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arsky
5224 11

[其他] 理解现代经济学 钱颖一(有奖征集贴内文章的读书笔记)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粉丝

贵宾

山火风林

院士

5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1
论坛币
24376555 个
通用积分
0.0518
学术水平
27 点
热心指数
36 点
信用等级
14 点
经验
11196 点
帖子
1495
精华
3
在线时间
2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6
最后登录
2020-1-13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P><B><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66">理解现代经济学</FONT></B>
钱颖一 (如果在论坛读起来觉得不方便,请下载PDF版阅读,该文实属经典)</P>
<P> 22257.rar (374.3 KB) 本附件包括:
  • 20058619951572.pdf


一,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我们把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经济学以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和现象为核
心内容,而市场经济已被证明是目前唯一可持续的经济体制.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经济学的
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是无地域和国别区分的."某国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也不存在"西方经济
学"与"东方经济学"或"美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概念.然而,这样说并不排斥运用经济学的基本
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特定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实际上,做研究时必须要考虑到某
地某时的具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环境条件.
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三个主
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接受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是从这三方面入手的.<B>理解现代经济学</B>的理论,也需要懂得这
三个部分.
首先,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从实际出发的看问题的角度或曰"视角".这些视角指导我们避开细枝末
节,把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问题.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
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
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
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
都是很自然的. 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比如价格,激励)
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
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
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
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表,却实际上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所以我们会听到人们惊叹:"我
怎么没有想到 "经济学的这些视角起初是研究纯粹的经济行为的,后来被延伸到政治学,社会学等学
科,研究诸如选举,政体,家庭,婚姻等问题.
第二,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多个"参照系"或"基准点".这些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
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比如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阿
罗-德布罗定理(Arrow-Debreu Theorem)([3], [7]),产权理论中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6]),和公司金融理论中的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17])都被经
济学家用作他们分析的基准点.一般均衡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的阿罗(Kenneth Arrow)曾经说过:一
般均衡理论中有五个假定,每一个假定可能都有五种不同的原因与现实不符,但是这一理论提供了最
有用的经济学理论之一.他的意思是这一理论提供了有用的参照系,就像无摩擦状态中的力学定理一
样,尽管无摩擦假定显然是不现实的.把这些基本定理定位于参照系有助于澄清两种常见的误解:一
种是以为这些定理描述的就是现实世界,因此将它们到处套用.却不知在通常情况下它们是用来作进
一步分析的参照系,与现实的距离因地而异.另一种是因为观察到这些定理与现实的差距而认为它们
都是胡言乱语,因此认为毫无所用.却不知它们本身的价值并非直接解释现实,而是为解释现实的进
一步理论提供参照系.
参照系的建立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极为重要,经济学也不例外.我在哈佛大学做博士生的
时候,韦茨曼(Martin Weitzman)教授问我,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有经过这种
训练的经济学家究竟有什么区别 他研究比较经济制度,经常去苏联访问,问这个问题是从与苏联经
济学家交往中有感而发.韦茨曼的回答是,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
照系,这样,分析经济问题时就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比如讨论资源配置和价格问题
时,充分竞争下的一般均衡理论就是一个参照系;讨论产权和法的作用时,科斯定理就是一个参照系.
我们常见到,一些记者洞察力很强,有经济头脑,写的文章又非常有感染力.然而,他们与受过现代
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的不同之处往往是因没有参照系而会显得分析缺乏主线和深度.
第三,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象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
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象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试举几
例说明.第一例是供需曲线图象模型,它以数量和价格分别为横,纵轴,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和多样
化的分析工具.起初,经济学家用这一工具来分析局部均衡下的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后来又用它来分
析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效果.不仅可用它来研究市场扭曲问题,也可用它来研究市场失灵问题和收入
分配的福利分析等问题.第二例是萨缪尔逊(Paul Samuelson)的重叠代模型(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25]).这一模型考虑到人生命的有限性和代际之间的市场的不完备性,因此成为研究经
