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olocy
541 0

扫货!李嘉诚6亿港元回购股票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博士生

8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747 点
帖子
265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3-1
最后登录
2016-6-15

楼主
holocy 发表于 2016-3-23 11:37:4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3/23
港股市场再次迎来大手笔回购,这次出手的是“李超人”旗下的长实地产 (01113,HK)。仅仅3天时间,长实地产已经连续两次大手笔回购公司股份,耗资超过6亿港元。

一般来说,公司回购股份的原因,不外乎是股价低估、看好公司发展或者现金流充裕,而对于李超人来说,似乎都可以成为理由。

单日回购金额达近期之最

长实地产近两日连续发布回购公告,3月18日,长实地产回购了1152.5万股自家股票,耗资5.36亿港元,回购价格在每股45.85至46.90港元之间;3月21日,长实地产再次耗资9628万港元,回购了201万股股票,回购价格在每股47至48.5港元之间,两次回购的股份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0.35%。

这是李嘉诚对旗下资产完成“世纪重组”以来,长实地产首次大手笔回购股份。两次回购仅间隔3天,且回购金额共计超过6亿港元,这在近期港股市场上颇为罕见。

从理论上来说,公司对自身股票进行回购大致有三种可能:股价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看好公司未来的经营与发展;公司拥有充裕的现金流。那么对于李嘉诚来说,是哪种可能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5年5月,长实地产的前身——长江和记实业发布了股东周年大会通告,称公司根据购回股份建议,获准“购回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股份。

10%的数字只是一个授权,但如果长江实业“来真的”,最终回购金额接近上限的话,将耗资近200亿港元。而在回购方案发出日期之前的6个月,公司并未回购公司股份。也就是说,这是李嘉诚旗下公司一年半来首次进行回购。

至于回购的原因,公司称,购回股份可提高公司资产净值以及每股盈利,但回购时机要视市场情况及融资安排而定。

显然,长实地产认为,回购的时机到了。

回购和牛市无必然联系?

自2015年6月份完成重组,长实地产在港股主板挂牌以来,股价就节节下挫。进入2016年1月,公司股价创下38.2港元的历史新低,较2015年6月最高时的77.55港元,已经腰斩。直到进入3月份,股价才开始逐渐回升。

在回购前的3月17日,长实地产报收47.95港元,较1月时的最低价高出25%。但长实地产选择了此时开始回购公司股份,显然,其并不介意股价是否处在最低点。

一个有意思的猜想是:在这个时间点,李超人旗下公司开始回购自家股票了,这是否说明,李嘉诚认为港股底部已经确认?

国元证券分析师张浩涵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长实地产回购其股票,首先说明公司认为股价被低估了。“从估值来看,目前长实地产市盈率在11倍左右,市净率在0.73倍左右,确实有吸引力。从其近10年的分红派息历史看,2006年至今,长实地产累计实现净利润341.81亿港元,累计现金分红达54亿多港元,分红率高达15.81%,这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确实是个不错的标的。”

有分析称,历史上港股公司开始集中大规模回购自家股票的年度,比如在2008年、2011年及2013年,其后港股市场都迎来了上涨。那么,李超人公司的动作,是否会给筑底加一块砖?

张浩涵表示,长实地产回购股票,和港股牛市没有必然联系。“但目前港股整体市盈率10.55倍、市净率0.94倍的估值,确实处于在历史可比的低位区间,未来如果内外部因素向好,那么随着市场预期的转变港股将有较大上升空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李嘉诚 每日经济新闻 证券分析师 回购价格 经济新闻 李嘉诚 回购价格 大手笔 现金流 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6 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