此,在中国这一群体并不拥有引人注意的比例,却拥有庞大的人口。而当这部分人不断壮大时,我们发现另外一些让人丧气的数据。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曾发布一份《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称,中国已成为多国主要移民来源国:是美国第二大移民来源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国际移民来源国,是澳大利亚最大投资移民来源国、第二大技术移民来源国,华裔成新西兰第二大少数民族。

在《2014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报告中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数字,胡润研究院对393名个人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中国富豪进行了调研,已经移民或正在申请移民的富豪达64%之多,已移民的亿万富豪占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产阶级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3月份 波士顿咨询公司 2014中国 中国

沙发
绝对不思考 发表于 2015-4-13 10:22: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产下流化。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