济增长,政府财政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有用的分析工具.第三例是格罗斯曼(Sanford Grossman),
哈特(Oliver Hart)和穆尔(John Moore)的所有权-控制权模型([11], [12]).它是分析控制权
的配置对激励和对信息获得的影响,以及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非常有效的工具.第四例是拉丰
(Jean-Jacques Laffont)和梯若(Jean Tirole)的非对称信息模型([16]).它用来分析在信息不对
称的情况下,"配置效率"和"信息租金"之间存在的利弊得失交换.这一工具被用来分析组织内部的共
谋问题,政府的行业规制(比如电信业)问题,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利弊问题.第五例是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迪布维格(Philip Dybvig)的银行挤兑模型([8]).这一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多重均衡点,
除了好的均衡以外,还有类似于"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坏的均衡点:因为别人
去挤兑,所以我也要挤兑.这一模型对研究金融危机和金融体制的脆弱性这类问题很有用.以上五个
例子中的模型都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广泛用来作为分析工具,并被证明是极其有用的.
这三部分合在一起便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一个人受现代经济学理论训练时所
接受的核心内容,也是<B>理解现代经济学</B>的关键所在.现代经济学提供的这种由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
具构成的分析框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并不是一些新鲜的经济学名词和概念的汇集,
经济学家的工作也不是任意套用这些名词和概念,而是运用这些概念所代表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和理解
经济行为和现象.
上述的经济学分析框架是当代在世界范围内唯一被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的经济学范式.在这方面,经
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不同.比如,社会学中没有一个主导性的范式.多元化虽然可贵,但由于缺乏一
致的分析框架,学科的发展会大受局限.政治学的现状则介于经济学和社会学之间.虽然目前政治学
有明显的朝经济学方向发展的趋势,比如,"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学派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研究政治学的问题,其影响正在迅速上升,但它在政治学中还不是唯一的范式.现代经济学趋同于一
种范式,有利亦有弊,但到目前为止,经济学从中的受益远远大于损失:正是由于经济学的这一被广
泛认同和使用的分析框架,才使得经济学相对于社会学和政治学发展得更快,应用范围更广,影响力
更大.
二,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作用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学(包括统计学).现在几乎每一个经济学领域
都用到数学,有的领域多些,有的领域少些,而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前沿论文都包含数学或计量模型.
从现代经济学作为一种分析框架来看,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参照系的建立和分析工具的发展通常都要
借助数学.下面我们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证(empirical,又译经验)研究两方面来具体看一下数学在
现代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
从理论研究角度看,借助数学模型至少有三个优势:其一是前提假定用数学语言描述得一清二楚.
其二是逻辑推理严密精确,可以防止漏洞和谬误.其三是可以应用已有的数学模型或数学定理推导新
的结果,得到仅凭直觉无法或不易得出的结论.运用数学模型讨论经济问题,学术争议便可以建立在
这样的基础上:或不同意对方前提假设;或找出对方论证错误;或是发现修改原模型假设会得出不同
的结论.因此,运用数学模型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减少无用争论,并且让后人较容易在已有的研
究工作上继续开拓,也使得在深层次上发现似乎不相关的结构之间的关联变成可能.
从实证研究角度看,使用数学和统计方法的优势也至少有三:其一是以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型为基
础发展出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计量经济模型.其二是证据的数量化使得实证研究具有一般性和系
统性.三是使用精致复杂的统计方法让研究者从已有的数据中最大程度地汲取有用的信息.因此,运
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做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可以把实证分析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并从系统的数据中定量地
检验理论假说和估计参数的数值.这就可以减少经验性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可以得出定量性结
论,并分别确定它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下的显著程度.
讲到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重要作用时需要澄清两点.一是确有不少好的经济学的初步想法或猜想
一时还难以用精确的数学模型表示,因此用非数学语言写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应视作"前期
产品".初步的原创思想往往需要后继者用数学模型表述,在此基础上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取得明
确的,有预测性的理论结果后,才会影响深远.试举两例说明.第一例是张五常(Steven Cheung)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有关佃农制(即农民与地主用固定比例分成)的研究,他对交易成本对不同合同
形式的选择作用提出开创性论识([5]).后来,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1974年的数学模型精
确地分析了激励与风险分担的交换对农民与地主在土地租赁合同选择的影响([29]).一方面,张五
常的想法是开创性的,后来的数学模型中相当多的成分都与那些想法有关.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后来
的数学模型,人们的认识不仅只局限在农业土地问题上,而且 quot;交易成本"的论说也只是一种不大
精确的概念.正是后来的数学抽象使得激励理论与合同理论迅速发展到其他领域.比如,詹森(Michael
Jensen)和梅克林(William Meckling)于1976年发表的论文--从公司经理的激励问题出发来研究公
司债权和股权的分配问题([14]),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开创篇,公司金融中对激励的研究
从此起飞.地主租赁土地给农民和投资人雇用经理看上去不相关,一旦上升到数学模型,便都是激励,
信息和风险分担的问题,它们原来是相通的.第二例是法玛(Eugene Fama)在70年代末提出经理
市场竞争作为激励机制的开创性想法.法玛认为,即使没有企业内部的激励,经理们出于今后职业前
途考虑及迫于外部市场压力也会同样努力工作([9]).后来霍姆斯特朗(Bengt Holmstrom)等人用
数学模型精确地分析了经理们的职业生涯考虑(career concern)对他们的激励影响,发现法玛的猜
想的一部分是正确的,但是不完全([13]).这才导致了经理的职业生涯考虑和经理市场竞争这一课
题成为目前公司金融学中的热门研究课题.以上的例子说明,将经济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可
以使分析变得具体,知道利弊得失所在,而且还可以把貌似不同但实质相近的问题连接在一起,从而
