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she
3977 3

[创新发展] [转帖]茅于轼:快乐的“帕累托改进”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9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35 个
通用积分
0.1800
学术水平
2 点
热心指数
3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1379 点
帖子
191
精华
0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1
最后登录
2017-6-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09-01-17

我不赞成为了大家牺牲自己,因为这不是快乐的帕累托改进。“牺牲自己为别人”的极端,就是走向恐怖主义。认为自己的牺牲可以大大地造福于别人,这是愚蠢的想法。如果我们懂得快乐的帕累托改进是最高原则,就有可能避免上当受骗。

    我相信世界上哪怕是最深奥的理论也是从常识推导出来的。有些人能够从日常观察中运用逻辑和分析发现别人没想到过的规律,而一般人就不能。帕累托改进就是一个例子。

    帕累托(Pareto,1848-1923)是
19 世纪末的一位意大利工程师兼经济学家。他所提出的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改进,在以后的 100 年里给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指导思想,大大地造益于百姓。真是功莫大焉。

    所谓“帕累托改进”,就是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所 谓“帕累托最优”就
是上述一切帕累托改进的机会都用尽了,再要对任何一个人有所改善,就不得不损害另外一些人,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在经济政策
中为了改善某些人的利益而损害另外一些人,这就不是帕累托改进。最好我们能够找到一些政策,对一部分人有益,同时不损害任何人。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我国在
经济改革中就大量地应用了帕累托改进的理论,使改革能够比较顺利地推进。因为谁也没有受损,改革的阻力就比较小。现在我们差不多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换
句话讲,帕累托改进的机会都用尽了,再要改进不得不损害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进一步的改革就很困难了。

    帕累托最优的想法是从多目标数学规划得到的。如果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有多个目标,比如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这时候就可以用帕累托改进的方法,只要不破
坏环境,同时能够有利于经济增长,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者不损害经济而又能有助于环境的保护,也是帕累托改进。如果我们把多目标规定为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财 富增长,帕累托改进就是不损害任何一个人,而至少有一个人得益。

    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追求全社会财富生产的极大化。
运用帕累
托改进就能够不断增加财富的生产,使全社会的财富越来越多。我国改革中的双轨制就是帕累托改进的一个典型例子。双轨制就是不触动原来的计划经济,享受计划
经济好处的人继续享受,但同时在计划经济之外开辟了一个自由市场,愿意的人可以在自由市场上交易。这就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所有的人没有受损的,只有受益
的。同时社会的生产力因为有了自由市场而冲破了不合理的约束,得到解放,全社会的财富增加了。不但开始时在集市贸易上有了双轨制,以后在各行各业里都推行
了双轨制。

    比
如城市交通,除了政府办的公共交通,私人也能办小公共,和大
公共竞争;在医疗系统除了原有的低收费的系统,另外开辟了专家挂号,收费高一些;学校也有了私立的。连股票市场也有双轨制,原有的股票是非流通股,新股票
可以自由买卖,是流通股。所谓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也是双轨制。这些措施大大地缓解了改革中可能有的矛盾,谁的利益都没有受损。房地产市场是一步取消了
福利分房,没有经过双轨制就建立了房地产市场。我国的房地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十年。

    双
轨制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并轨。拿集市贸易来讲,现在已经完成了并轨,其实就是市场经济替代了计划经济。集市以外的大部分商品也都是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
济。但是股票市场的并轨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对私立学校也有许多争议。但是总的看来双轨制是非常有效的改革办法。它大大地改进了资源配置,减少了社会的资源
浪费。我国的财富生产增加了十几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双轨制。不过最近房产市场出现了限价房,是人为地退回到了双轨制。将来很可能会造成并轨的困难。

    帕累托改进是什么意思?用最普通的话来讲,可以这么说:对一个总量而言,如果没有减少而只有增加,它必定趋于极大。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常识。如果我们把全社
会所生产的财富看成是目标总量,帕累托改进就是鼓励大家都去创造财富,只要不伤害别人就行。其结果一定是财富生产的极大化。老太太养鸡生蛋,把蛋买给需要 营养的人吃,她创造了财富,没有伤害任何人,这就是帕累托改进,不是什么资本主义尾巴。

