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dyhfao
17575 55

[其他] 如何看待山东经济——山东低调应对工业赶超广东 [推广有奖]

21
fenglinn 发表于 2005-8-17 21:5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幸在经济论坛见到滨州老乡楼主。

我觉得山东的发展的确有许多亮点:

首先,山东的基础设施走在了前列,例如山东的高速公路里程即将突破3000公里,稳居全国第一,05年山东又有多条高速公路通车。山东交通状况的改善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得益于山东较为平缓的地形和多年前政府的远见。

其次,山东的农业发展形势很好,农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就不用赘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视。山东主要农作物产量,面积,新品种推广在国内都名列前茅;山东的农产品区域化发展也很快,比如寿光的蔬菜,烟台的水果,金乡的大蒜等;还有,山东的对外农产品贸易额居全国首位。

再次,山东半岛工业发展也很快,威海,烟台,青岛都吸引了大量日韩等国家的外资,出口加工工业发展尤为迅速。

还有,山东各地的旅游业也在发展之中。淄博,济南的老工业基地仍在发挥作用。的石油,煤矿,金矿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总之,山东依托本身实际走出了一条有特的的发展之路。

与江浙和广州相比,山东有许多不足。具体原因有许多。南方的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都很发达,但山东的民营经济没有那么发达,这与山东的地理位置和中国历史有关。不但现在南方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历史上南方的商业总体就比北方发达。山东的GDP和广东的GDP差不多,但就是没有广东富,这可能与中央地方关系有关。

轰炸东京!!!

使用道具

22
sdyhfao 发表于 2005-8-18 01: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n年前有一次沿海省份吸引外资的会上 ,姜春云在强调了优惠政策的同时,引用了一句古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道出山东人重感情重朋友的一面,但这种人文环境在吸引外资时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

张高丽到山东后确实在思想上对山东人影响很大。我想他的靠拢日韩的倾向是正确的。在农业上,尽管山东的农产品市场绝大部分在国内,主要海外市场是日韩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龙头企业都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如龙大集团,20多个子公司,中日合资、中新合资的占到一半,是从事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动力,

对制造业方面就不是很了解,费洪平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曾经分析过山东韩资企业的发展,当时没有细看。个人感觉山东在走发展大企业的道路上可以借鉴日韩的很多经验。利用外资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时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两位能不能就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与利用外资,特别是与日韩加强联系发表些看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8 2:28:30编辑过]

心灰意冷,退出江湖。

使用道具

23
sdyhfao 发表于 2005-8-18 08:3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补充一段材料:

山东进出口贸易总额对GDP的贡献仅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向度明显偏低,增长缓慢。从纵向来看,1997年山东省的外向度为24.88%,明显低于广东的150.24%,而到2001年山东省的外向度依然徘徊在24~25%,增长缓慢。外向度明显偏低,2001年山东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对GDP的贡献为25.39%,与其它发达省份有较大差距,是广东的18.51%、浙江的63.17%、辽宁的77.93%、福建的57.70%

山东的出口产品中一般贸易占较大的比重,2001年达50.38%,高于广东省而低于浙江。而山东省一般贸易中农业、食品等附加值较小的产品占较大的比重,如2001年山东省动植物、食品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9.18%,而浙江的一般贸易中以一些轻工产品为主,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另外,在出口产品的结构中,山东的一般加工产品(包括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所占的比重在这几个相比较的省份中是最高的,达49.04%,分别比广东、浙江高20.23%、28.8%。特别是山东省的进料加工高达31.94%的比重,远远高于广东、浙江,这些产品一般“两头在外”,企业仅靠赚取加工费用,与地方的经济联系很小,对地方的经济贡献也就相对较低。

(主要来自周一星老师主持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此外,占外资很大比重的韩资企业确实存在19楼朋友说的情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8 8:36:48编辑过]

心灰意冷,退出江湖。

使用道具

24
vagabond 发表于 2005-8-18 08:5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因此,我相信19楼确实在山东做过大量相关工作。

一个问题是领导人的问题,好权在北方简直是“国病”,另一个问题是民众的观念。

我到济南,原来在火车站附近有个好像叫向日葵的小吃店,生意红火了没几年就关闭了,据说是因为股东内耗,因此我只好叫车到市中心,买两个汉堡,然后直接进站。在那里叫车,虽然现在的情况好多了,但济南司机与上海相比简直有二十年的差别。对了,济南出租车司机联合对抗过市府,这样的地方怎么持续发展经济?

4:12 I know both how to be abased, and I know how to abound: every where and in all things I am instructed both to be full and to be hungry, both to abound and to suffer need. [Philippians]

使用道具

25
sdyhfao 发表于 2005-8-18 09:3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问题归结到政府及民众观念上,那问题就比较难办了。以前许多地方学温州,学来学去总学不像,有人总结:温州的人文精神和无为而有为的政府是学不来的。仅此一条就把学温州的绝大多数否定了。要改变政府和民众的观念似乎只有引入外部力量,由此选择张高丽进山东是正确的,但一个张高丽够不够,能不能与山东人固有的观念相抗衡?北方人学南方人总是学不来,是否应该走出不同的道路呢?