把研究从初步的想法推向深入的探索.
二是经济学家经常在理论或实证结果用数学模型推导出或用统计方法估计后,再用非数学语言来
概括.这可视作"后期产品",比如综述性,介绍性的论文,和政策性的文章,特别是后者必须用非数
学语言表述并落到实处才有受众,才可能有政策影响.但是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虽然这些文章是用非
数学语言写成,但是其中的视角,逻辑推理过程和对经济现象和政策含义的解释,都是与作者经过的
现代经济学训练,特别是数学模型的训练分不开的.美国经济学会主办的《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的是原创论文,而该学会的《经济文献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和《经济展望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上发表的文章则都是综述性和
介绍性的论文.后者虽然用非数学语言写成,但都基于已发表的有数学模型的论文,而且通常还是由
在这一领域资深的权威经济学家撰写.有经济学系统训练的读者可以将这样的论文"还原"成数学模型.
在肯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需要指出:经济学不是数学.这里有两层涵义.第
一层涵义是,在绝大部分论文中,经济想法(idea)是最重要的,数学和计量方法只是体现和执行经
济想法的工具.经济学的主要领域是靠经济学知识而不是数学取胜,最终是经济学想法决定一篇文章
的贡献,而不是数学推导.我们不能将经济学家与数学家混同,就象我们不能把物理学家与数学家混
同起来一样.经济学家的工作毕竟不是为了开拓数学理论前沿,那是数学家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
以数学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名经济学家的水平,我们也不能以运用数学的多少和它的难易程度来作为
评判经济学论文质量高低的标准.
更深的一层涵义是,经济学是一门以现实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因此,一
方面,所有的经济学理论最终都要接受现实的检验;另一方面,新的理论的创立和旧的理论的发展也
要受现实的启发.现代经济学非常重视实证分析.现代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或对已有理论的检验,或
发现新的,已有理论尚不可解释的经验证据,都是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出发点和导向来进行的.这与
其他的一些社会科学中的实证分析不尽相同.比如在社会学中,许多实证分析并没有一致的理论基础,
象通过估计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来了解事实.而现代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大都是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经济
学家应用统计回归方法,不仅关心变量的估计值和变量间的相关性,更关心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模型
假定对预测的影响以及计量结果背后的经济含义,这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统计学的最重要方面.
因此,在本质上经济学不应同数学相类比.经济学同物理相类比则更为恰当,因为物理是研究自
然界中的物质世界的自然科学,而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的经济世界,两者都是科学,其理论都必须经
过经验数据的检验.而数学理论是不需要用数据来检验的.当然经济学与物理学很不同的一点是,除
极少数的情况外,经济学无法象物理学那样做可控实验.因此,相对于物理学而言,经济学不得不更
多地依靠假定和数学推理来推断.这可以解释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两个特点.其一,经济学对假定的现
实性非常关注.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著名的有关假定不重要,只要预测正确的经济学研究
方法论之所以不可取,就在于它没有考虑到经济学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困难是可控实验的
不可行性和用经验数据直接检验结论的有限性.其二,这也说明为什么经济学中超越现实的数学推理
有相当大的空间.但是最终而论,由于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经济学作为整体必须瞄准事实,与经济现
实相关.
以上讲的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是一般而论,但是特例总是存在的,两个极端的例子便是两位诺贝
尔奖获得者科斯(Ronald Coase)和纳什(John Nash).在一个极端,科斯定理是一个被称作定理
但是并没有数学模型的原理.虽然它没有借助任何数学模型,但是逻辑推理步步严密,丝丝入扣.科
斯定理改变了通行的观察问题的视角,建立了分析产权和政府干预的新的参照系.在另一个极端,纳
什是一个数学家,"纳什均衡存在性"([18])和"纳什谈判解"([19])都是数学定理.但是它们在经济
问题上应用广泛,成为博弈论的基本分析工具.有趣的是,科斯一直在法学院任教,而纳什从未离开
过数学系.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两个极端的特例,不能任意推广,事实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情况并
非如此.本文所引用的三十几篇参考文献中不少是半个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学中的经典论著.我们从中
不难发现,第一,除个别外,这些论著都运用数学(或基于运用数学的论文);第二,除个别外,它
们都是论述经济学,而非数学问题.
三,现代经济学在发展
除了抱怨它的数学化,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批评还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批评是认为它的研究领
域狭窄,并由此把它归为一种或一类观点.比如,认为现代经济学只研究市场运作不研究非市场组织
(如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只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不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只探讨效率不注重研究平
等.现代经济学起源于新古典经济学,侧重的是市场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当然是市场经
济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但其本身的研究范围并不包含经济学的其他许多领域.现代经济学经过这几十
年的发展,已经扩展到经济问题的几乎所有领域.我们从当前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些热门研究课题便可
见一斑,比如,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设计,经济政策的形成与政治利益集团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政治
制度演变的关系,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对经济行为的作用,收入分配如何影响效率等等.下面
举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正在迅速扩充.
第一个例子有关公司金融学(corporate finance)内容的大幅度扩展.在50年代中的默迪格利
安尼-米勒定理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公司金融学中的主要内容--公司融资结构的确定--不外乎是取决
于公司和个人的不同税率以及公司破产(包括濒临破产)成本.直到70年代中,詹森和梅克林从公
司经理的激励问题出发来研究公司股权和债权的结构问题,使得公司金融学的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方
向.这一方向性转变的核心是经济学超越传统上只研究市场的局限,把公司作为一种非市场的组织来
进行研究.由此便引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代理人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等等.
