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iuyanjane
1734 1

[讨论][转帖]中国汽车是否需要自有品牌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1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76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8 点
帖子
9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9
最后登录
2005-11-1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刚刚在网路上看到很多人在讨论龙永图在博螯论坛上表示中国汽车不需要自主品牌而引起争论.大家都来说两句吧.

原文地址:http://auto.sohu.com/20050901/n240325307.shtml

龙永图刺到痛处 自主品牌不要把自己绊倒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汽车产业注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我们不能够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 华都汽车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的话音刚落便受到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的强烈质疑.

然而,龙永图更没想到自己的一席话所引起得反响才刚刚开始,更没想到后来会招来如此之众不友好的脸色和如此之多的批驳反对之声。大家表情严肃,国内国外引经据典、甚至大有上升到正义与非正义的决斗之上,状况蔚为观止。今天有幸又看到一篇以各国政府用车来看我们要不要自主品牌的檄文,不免牢骚几句。

  龙关于中国汽车发一次不经意间的表述仿佛触及了中国汽车的痛穴,引得这些专家学者们的慌不迭为中国汽车这身老腰病一通捶背按摩。“天真说”是角度不同视野不同造成的看法不一也就罢了,更有甚者,在讨伐之声中竟搬来了国外政府用车的数据,要“对比各国政府用车看我们要不要自主品牌”,以此论证自主品牌的价值,真想借此上去看看他身上手上是否一色的自主品牌。

  自古都是吆喝者众,实践者寡。或者说中国智慧者太多,吆喝又不搭工不费力还可以锻炼身体,但真正的实践者去买单就是“傻”了。自主品牌叫好不叫座的现实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忧患意识的人很多也有一种自觉维护“道义”的传统,但真正“为实”的有多少呢?自主品牌就是这样一个“鸡肋”,骨子里受到几乎所有中国人的支持,但看看身边的状况确是惊人的反差,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周星驰影片中常常出现的逻辑:一群人站在远处声嘶力竭地喊着——“站起来,打死他,我们精神上支持你!”

  并非有意针对谁,但最讨厌的是一些学者动辄便求解于国外的作风,让我们看看这些论据和观点吧:“能跨越小米加步枪的艰苦阶段,直接引进生产导弹的确省心,欧盟军售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全球化了嘛。”首先军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品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把导弹与汽车联系起来有些大而化之“泛政治”的味道。即便是这样,军火制造研发所建立的基础也绝非闭门造车,不知道自己研究的东西在国际上具不具备分量就敢拿出来兜售和演示显然不只是遭人嘲笑的问题了。其次,全球化的意义就是在于缩短与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军事技术之间的相互窥探也是一种博弈和交流,虽然涉及到国家安全不可能像不同商品那样有价流通,但这种国际化的视野是必要的,因为它策动的是自主军事研发的方向,两耳不闻的创造是行不通的。

  文中慷慨激昂的文字饱含悲天悯人的情怀固然让人钦佩,但事实就是事实,在没有力量与国外汽车品牌实现同一量级的竞争得时候,为我所学为我所用,也是中国的汽车的现实之路,如同身边很多学者疾呼中国自主品牌同时却大摇大摆享受国外汽车品牌带来的舒适感和尊贵感的现实一样,强加在自主品牌身上的责任和重担不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也像一符众人皆念得“魔咒”,让原本可以自由交流学习的空间变得狭窄而闭塞,本来这些不靠天地、令人骄傲的美猴王与国外品牌争斗本属不易,此时却要“唐僧们”的紧箍咒缚住手脚,悲哉!

  难怪有自主品牌企业自己都悲愤不已地说,中国的自主品牌的名头不要也罢,看着众人怜爱,事实上却并不卖货,企业是为自身利益而活,不是为某个名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利润,何谈自主品牌的复兴!中国政府用车并非没有考虑自主品牌,但在成本和技术相差一大截的情况下凭什么要政府付出更高的代价为其买单?抛开中国这个逐渐向国际化迈进的大环境不说,即便是扶持也并非良策,没有公平和残酷的竞争磨砺下的中国汽车永远像不能断奶的孩子,看似从母体上获得了更多的营养,其实却丧失了自我快速成长的机会和环境,本来并不硬朗的身板只能继续羸弱下去。

  中国的传统意识非常的强大,事实上,到今天依旧难以破除。相信龙先生在强调国际化环境生存和竞争策略的时候,对于国内浓厚的本土化意识也是深感忧虑。既然已经意识到了某些方面的落后,采取引进来的策略就应该敢于玩到底。国际竞争环境下,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关注是应该的,但不能退回到我们曾经走过的那条路上,单单看到自主品牌所代表的民族色彩,纠缠于字面的概念、血统的纯宗,为了自主品牌而去搞自主品牌,而将商业规则之外的因素强加在这些负重累累的企业身上,是不负责的行为。

  此外,不要把国外品牌的进入与“侵略”划上等号,惟有进一步开放才能充分发挥国际竞争带来的成本优势,为中国的老百姓的“汽车梦”降低门槛,而不只是政府与元首坐驾的一时风光。汽车领域如此,别的领域同样是这样,如果在中国汽车稍稍起步的情况下就可以高谈阔论而陷入自主品牌的自我陶醉的旋涡,那么中国的航空又如何呢?难道也要所有的飞机都标识上“made in china”才肯坐吗?如果是这样,我相信专家们没有几个有幸坐坐飞机来全国各地巡讲自己的国计民生的理论了。

  总之,在现今的环境下空说无益,和小平当初关于“姓资姓社”的决断一样,“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如同应试制度下的考生一样,如今的自主品牌最需要的是一个轻松的成长空间,不要还没真刀真枪地与国外竞争便自己把自己绊倒了。即便是中国自主品牌在众人的期望中、在政府的接济中长大了,也不愿看到连中国的汽车也会出现曾经如此熟悉的千篇一律的面孔,而是更加开放、充满活力、更具个性的未来。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王振宇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汽车 博鳌亚洲论坛 叫好不叫座 China 经济全球化 中国 讨论 品牌 汽车

心素如简,人淡如菊
沙发
wintertide 发表于 2005-9-2 22: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开始没有看到这个帖子,发了一篇同名的帖子,不过马上就被我删掉了。

拥有自有品牌的成本收益如何?即便有了自有品牌,有能否生存下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 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