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IT小佳同学
2404 12

[宏观经济学政策] 中国ZF强势的地方错了?——听听吴敬琏怎么说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粉丝

硕士生

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635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20 点
热心指数
25 点
信用等级
20 点
经验
2887 点
帖子
60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3-7
最后登录
2016-5-5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导读:2016年4月13日,吴敬琏教授在中欧工商学院发表了题为“深化结构性改革 提高供给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讲,对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吴敬琏认为,中国政府强势的地方“不太对”,短期政策还是要用,但要少用货币政策。过去我们一直花钱,投了好多项目,但现在要普惠性节税来支持企业。而对于供给侧改革,大家已经听了很多,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误区,我们想要全面且正确地认识供给侧改革,几个概念一定要弄清。


360截图20160415141535329.jpg


吴敬琏说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60截图20160415142900315.jpg

从供给侧找问题和寻求对策,而不是从需求侧找问题。三期叠加,四降一增,目前的经济挑战大。核心问题是自08年以来,GDP的增速下降后掩盖不了一系列矛盾。

以往一旦出现问题,我们都拿凯恩斯理论三驾马车来一一突破解决问题。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受限于需求,很多教授不支持凯恩斯主义,我却认为从短期分析来看有点用,长期不合适。比如,我们遇到了投资回报递减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刺激越来越没有效果。比如,杠杆率推高,虽然有人说日本还要高,但是日本主要是中央政府债。只要中央政府在,加上日本经济实力还很强,只要政府不垮台,政府债高没问题。

但我们中国是地方政府债多,这个很难对付。中国企业债最大,这个问题非常大(欧盟对企业债对要求不能超GDP百分之九十),在某些环节上一旦不能支撑出现企业破产,就有连锁效应,其他相关企业资产负债表要减记,而一一受到影响。跑路事件不断出现,我们不能再这么干了!货币扩张导致房价猛升,近日又出台了一系列打压政策,但是房价光靠压是没用的。

这种从需求侧的改革到了去年转向了供给侧。

为什么我们能够那么多年保持高增长?从供给侧分析也可以解释:投资多,人口劳动力大增,效率提高(改革了,把城乡打通了,在农村低效利用的资源如土地和人力都得到提高;开放了,买外国设备引进技术提高水平)。但是,现在变化了。人口红利消失,投资无法支持,效率提高的余地不大了(原来使得效率提高的因素在削减)。而我们的一般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没什么区别,只是质量太差,所以要提高效率。

360截图20160415143248664.jpg

为什么强调结构性改革?

95年就提出了这个想法,为什么一直不能实现?因为存在体制性障碍,政府仍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打破这种体制才能实现改革。怎么做?要建立一套体制,激励创新和创业。很多政府来调结构,但是政府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补贴新能源汽车,但发现很多企业和政府联合骗补贴。

提高供给侧效率要靠市场,不是政府!

360截图20160415143408806.jpg

三去一降一补:去过剩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实现有效再配置。资源优化,共荣激励机制,怎么让市场发挥作用?政府也要适当发挥好的作用。

政府应该做什么?比如防止系统性风险,要释放风险,处理掉僵尸企业,免得积累;把社保缺口堵上;短期政策还是要用,但少用货币政策。过去我们一直花钱,投了好多项目。但现在要普惠性节税来支持企业。

中国政府强势,有人说是这是最好的模式,其实不是,要看在哪里强势。政府要做的不是直接决定资源配置,而是提供公共品。要做好基础研究,研究出来全社会共享;基础教育,社保系统,非指令性产业规划。不要补“供方”,要补“需方”,供需方中间夹着市场,那么接下来就让市场发挥作用吧。




从“海里”到党校,从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供给侧改革”的出镜率节节攀升。为何它会被中央高层频频提到?因为它代表了我国经济政策思维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热词之下,难免会有一些误区出现,今天就给大家把这些误区详细的辨一辨。

360截图20160415141614640.jpg

辨析1 结构性改革不是全面性改革,而是重要或关键性领域改革

关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宏观管理或宏观调控概念,它指的改革既是结构性的(重要而关键性),也是主要针对供给端的体制问题而进行的。结构性改革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针对结构问题和体制缺陷而改革相应的体制机制。第二层含义,改革不是对原有制度的推倒重来,一般的情况是在对原有制度尊重或肯定的基础上,对一些导致严重经济问题或危机的关键性制度缺陷做重大修补。

从这两层含义看,结构性改革不是全面性改革,而是重要或关键性领域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如果不对那些重要部分或领域进行改革,那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会遭遇重大挫折,甚至失败。今天,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正是如此,既面临重大的结构性矛盾,也面临重大的体制性矛盾,体制上的不完善,既影响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也影响社会公平。

例如,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既阻碍了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使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偏低,又使广大的农民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上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有效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导致严重的社会不公平问题。而破除二元结构和体制,就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推进力量。

辨析2 供给侧≠供给管理

供给侧与供给管理不是一回事,结构改革与宏观调控更不是相对应的概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宏观调控的改革,而是突出改革的难点在供给面。