在研究这些问题时,信息与合同理论就成为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到了80年代中,格罗斯曼,哈特和
穆尔又进一步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这一新的分析工具来研究公司融资和治理结构问题,取得了理论上
的新突破.在经验实证方面,施莱佛(Andrei Shleifer)和维什尼(Robert Vishny)在八九十年代对
公司的融资结构,经理行为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对实际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
不少经验实证论据([27]).比如,他们发现,现实中重要的代理人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发生在股东和
经理之间,而是在于大股东伙同经理一起侵犯小股东们的利益.90年代末,他们及其合作者又进一
步从经验数据中比较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研究各国公司法和证券法在保护小股东方面的差别,并由
此确定法律对公司融资的影响([15]).最近,他们正在比较法庭裁决和行政监管这两种执行规则的
方式在维护金融市场有效运作中的利弊.由此看出,近20年来,公司金融学深受微观经济学发展的
影响,其内容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个例子是现代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ics)作为经济学中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正在兴
起.新古典经济学为了集中探讨市场的资源配置问题,撇开了一切对政治因素的考虑.但是人们在实
际中发现,脱离政治因素是无法解释许多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特别是那些明显低效率的经济政策和经
济制度.比如,经济学理论早已论证了关税保护的低效率性,但是许多国家仍然高筑关税壁垒.经济
学家们很清楚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造成不稳定的危害性,但是不少国家的宏观稳定政策却不断被拖
延.经济体制的改革,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常出现的放慢,停滞甚至倒退,都很难
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理解.于是,经济学家们把政治因素引入他们的经济模型.值得注意的是,新政治
经济学或称现代政治经济学至少在两点上不同于以往的政治经济学.第一,它的出发点不是"规范的"
(normative),即研究"应该怎样",而是"实证的"(positive),即先研究"是怎样".具体地说,它的
研究目的是为了先理解在现实社会中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改革决定的形
成和实施.第二,它的分析方法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它是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
架内引入政治因素的.
现代政治经济学有两大类分析工具.一类是基于"选举"(voting)的,以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经
济政策的模型.在这类模型中,政治家的利益是为了赢得选票,经济人根据自身利益投票,而经济政
策的确立由多数人的利益决定.另一类是基于"利益集团"(interest group)竞争从而影响经济政策决
定的模型.在这类模型中,不同利益集团动用可支配的资源游说,影响甚至贿赂政治家,而政治家的
决策确定经济政策.这两类模型以不同方式引入政治运作机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在不同的政治
背景下经济决策确定的原因.布莱克(Duncan Black)早在50年代末证明的"中位选举人定理"(the
median voter theorem)为选举模型做出了奠基性贡献([4]).而奥尔森(Mansur Olson)在60年
代中出版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可称为利益集团模型的开山之作([20]).但是直到八九十年代,
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才突飞猛进,并在经济学科中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领域.刚刚出版的的两本新
书:一本由珀森(Torsten Persson)和塔贝里尼(Guido Tabellini)合著([21]),另一本由格罗斯
曼(Gene Grossman)和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合著([10]),集中体现了现代政治经济学
在这期间的新进展.
第二种对现代经济学的批评是关于其模型中的假定.任何理论都要做假定,因此任何理论的成立
也都会有局限条件.自然科学(如物理)如此,社会科学(如经济学)也是如此.历史表明,任何科
学都是在对现有理论的批评中发展的,但是历史还表明,建设性的批评最有价值.仅仅指出和批评已
有研究中的某些假定与现实的差距是不够的,关键的是看能否提出新的体系,不仅它的假定与现实更
相符,而且还能解释更多的现象,并能够包涵已有理论.举一个物理学的例子.当年人们之所以接受
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因为它既能比牛顿力学解释更多的现象,而且还能把牛顿力学作为它的特例.现
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在不断发展和扩充.下面我举两例说明,在过去30年的历史中,现代经济学如
何不断修改基本假定使之与现实更接近,同时修改后的理论不但能更好地解释现实,并且能够包涵已
有理论.
第一个例子是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崛起.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原本都是假定信息是对称的.1970
年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发表的关于"次品市场"的论文开创性地把非对称
信息引入对市场的研究([1]),带来70年代信息经济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有趣的是阿克尔洛夫在完
成该文后向经济学期刊投稿,连续被四五家杂志拒绝,包括美国经济学会的《美国经济评论》,芝加
哥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期刊》,欧洲的《经济研究评论》等一流经济学杂志.几经周折终在哈佛大学
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立刻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引入
非对称信息改变了不少已有的结论,但是阿克尔洛夫的模型是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下发展
的,并将对称信息作为一种特例.而且,它的结论可以用实证方法检验.事实上,在不同市场,非对
称信息的程度不同,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也不同.在对称信息假设下的理论并不是被推翻,而是被扩
展和补充了.因此,非对称信息的理论被主流经济学接受并成为其一部分,为信息经济学作出奠基性
贡献的阿克尔洛夫,史宾斯(Michael Spence)([28])和斯蒂格利茨([24],[29])一起荣获2001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便是明证.
第二个例子是90年代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的起步.心理学的经验结果发现,在
一些情况下人的决策与经济学的理性假定有系统性偏差.行为经济学(包括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结合经济学和心理学,吸收现代心理学中的经验证据,修改经济学中某些有关人的理性的
基本假定.它研究在这种修改后的理性的条件下市场中人的经济行为,由此得出很多与已有的理论不
同的结论,并能够解释一些令人困惑的经济现象.行为经济学之所以正在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接受,也
正是因为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并且将通常的理性假设的情况包涵在其中.通常的理性
