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小宋说金融
1680 2

[休闲其它] 宋光辉金融小品15|P2P:妈咪还是小姐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7粉丝

大专生

6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8 个
通用积分
1.000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650 点
帖子
27
精华
0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27
最后登录
2015-9-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 作者:宋光辉
  • 简介:著有《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一书。组织翻译“结构化金融与证券化译丛”共10本,全面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理念与技术。自创“后现代金融:解构与重构”与“新货币论”体系,重新定义金融与货币,并原创百篇金融小品文。
  • 本文其实讨论的是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模式问题。之所以取此类哗众取宠之名,主要是为一博点击量也,望读者见谅。
  • 作为金融科班专业人士,作者当然不会真以此等媚俗例子展开讨论了,何况现在还处于正风气,扫黄打非之时。见题想歪的读者,请再次原谅。不过,笔者的这种做法倒是与现在很多P2P或者互联网企业的语作惊人,挂羊头卖狗肉的恶俗炒作的做法,有形似之处呢。可能我已经开始掌握到了一些商业思维了,也慢慢的懂得欣赏史玉柱了。
  • 关于P2P,我之前文章中写到,从其本意为个人对个人的借贷而言,是一种直接金融模式。直接金融与银行为代表的间接金融的模式,最大的差别在于,直接金融中,投资者自己承担了借贷人的信用风险,而在间接金融中投资者自身没有承担借贷人的信用风险,而是由银行承担。
  • 对于间接金融的模式而言,商业银行承担了信用风险,而投资者则承担了银行倒闭破产的风险。因此,银行本身的资本金、杠杆、资产质量、业绩历史、股东背景,等等,非常重要。
  • 对于直接金融而言,投资银行或是其他机构并没有承担信用风险。投资者承担了最终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后,其关注点应该放在所购买的产品本身,而不是谁卖的产品。
  • 对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模式的混淆,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的金融的发展。比如,之前曾有专家提出余额宝需要提取准备金!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因为其对客户提供了刚性兑付的保证,且进行了期限错配,从金融稳健的角度,中央银行要求银行提取准备金以应付储户的不时提款之需,有其必要。而余额宝对接的货币基金,其为直接金融模式,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时就已经约定按照基金产品的净值进行赎回,其中货币基金并无按照原价应对客户赎回的义务。既无义务,何需准备金?同样的逻辑,可以推广到资本金的要求之上。
  • 听闻未来监管政策出来,将会对P2P平台的注册资本提高要求。我认为此传闻未必为真。何以故。首先,P2P未来采取非银行的直接金融商业模式应是大势所趋,否则以银行之标准,现有之P2P,几无几家的注册资本能够达到要求。既为直接金融,在P2P按照监管红线的要求,不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其没有义务,而要求其注册资金门槛,意义逻辑何在?
  • 近见新闻,有少数几家发展较早规模较大的P2P的CEO也对外感叹,行业进入门槛太低,需要提高注册资本予以治理。自身从小做大了后,立马翻脸试图以行政之手排挤“原来的自已”。这种不符合市场化的行为,恐怕已经不符合当前改革之潮流。此等言论,亦见江湖之险恶与新金融理念推广之艰难。
  • 注册资本200万元不一定就比注册资本20万元的运作更好,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我党建立时不过也区区数人,却以星星之火,而起燎原之势呢。
  • 一个以中小微贷为特色的行业,原不应该嫌贫爱富,贬低、排斥中小实力的企业。换言之,从直接金融的行业去担保的角度而言,重要的是产品,而不是产品的介绍者。监管者应该关注的是行业的信息披露程度,亦其是对于产品本身的信息披露。
  • 赵超构因为周作人做了汉奸,曾经大骂,说他是“说谎的厨师”,,但强调他人虽做了汉奸,但他的作品却还“不失为说谎厨师所做的好包子”。也正合此意。
  • 下面再以莞式服务为例(此处略去961字)。因此,P2P是妈咪而不是小姐。
  • 对于P2P的投资者而言,我想下面的例子是合适的。对于一个想找对像的男人而言,介绍的姑娘是范冰冰的话,你管是谁介绍的呢。介绍的姑娘是凤姐的话,介绍人长得像李冰冰也无济于事,是不?
  • 总之,虽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想要找的是对像,媒人美与丑,与你何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p2p 挂羊头卖狗肉 p2p平台 资产证券化 直接金融 间接金融 直接金融 互联网 小品文 读者

