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勇敢的小鱼
1572 1

[宏观经济学政策] 金丰:复活凯恩斯主义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大专生

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1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05 点
帖子
30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2
最后登录
2009-1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作者  金丰 

    运用凯恩斯主义,以财政支出方式拉动经济的过程中,可能会显现出很多负面效应,因此凯恩斯的理论也被冠以主义的头衔,成为一些人批评的对象。每一种经济学的理论都有它应用的条件,如果不能根据现实条件灵活的依据理论的思想精神来应用理论,任何理论都可以被批判,被颠覆。前面六篇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文章,所提到的各种观点都需要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实现,本文是要对如何应用财政扩张的凯恩斯主义的具体方式作进一步的解释。

   1、财政扩张性支出是货币投放的另一种形式和渠道。

    财政的扩张性支出是通过加大负债的方式创造货币,相当于通过政府信用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财政的扩张性支出不仅以乘数的方式通过银行体系扩张,还同时以定向需求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经济体。通过加大债务的方式实施的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货币扩张投放的方式,与宽松货币政策的无目标非针对性正好形成互补,也为货币政策的运用开辟了另一个新渠道。

     将扩张性财政政策看做是货币政策的一种运用方式,有利于从货币总量上控制好货币投放,从而降低产生滞涨的风险。很多运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没有处理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时扩张,导致货币供应总量过度,是导致凯恩斯主义失灵的原因之一。将财政扩张政策看做是货币政策的一种运用方式,为财政政策纳入货币政策统筹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使货币政策具有财政方式和传统货币投放和利率方式两种等同的运用手段,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体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有针对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或者是无针对性的利率和货币投放政策来应对经济的不同情况。

    对于中国而言,当前应采取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投放和利率政策为辅助的方式。参见《对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方向和方法的思考 》

    2、财政政策支出的作用点,作用空间和传导性决定政策的效果。 

    以货币投放的形式来看待财政扩张政策时,财政扩张实施的位置的货币传导能力和自身的发展空间就决定政策的效果。

    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说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是有针对性的,持续的向某一领域投入货币需求。当货币投放相对于投放区域的吸纳能力或传导能力过大时,过多的货币投放就传导不出去,会积压在这一区域,必然产生货币局部流动性失当导致的价格上升,拉动政策此时也无法导致增长,这就是滞涨现象,也是从货币角度看待凯恩斯主义失灵的原因。

    由于财政政策是持续性的需求投入,因此也会发出错误的市场信号,带动民间投资跟进,造成该区域的资源配置扭曲,表现为成本上升和产能过剩同时存在,这样的结果也是滞涨。从货币角度看,滞涨表现为货币流动性局部泛滥,从实体经济的角度看,滞涨是货币局部泛滥与增长空间丧失双重作用的结果。

    传统宽松货币政策是无针对性的货币政策,是由社会需求主动的选择货币需求量,只要市场信号正确,通常不会导致资源和价格的错配。财政政策作为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是被动注入的拉动现象,因此才会有各种负作用。

    财政支出作用位置的传导性要求作用位置有将货币需求向其它社会分工环节扩散的能力,在货币持续的注入下,通过社会分工的产业链将需求和收益传导到经济更广的层面,就不会由于局部流动性过剩而产生问题。

    财政支出作用位置的增长空间要求这个作用位置本身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需求,财政支出的投入可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这样的领域在适当的投入下会尽快的成熟起来,自身的发展空间会吸纳投入的货币,因此也不会造成失灵的现象。

    当财政支出作用位置是消耗产品时,只要投放数量控制得当,也不会产生失灵现象。发放消费券就属于这一类的方式,由于货币投放集中在消耗品,因此只要发放量不大,就不会产生负作用。但如果量大,消费性选择可能会集中于某些行业和某些企业,会产生有些吃的太饱,有些吃不到的结构性问题,这样就会产生负面效果。

    财政扩张政策作为有针对性投放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的位置也很关键。选取同一产业链中的不同位置,会有不同的效果。选取不同的行业,效果也不同。多个财政投放目标同时实施时,要注意互相配置,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抵消效果的问题。

    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问题而言,可选择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作为财政支出投入的重点。参见《应对当前经济问题的宏观政策思考》

