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ynhn666
1029 3

[财经时事] 经济学家屈宏斌:今年失业率可能高达7%~8% [推广有奖]

  • 2关注
  • 29粉丝

院士

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33711 个
通用积分
160.0832
学术水平
60 点
热心指数
115 点
信用等级
63 点
经验
89756 点
帖子
2107
精华
0
在线时间
14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2
最后登录
2024-5-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全国人大3月5日开幕。从金融市场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呢?
  能源价改或加速。
  我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会议报告将是一个关注点。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能够看到决策层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2009年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首先,GDP增长目标将被确定在8%左右。虽然这一目标与往年相似,但意义截然不同。在过去的数年,这一目标往往意味着政府希望控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但这一次它意味着当局将采取一切手段刺激经济,以抵御自193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衰退。达到8%的经济增长确实是个大难题,但是中国具备许多他国没有的优势,可以贯彻财政、货币双重刺激政策。
  其次,通货膨胀率将被确定在3%左右。真正的挑战是如何防止现在的通胀消失趋势演变为通货紧缩陷阱。除去刺激经济计划,当局今年可能加速放松能源价格管制。
  第三个方面是创造至少900万个新工作岗位。这一目标即使实现,也不足以吸收60万名大学毕业生和出口行业超过2000万名的失业农民工。今年真正的失业率可能高达7%-8%。
  财赤不是什么大问题。
  两会的另一个关注重点是财政部长所作的2009年度财政预算报告。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极有可能推出高达9500亿元的财政赤字。这个数字约占GDP的3%,规模为历史之最。这主要是为中央政府提出的未来两年1.2万亿元基建投资计划筹资。
  而9500亿元的赤字将是2008年预算的8倍,展现了政府抗击经济危机的决心。可以对比一下1998-2002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情况,当时(2002年)中国财政赤字额达到GDP的2.6%。
  在我们看来,这一财政赤字规模不会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政府在增加公共借贷方面仍有余地。除了为赤字融资,中央政府很可能代表地方政府发放2000亿元地方债券,同时中央政府也可能发放更多特殊长期债券为基础建设项目筹资。总的来说,财政刺激总额很可能比预算赤字额更高。
  全国消费券计划?
  如何刺激消费预计会是此次两会讨论的另一首要问题。如果医疗及社会保障体系得不到完善,中国消费者极高的“预防性”储蓄率是不可能下降的,除非更好的卫生保健和其他社会福利制度能够建立,但这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
  所幸,还可以采取一些短期措施:
  一是减税。“将个人所得税的门槛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这一方案据说已经被提上两会议程。同时,国务院已经批准未来三年内投资8500亿元改善医疗部门的计划。
  二是发放消费券。一些财政状况较好的城市已经开始发放消费券来刺激当地消费。比如四川成都已经发放了3790万元的消费券给当地低收入者,去年12月,当地总共379100个居民获得了100元的消费券。浙江杭州也在1月向当地570000名低收入者发放了100元的消费券。
  受该措施效果良好的影响,更多地方政府(如南京、深圳)正计划模仿上述城市做法,发放总额高达22亿元的消费券。
  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消费券发放计划,有可能会成为两会另一个讨论的焦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家 失业率 屈宏斌 经济学 亚洲金融危机 经济学家 失业率 屈宏斌

沙发
ligangcly 发表于 2009-3-3 10: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是经济学家写得吗?和题目优点不吻合啊!是不是摘要啊?有原文就好了。

使用道具

藤椅
pertain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3-3 10:5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真实的失业率30%是没有疑义的,如果算上不充分就业的人,失业率估计可达50%左右。

使用道具

  呵呵,这个失业率是怎么算出来的,有一点像官方发言人,真正的失业率绝对不是这个。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 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