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子柯
6480 26

对“学术道德”的深层思考 湖南大学 [推广有奖]

11
campus2005 发表于 2009-4-17 19: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郭的分析有符合事实的地方,但也不能说很多院士都这样,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另外,作为最高形式的学科带头人,本身就是对学术的保护,没有这样的学术岗位的形式,学术还怎么与行政对抗,怎么能保护自身?不能保护自身,还怎么能实现公平和学术的进步?目前要做的不是取消,是完善。】

说的有道理。院士的一个作用是在与政府谈判,获得较多的科研资源过来。但是,有一点需要澄清:院士在与政府谈判的时候有没有力度?要完善?如何才能叫做完善?

根据我们所知,政府对于院士非常尊重。。但是,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年轻的学者推到院士的位置上来呢?非得把这些半截入土的人来做挡箭牌呢?是不是年轻的院士不够资格与行政对抗?难道岁数是行政当权者尊重的一个因素?还是中国的悲哀!论资排辈,而不是按照能力和即时的贡献,中华民族希望何在?人老了,受到人们的尊重是应该的,但思维都是腐朽的,不应以此来要挟年轻一代。。。。

如果没有退休制度,几个年轻人能脱颖而出啊?现在不比以前,需要经验积累。在知识经济时代,学识远超过经验。。。。。。

不当之处,请海涵!

无意插柳之人

使用道具

12
manage123 发表于 2009-4-17 23: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上的固然有热情,然而对引用我的那段话,而对就在其下面的内容即如何完善院士等各系列学科带头人制度的解决方案没有留言。下面我再引述如下:

如同我上面所说的,把贡献值与岗位的任职挂钩,贡献值用过去和现在的贡献值加权计算,这样动态地对岗位实施管理,同时加强学术规范的监督及惩戒力度,让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拘一格能够脱颖而出,像很多大家在成名之前就已经取得实质性的贡献,在那个时候就应该有合适的选拔机制将他们选出来,而一旦他们因贡献累积值跟不上,则带头人岗位由后续更优秀的人取代,新陈代谢,后浪推前浪。所有问题俱无矣。

(上面用黑体字标出的部分,在计算贡献值时,是有一个简单的小公式的,虽然简单,但如果诸位同仁细究下会发现其实很有奥妙,在管理上会很有用。至少从现状来看,能采纳并实施这个方案就算是个极不小的创新了,而且更要有敢于断臂以利全局的领导,所谓全大义而舍小利。看管理者是何思想了。我再三而言,不是没有方案,而是有好方案,就看决策者采不采纳,敢不敢做,愿不愿做耳)

致力于中国原创管理理论研究,让“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激励理论与方法走向世界!

使用道具

13
lujingliang11 发表于 2009-4-18 01:1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

使用道具

14
sunhuaping723 发表于 2009-4-18 10:1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不及早抓紧从体制改革上着手,尽管院士群体不断膨胀,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却在逐步拉大,获诺奖的期望也将更为渺茫,看来当前已面临痛下决心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就是一山里人

使用道具

15
zlj2008 发表于 2009-4-18 10: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多同仁的文章,尽管权威,恐怕也不过是以“翻译”或“改译”见长罢?!
扪心自问

使用道具

16
shengyuan419 发表于 2009-4-18 12:0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17
changdeyangyong 发表于 2009-4-18 12: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制度。官员捞取博士头衔的问题确实比比皆是。试问:他们真的写的了东西吗?这不是说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精力来完成真正的博士论文。再说了,当前发学术文章真的是越来越难了,因为排队的人确实太多了,在中国“学而优则仕”是传统,而“士而优则学”确实是当前官员的‘优良品格”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继承和发扬!

使用道具

18
liuyan008 发表于 2009-4-18 16: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目前最可行的办法是:为了保护学位的尊严,高级领导先把在职获得的“学位”交出来,年轻的政治局委员大部分都是博士,世界第一。

使用道具

19
heyii 发表于 2009-4-18 18: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一半有道理,但是后面一半关于终身制的,太偏激,矛盾的地方也太多。

无论是国内外,如果能够达到终身制的要求的学者都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学术道德很强的人。因此,并不会因为你说给他终身他就碌碌无为,拿到以后就翘着脚玩了。比如,文中提到的老教授,我想他并不是被“终身制”害死。。。而是因为真正的深爱自己的事业。

事实上,管理学里面说要激励机制,无论是惩罚还是物质奖励,如果学者们只是将学术作为一份赚钱的,牟利的工作,而非一份能够获得无法衡量的精神鼓励的事业,那么你就无法杜绝学术腐败现象。因此,一个完善能够真正的鼓励那些热爱学术的人进入这个行业,而把那些并不是真正的适合干这一行,热爱这一行的人排除在外才是关键。

比如,为什么那些政府机关的某些职位会有对“学位”的需求,我觉得非常奇怪。难道说一个博士就一定能当一个好的政治家??还有那些国企的老总,为什么也要读博士??不外乎两个因素(1)满足个人的面子(2)满足企业的面子。

正是由于国内对于“博士”的定义只是一个“高学历”,才导致了这种病态的行为的产生。博士就是一份工作,不应该有在职的博士,即使要收取在职博士,也只能允许高校和科研机构这些真正需要博士的地方。

不过,说完这个又要说到为什么这么多人读在职的博士,因为经济压力。。。无论你是多么的喜欢搞学术,但是人总是要生活的,国家一个月贴补那么一点。。。

所以,最后就变成了一个怪圈。有钱的人不搞学术的人来读博士,想搞学术的人没有钱只好去工作。。。。

哎,无怪乎搞学术的人都争先恐后的出国。。。

[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8 19:00:22编辑过]

使用道具

20
eec66zhangliang 发表于 2009-4-18 19:5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任教于哈佛大学的国际级数学大师丘成桐2005年6月在接受《亚洲时报》记者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学术界种种不良的风气,归根究底,所有问题都是源于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摧毁中国多年良好的文化传统。自那时开始,中国人的价值观完全改变,是非观念和道德操守遭到扭曲,以致现在的学生和学校变得唯利是图,这种文化气候是中国难以孕育一流学问的主要原因。”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2 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