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uaiguai
1476 0

射不中经济学的箭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粉丝

贵宾

落入凡间的精灵

学科带头人

2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83967 个
通用积分
2.3041
学术水平
18 点
热心指数
28 点
信用等级
13 点
经验
4244 点
帖子
403
精华
7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24
最后登录
2017-7-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薛兆丰

知识分子对经济学的抵触情绪依然是普遍而强烈的,最常见的诘难包括:“经济学不能解释一切”、“金钱不能代表一切”、“人并非总是自私的”、以及“人往往不是理智的,所以未必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等等。这些射向经济学的箭都是有力的。但它们都没有瞄准经济学的本质,所以只能呼啸而过。

对此,经济学家首先要承担责任,因为在开始的时候,他们如果能够把经济学的用意说得更准确、更全面,这些不必要的箭是会减少的——尽管它们最终只是呼啸而过。

最常见的经济学的定义就有问题。经济学家应该改口,与其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最佳配置的科学”,不如说“经济学是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

因为经济学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眼光局限于实物资源。相反,经济学一开始就建立在人们对事物的“个人估价”(personal worth——个人感觉某事物值得多少其他的事物)的概念上,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人们为了实现最大个人估价,是如何根据“均衡边际”的原则来不断作出选择的。

如果人们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认识到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分析人的选择,那么当G.贝克用经济学分析婚姻和犯罪、D.诺思用经济学分析战争和历史、张五常用经济学分析孝顺、R.波斯纳用经济学分析习惯法的判例、R.科斯用经济学分析污染、以及J.布坎南用经济学来分析民主选举的时候,人们就不至于那么大惊小怪、深感冒犯。

是的,经济学不能解释一切,但经济学始终想方设法、并且已经卓有成效地解释了大量人类的选择行为。经济学的确有其局限范围,但这个范围要比一般人以为的要宽广得多。

其次,经济学的初级教科书,应该在最开始的阶段,就介绍并强调“货币成本”和“全部成本”的概念。

“什么是成本?”——阿尔钦教授常常在博士论文答辩中提出这个天真质朴的问题。成本就是你所放弃的东西。换句话说,你选择做某事所引致的成本,就是你为了做该事所放弃了的其他事物。

你决定花30元看一场2小时的电影,其成本,就是这30元所能买到的最好的其他商品、再加上那2小时你如果做别的事情所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你决定今晚跟甲小姐约会,其成本,就是你跟次一位最动人的乙小姐的约会。

选择等于成本,两者形影不离!然而,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绝大多数选择——也就是成本,都不是以货币的形式体现的。因此,在每天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要盯住的是“全部成本”,而并非“货币成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不愿意排队而光顾黄牛党、为什么罕见有人自己动手组装照相机、为什么人们要下馆子、以及为什么人们喜欢买名牌商品。盯住“全部成本”,而不只是“货币成本”,你这辈子就可以避免无数的损失。

是的,金钱不能代表一切,但经济学除了在叙述问题时务求简化外,恐怕从来没有犯过、或者早就纠正了这个偏颇。经济学所关注的从来不局限于金钱。

关于人的自私,大家最常引用的是亚当·斯密的经典名句:“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的确,斯密是强调自私的,但他并非仅仅看到了自私。很少人指出,斯密也注意了慈善行为。他恰恰在同一段落里写道:“一个人在文明社会中,随时都需要取得多数人的协作和援助,但他穷尽毕生,也难博得几个人的恩惠。”

这样,经济学的实际视野将截然不同。毫无疑问,恩惠仁慈在家庭、朋友、社区、阶级之间是普遍存在、甚至举足轻重的,但它无法进一步扩展,成为无数陌生人竞争与协作的纽带。因此,斯密接着说:“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过日,那是一定不行的。”

如果不承认慈善的存在,并认识其局限,就无法深刻理解自私。事实上,一个绝对利己的人,与绝对利他的人一样,在社群中都不具备生存的能力。一个人为了自利,就难免要有所利他。

人们往往错误地声称:经济学假定人们的唯一嗜好是发家致富。绝非如此!经济学原理假定每个人都有着多种多样的目标:威望、权力、友谊、他人的福利、爱情、显赫、自我表现、天赋、知识、美貌、闲暇。经济学并没有忽视——更不会否认——支配着人们的动机的,不仅有文化和知性上的目标,而且还有他们对他人福利的关注。

是的,人并非始终是自私的,但经济学的假设并不与此冲突,它只是假定:人们总在设法满足自己多样化的需要,其中包括了关心他人的需要。

还有人指出,由于信息的不完备、以及人的智力和情绪上的缺陷,人们往往无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经常被作为指责经济学脱离实际的依据。

但这并非经济学的实况。经济学分析的是现实中的人,他们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不仅无需以信息完备为前提,也无需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为前提。

例如,在我们购买福利彩票的时候,信息的确是不完备的,我们不知道我们会不会中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作出最优的抉择:毕竟我们都不会倾家荡产来下注。如果明知道自己不中奖还去下注,就并非利益最大化;但在未知结局前适当下注,就是利益最大化。

经济学教科书应该清楚地指出,“最优的”与“称心的”,两者截然不同。现实世界,对于每个个人来说,有“称心”与否之分;但现实世界的本身,并没有“最优”与否之分。现实世界每时每刻都总是“最优”的——尽管对不同个人来说,它未必总是“称心”的。

例如,当我们说自助餐既会导致餐厅老板标价过高,又会导致顾客饮食超量,因而不是最优的时候,我们必定忽略了某些约束条件,例如计算顾客每一口饮食的份量所需的监察成本。一旦把这个成本考虑在内,自助餐就必然是最优的,尽管未必人人都喜欢这种方式。

当我们说一个疯子跳楼不是最优的时候,我们必定忽略了某些约束条件,例如他的神经气质、他所受到刺激等等。只要把这些条件都补上,结果就是最优的,尽管它惨不忍睹。

再比如,零售商的库存、市场上空置的楼宇、待雇的劳动力、以及备用的餐具和灭火器,我们不能把它们都看成是浪费。毕竟,未来的供需是波动的、不确定的,只要把这一点考虑在内,它们可能就是物有所用,并非浪费,而是最优。

是的,人们往往不是理智的,他们接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但经济学的主旨,是研究人们在约束条件下的行为方式,所以,人的冲动和无知,不仅丝毫没有影响经济学的进展,而且恰恰是经济学的注意力和成果的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 Personal persona 博士论文答辩 资源最佳配置 经济学

[img][/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