    大家都利用市场的机会寻找赚钱的方法,社会就慢慢地富起来了。改革的道理就这么简单。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就这么简单。现在大家讨论改革的是与非,可不要违反帕累托改进的道理。

    帕累托改进的普通话,“只增不减会使总量趋于极大”,有极为广泛的应用。试举一例如下。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成绩很好,但是大家没感觉满意,矛盾特别多。怎
么办?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很好。但是如何达到和谐?用帕累托的理论,我们可以把社会的目标定为“全社会快乐总量的极大化”,来代替“财富总量的 极大化”。怎么实现这个目标?用帕累托的通俗说法来讲,就是不要使任何一个人不快乐,同时至少有一个人更快乐。这种改进的结果必定使全社会的快乐总量趋于极大。这是一篇大文章,可以极大地开发它的意义和实现方法,把我国改革的大方向转移到快乐的生产,使全国人民都更满意。

   
  应用帕累托的理论我们可以解释更多的现象。比如“文化大革命”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其本质就是全社会痛苦的极大化。其
方法就是逆向的帕累托改进,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痛苦增加,而没有任何人的痛苦减少。如此进行下去必定是全社会痛苦的极大化。阶级斗争就是使别人痛苦,而没有 人得益。“文化大革命”和苏联上世纪 30 年代的大清洗不同,大清洗杀了许多人。人死了就没有痛苦了,就解脱了。“文革”时许多人自杀,因为活着比死了更难受,死了就没有痛苦了。所以大清洗虽然杀
了许多人,但是全社会的痛苦没有达到极大。而“文革”虽然没有杀许多人,但是让人生不如死,增加人们的痛苦,最后是全社会痛苦的极大化。

    自愿的慈善活动是一种快乐的帕累托改进。一个人把自己的 钱给别人,从财富的角度看不是帕累托改进,因为有一个人的财富减少了,财富的总量没有增加。但是从快乐来看,这是帕累托改进,因为给钱是自愿的,没有给他
增加痛苦,而别人得到了利益,快乐总量显然是增加的。但是强迫的慈善活动就不是帕累托改进了。我们希望和谐社会,就应该提倡自愿的慈善活动,给这种活动敞 开一条大道,扫除一切障碍。

    不用花钱也能够实现快乐的帕累托改进。一切自己快乐也使别人快乐的行为都是快乐的帕累托改进。比
如向别人学习。别人因为有人向自己学习当然会感觉快乐。而自己学了别人的长处,有所得益当然也会快乐。再如表扬别人,把自己心里的赞同或爱慕表达出来,于
己无损,于人有利。礼貌待人也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的行为;而出口伤人则是逆向的帕累托改进,是损人不利己,全社会的快乐因此而减少。

    除了极个别的情况,我不赞成为了大家牺牲自己,因为这不是快乐的帕累托改进。从
道德的角度看,牺牲自己帮助别人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我主张要尽量避免自己遭受痛苦。自己快乐也帮助别人快乐。和谐社会就是这样实现的。“牺牲自己为别人 ”的极端,就是走向恐怖主义。身上绑了炸弹去炸别人的人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牺牲自己绝不是简单地跟别人捣乱,而是有一个崇高的目的。他们认为自己的牺牲
可以大大地造福于别人。当然,我们会认为这是愚蠢的想法。可是仔细想来,世界上一切战争都要靠大规模的动员,用的理论就是牺牲自己去实现一个崇高的目标。比如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口号),为了解放别人而输出革命等等。如果我们懂得快乐的帕累托改进是最高原则,就有可能避免上当受骗。当然,我也要强调,在个别的情况下,为了大众牺牲自己是必要的。比如面临做亡国奴的危险,或者扑向一颗将要爆炸的炸弹以避免更多的人受伤。不过这种机会现在我们很少会碰上。(编辑:陆思同)

[此贴子已经被angelboy于2009-3-26 9:33: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帕累托改进 茅于轼 帕累托 经济政策的制定 pareto 快乐 茅于轼 帕累托改进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40 + 40 + 1 + 1 + 1 奖励积极上传好的资料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4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minshe 发表于 2009-1-19 13: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反对观点