心灰意冷,退出江湖。

使用道具

26
vagabond 发表于 2005-8-18 09: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问题也没那么难办,张高丽真是什么人才,首先就要厘清政府的权限与各级政府之间的权限。当山东政府不再以天子自居的时候,当山东政府不再以裁判的身份当运动员的时候,生活的规律会自然改变人们的观念。在80年代初期,你根本不敢在德州乃至济南地区随便在摊头上询价,否则不买东西就可能被打,现在呢,这种情况几乎没有了。

1991年我在苏州学习,仅市中心还有点夜生活,饭店的老板高价卖啤酒,而且不容讨价还价,现在还会这样吗?

认识到人的认知能力有限是山东乃至北方各地政府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4:12 I know both how to be abased, and I know how to abound: every where and in all things I am instructed both to be full and to be hungry, both to abound and to suffer need. [Philippians]

使用道具

27
伤心的骷髅 发表于 2005-8-19 20:0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山东只有整体发展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现在,青岛、济南双龙头的形式对于荷泽等地区来说,带动根本不大。

使用道具

28
碧海 发表于 2005-8-20 19: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希望张高丽能打好日韩牌,为山东经济发展做贡献。

但是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除了引进外资以外,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对于山东除了胶东半岛以外的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又将如何来定位呢?

使用道具

29
sdyhfao 发表于 2005-8-20 20:4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最近忙论文,没很多时间搜集资料。有没有人能搞到山东省“十一五”规划的初步资料,想看一下别人的总结。

山东半岛入“三极”路途尚远

  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谁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京津唐、山东半岛等都属于热点区域。但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山东半岛应慎提“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专家们是在日前参加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论证会时提出这一建议的。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马传栋认为,从目前我国沿海城镇密集的几个区域来看,山东半岛的GDP总量仅次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而高于京津唐、辽中南半岛和福建沿海地区,是我国第三个较为成型的“都市连绵区”。但他认为,与长三角、珠三角两地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的惟一性相比,山东半岛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仅在北方地区就有京津唐、辽中南两个强有力的竞争者;而位于华中的“大武汉都市圈”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这些都增加了“

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不确定性。

山东经济学院教授郭松海说,以人均水平来看,2002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的人均GDP仅为珠三角的45%、长三角的71%。人均水平的落后导致经济主体要素的不活跃和城市化水平的相对滞后,一方面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工业集中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没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活跃的民营经济,山东半岛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路途尚远。

北京大学教授、“山东半岛都市群”课题主持者周一星认为,目前这一区域至少还存在两大亟待解决的“硬伤”。第一,山东半岛还缺乏一个具有强大辐射力和带动作用的龙头城市,如同上海之于长三角、香港之于珠三角。从目前来看,青岛具备这一潜力,山东半岛应尽早明确青岛在这一区域的龙头地位并加以培植。第二,山东半岛腹地太小,基本依赖省内腹地,腹地资源亟待“扩容”。

山东省副省长赵克志说,专家们的建议体现了“务实求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他认为,鉴于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唐”本身的特殊地位以及辽中南等地区的崛起,目前山东半岛应慎用“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提法。他同时指出,山东半岛还缺乏一个“首位度”高的城市,建议加强对青岛成长性的研究。在腹地延伸方面,除继续完善高速公路和铁路布局外,站在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连接问题也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从“青岛兴则半岛兴”看青岛这个龙头

编者按

去年12月,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山东省和建设部论证,半岛城市群建设由此逐项展开。5月15日,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又通过专家论证,标志着战略研究已进入实施阶段。在半岛城市群论证过程中,许多高层次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制度创新、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发表了众多真知灼见,他们的建议对半岛城市群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报记者全程参加了各项论证会,在聆听大量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建议和占有资料的情况下,穿珠成链,织线成衣,写下一组5篇“半岛杂谈”,以期对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有所助益。

从地理位置看,似乎一头扎入海洋的威海更适合当山东的龙头。确实,有海洋贸易眼光的英国殖民者也曾经营过威海卫。

历史更青睐过烟台。1858年被辟为通商口岸的烟台很长时间是山东惟一的通商口岸,而且吸引了16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

但历史最终选择了青岛。从1897年被德国占领后,青岛凭借港阔水深的自然地理优势和胶济铁路开通的区位优势后来居上,逐渐取烟台而代之。

青岛和济南也赛过跑。青岛在1933年人口就达到43.6万,超过同期济南的42.7万,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济南走了500多年的路程,显示了海洋时代一个海港城市的超强活力。