假设在某些情况下是合适的,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修改后的理性假设下的理论更能解释现实.90年
代,行为经济学(包括行为金融学)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行为金融学方面,
塞勒 (Richard Thaler)([30], [31])和施莱佛([26])对人的有限度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做了很多重要的研究.在行为经济学方面,阿克尔洛夫又有新贡献([2]).但最有意义的事件是2001
年美国经济学会将该学会的最高奖――每两年一次,授于对经济学发展影响最大的40岁以下的美国经
济学家的克拉克奖章(Clark Medal)――颁发给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做出开创性贡献的伯克利加
州大学的雷宾(Matthew Rabin)([22]).这是该奖在过去12年来首次授于一位研究基础理论的经
济学家,它说明了经济学界对行为经济学的一种认可.同时它也表明,行为经济学的兴起恐怕是20
世纪90年代经济学基础理论发展历程中最有意义的事件.
四,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的经济改革
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崛起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然而,中国的
改革,开放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体制向市场转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
之中的一部分.因此,中国与其他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着很多相似的问题.当然,由于
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各国具体经历和路径会表现出不同.这些年来各国在转轨和改
革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和采取的类似的和不同的解决办法,对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我们不难
发现,虽然不少已有的经济学理论适用于改革时期的中国,但不能一概而论.一些在成熟和常规市场
经济中的经济学"常识" 在转轨过程中并不成立,有些改革时期的经济行为和现象甚至与已有理论的预
测背道而驰,比如东欧国家在市场自由化后出现的生产大衰退和中国在产权尚未规范化前的经济持续
增长便是已有经济理论事先没有预料的突出例子.因此,直接套用现代经济学已有理论的结论很难或
不能完全解释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这并不奇怪,一来现代经济学以往的研究
对象偏重于成熟经济和规范市场中的经济问题,二来由计划向市场的大规模的制度转型在历史上尚属
首次.
什么是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的可取的方法呢 首先,研究要瞄准中国的现实,经济学家要懂得中国
的事情.如果不懂得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环境条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就很容易产生困难:第
一,很难识别和确定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症结;第二,不易做出与现实相符或相近的假定;第
三,更难提出既遵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建议.因此,懂得中国的事情是研究中
国改革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仅仅懂得中国的事情是不够的.为了研究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经济
行为和现象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建议,还需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它们是
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知识的结晶.方兴未艾的转轨经济学正是如此来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转轨
经济中的新现象.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罗兰(Gérard Roland)的新书《转轨与经济学》概括了在这一
领域中到目前为止的主要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成果([23]).事实上,现代经济学正是在对新的经济
问题的探索中发展的.前面论及的公司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是这样,转轨
经济学也是这样.
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为什么有用且必要呢 最根本的原
因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而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正是
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因此,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现代市场经济的参照系,使我们在分析中
国向市场经济转轨问题时能够站在这一参照系的高度来观察貌似纷乱无序的现象.有了现代经济学提
供的这一参照系,我们就可以把中国的情况放在国际比较中合适的位置上,以便准确地识别中国的情
况中哪些具有一般性,哪些具有特殊性.否则,无论是对现实的分析还是对政策的建议,我们在研究
中国改革时就会缺乏方向感,丧失大视野.
进一步说,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和框架适用于研究中国的改革.这可以分别从它的三个组
成部分来看.第一,中国的消费者,企业家,经理和政府官员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人一样,在资源,技
术和制度的约束条件下受利益驱动.用现代经济学的这一视角看问题,我们可以在分析中国正在经历
的复杂的转轨问题时,对人的行为作出一致的和近合实际的假定.第二,由于中国的改革大趋势是纳
入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体系,所以,把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市场经济的理论参照系作为研究中国改革问
题的理论参照系不仅合适而且必要.第三,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引用现代经济学的一些名词,概念和
结论的确能帮助研究人员扩展思路.但是,由于改革是错综复杂的过程,任何比较系统,深入,精细
和经得起推敲的研究都必须超越概念的解释和措辞争论的层次.深入的分析需要借助前人制作的工
具,而现代经济学发展出来的各种数学模型提供了这样的分析工具.虽然它们本身并不是为研究中国
改革而发明的,但是其中一些模型经过适当的修改,考虑进中国的历史和制度因素,是可以被运用来
分析中国改革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的.
下面从市场,企业和政府这三个不断深入的改革层面来具体说明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改革的
有用性和必要性.第一个例子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机制的问题,它是改革"计划"与"市场"之争中的基
本问题.现代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是关于市场价格作为资源配置机制的最基本的理论参照系.这一
理论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不受管制的价格反映商品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场经济中起到调节供需的作用,以
及在什么情况下个人的自利经济行为通过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可以达到社会的经济效率.它对于以市
