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老鱼父
1002 0

[财经时事] [推荐]2009, 全球经济走到十字路口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学科带头人

3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5610 个
通用积分
0.5415
学术水平
53 点
热心指数
99 点
信用等级
23 点
经验
15296 点
帖子
1149
精华
1
在线时间
8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8-1
最后登录
2012-11-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欢迎来到2009年。全球经济的命运将在这一年里确定,可能影响到好几代人。有些人肯定希望,我们能够恢复2005年前后全球失衡的经济增长。他们错了。我们的选择只能是以怎样的局面来取代。或者是更加均衡的全球经济,或者是分崩离析。选择已刻不容缓,必须在今年做出。

我们陷入了70年来最深重的全球金融危机,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既有信用、又有意愿的大规模私人贷款者已“折损殆尽”。依赖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和央行信贷扩张,虽然是必要之举,却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它无法使经济长久恢复增长。必须进行根本变革。

即使是最迟钝、最自满的人必定已经清楚,这场危机比得上战后肆虐于发达国家的最严重危机。马里兰大学(Maryland University)的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哈佛大学(Harvard)的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 Rogoff)最近对一年前发表的一份开创性报告进行了更新,阐述了这一点的涵义 *。他们指出,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发生的历次重大金融危机存在相似之处。通过对若干严重危机的综合分析,他们得出了令人不安的结论。

他们指出,银行业危机平均会拖延2年,伴随着产出的下降。资产市场跌幅深重:实际房价平均在6年内下跌35%;股票价格在3.5年内下跌55%。失业率平均在4年内上升7个百分点;产出下降9%。

很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债务的实际价值平均上升86%(见图表)。这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还有向银行注资的成本。原因远不止是税收收入的锐减。

当前危机与过去最严重的危机会有多么相似?世界虽然未必愿意继续向规模较小、重要性较低的赤字国家(如英国)输送资金,但起码仍愿意资助美国,这是我们可以保持乐观的一个理由。美国政府因此得以拟定一项庞大的财政及货币救市方案。

然而,正如莱因哈特和罗格夫在另一份报告中所言,这是一场全球性危机,而非地区性危机 (见图表)**。这提醒我们,美国好歹还是全球经济的核心。在近几十年发生的重大危机中,美国的需求拯救了世界。在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以及在2000年股市崩盘之后,无不如此。可眼下除了美国政府,还有谁会救美国呢?而且需要多大力度的行动呢?

另一份开创性报告也提到了上述问题,那是韦恩•戈德利(Wynne Godley)及另外两人为巴德学院(Bard College) Levy经济研究所共同撰写的系列报告中的最新一份***。对于该报告的基本论点,本专栏读者现在应该已经十分熟悉。

导致危机的根源,是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长期存在的内外部失衡的相互作用,这使得救市变得很困难。美国及其它许多长期赤字国家生产贸易商品及服务的能力目前存在结构性缺陷,而世界其它地区(或者更准确地说,为数有限的盈余大国,尤其是中国)情形正好相反。因此,需求一直从赤字国家“漏到”盈余国家。

在需求旺盛时期,这不成为问题;在私人开支锐减时期,就像现在,这是个大问题。这意味着,美国的救市措施必须足够大,不仅要拉动对美国产品的需求,还要拉动对世界其它许多地区过剩产品的需求。受危机波及的日本不必承受这一负担。

贷款活动停滞,使得美国私人开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2007年第3季度到2008年第3季度期间,对美国私人环节的净放贷占GDP的比例下降了约13%,这是编制此项数据以来的最大跌幅(见图表)。由于贷款活动销声匿迹,随着家庭逐渐清欠债务(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私人净储蓄(收支差额)可能在多年内保持正值。

考虑到持续存在的结构性经常账户赤字,财政赤字需要达到多大规模,才能使经济处于接近充分就业的平衡状态?就目前来说,假设私人部门的财政盈余占GDP的6%,结构性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4%,那么,财政赤字就必须持续达到GDP的10%。

要达到这个水平,财政刺激力度就必须非常大。随意决定的7600亿美元或占GDP 5.3%的刺激措施还不够。上述报告的作者认为:“即使实施了几乎让人难以置信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但在未来两年内,产出的增长也不足以阻止失业率继续攀升。”

设想一下,假如在巨额财赤状况持续了两年或更长时间后,美国仍陷于失业和增长缓慢的泥潭之中,后果将会怎样呢?人们会诘问:美国为什么要输出大量的本国需求,去支持别国的就业?他们将要求把需求拿回来。上次发生这种情形是在上世纪30年代,结果是一轮破坏性的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外加保护主义。我们确信能够避免这种危险吗?正相反,这种危险非常大。一旦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出现倒退,同时失业猛增,昔日群魔就将复出,尤其是国家主义。数十年的成果可能毁于一旦。

不过,我们有一个大好机会,可以避免走上这条道路。我们现在知道得更清楚了。美国将有一位拥有雄厚政治资本的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他的政府决定竭力推动经济增长。但以一己之力,美国不足以拯救世界。美国需要帮手,尤其是需要盈余国家的协助。美国及其它几个发达国家再也无法吸纳全球的过剩储蓄及商品。这场危机就是明证。世界已经改变,政策也必须改变。现在就必须改变。

*《金融危机的后果》(The Aftermath of Financial Crises),2008年12月;www.economics.harvard.edu/faculty/rogoff/files/Aftermath.pdf;

**《银行业危机》(Banking Crises),2008年12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工作报告14587,2008年12月,www.nber.org;

***《美国和世界的前景》(Prospects for the US and the World),2008年12月,www.levy.org

《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4185&page=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全球经济 十字路口 University Aftermath financial 经济 推荐 全球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