帕累托效率的“最优”
——兼与王则柯先生商榷

摘要:帕累托最优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貌似公允地要求,在改善一些人的境遇时,不能损害到其他人。但它只是资本家及其学者用来对付工人争取自己利益的骗人说法。关于它的辩护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帕累托最优、经济学、经济科学


  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效率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这一貌似公允的观念,工人就只能在不“损害”资本家的前提下才能争取自身的利益。但在经济科学看来,这个所谓的“最优”观念绝对不是公允的。

  王则柯先生曾试图通过对首届华罗庚数学竞赛上的一道最优化试题的评述,来向人们展示西方经济学所推崇的帕累托最优。[1]

  该最优化试题的题目是:几个人拎着水桶在一个水龙头前面排队打水,水桶有大有小。他们怎样排队,才能使得总的排队时间最短。这是一个寻求“最优化”的题目,目标是节省总的排队时间,达到最优。

  王则柯指出,该试题实际上还有两个大家都会想到一块去的“隐含”假设条件。一是水龙头的供水速度不变,是一个常数;二是每个排队接水的人都在自己的桶接满了水才走。这样一来,用大水桶接水的人,接水时间就长,用小水桶接水的人,接水时间就短。

  于是,排队打水的最优化排队方案就是:到水龙头打水的人,按照他们水桶的大小,从小到大排队。这样安排,花在排队上面的总的时间最短。

  但是,王则柯先生指出,这个标准答案的“最优化”方案其实实现不了。说得好听一些,题目体现集体主义的精神,说得稍许不那么好听,题目反映了计划经济的思维。

  这是因为,该最优化方案要求水桶大的人和他后面水桶小的人对换位置,水桶大的人已经排在前面了,他怎么肯往后去呢?尽管你跟他说他往后去可以使全体总
的排队时间缩短并且他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这样换位,他自己排队的时间就延长了。如果排队的都是平等的居民,在讲究平等的情况下,他自然不肯换到后面去。

  王则柯先生指出,这就是经济学为什么那么讲究以意大利古典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的“帕累托效率”的原因。所谓“帕累托改善”,是指在没有人受损的情况下
一些人得到改善。不能够再做“帕累托改善”的状况,称为“帕累托效率”或者“帕累托最优”的状况。让大桶者换到后面去,虽然许多人改善了,但是大桶者本人
却受损了。所以这不是帕累托改善。只要大家都是关切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凡不是帕累托改善,就无法实现,因为哪怕总体改善,还是有人受损,受损的人不愿意。

  在王则柯先生看来,怪不得经济学家把不能再做帕累托改善的状况定义成帕累托最优,因为经济关系是当事人自主的关系,经济行为是当事人自愿的行为,而经
济学家并不设想强迫什么人做什么事。
他认为,在经济学家看来,到了已经不能够再做帕累托改善的时候,他们的贡献也就到头了,所以他们把不能再做帕累托改善
的状况叫做帕累托最优的状况。

  王则柯先生同时指出,华罗庚竞赛的题目说明,整体上其实还是可以改善的。那么,怎样实现这种整体的非帕累托改善呢?他认为,一种有效的办法是独裁,大
家都听从一个为大家的整体利益着想的独裁者,这时候他们不再平等;另一种办法是民主,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人觉得水桶最大的那个人应该排到最后,他只好排到
最后,最大的解决了,再对付第二大的,这样一次一次做下去,终于达到总体最优。可见,不管独裁还是民主,总有一些人不乐意。

  王则柯先生觉得,最深刻的发现,是当水桶最大的人已经被制度安排到最后面的时候,他并不反对把水桶第二大的人从前面拉到后面,因为任何进一步的操作,都不会进一步损害他的利益。原来,民主可以是这样的东西。

  其实,王则柯先生在这里推崇的帕累托最优,是资本家及其学者用来对付工人争取自己利益的骗人说法。

  首先,王则柯先生所指出的实现整体的非帕累托改善的民主方法是不可能象他所指出的那样进行的。他没有注意到,西方经济学还有一个理性预期理论。根据这
一理论,显然多数人在对付水桶最大的那个人时,水桶第二大的人会站在水桶最大的人一边,因为他可以理性预期到,当水桶最大的人被迫排到最后面之后,他自己
就将成为多数人的目标,并且也将被迫排到后面去。因此,他有动机在“民主”中站在水桶最大的人一边。同理,水桶第三大的人也会站在这一边,最终排在队伍前
面的持大水桶的人会一致对付排在后面的拿小水桶的人。所谓的民主,最多只是持大水桶者内部的民主,而整体的民主的结果如何,并非一目了然那么简单。

