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angaijun
1465 0

为什么保尔森(可能)是对的, 为什么保尔森错了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VIP1

高中生

8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86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633 点
帖子
24
精华
0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2-2
最后登录
2020-3-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让我表明我的立场。那些银行犯了弥天大错。
  虽然许多严肃的经济学家多年以来一直在警告,信贷膨胀和房价泡沫的结局可能是眼泪,但是被贪婪和短期技术分析蒙住了眼睛的银行家们仍然一往无前。一年多前,当他们鲁莽创造出来的借贷和证券化的混合物当着他们的面爆炸时,他们就开始闪烁其辞,然后在拖着经济向下走的同时,指望着有人来把他们援救出来。救他们无异于犯罪。将来保证还会有更可怕的危机,结论是,不见血不罢休。
  话虽这么说,但是为了惩罚他们就眼看血流成河,还是有点傻。银行不是石油公司,石油公司如果破产了,从定义上说,这是因为它的负债超过了它的资产。破产之后,它的资产还跟之前一样值钱——石油在地底下藏得好好的,炼油厂和加油站也还那儿站着。
  但是如果一家银行破产了,它的资产就全毁了。破产意味着它的负债也全毁了,而这些负债恰恰是别的银行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倒霉民众的资产。正因如此,银行挤兑比在加油站排长队等加油更为常见。当然,如果有耐心的话,不管是资产还是负债都会重新升值,但是与此同时,金融系统也受到了损害,结果是信贷动乱引发经济危机,没人能躲得过。所以,不能把那些大型的系统性的金融机构一古脑都交给破产办公室处理。避免信贷动荡应该是每一个人的首要责任。
  要见罪人之血,加以鞭笞是不行的,要做的是一场外科手术。
  保尔森财长显然已经试过了几把手术刀:
  对贝尔斯登,他进行了“半援救”。
  他“杀”雷曼兄弟以“儆”美林:这个最后的问题不会让纳税人来买单。
  不过,次日,美联储和其他许多央行都大举放贷——大概是给了雷曼的债主们,以及那些认识到了救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吓坏了的金融机构。
  再下一天,他把AIG实实在在地国有化了。
这并不是“援救”。AIG的股份已经被摊得很薄很薄了,股东们的钱已经损失殆尽。财政部会让这个“大而不倒”的公司继续运转,但此间它会陆续处置其资产。不管从哪个实用目的的角度看,那个旧的AIG都已不再。
  然后,最后一天,是新的金融秩序的建立。保尔森造了一个“超级AIG”——他提出要购买金融机构竭力要卖掉的所有不良资产。
  这项计划的细节还不清楚,所以现在判断它是一次援救,还是更大的出血,还为时过早。一切都将取决于两件事:一是那个还未出世的清债信托公司(RTC)将用什么价格来买下这些资产,二是这个RTC会用什么价格来把这些资产卖掉。
  目前的迹象是这些资产的购买将会通过拍卖的形式。这将会是逆向拍卖(也就是由买家列出想买的清单,卖家来出价),很可能是荷兰式拍卖(出价递减)。如果卖家对他们的财务状况有信心,或是足够聪明能够一起骗过保尔森,那么价格就可能接近买价,这就构成了一次“援救”。如果卖家惊慌失措,溃不成军,价格就会大打折扣。英格兰银行货币委员会前委员、伦敦经济学院教授Willem Buiter曾说,这些拍卖可能会逼迫卖家掀出底牌,透露他们真实的保底价。此言深得我心。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那些不良资产真的被大折扣收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首先,那些卖方的金融机构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损失,这是他们一年多来竭力要避免走的一步。
  他们一直争辩说,这些资产没有市场——的确,他们拒绝出售这些资产——所以找不出参照的标价,也没有一个客观的方法可以衡量他们账簿上的损失。这些拍卖将提供一个市场价格——终于。不管他们会不会出售,因为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向市场标出自己的资产,他们除了正式承认自己的损失将别无选择。他们要么是迅速地再融资,这会稀释现有股份,要么就要申请破产,这对股东来说更没好处。
  这看起来还真不是“援救”,但它确实是。在我们下结论之前,还是来想一下故事的第二阶段。
  第二,这个RTC将会持有一个巨大的不良资产组合,但它不会急着卖出这些资产。
  跟上次那个RTC不同的是,这次多亏了有纳税人的钱,它可以花数年时间来出售资产。如果不良资产价值有幸上升,这个RTC和纳税人就会因而获利,而那些卖出了这些资产的金融机构无疑就算不上被“援救”了。因为要说被“援救”了的话,就意味着这些金融机构成功地将不良资产以高于市场价格出售(花纳税人的钱),所以只有当不良资产的价格下跌的时候,才能说是被“援救”了。
  因此,现在判断这些行动是“援救”还是“精明的大清扫”,都太早了。只有等到几年之后,这个还未出笼的RTC谢幕的那一刻,我们才能做出论断。而且,自2007年中期以来,我们第一次能够眺望见这场危机的末尾,因为各金融机构要么迅速再融资,要么关张。在我看来,正是这点,使得保尔森这次尝试——可能是史上最大一搏——是正确的。■
查尔斯•韦普洛兹(Charles Wyplosz)是日内瓦高等研究院的国际经济学教授、货币与银行研究国际中心主任
注:一直以来只见强盗吃肉,不见强盗挨打,让人纳闷.不过事物的逻辑在于:肉吃多了,难免脑子失灵,行动迟缓,终究会失手---强盗是要挨打的.