场取代计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具有根本的理论意义.无论是评估以往改革的路径和目前的
改革措施,还是提出新的政策性建议,凡是探讨资源配置问题,这一理论都是讨论的基础.我国在50
年代中期的改革尝试,由于缺乏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的认知,单纯强调行政性放权,结果导致
改革尝试的失败.到了80年代,一般均衡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市场价格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
核心作用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改革者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即使在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已经确立之后的
今天,各种扭曲价格,限制竞争,抑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的政府政策仍然层出不穷.诊断这些
政策的后果,提出改进的方法,都离不开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这一例子说明了现代经济学中那
些看上去尽管很抽象和不现实的理论参照系,在研究中国的改革时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第二个例子是90年代成为中国深层次改革热点问题的企业问题.一般均衡理论是关于价格的理
论,不是关于企业的理论.7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合
同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对企业的产权,所有权和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有了突破.现代的企业理论
以激励问题为出发点展开对企业内部经理层,大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调节机制
的分析,而基于这一理论的实证研究发现了很多现实中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规律.这些现代经济学中正
在蓬勃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结果以及分析方法在80年代末,90年代被及时地介绍到中国,对于研究中
国的企业改革非常有用,至少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中国的企业改革方向是同发达经济中的现代公
司模式接轨,所以现代经济学对发达经济中公司的研究有助于在比较中发现中国企业改革中的问题,
并提出具有远见的政策性建议.另一方面,考虑到转轨中的企业与成熟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自身特性
和所处环境上的重大差别,而这些差别又不易在短期内消除,已有企业理论中的现成结论便不可直接
套用了.但是其中的分析工具仍然有用,因为它们抓住了具有一般性的企业问题的本质.运用这些工
具,对已有的模型作出修改,加入特殊的历史和制度因素(比如企业所有者不全是私人,产权的安全
性得不到保障,合同和法律无法被有效率地和公正地执行),就会得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有分析深度
的结果.这样就可把对转轨中的企业的研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对症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性建
议.这一例子说明了现代经济学中那些关于成熟市场经济的研究结果,对研究中国的改革或可被直接
应用,或可被修改和发展后运用.
第三个例子是转轨过程中政府的行为及对经济影响的问题.这是较前两例――市场和企业――更为深
层次的问题,因为政府的行为对市场功能的发挥和企业活力的展现都有着基本的(正面或负面的)影
响.不同于前两例的是,现代经济学对政府的经济行为的研究相对有限,远不如对市场的资源分配和
企业问题的研究那样深入和成熟.根本原因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以法治为基础,政府的任意行为受到法
律约束,使得它不易侵犯产权和限制企业的自由组建和发展,而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责是提供公共品,
如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而转轨经济和发展中经济的情况非常不同:通过建立法治来约束政府行
为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在完善法治之前,政府的行为,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对经济影
响最大和最突出的方面还不在于提供传统的公共品,而在于政府对待本地新兴非国有企业的行为"养
鸡生蛋"还是"杀鸡取卵",这往往决定了某地经济活力的程度.哪些因素决定地方政府的行为并进而决
定地方经济的衰盛无疑是转轨经济提出的新问题,而现代经济学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是,现代经济
学提供了有用的视角,即地方政府官员同其他经济人一样其行为与所提供的激励紧密相关.同时,现
代经济学在研究其他问题时发展出来的分析工具可以被借用,比如,研究企业组织内部管理中的集权,
分权利弊的模型可以被用来研究政府组织内部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关系,以及它如何影响地方政
府的激励和行为这一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评估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化并
进而解释在转轨过程中各地甚至各国经济表现的不同.
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深入研究中国在80年代实行的中央向地方放权和财政包干制对地方政府行为
和它们所管辖的地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众所周知,财政包干制加剧地方保护主义,伴随中央财政
收入下降等问题.但另一方面,它给于地方政府很高的边际财政留成率.实证研究发现,在实行财政
包干制期间,地方政府的边际财政留成率越高,其财政激励就越高,它们的自身利益与本地的经济繁
荣就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表现出更愿意帮助和支持而不是阻止和扼杀本地有活力的非国有经
济,结果本地的非国有经济发展越快.这与90年代俄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由于俄国的地方政府
的财税收入与本地的经济发展几乎不挂钩,地方政府没有财政激励发展本地区经济,相反却不断骚扰,
掠夺新兴的私有经济.俄国地方政府的这一行为被认为是阻碍新兴私有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这一例子说明了即使是研究那些中国改革中特有的问题,也可以借用现代经济学中为研究其他问
题而发展出来的分析工具.反过来,不仅转轨经济和中国改革的现状为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意
思的素材和经验数据,而且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转轨和中国改革还丰富和发展了现代经济学.
由于政府行为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是转轨经济中最突出的和最受关注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中带有普遍
性的深层次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自然而然地成为近年来转轨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内容.而转轨经济
学的这一研究也影响和刺激了经济学其他领域的研究.它对发展经济学有直接的影响--毕竟在制度环
境方面发展中经济与转轨经济有相似之处--比如推动了研究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它还引
发了90年代形成的一些新的经济学(包括金融)的研究热点,比如比较世界范围内(包括发达国家)
的财政体制,法律体系和金融监管体制并分析它们对政府行为,企业融资和经济表现的影响,而这些
