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onroad24
2028 3

[求助]帕金《经济学》中“挤进效应”的出处(50大元) [推广有奖]

教师

造反有利

院士

46%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中国共享经济研究报告

威望
1
论坛币
25558 个
通用积分
761.5055
学术水平
66 点
热心指数
101 点
信用等级
61 点
经验
2051 点
帖子
2521
精华
0
在线时间
35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29
最后登录
2024-6-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谁手头有帕金《经济学》),帮忙查下书中有没提到“挤进效应”,原文是下面那段话吗?“挤进效应”的出处在哪本书中的第几页?

版次可能是:帕金,《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版

或者
 迈克尔.帕金,经济学(第5版 精装,迈克尔.帕金著,梁小民译),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 711510969,2002年3月

甚至更早版本。

    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着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应的概念为现代财政理论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根据帕金的阐述,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比如,政府对公共事业增加投资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起私人投资成本的下降,产生企业的外在经济效应,因此,有可能诱导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再如,政府用财政资金为居民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可以形成人们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打消谨慎消费的念头,从而引起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增加等一系列扩张性经济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不是通过以利率为中介变量来实现的。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只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采用,这时,利率水平往往已经很低,私人投资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企业投资量的主要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利率水平的高低,而更多的是来自总需求方面的因素,或者说,由于总需求不旺,形成企业部门的产品积压,进而产生私人部门的悲观性预期,此时,政府如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总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两部分),虽然有可能伴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产生潜在挤出效应的可能,但是随着需求的增大,企业外部的隐成本下降了,外在经济会使企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利润空间,这样即使在利率提高或者说企业筹资成本提高时,企业也会增加自主性投资的,这是形成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必须要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为企业的生存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无疑对财政支出的方向定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当财政政策在“瓶颈”产业上有所作为时,能够较好地发挥挤进效应的功能。比如在电力销售价格被限定时,电力供应可能会产生短缺,如果政府支出旨在改善电力能源的供给结构,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增加投资,否则,电力短缺将引起电价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也因此上升,投资就会减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9 14:43: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挤进效应 经济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迈克尔·帕金 宏观经济学 求助 经济学 帕金 大元 挤进效应

沙发
shenvictoria 发表于 2009-1-19 16: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经济学就是学PARKIN的书。如果你要原版书籍的页码,那么CROWDING-OUT EFFECT在(INTERNATIONAL EDITION) ECONOMICS SEVENTH EDITION中PAGE 745。

梁小民的译本 我手头的是5TH EDITION 《宏观经济学》2003年5月第一版 PAGE 164

不论是哪个版本都对挤出效应做了阐述和解释,但是没有你上文那么详述,也没有说是他首先第一个提出来的,只称“政府预算赤字减少投资的趋势就是为挤出效应。通过提高实际利率,政府赤字挤出了私人投资,并放慢了经济增长率。” 只有这么多而已。

希望作答对你有帮助。

使用道具

藤椅
onroad24 发表于 2009-1-19 18:1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楼上

是挤进效应,不是挤出效应,我手边的 宏观经济学 是帕金写的,只说了挤出效应

使用道具

板凳
shenvictoria 发表于 2009-1-20 19: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是CROWDING-IN EFFECT的话,那么在这些版本里都没有出现,很负责任的回复。要寻找出处的话,就要到别的版本里查找了,抱歉帮不到你。我所学的PARKIN经济学中没有出现挤进效应。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9 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