    3、财政政策支出定位于财富的产生端能够事半功倍,促进财富的生成。

    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的对冲经济收缩导致的数据下降,而是要通过财政支出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发展机会和长期的经济岗位,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能产生这种政策效果的位置,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文化,社会制度和体制,劳动者素质,工业技术装备等等生产端的位置。这些生产端的位置,或者促进生产端财富生成的位置,都是财政政策应定位的方向。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具体情况,决定具体的投入位置。

    对于中国目前的现状而言,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有提升的必要,也都可以作为投入的位置。只是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需要选取效率最高的组合。在《应对当前经济问题的宏观政策思考》中,只是给出了关于产业方面的建议,实际上教育,科技和基础设施都是重点,要做的事和可做的事都很多,中国具有很大的政策运用空间,不必顾及财政政策导致的赤字问题。只要选取的位置合理,运用的手段方法得当,经济就会被带动起来。现在所支出的赤字,会转化为社会的收入。通过财政支出创造的机会,会带来更多的财富。经济的增长将证明,有力的财政支出会有效的提升未来经济的实力和水平,中国会率先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4、财政政策支出的量值,要以货币总量控制要求为基准。

    从微观看,财政支出作用对象的传导能力,或者增长空间,都可以通过货币来进行量化。或者说财政支出的货币投放量只要不超出作用对象的传导能力或者增长空间,财政支出的效果就是积极的,只有相对过度的货币投放才会造成负面作用。

    从宏观看,财政政策的支出量值要纳入货币总量控制的目标。如果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相当于定向投放了货币,在这样的情况下,要适当调节利率和准备金。如果不将财政支出的货币投放纳入统筹,货币投放不当产生的影响可能表现在价格上,也可能表现在个别领域中,不论怎样都会造成对经济体系的扭曲,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整体性的滞涨现象。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现状,将政策选点定位在第一和第三产业为主的位置上,是因为这两个位置的传导性强,增长空间大,处于经济体系的两段,对于解决第二产业的产能过剩有积极意义。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总量可以适当放宽,采用适度通胀的方式来确定货币总量的量值,从而给财政政策以更大的运用空间。

    5、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负作用的原因。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负作用程度是由作用位置自身的条件决定的。作用位置本身的增长空间越大,或者向外的传导能力越强,产生的负作用越小。财政支出的拉动作用只是在帮助作用位置更快的发展,只是将原本就存在的增长空间通过拉动的方式早日实现。对本身处于维持或收缩阶段的作用位置,施加财政政策是一种强制,只能导致扭曲或失灵,难以拓宽空间范围。负作用的产生常常是透支了发展空间的结果,增长的空间没有了,再拉动的结果就是负面的。财政支出以货币形式投放在作用点的量如果控制得当,与作用位置的增长空间相适应时,也不会产生负作用,或者负作用很小。通常产生的负作用要么是作用时间过长,作用量过大,要么是作用位置缺乏增长空间,拉动的方式根本不可能产生积极作用。另外各个作用位置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也会导致作用点效果冲突,产生不好的结果。

    凯恩斯主义的原理在于增加总需求,这种方式的运用则在于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结合。赤字财政支出是货币扩张的一种形式,赤字财政支出的量应纳入货币投放总量的控制范围内,财政支出选取的位置和投放的量值决定支出的效率和负作用的程度,作用位置自身的增长空间和传导能力以及传导的空间是运用这种方式成败的关键。

    尽管凯恩斯主义受到学界的批判,但每到危机时期各国的政府还是最推崇凯恩斯主义。以上的政策设计是否能够真的消除凯恩斯主义的负面影响需要实践的检验,不论如何,寻找完善凯恩斯主义的方法要比完全否定更有现实意义。原本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文章应到此结束,但最近几天网友对前面的文章提出了很多质疑,认为以上的观点太重于理论。为此特别表达对网友的感谢,并加写一篇《向未来说hello 》做进一步的解释。

                                                                                           来自凤凰财经独家评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6 10:10:1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 宏观经济政策 hello 货币流动性 凯恩斯主义 金丰 复活

沙发
nlm0402 发表于 2009-3-6 11:0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复活凯恩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好像在很多国家,凯恩斯主义本来就没有死,也就没有复活一说。

在凯恩斯主义死亡的国家,进行复活,也不能不加限制地复活,因为它本身的弊病,需要割除。

爱智慧;hanxiao528;panjian39 ;夸克之一;np84;yyxf ;007jg ;nkunku;*****xyz;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3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