  另一方面,如果队伍的前面都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只是水桶最大的人排在倒数第二位,而水桶次大的人排在最后。从而,全体总的排队时间是否缩短只在
于这两人之间是否交换顺序。但是,由于这种顺序的交换不涉及到其他人的利益,因此,如果水桶最大的人的人际关系较好,那么用民主的方法就很难得到要求这两
人交换顺序的结果。

  其次,在说明帕累托最优是如何反映“经济学家并不设想强迫什么人做什么事”时,王则柯先生假定,大桶接满需要10分钟,小桶接满需要5分钟。然而,在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前面的大桶接满往往需要10小时、10天、10个月或10年,即前面的大桶者实际垄断了水源,就象资本家垄断了生产资料一样。于是,
在不违反骗人的帕累托最优的前提下,后面的小桶者为了不致于渴死,就只能象前面的大桶者讨水喝,并满足大桶者为此索取的任何“报酬”,就象工人只好出卖劳
动力,任凭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说法,是赋予资本家以资本家“应得”的剩余索取权)一样。

  其实,正象王则柯先生所发现的,该华罗庚竞赛试题存在两个“隐含”假设条件一样,我们也可以指出该试题存在其它“隐含”假设条件,或者可以在其它方面
改动该试题的现实含义。比如,可以假定如果存在最优化方案,则该最优化方案就是可以实行的。若能如此,则原题目就不存在任何问题。其实,反映了计划经济的
思维的话,并不比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思维的话更不好听。再比如,为什么要“隐含”假定每个排队接水的人都在自己的桶接满了水才走呢?这种各取所需的做法,岂
不是更“不”好听的共产主义的做法?
为什么不可以更公平合理地假定或要求,每个排队接水的人都只能按小桶的量接水,从而持大桶的人并不能多接水呢?当然,
这里就存在一个监督的问题,但这是一个易于解决的问题,可以由排队的人集体监督或由排在最后的一个人或最后的两三个人进行监督。事实上,在美国殖民地历史
的早期,大水桶就是按小水桶的量来接水的。那时,“土地十分便宜,所有的人都自由,每个人能随意得到一块土地”[2],于是,“大量资本即种子、牲畜和工具,由于缺乏雇佣工人而毁掉了,同时每个移民所拥有的资本并不比他能亲手使用的资本多多少。”[2]
之,如果说,帕累托最优是对“经济学家并不设想强迫什么人做什么事”的反映,那么它也是,当资本家仗着资本的社会力量去强迫工人受剥削时,对经济学家站在
有奶的资本家一边,反对工人将个人力量团结成社会力量去与资本抗争的反映。的确,到了已经不能够再做帕累托改善的时候,经济学家的贡献是到头了,但经济科
学家的贡献或许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 王则柯,《排队的效率要求》,《读者》2001年第22期,第30至3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7页。

作者不详

[此贴子已经被angelboy于2009-3-26 9:33:32编辑过]

使用道具

藤椅
wanbl 发表于 2009-7-24 16:39: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帕累托最优”听起来就玄乎,但仔细研究起来就更玄乎,什么“资源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如果想增加某个人的效用,则必须减少另一个人的效用。”它等于是在帮资本家说:“资本主义社会对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了超最优状态,所以才出现了剥削、压迫、掠夺、博弈、坑蒙拐骗、武装侵略等等”,难怪这个概念会在西方备受推崇,它太合乎资产阶级的需要了。但在我等草根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忽悠,因为这种极其摸棱两可的状态描述,使最优状态与最差状态似乎有区别但实际上毫无区别,这样一来,就剩下“最优”这个带有点光环的词了,而对我们现实社会状态是不是“最优”的解释权就决不是平民百姓的事了,“精英”们自然在这里是绝对的垄断。

使用道具

板凳
吴遇安 发表于 2014-5-22 13:25: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涨见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