沙发
资料狂人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5-29 10:36: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内容简介:
时势造英雄,中国的资产证券化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时势与美国资本市场证券化兴起的20世纪70年代何其相似:流动性泛滥下的通胀、Q条款下的银行利率管制导致的金融脱媒、货币市场基金的蓬勃发展、投资银行业经纪业务下滑带来的商业模式转型、经济低迷下全社会对金融创新的需求,等等。
证券业创新大会可视作应时运而发,由监管部门主导,由金融市场人员响应的一次战争总动员。这是向中国落后的由银行垄断主导的金融体系发出的决战宣言。
在金融分业经营的监管体系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原本各守传统业务领域,通过不同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然而由于历史、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银行业在金融业占据着主导地位。资本市场主导的直接金融体系一直无法得到有效发展。在金融混业趋势下,银行业挟信用、资本、渠道、人员、规模等优势,逐渐侵入其他金融行业的业务领域,其他行业在竞争中日竟衰落,快要沦为银行业之附庸。证券业为银行提供出表通道获取微薄之收入,基金业为销售基金将管理费拱手让与银行,保险业为销售产品出让大部分利润。照此形势,其他行业如不能改变经营模式,与银行正面竞争,将无法生存,或成为银行业的打工仔。
银行业已有一统天下之势。
平心而论,中国银行业经过坏账剥离、结构重组乃至发行股票公开上市等运作,完成了凤凰涅磐,各方面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为中国经济近十年高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然而,金融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金融交易需要不同形式的金融治理,以中介治理为主的银行能够有效解决大部分融资问题,但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融资问题。金融体系还需要市场治理与层级治理和这些多种金融治理形式的不同组合。银行业独霸天下的格局,严重抑制了金融体系中市场治理与层级治理能力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在银行业垄断金融资源的情况下,银行业自身的中介治理能力也因为缺乏竞争,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如果银行业不是通过与其他金融业在市场竞争中证明自己,取得的成就再辉煌又有什么意义呢?更进一步讲,银行业垄断金融资源配置权的竞争格局阻碍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应由市场竞争的机制来配置资源。银行对金融资源配置权的垄断,使得资源配置权集中于社会少数银行的少数银行家之手,市场竞争机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资源配置权垄断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在中国的产业升级过程中逐步显露。多少中小民营企业空有实业救国的抱负与竞争优势,面临发展机遇却因为无法得到融资支持而望洋兴叹。面对这种格局,多少具备金融治理能力和意愿的机构与金融家,却因为手中缺乏金融资源而徒叹奈何!
打破银行业对于金融资源的垄断,还资源配置权于市场,已成为资本市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与银行业整合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于一身不同,资本市场是产业链上由信贷业、投资银行业与资金管理业分工协作来完成金融交易。要与银行业正面竞争,必须要求三个行业通力协作,分别与银行在不同的领域展开充分竞争。如果没有信贷业与投资银行业开发出足够多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资金管理业无法扩充其规模;如果没有资金管理行业提供充足的资金,则信贷业与投资银行业的产品开发如同无源之水。
资本市场结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中介治理与市场治理,与银行的中介治理展开竞争。从产业组织经济学的角度,银行可视为投资银行业向下游的资金管理业与上游的信贷业的纵向整合。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资本市场产业链是以市场的交易成本取代企业(银行)的管理成本,资本市场能够获得优势的领域将是那些市场交易成本低于管理成本的金融领域。
资产证券化作为连接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创新金融方式,可以有效打破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樊篱,使得多种金融治理的发展与组合成为可能。通过将实体企业资产证券化,可以发挥投资银行的中介治理能力,直接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问题;通过将放贷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投资银行可以综合发挥包括银行在内的放贷机构的中介治理能力与资金管理行业的市场治理能力,作为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协同产业链上不同企业来解决企业融资问题;通过将资本市场的证券再证券化,投资银行可以有效发挥其综合治理能力,通过套利改善市场定价效率。可以说,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中国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对于实体经济的促进,对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的先锋,舍你其谁!《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为金融从业者提供了武器。而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将不断为资产证券化提供生力军支持。
资产证券化,你就像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柔弱却充满了生命力,寄托了多少人的希望与梦想。前途是光明的,但是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银行相比,你的成长路上必然充满艰辛与挫折,也将遭遇冷眼与嘲讽。那就奋力拼搏,到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中去证明自己吧。

使用道具

藤椅
小宋说金融 发表于 2015-5-29 16:52: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5-5-29 10:36
《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内容简介:
时势造英雄,中国的资产证券化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时势 ...
谢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