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evsayer
3538 5

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解析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硕士生

6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92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2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2484 点
帖子
14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3
最后登录
2020-4-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解析

很多人在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时指出,一些银行、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不顾贷款方的实际还贷能力而乱放贷款:“两房”等把危险贷款通过ABS(资产抵押证券)卖给华尔街投行;“投行精英们在利率的驱使下,痴迷于设计一系列诸如CDO(债务担保证券)、CDS(信用违约掉期)等各种各样复杂的衍生品,致使投行的盈利模式不是建立在健康的实体经济和基础资产上,使得金融市场最终崩溃。其实,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些技术环节上的问题,如果更深层次地剖析,还得从自由市场竞争理论的根子和金融监管缺失上,来分析美国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

  自由市场竞争的致命缺陷

  自由市场竞争理论强调,从事经济的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竞争方式从而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政府权力应该尽量避免干预自由市场竞争,因为任何通过权力的干预都会导致市场被权力扭曲,从而造成的负效果比试图解决的问题更严重。毫无疑问,这种理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但自由市场并非一点也不需要政府干预,否则美国也就没有反垄断法了。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政府需要干预,如何干预呢?政府力量只有在自由市场力量驱使下开始伤害消费者,而其自身又无法自拔时介入。自由市场竞争会出现无法自拔的局面?是的!尽管这种局面不多,但不是没有。一个最流行的例子就是卖冰淇淋商贩的难题。

  在一百米的街上,有两个卖冰淇淋的车相互竞争。两个商贩都希望比竞争对手赚更多的钱。但冰淇淋的消费者最多愿意为自己吃冰淇淋的欲望走25米,再远他们就放弃消费愿望了。所以两个商贩最佳的分布方案是:把一百米分成两个50米,两个商贩各自站在两个50米的中间。这样每一个商贩各自覆盖50米,他们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达到最大化。但由于竞争的欲望,两个商贩都会不讲理地把车向竞争对方的方向悄悄移动,目的是吃掉一部分竞争对手的利益。时间一久,两个商贩发现自己肩并肩地与竞争对手同时站在一百米的中心点。这时,街两头25米的消费者就因为距离冰淇淋车太远而放弃了消费欲望。由于自由市场竞争,商贩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达到最小值。

  这是一个经典的自由竞争失败而无法自拔的例子。之所以说无法自拔,是因为这个例子中,如果一个商贩坚持站在自己50米的中间,拒绝向100米的中间靠拢,那么他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利益,即使得他那段50米上的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冰淇淋,现实生活中我们称其为“道德”的商贩。但和那个站在100米中间的“不道德”商贩相比,“道德”商贩的利益受损。因为他的25米受到对方的入侵,冰淇淋必然比对方卖得少,久而久之他就面临倒闭的危险。这也就是所谓的道德逆淘汰现象,即越道德的商贩越容易被市场竞争淘汰。

  从这个冰淇淋商贩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无限度的恶性竞争,会导致消费者及商家的利益同时受损。那么美国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竞争的是什么东西呢?它们恶性竞争的是美国消费者未来的收入。在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不少美国人手上有二十几张信用卡,每张信用卡可以透支几千元,一张卡透支到头了就用另一张卡。这是一个极端例子,但把房贷借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们是什么行为呢?这和二十几张信用卡是一样的恶性竞争走火入魔的行为。

  有人可能想:“这些银行是活该、是自找的,谁叫你把款贷给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其实,不贷行吗?大家都这么干,你不贷,你就成了那个“道德”的冰淇淋商贩,利益受损从而面临被淘汰的厄运。所以,并非美国的金融机构是傻瓜,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也得往里跳,不跳就是死,跳了也许能活。正像上面冰淇淋例子中说到的,这种自利性造成的无法自拔现象不能靠道德方式解决。指望用道德方式解决这种局面必然造成道德逆选择,即越不道德的商贩越有成功的希望,遵循道德就是找死。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监管,即通过限制恶性竞争消费者未来收入的监管来建立平等平台,利用监管来惩办那些违反“道德”的竞争行为,通过监管来使得那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得不偿失,从而使得金融机构自觉杜绝恶性竞争行为。

  金融外部监管的严重缺失

  由上可见,自由市场竞争本身并没有错,但要靠竞争者自己,或者说像前FED主席格林斯潘主张的靠“交易对象互相监控”,认为交易的另一方为自身利益将严格把关,形成所谓金融业内互相监管的机制,是完全行不通也是失灵的。因此,所谓“金融创新太快”,那种“华尔街投行在博取高收益的同时,没有把风险控制放在重要位置上”的指责,和“投行精英们在利率的驱使下,痴迷于设计一系列复杂的衍生品,致使投行的盈利模式不是建立在健康的实体经济和基础资产上”的责难等,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找到问题的根本。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投机只是表象,贪婪才是本质。以雷曼兄弟为例,它的研究能力与金融创新能力堪称世界一流,没有人比他们更懂风险的含义,然而自身却最终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其原因就在于雷曼兄弟管理层和员工持有公司大约1/3的股票,为疯狂地投机赚钱,他们利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环境,利用金融创新的工具,去转嫁次贷业务被放大后所积累的系统性风险,最后,绑架了政府,绑架了海外投资者,让他们来为自己吹大的泡沫破裂买单。

  第二,金融创新可以分散和转移风险,但不能消灭风险。华尔街精英们出于人类的贪婪本性和道德缺陷,通过金融创新,设计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衍生品以转移、分散风险错不到那里,错的是金融创新过程中,金融监管严重滞后,监管部门的监管模式还停留在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和风险的水平上,忽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缺乏对这些复杂的创新产品所暗藏的巨大风险进行强有力的外部约束手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 信用违约掉期 资产抵押证券 巴塞尔协议 美国 金融危机 深层 解析

沙发
Horusli 发表于 2008-12-11 15: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ood

使用道具

藤椅
genggeng010 发表于 2008-12-11 17: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辛苦,学习了

使用道具

板凳
guoqingchun 发表于 2008-12-12 10: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楼主

使用道具

报纸
zzg343 发表于 2008-12-13 23: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启发,从外部监管的角度谈次贷。这也是巴塞尔新协议的三大支柱的重要内容。

使用道具

地板
ygs811 发表于 2008-12-14 17: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补充楼主一点:

是的“金融创新可以分散和转移风险,但不能消灭风险。” 但是,金融创新更可以创造风险!尤其是当交易对手同时也是对赌对手的时候,合约中的惩罚性条款本质上放大了风险!所以,工具没有错,错的是监管规则放纵了风险的无限扩张。

游戏规则决定游戏结果,玩了十多年了,现在大家看到了结果。却是苦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4 17:40:56编辑过]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4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