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许多学科,各门学科之间在知识群、研究思路和证明手段等方面,会有一些不同。因此,本文的讨论以历史学,主要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为范围。
在博士生培养工作中,指导学生完成博士论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博士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因此,论文质量是衡量导师的指导水平,甚至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学生来说,博士论文是他们本阶段学业的主要成果。培养单位博士论文的整体水平,是该单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般说来,全国所有培养单位授予的博士学位,并没有区别,但是应该承认博士论文的质量还是有差别的。除了个别学生抄袭剽窃的情况以外,在作者的知识背景、选题的价值、资料收集的程度、讨论问题的深度以及语言文字的功力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当然,有差别是正常的,因为各地各单位的培养条件不一样,每个学生的基础、悟性和努力程度不一样,导师的学术水平和责任心也不一样。用什么方法提高博士论文的质量呢?目前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现行评估体系,卡住质量差的论文不让通过,表彰好的论文以形成争取优异的风气;二是发挥学生和导师的积极性,在博士论文的准备和写作阶段提高水平。先来分析评估体系的作用。
现阶段对博士论文的评估包括四个环节。一是答辩阶段的专家评审和答辩,二是校系学位委员会审议,三是社会反响(一般指出版以后),四是社科评奖(包括近年的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奖)。其中最重要的质量环节是专家评审和答辩。为什么呢?第一,专家评审和答辩是由本专业范围的专家来检查论文是否合格,并由培养单位组织具有权威性质的答辩委员会听取作者的陈述,质证论文的存在问题,并且决定是否授予学位。通过答辩以后,没有特殊情况校系学位委员会不会否决;第二,有不少博士论文通过以后有发表机会,有的由作者拆成单篇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有的交由出版社出版成书。但是单篇论文发表以后,读者一般不会及时意识到这是博士论文,只读单篇论文也无从了解该博士论文的完整内容,从而形成准确的评价。至于出版成书总有一个出版周期,而且论文出版后社会反响的好坏,与论文的质量把关,已经关系不大,因为论文业已通过,作者的博士学位也已经拿到。当然,如果发现重大问题仍然可以追缴学位证书,不过极为罕见;第三,社科评奖的初衷是鼓励先进,但是,此类评奖除了少数几种还有章可循外,多数已经失去意义。评委分奖和围绕奖项的人情交易业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所以大多数出版发表的博士论文难以通过评奖得到肯定。
那么,在专家评审和答辩这个环节上,能不能起到质量控制的作用呢?一般来说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因为这里面有一些人情因素。无论是应邀写书面评语,还是参加答辩,即使看出了问题,能实事求是地指出就不错了,评审人员或者答辩委员很难发表否决意见。另外,博士论文的评审报酬过低,影响专家仔细阅读论文的积极性。按照现行50元一篇的评审费标准,要求评审人员投入很大精力来仔细阅读推敲通常十几万字,甚至二三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是不现实的。指导教师的态度也值得研究。在日常学习和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导师也许要求很严,但是碰到能力有限的学生,论文质量平平,除了督促修改甚至直接动手帮助修改,以尽可能改善质量外,除了希望他顺利通过,还能做什么呢?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目前阶段博士论文质量的上线是显性的,即好的论文,例如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是经过一定程序评出来,大家都知道,心中有数。而下线呢,则是隐性的。除了个别抄袭剽窃被人揭出而受处分者之外,只要完成了论文,经导师推荐参加答辩,一般都可以通过。就是说,参加答辩的论文,什么样的合乎要求,什么样的不合要求,并没有明确的底线。而在实际上,也确实无法规定一个明确的底线。另一方面,目前的评估体系,对控制博士论文的质量,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用(现行评选优秀博士论文的办法有一定影响,各地各校已经把它列为争取目标,但是首先必须要有确实优秀的论文拿出来,才能参加角逐,否则再争取也白搭。对于大多数博士生来说,如果没有指望获得优秀博士论文奖,那么它的刺激作用就非常有限;同时,经验告诉我们,凡事搞成了运动,就会有负面的东西出来。优秀博士论文奖与学校、系科的荣誉、地位捆在一起,会促进各地、各校、各系、各学科、甚至实力人物幕后运作,私下交易大行其道,于是这个奖也可能黑掉)。目前阶段博士论文质量的主要基础,是导师的责任性和学生的能力与努力程度。换句话说,论文一但成文,其质量就已经确定了。提高质量是提交答辩之前,即准备论文和完成论文过程中的事情。
为了提高博士论文的水平,以下几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第一,树立端正的学术态度。学术态度似乎是个抽象的问题。我们即使拿到一篇质量不好的论文,有时候也很难责备作者的治学态度不端正。因为有的作者可能态度是端正的,倒是表达不善,或者方法有点问题,或者受学术水平限制。什么叫做端正的学术态度呢?我认为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博士学位的质量要求进行研究并写作的态度,就是端正的学术态度。
国家对于博士论文的质量规定,体现在学位工作的有关条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博士学位的授
