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行走的青年
1257 4

[经济学基础] 【独家发布】我的经济学之路 [推广有奖]

院士

59%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制度经济学汇丛

闲游集

我的经济学之路

威望
3
论坛币
3025 个
通用积分
133.0239
学术水平
1199 点
热心指数
1177 点
信用等级
1087 点
经验
19135 点
帖子
3438
精华
11
在线时间
7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18
最后登录
2024-5-24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我的经济学之路
In a way , in any way
To be or not to be , it’s a question .
从开始选择到慢慢步入,开始喜欢这一门课程,确实需要一个很大的过程,而且往往这个过程不会太短、自然也不会太长。
一切从选择开始,在哪里上学,在那个学校上学,去学什么?都是值得斟酌的一切。但往往只是随机下的偶然,并没有太多的可值得过分讨论的议题,现在看来,从放弃一本---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最后选择专业,确实不知如何,想到那天成绩公布的那天,是罗告诉我的一切,我记得那么清晰,仿佛上天也不满意这样的安排,从屋内走到屋外,原来已经是两片天空、可只是一片天空,一样的雾色、一样的阴霾,不开心、极度不开心。
感谢时间,总归让我忘却了一些不开心的回忆••••••
慢慢的期待,从进入大学开始了。
如何理解经济学?如何看待这一高大上的话题?如何毕业后,找到工作呢?开学伊始,就有了很多的疑问。
第一次进图书馆,看到《经济学原理》,那么厚的一本书,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都没能有勇气去翻阅。
从《政治经济学》开始,接触经济学了。马克思老人家的巨著依然在中国盛行,剩余价值,劳动力学说,慢慢地肢解了我原来的感知。可惜,我原来并不是学文科的,想到高中(至于初中,就不必扯太多了的),最开始的时候、才断断续续地学了一点政治与历史,只学了一个月,便专心于术攻了,理科生的生涯,其实也就是做题、或者刷题。可想而知,难度系数的大小了,相当大,不亚于后来学马克思与思修,老师在上面讲,一点都没怎么听懂,一个学期下来,一点皮毛都没怎么掌握,快要考试的时候,实在没办法,只好临时抱佛脚。考试前一个月,每天在宿舍顶楼上背书,虽然并没有真正知道、理解什么,不过确实有用,安全飘过了。
后来,终于到了经济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微观经济学》,要提提格里高利•N•曼昆,主讲人是经济学系很牛逼的教师。正如高中最开始的物理老师一样,牛逼的老师一般都培养不了我,在大学,依旧没能逃离这个怪圈,一个学期下来,并没能学到什么,就连经济学的框架都不知道,对喽,在快要结课的时候,居然问老师,价格这么多,那个才是决定市场价格的呢;那时我都还不知道市场价格是由供求结构决定的,老师给我讲了半天、我也是醉了,仍没能理解,快考试了,没办法,只好将书上的课后练习做了一遍、对了答案,算是蒙混过关了。这已经是大一下学期了。这一年,也看了很多经济学方面的书,如道格拉斯•诺思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魔鬼经济学》。虽然都没怎么看懂,也算是一点充实了吧。参加系里的社团,参加一些经济学热点讨论以及辩论赛,甚至演绎经济学题材的舞台剧,确实充实了不少,然而,经济学见解,并没怎么长进。
好不容易,到了大二,有了学长的感觉,看书成了主旋律,《宏观经济学》,授课老师讲的很细腻,太符合我的taste啦,有兴趣,激情便随之燃烧了。知道了很多经济学家,当然多半是“斯”什么的。凯恩斯的《通论》,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喜怒哀乐经济学》,张五常的《语录》,宏观学习的很有把握,老师给我机会展示自己才华,课堂演绎,考试轻轻松松,一切水到渠成。至于《劳动经济学》,又没能掌握的那么好了,不过总算开始不用担心挂科的问题。到了下学年,知识越来越深入,《世界经济史》、《新制度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已经普遍易于接受和理解了,《图解克鲁格曼的经济学》,已经不再那么回避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心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到了现在,几乎都是经济学方面的课程了,而且几乎都是双语教学,确实是与时俱进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开始选择专业时,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究竟是什么,无奈之下,只好选了靠前的专业,谁知第一个就是经济学呢?不过,随着慢慢对经济学的接触,确实也发现了一些经济学的魅力。老师说,学习经济学,教会的是如何用经济学家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现象,以经济学思维理解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没有兴趣,不一定就意味着排斥,正如张五常所说,学习经济学,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来判断你是否偏好这一学科。
可以有远大的梦想,但最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
很多知识都难以瞬间变现,也没有太大的不要性、非要将知识与黄金挂钩,当然最终知识是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学习的初心是淳美的,过程是励志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
作为微观个体,理性的经济人,选择、决策,都需要诸多智慧。只要做足准备,有了信念,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
知识学的透彻,自然就会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认知力,懂不懂、会不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心领神会,更重要的在于自身对于这一命题的不同理解、独特认知,对与错,并不是关键,程度与宽度,才是核心。
我的经济学之路.docx (17.17 KB, 需要: 10 个论坛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question 生活中的经济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xuguw + 100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沙发
viske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5-9-15 10:35: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新制度经济学不错,西方经济学不错。还可以看看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低碳经济学。最近环境关注的比较多。

使用道具

藤椅
行走的青年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5-9-17 10:37: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哦哦 确实好些知识是互通的 不能偏重学习 谢谢建议

使用道具

板凳
Jannine02 发表于 2015-10-19 09:45:27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给了刚接触经济学的我不少建议

使用道具

报纸
行走的青年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5-10-20 09:20: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Jannine02 发表于 2015-10-19 09:45
给了刚接触经济学的我不少建议
你的回复 给了我不少的动力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