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居住模式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土地供给视角的经验研究
作者:范剑勇、莫家伟、张吉鹏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15,04
论文观点:工业用地供给为主的模式,是中国目前工资与房价间悖论的产生根源;工业用地供给为主的非普通商品房模式,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特色
理论假设:居民保留效用=工资-公共品供给-居住成本(房价)
当城市间公共品供给无差异,尤其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工资和房价是影响流动人口保留效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工资增长率高于居住成本上涨率,居民保留效用会提升,居民会大规模涌入该城市;如果工资率低于居住成本的上涨率,居民保留效用将会下降,居民会大规模迁出该城市;
现实证据:工资率上涨明显低于住房成本上涨率,但大城市人口却仍在不断产生涌入
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原因在哪里?
作者认为,流动人流继续涌入大城市的可能原因在于该类群体不需要通过普通商品房解决居住成本过高的问题,或者说流动人口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规避掉城市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造成的生活压力-----即非商品房模式
非商品房模式产生的根源在于,目前我国的土地供给制度存在差异性,并非单一的土地供给模式:工业用地供给规模大于居住用地规模,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存在套利的机会;工业用地的大规模扩张带动了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加和房价的上涨,减缓了工资成本提高的压力;工业用地的扩张提升了厂商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和劳动力自身的供给水平,进而带动了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工业用地扩张对房价的提升作用比较间接,主要通过流动人口节省下来的居住成本向城市户籍人口的转移来实现;
根源在于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依赖于要素供给的弹性大小,弹性小的要素分配的越多,有优势;弹性大的要素分配的越少,处于劣势;
具体来讲---土地要素供给弹性明显小于劳动力要素弹性;前者中的居住用地弹性小,工业用地弹性大;后者中的户籍人口弹性小,流动人口弹性大,因此,工业用地的价格明显低于居住用地,户籍人口的福利明显高于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