以上所讲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所谓做出创造性成果是指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你的研究成果在相关的知识领域给出了新的知识内容。现在的问题是,人人都会说我的论文是一种创新,是在学术上填补了空白。因此,需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笔者认为,它应该包括这样四点:(1)解决的问题属于过去学术界曾经研究过但是未能解决,或者众说纷纭未能得到一个相对可靠的意见;(2)在某一课题,或某一领域,或某一重大学术问题上,对现有学术成果做出了根本性的订正,纠正了传统结论;(3)通过演绎新的学术观念,或挖掘新资料,或对资料做出具有科学依据的新解释,从而得出新的认识,并且导致该方面学术面貌和价值倾向的改变;(4)开辟了新的研究课题或者新的研究领域。予对象必须:(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上述办法和条例的提法是一致的。归纳起来,博士论文的质量标准就是能够体现作者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成果。这里核心的要求是两条,一是必须能够体现作者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二是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成果。因此,有没有在科学或者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是评价博士论文是否合乎要求的最主要的学术依据。
创新性是博士论文质量最重要的保证,有了这一条,就有了高起点。
第二,博士生入学以后,应有一个继续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的过程,以便为写作博士论文建立更好的知识背景。一般来说,博士生是从硕士研究生考上来的,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博士生的专业素养应当更全面一些。除了硕士生外,目前允许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这些考生有些相当出色,也有的基础稍差,缺乏系统训练,需要入学后加以提高。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学生是跨学科跨专业攻读。这是值得提倡的。这些学生有知识背景更全面的优势,但存在适应本专业要求的问题。上述几种情况表明,博士生入学后仍需加强基础教育。拓宽知识面有几个途径。一是重视博士课程的学习。博士课程有一定质量要求,体现本专业或者本方向的专业特色和前沿水平,因此课程学习不能放松。二是加强和导师之间的交流、切磋,形成教学相长。某种意义上这比课程学习还要重要。因为正是通过这种交流,导师的学术思想、风格、方法,能够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就某些具体的学术问题进行讨论,也能够互动地在知识面、学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方面得到深化的认识。三是系统地读书。所谓系统地读书,是指围绕专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这是一种研究型读书,侧重于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有关成果和资料。四是处理好学习与研究的关系,博士生一般都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可以也提倡做一些研究,这样的锻炼有利于将来做博士论文。有的学生论文选题确定得早,早一点围绕选题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不仅可以分解掉一些将来做论文的压力,还能够早一些发生学术影响。当然,要注意尽量不要以此完全取代扩大专业知识面的系统读书。在这个问题上要防止偏向。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博士生的质量,规定了许多必须完成的指标,包括发表多少核心期刊论文。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领域的创造空间以及论文的发表机会是有差异、有限制的,指标过高会加大学习负担,也挤占了学位论文的写作时间。需要尽快调整此类政策。博士论文是衡量博士质量的最主要的标准,应把尽可能多的时间花在论文上,也可以考虑在学制方面更灵活一些。至于有的学生有能力多做一些科研,则可以用鼓励的方法,给予一定奖励。
第三,选择高价值的研究课题。完成博士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的环节,它是博士生所达到的学术水平的直接体现。只有选择高价值的研究课题,才能充分显示作者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品位。那么,什么样的课题才是高价值的课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创新性强不强。所谓创新性是指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品质。一篇论文可以在局部内容和个别结论方面有所突破,这当然属于创新。学术的发展并非易事,即使微小的进步都应该肯定,不过作为博士论文,应该着眼于有比较强的创新性,即在内容、观念、诸多的的知识点和证明手段等方面有整体上的出新。如果一篇论文与过去的研究成果大同小异,只在少数内容有所进步,那么这篇论文作为博士论文显然不够。应该提倡就这类可能获得进步的内容,去做一般的子题性的小型单篇论文;(2)前沿性强不强。所谓前沿性是指在相关的学科具有带动学科知识革命的价值。前沿性强的课题,往往会引起学科的学术空间的扩大和整体知识结构的变化;(3)学术含量大不大。所谓学术含量大是指在内容上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说,应该抓比较重大的学术问题。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把握能力,并且取得重量级的成果;有利于获得比较广泛的注意,发挥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也有利于后续研究,产生附加值。
选择课题的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综合能力。之所以强调博士生必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就是因为只有具备这样的知识背景,才能拥有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的水平。所谓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确定发展方向和解决问题取得成果的能力。这里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博士论文的课题,常常是在学生入学不久即经师生双方商定,有的则完全由导师直接命题,所以,导师在选题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其次,博士是最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因此,要正确理解他的博。所谓博士的博,是指对本门学科的知识状况,包括历史沿革、基本理论、当前动态、研究方法和今后趋势的全面了解,而不是迎合社会需要充当万金油。博士论文需要针对本学科的某一重大问题做出解释,是