都不是以往研究的焦点.由此看出,对转轨经济和对中国改革的研究的确也会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作
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Akerlof, George.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4(3), pp. 488-500, August 1970.
[2] Akerlof, George. "Procrastination and Obedi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Richard T. Ely Lecture. 81(1), pp. 1-19, May 1991.
[3] Arrow, Kenneth, and Frank Hahn. General Competitive Analysis.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71.
[4] Black, Duncan. The Theory of Committees and Elec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8.
[5] Cheung, Steven N.S. The Theory of Share Tenancy. Chica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9.
[6] Coase, Ronald.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 pp. 1-44,
October, 1960.
[7] Debreu, Gerald. Theory of valu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2.
[8] Diamond, Douglas, and Philip Dybvig.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1(3), pp. 401-419, June 1983.
[9] Fama, Eugene.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8(2), pp. 288-307, April 1980.
[10] Grossman, Gene, and Elhanan Helpman. Special Interest Politic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1.
[11] Grossman, Sanford, and Oliver Har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4), pp. 691-719, August 1986.
[12] Hart, Oliver, and John Moore.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6), pp. 1119-1158, December 1990.
[13] Holmstrom, Bengt. "Managerial Incentive Problems -- A Dynamic Perspectiv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6(1), pp. 169-182, January 1999.
[14] Jensen, Michael, and William H.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4 ), pp. 305-360,
October 1976.
[15] La Porta, Rafael,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8(1), pp. 1-25,
October 2000.
[16] Laffont, Jean-Jacques, and Jean Tirole. "Using Cost Observations to Regulate Firm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3), pp. 614-641, June 1986.
[17] Modigliani, Franco, and Merton 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3), pp. 261-297, June 1958.
[18] Nash, John. "Non-Cooperative Games." The Annals of Mathematics, 54(2), pp. 286-295,
September 1951.
[19] Nash, John. "The Bargaining Problem." Econometrica, 18(2), pp. 155-162, April 1950.
[20] Olson, Mancur.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21] Persson, Torsten; and Guido Tabellini. Political Economics: Explaining Economic Polic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22] Rabin, Matthew.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s Literature. 36(1), pp.
11-46, March 1998.
[23] Roland, Gérard. Transition and Economics: Politics, Markets and Firm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24] Rothschild, Michael, and Joseph Stiglitz. "Equilibrium in Competitive Insurance Markets: An
Essay on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0(4), pp.
629-649, November 1976.
[25] Samuelson, Paul. "An Exact Consumption-Loan Model of Interest with or without the Social
Contrivance of Mone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6(6), pp. 467-482, December 1958.
[26] Shleifer, Andrei. Inefficient Markets: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 Clarendon
Lectures in Econom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7] Shleifer, Andrei, and Robert Vishny.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
Finance. 52(2), pp. 737-83, June 1997.
[28] Spence, Michael. "Job Market Signa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7(3), pp.
355-374, August 1973.
[29] Stiglitz, Joseph. "Incentives and Risk Sharing in Sharecropp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41(2), pp. 219-255, April 1974.
[30] Thaler, Richard. The Winner's Curse: Paradoxes and Anomalies of Economic Lif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31] Thaler, Richard (editor). Advances in Behavioral Finance.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93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1 18:41:2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理解现代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 现代经济 读书笔记 钱颖一 西方经济学 读书笔记 经济学家 市场经济 东方