为什么保尔森错了
最大的风险是,少数融资者的利益将损害资本主义的基本运作。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的时间到了

  当一个营利性公司遭受巨大负债的时候(比如1985年美国成品油零售商Texaco被判向竞争对手Pennzoil赔付120亿美元),解决方案并不是由政府用一个抬高了的价格来购买它的资产。解决方案在破产法的第十一章里——破产保护。根据该章,业务根底雄厚的公司,大致上可以以债换股。撇开原来的股东,原来的债务转为股权,这些股权就构成了一个继续运作的新的资产结构。还有一种选择是,债务人可以通过减低债务面值来换取一定的权证。
  即使是在破产法第十一章诞生之前的20世纪初,以上这些手段也被用于处理大型铁路破产事件。那么,为什么不用这一相当完善的手段来解决金融部门现在的问题呢?

无暇进行破产程序
  很明显,答案是我们没时间。
  第十一章规定的程序总的来说都又长又复杂,而这场危机时至今日,时间就是生命。谈判可能一谈就是几个月,这对我们来说太过奢侈。然而,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异于寻常的时代,政府已经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而且准备采取更多。就像拯救AIG和禁止对金融股票的所有卖空操作还不够似的,现在,财政部长保尔森建议通过一种清算信托公司(RTC),用纳税人的钱,买下金融部门那些不良资产。
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如果银行和金融机构发现再融资(比如说,发行新股)有困难,这是因为私营部门现在对于他们投资组合中的资产价格很没把握,他们不想花冤枉钱。
  相比之下,政府给这些资产估价更拿手吗?不会。一个政府官员和一个饭碗快打破了的银行家谈判,谁在定价方面更占上风?
  保尔森的RTC将溢价买下那些不良资产,从而创造出一个慈善性机构,为富人们提供福利——纳税人来付账。如果这个补贴足够大,它就能成功终止这场危机。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什么代价?
  答案是:纳税人数十亿美元的钱,还有,更糟的是,对资本主义根基——谁收益,谁就要承担损失——的违背。别忘了1989年的储贷危机,当时政府必须援救那些金融机构,是因为它们的存款是由联邦政府承保了的。但这次,政府并没有必要援救贝尔斯登、AIG及其他将受惠于保尔森的RTC的金融机构的负债人。

另一种选择
  既然我们没有时间走申请破产保护的程序,也不想要援救所有的债权人,几害相权取其轻,就是学习法官们在那些富于争议又冗长的破产过程中的做法。他们会强制债权人执行一项重组计划,这将包括部分债务的减免以换取一些股权或权证。这样的做法早有先例。
  大萧条时期,许多债务合同都与金价挂钩。所以当美元被中止兑换黄金时,这些债务的价值就狂飙,许多机构都岌岌可危。当时罗斯福总统领导的政府宣布这一条款无效,等于是强制性地进行了债务减免。而且,最高法院也维持这一决定。
  我的同事,也是现在美联储的理事Randall Koszner研究了这一段历史,并说明了,在最高法院对这一决策做出支持后,不只是股价,就连债券价格也猛涨。这怎么可能呢?就像那些公司财务专家过去30年里一直在说的,资本结构里债务过多、资产过少将会带来实实在在的代价。减免债务面值,不仅能使股东获益,也会使债务人获益。
  如果债务减免对股东和债务人都有好处,那么债务人为什么不自愿同意呢?
  首先,有一个协调的问题。
  虽说每一个单独的债务人都会从债务面值削减中获益,但如果坐等其他人减值而自己不这么干,就有可能获益更多。所以,每个人都在等别人先动,结果自然就是拖延。
  第二,从一个债务人的角度看,政府出手援救要更好。
  所以,任何关于政府援救的传言都降低了债务人行动的动机,使得政府援救越发必要。
  和大萧条时期及其他很多债务重组的例子一样,当下,在金融部门中实行部分债务减免或债转股都是有意义的。这样一个经事实检验的策略具有许多好处,也让纳税人无需插手。
  但如果这么简单,为什么没有专家提到过它?向多数人征税,让少数人受益
  金融部门里的大玩家们不喜欢这种做法。对于金融业来说,由纳税人出钱来进行援救,要比让他们承担自己的痛楚更有吸引力。强制实行债转股或是债务减免,对于私有产权的违背不会比一次大型援救行动更大。保尔森的解决方案的吸引力在于,它向多数人征税,而让少数人受益。而这些多数人(也就是我们纳税人)很分散,我们无力在国会山组织一次有力的斗争。金融业则在各个层级都有很好的代言人。看看财政部就知道了,过去13年中有六年,财政部都是高盛的“老乡会”。但是,作为金融方面的学者,这方面的沉默也是我们的责任。就如要让一个医生在另一个医生误诊的案子里作证很难一样,不管这个案子有多恶劣。两党内的金融专家都对他们所研究和就职的这个行业太客气了。 拯救资本主义
  本周末将做出的几项决策,不仅将影响美国经济未来一年的景气,更将塑造我们未来50年资本主义的框架。我们想要生活在一个利润被私自享有、亏损却要大家共当的体系里吗?是要生活在一个纳税人的钱被用来救助那些破产的公司的社会里,还是生活在一个每个人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不谨慎的行为受惩戒、谨慎的行为则受奖励的社会里呢?
  对于像我一样强烈信奉自由市场体系的人来说,眼下最重大的风险就是,少数融资者的利益将损害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运作。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的时间到了。

作者路易吉•辛格尔斯(Luigi Zingales)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保尔森 Zingales Randall Charles Wyplosz 保尔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