商定后,需要邀请同行专家进行必要的论证,这是避免选题失误的最后一关。如果没有开题报告这一关,有些资料不充分,思路不清楚,创新性不强的选题就卡不住。假使学生按照原定选题和计划把论文写出来了,导师就会非常被动。他面临的选择只有三种:要么同意答辩,要么修修补补,要么推翻重做;反之,就有机会重新选题。搞好开题报告要注意几点:(1)开题报告需要提供详细的可行性计划,提交系统的前人研究成果目录和起码的资料清单,如实地说明前人获得的成就、未解决的问题、主攻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难点;也需要及时了解有没有人在做相同的课题,其作用在于了解当前动态,避免重复;(2)在开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有关专家学者取得联系,向他们虚心请教,以便得到更多的帮助和书本以外的信息,对导师的指导也是一种补充;(3)组织好对开题报告的论证,特别是注意邀请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相关专家参加,充分发表意见,认真听取不同意见,不要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不适当的选题,坚决予以否定。第五,建立科学的解释体系。所谓科研成果,本质上是以知识说明的知识,或者说是运用某种知识观念说明客观对象而创造的新知识。科学论文总要解决分析什么,说明什么,归纳什么的问题。分析什么是指研究的范畴是什么,说明什么是指你在所研究的范畴里通过史料所叙述的事实是什么,归纳什么是指通过分析事实给出的结论是什么。所谓范畴就是具体的研究对象。我们不论研究什么,总有一个范围。例如,中国近代外交史是一个范围,或者说是一个选题;而同一时期的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苏关系,或者中外关系方面的某一个具体问题等等,又是不同的范围或者选题。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所谓选择课题,就是把研究的范围,确定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我在这里要用范畴这个概念呢?因为同一个研究对象,可以分解为可大可小的不同研究范围。比如农业问题是个大范围,其中还有土地问题、农村借贷、自然灾害、人口问题、农业技术、水利、产业结构、城乡物资交流等等不同的研究课题。因此,范畴这个词比范围更便于精确地限定研究对象,指代具体课题。博士论文的范畴不宜太小,太小可创造性小,学术含量不够;又不宜太大,太大专题性不强,影响深度。确定了范畴之后,就要选择资料,即通过实例来叙述这方面你所发现的事实。这就是说明什么。归纳什么是指你从事实中得出的结论。说明什么和归纳什么就是你在这个范畴上面给出的答案。
所谓科学的解释体系就是运用恰当的知识观念和知识方法来说明和归纳。为什么说科学论文是以知识说明的知识呢?因为无论观念也好,方法也好,都根源于知识。观念与方法的进步,是知识进步的结果;反过来也会引起知识的新进步。这个问题上需要注意几点:(1)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学术理念和方法。博士生必须掌握本门学科的坚实的基础理论,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凡是其他学科对本学科分析问题有帮助的学术思想和方法,都应视同本学科基础理论的必要内容,就这一点而言,科学也是无边界无禁区的;(2)选择课题应尽可能地给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包括有一定学术积累和学养方面的某些特点,比如,擅长于实证研究还是理论分析?对什么问题有兴趣?过去接触过什么问题?等等。这一点对导师命题尤其重要,如果导师的命题与学生的兴趣、积累、治学特点非常不合,将增加学生做论文的难度。也有的学生把自己过去的某个问题或某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汇合起来,整理发展成博士论文,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因为严格说来这是一种重复,是创造性不足的表现;(3)运用某种知识方法来说明对象,并不是随便拿一种方法来剪裁事实,削足适履地制造新说法。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对材料的解读之上。当你的学术观点和历史实际基本吻合,其他人无法证伪时,才能证实你的结论的科学性。
第六,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在准备论文、写作论文的全部过程中,要都始终坚持学风第一。必须遵守科学的原创性原则,也就是说只能经过孜孜不倦的艰苦探索去获得成果,不允许投机取巧,剽窃他人,须知剽窃是最大的耻辱;必须遵守科学的诚实性原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允许不懂装懂,故弄玄虚,须知不懂装懂是无知的表现;必须遵守科学的公平原则,尊重前人或他人的劳动,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学术成就,不允许不恰当地贬低别人,须知任意贬低别人是学品败坏的表现;必须遵守科学的规范性原则,认真做好每一个注释,仔细校对自己的文稿,不允许文理不通,注释混乱,错别字连篇,须知此类差错是学养不足的表现。第七,为了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提倡把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论文的前期准备,即阅读论著、收集史料、构思、讨论、拟订提纲,把百分之三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论文的后期写作。为什么要强调用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和精力阅读论著,收集资料,拟订提纲呢?只有通过详细研究现有成果,才能知道什么地方有开拓的可能;只有认真研究材料,最大限度地穷尽现有资料,才能知道自己的分析有没有事实依据,才能使后期写作畅通无阻,才能使论文的学术水平胜人一筹。
攻读博士学位是人生的一段珍贵经历,博士论文常常也是作者学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有些十分卓越的博士论文,还能成为相关学科学术发展的显著标志。所以,博士论文的写作,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凡是有志于此的年轻学子,均应认真对待、善自为之。本文只是笔者多年来指导博士论文的一点粗浅的体会,挂一漏万,错误之处难免,其意只在抛砖引玉而已。(文章转自于“论文百科”lunwen100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