沙发
清风寒江 发表于 2005-8-10 15:1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要灰心,这玩意实在太老了,可能大家早就看过了
胜负可争,是非难辨!

使用道具

藤椅
清风寒江 发表于 2005-8-10 15:1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与此类似的一篇经典文章,是许成钢在《比较》杂志上的一篇,讨论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几个基本框架,

具体出版日期不记得,大约04年。

胜负可争,是非难辨!

使用道具

板凳
hupichi 发表于 2005-8-10 15:5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篇与钱老师的那篇是姊妹篇。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文 / 田国强

  (德克萨斯A&M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近些年来,不时看到有人从研究方法到结论对现代经济学大肆进行批判,否认现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并宣称要创造出自己的经济学。但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往往只给出了观点,既没有明确的前提假设条件和分析框架,也没有逻辑推理和严格证明;既拿不出周密可靠的数据做依据,又不引用基本的经济理论,随随便便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将所谓“自己创新的观点”的作用无限放大。另外,我们还不时听到有人耸人听闻地宣称:自己或某人的理论对现代经济学造成了冲击,他们往往用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来否定现代经济学。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众以及学生。

  不少人还以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只能用来研究规范市场制度安排下的经济问题,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以及它的分析框架和适应范围持怀疑、批判、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不能用现代经济学来研究中国经济及其转型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到现在“西方经济学” 一直是“现代经济学” 最流行的代名词。许多人直观地认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仅适用于“西方” 社会,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研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东方”经济学,甚至“中国特色” 的经济学。持有这些观点和说法的学者中还有一些著名的“海龟” 经济学家,由于他们的海外留学背景,使得他们的观点更具有误导性。笔者认为,其实是这些人对现代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还没有弄清楚,不知道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这些观点和说法误导了不少人,特别是对现代经济学还不太了解的人。并且,由于相对其他学科,经济学与经济社会更休戚相关,甚至会影响到经济政策的制定,因而非常有必要正本清源,讨论清楚。

  当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现代市场制度,而大多外文教科书的作者和读者对象都生活在市场经济制度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中,这些教科书一般也不讨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另外,由于现代经济学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理论,许多理论似乎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其中不少理论还用到了高深的数学,这些让不少人感到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难以把握,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误解或畏惧。在他们看来,现代经济学似乎高深莫测,难以理解其中许多似乎不一致的理论结论。

  笔者作为20多年来一直学习、讲授以及研究现代经济学的一名学者,经历了对现代经济学从无知到有所悟的过程。写作本文的动机就是为了澄清对现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一些误解,帮助读者理解现代经济学最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并讨论它们在学习、研究、乃至日常工作中所起的现实作用。它们看似简单,但人们对现代经济学的误解,往往正是没有弄清楚这些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包括钱颖一、林毅夫及笔者本人,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作过一些讨论。但谈及分析框架的,笔者只见到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一文,这是一篇非常值得一读的文章。尽管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与钱文所讨论的问题基本相同,但侧重点不太一样,分析框架的划分也不太一样。本文特别对现代经济学中每一个理论基本上所共有的分析框架作了较详细介绍,并且讨论了其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现实作用。钱颖一教授和笔者的两篇文章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可结合起来看。另外,文中有些内容在笔者的讲义、书和一些文章中也零散地讨论过,见田国强、张帆( 1993) ,田国强(1996) Tian( 2004)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节讨论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第二节介绍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本组成部分。第三节讨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所要注意的要点。第四节讨论现代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的具体现实作用。第五节总结本文,并给出结束语。

22537.pdf (260.55 K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1 15:17:08编辑过]

我背不出电脑键盘的排列图,但这并不影响我的打字速度

使用道具

报纸
发表于 2005-8-11 13:0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清风寒江在2005-8-10 15:16:40的发言:

与此类似的一篇经典文章,是许成钢在《比较》杂志上的一篇,讨论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几个基本框架,

具体出版日期不记得,大约04年。

22629.pdf (52.89 KB) 许成钢——《经济学、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教育》,查看密码007007

使用道具

地板
warsky 发表于 2005-8-11 18:4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奖励金钱50

另征集这三篇文章的读书笔记,根据优劣将支付金钱50到100,经验20到50,魅力0到50

另外对第二篇文章的上传笔记,首先补贴金钱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2 11:01:51编辑过]

治学之道,日进一尺,长久坚持,也能通达!——warsky

使用道具

7
hupichi 发表于 2005-8-12 11:0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天哪,太不公平了!俺也是

我背不出电脑键盘的排列图,但这并不影响我的打字速度

使用道具

8
warsky 发表于 2005-8-12 11: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hupichi在2005-8-12 11:06:03的发言:

天哪,太不公平了!俺也是

呵呵,出售贴只能根据市场行为来了,通过补贴的形式也是一种激励了

治学之道,日进一尺,长久坚持,也能通达!——warsky

使用道具

9
yaoxiaoying 发表于 2012-5-9 17:21: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看了现代经济学,也是泛泛读了一遍,感觉值得多次读反复体会。
说说这边文章对我的影响吧,之前也是像文中所述,被当今经济学界各种各样模型、观点弄的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片文章点出了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因为之前读文献很少,这篇文章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了解了框架,使我在以后的文献阅读中有意识抓住上述本质的东西。
简单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更深的东西,待我积累了一定的文献阅读量后再来分享。

使用道具

10
yaoxiaoying 发表于 2012-5-9 17:23: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aoxiaoying 发表于 2012-5-9 17:21
我看了现代经济学,也是泛泛读了一遍,感觉值得多次读反复体会。
说说这边文章对我的影响吧,之前也是像文 ...
同时我也看了田国强老师的那篇,比钱的更具体,总之,我将在以后的文献阅读中去验证文中所述。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