我国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主要发生在供给侧,许多需求侧的问题也是源于供给体制的不合理、不完善。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把结构性改革聚焦在供给侧,聚焦在一些重大供给体制上。

宏观调控包括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但中外理论与实践表明,宏观调控主要是总量平衡和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极为少见。

供给管理

供给管理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战时管理,是特定时期的计划管理和分配方式,对供给进行强管制;还有一种是价格管制,如美国上世纪70年代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范围较广的价格管制,抑制价格上升,也就是抑制了供给;抑制了供给,又压低价格,通胀则更为明显。所谓供给学派或里根经济学,就是放松价格管制,并在供给侧减税,促进供给增加,同时配合需求抑制政策,最终制服了通货膨胀,也促进了生产率的显著提高。这是供给端的改革或政策调整,不是加强供给管理,是“去供给管理”。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并不过时,需求管理是宏观管理或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我国的需求管理确实有需要改革的方面,如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围绕着鼓励投资,以增加投资需求为中心,这实际是强调增加供给的政策,投资是中间需求,它在下一期就会形成供给能力,发展经济学重视投资,也就是重视资本积累,这种重视投资需求的需求管理,在早期和中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到了中期以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便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竞争性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公共服务领域却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问题。

对需求管理的改革主要是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把宏观政策的重点由过度偏向投资转向促进就业、扩大消费和增加公共服务上,这不是简单地向供给侧管理转变。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张宏观政策要注重长期问题、注重供给的经济学者,主要是指采取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创新的政策,而不是强调供给管理。

这里并不矛盾的地方是,增加长期供给需要制度创新,通过建立高效的制度促进长期生产率的提高,这就是供给侧改革问题。

360截图20160415144333573.jpg

辨析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不是一回事,但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结合,能有效提高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宏观调控创新的一个重要部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创新也有重要的关系。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将明显优化宏观调控环境,从而能显著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如在一些重大领域改革取得明显突破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可以更多地采取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而尽可能减少行政手段。

其次,将改革引入宏观调控,是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的新一轮宏观调控中,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区间+定向”、“总量+结构”和“调控+改革”调控,实际上是强调稳增长中的结构变量和制度变量,而这两个变量则是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主要因素。

传统宏观政策弊端

传统的宏观政策偏重于总量问题而忽视结构、制度问题,关注价格总水平而忽视了资产价格水平变化,这实际上是把潜在增长率因素看成是一个常量。按此思路,虽然总量表现比较平稳,但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却可能不断积累而愈显突出。结构失调、体制僵化不仅增加稳增长的困难,甚至使发展不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结构变化和制度创新。

新一届政府思路之优势

新一届政府从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出发,强调宏观调控要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寓短于长,以长促短,拓展了宏观调控的时间轴,形成了“短期+长期”的思路。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通过调整结构、创新体制,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是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实现“双中高”目标的重要途径。只有推动结构和制度变革,提高潜在增长率,才能实现经济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ZF 怎么说 吴敬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欧工商学院 供给侧 吴敬琏 误区

已有 4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日新少年 + 20 + 20 + 1 + 1 + 1 精彩帖子
fumingxu + 60 + 5 + 5 + 5 精彩帖子
Captain-CUI + 6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linmengmiki + 20 + 2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60  论坛币 + 40  学术水平 + 6  热心指数 + 6  信用等级 + 6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于泽龙555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6-4-15 15:40:57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BIT小佳同学 发表于 2016-4-15 14:44
导读:2016年4月13日,吴敬琏教授在中欧工商学院发表了题为“深化结构性改革 提高供给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给力

使用道具

藤椅
leijy 发表于 2016-4-16 00:18: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板凳
BIT小佳同学 发表于 2016-4-16 16:43: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eijy 发表于 2016-4-16 00:18
对于经济学一窍不通的瞎子摸象耶!
哈哈随便看看也好

使用道具

报纸
jjxjiang 发表于 2016-4-16 17:07: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吴老说的有道理
其实关于经济增长问题西方经济学可以说研究透了,什么都有,但现在主要国家都是低增长的,负利率也不行。
就目前的理论框架内其实没什么办法了。
也可以无为而治,就是由他去,相信市场的力量。

使用道具

地板
BIT小佳同学 发表于 2016-4-16 17:22: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jjxjiang 发表于 2016-4-16 17:07
吴老说的有道理
其实关于经济增长问题西方经济学可以说研究透了,什么都有,但现在主要国家都是低增长的, ...
然而我国情况总是比较特殊哈哈,你懂得,所以国家还得管~

使用道具

7
leijy 发表于 2016-4-16 23:05: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8
BIT小佳同学 发表于 2016-4-16 23:26: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eijy 发表于 2016-4-16 23:05
看了之后,知道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实际对经济学一窍不通耶!
哈哈哈那你很厉害~

使用道具

9
leijy 发表于 2016-4-17 00:40: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10
xwu622 发表于 2016-4-17 01:58: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市场经济有优点,也有缺陷。只能看到其中一面的经济学家是次品经济学家。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