山东的龙头就是青岛,这一点现在已不容置疑。因为全省73%的进出口量、吸引外资的45%都是通过青岛来完成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周一星在论证半岛城市群时,每次都坚决地咬定青岛的龙头地位。他说:青岛兴则半岛兴,半岛兴则山东兴。

省长韩寓群参加论证会时动了一字,把“兴”改作“强”:青岛强则半岛强,半岛强则山东强。青岛于山东地位之重要,由此尽见。

然而,当把青岛置于半岛城市群龙头地位的时候,不自觉地,青岛也被推上了与“国际化城市”一较长短的舞台。

一比,差距尽显。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柏林、新加坡、香港、汉城8个国际化大城市相比,青岛人均GDP仅相当于各大国际城市的1/5,甚至1/15(纽约)。

三产产业结构是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青岛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不到其他国际城市的一半。8个国际城市非农化几乎是百分之百,青岛差了50%。

其他方面,青岛人均居住面积10.4平方米,处于低等发展程度和中等发展程度之间。文化设施是最高等级的国际城市的1/20,航空能力几乎只是人家的零头,接待外国游客数量基本上不及人家的1/10。

周一星因此认为:现在的青岛离真正的国际城市距离非常之大,可以说长路漫漫,不经过20年至50年的艰苦奋斗,青岛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国际城市。

和国内主要城市比,也不尽乐观。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专家倪鹏飞曾为200个城市的竞争力排序,结果长三角城市群中比青岛强的城市有上海、苏州、宁波、杭州、南京、无锡6个城市,珠三角城市群有香港、深圳、澳门、广州、东莞5个,京津唐城市群有北京、天津两个。尤其是青岛与三个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差距不小,说明青岛要想成为带动山东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仍任重道远。

山东的国际化首先要看青岛的国际化。可以说,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青岛具备成为国际城市的可能,但这种可能必须建立在正确决策和未来艰苦工作的基础上。

重任在肩的青岛面临着许多国际化机遇:

——青岛具有发展汽车、石化、钢铁、家电等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是目前拥有名牌最多的国内城市。

——2010年青岛港吞吐量将超过亿吨,集装箱超过1000万标准箱,具有发展成为国际货运中转大港的潜力。

——青岛在东北亚经济圈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日韩企业开拓我国中原、西北和南方市场的桥头堡。

——在环渤黄海城市中,青岛是最富有活力的城市之一。1999年青岛GDP相当于大连的98.7%,而仅两年后的2001年,青岛GDP已经比大连多出6.51%。

从历史和现实看,一个城市是不是龙头,最终看其服务业发达和辐射程度,但盲目超越发展阶段发展服务业则不可取。国内大连、广州、深圳等城市在“国际化城市”热潮中,城市定位都曾定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航运中心”,惟独没有“工业中心”,但最后都不约而同地走了回头路。如广州如今重新发展造船、汽车、石化、重型制造业。

现在青岛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所以仍需大力发展制造业。考虑到区域经济分工和工业转型,支柱产业应以临港型工业为主。青岛拥有国内最大的可停靠30万吨原油油轮的黄岛原油码头,利用港口进口原油,发展石油加工工业,优势独具。修造船作为重要的机械装备工业,是一个国家、城市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修造船有利于青岛港竞争国际航运中心。这些临港工业,再加上青岛已经有了很好基础的海洋产业、家电产业,共同构成临港大工业体系。有上海、香港等前车之鉴,青岛应适度遏制房地产恶性发展,目前青岛受奥运项目、环境优美刺激,房价越来越高,照此下去,势必会因土地要素价格的提高而带动整体生产成本的上扬,影响制造业的发展。

青岛当前还应注意引资与引智并重。与国内其他大城市相比,青岛的人才劣势十分明显。一方面,青岛本地的大学数量和质量不仅赶不上北京、上海、天津等第一集团“国际城市”,而且少于南京、济南、大连、武汉、西安等第二、第三集团。与此同时,青岛由于国有企业比例过高,职工名义工资、人均收入不高,在吸引人才特别是制造业人才方面不具备诱惑力,即使和苏州、无锡等新兴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相比,也处于劣势。所以青岛应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积聚和创业的机制和环境,制定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户籍、分配等政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2 15:58:13编辑过]

心灰意冷,退出江湖。

使用道具

30
vagabond 发表于 2005-8-21 11:3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所以说山东成为不了第三极。最近看抗战资料,淞沪战役后上海的工业基础基本上完了,可内迁的工厂并没有造就第二个上海;类似地,家底几乎被洗劫一空的东北在战后依然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这不完全是政府选择的结果。到现在为止还以为靠政策和口号就能在山东造就一个深圳的想法很可笑。山东的出路也许是引进外来和尚吧。
4:12 I know both how to be abased, and I know how to abound: every where and in all things I am instructed both to be full and to be hungry, both to abound and to suffer need. [Philippians]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