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DDtudou
55064 19

[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 调节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推广有奖]

  • 1关注
  • 0粉丝

大专生

9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2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779 点
帖子
70
精华
0
在线时间
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2-29
最后登录
2017-1-11

3论坛币
自变量X,因变量Y和调节变量M,这三者的关系应该是X和M都与Y有关系还是M和X有关系然后X与Y有关系,因为要提假设,涉及三者的关系,不知道该怎么提,求大神解答

关键词:调节变量 因变量 自变量 不知道 因变量 自变量
沙发
Gloria1230 发表于 2016-7-14 16:55: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可能是这样:M积极(或消极)调节了X与Y之间的关系;或者,M越大,X对Y的影响就越大(或小)。
对调节效应的检验建议参考温忠麟、侯杰泰和张雷(2005)的论文。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admin_kefu + 30 + 2 + 2 + 2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论坛币 + 30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2  信用等级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wwwkaitian 发表于 2016-7-14 16:59: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自变量也称实验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因变量亦称反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如果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称M为调节变量。就是说,Y与X的关系受到第三个变量M的影响。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如性别、种族、学校类型等),也可以是定量的(如年龄、受教育年限、刺激次数等),它影响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正或负)和强弱. 例如,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指导方案的关系,往往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一种指导方案对某类学生很有效,对另一类学生却没有效,从而学生个性是调节变量。又如,学生一般自我概念与某项自我概念(如外貌、体能等)的关系,受到学生对该项自我概念重视程度的影响:很重视外貌的人,长相不好会大大降低其一般自我概念;不重视外貌的人,长相不好对其一般自我概念影响不大,从而对该项自我概念的重视程度是调节变量。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admin_kefu + 30 + 2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论坛币 + 30  热心指数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706ksf 发表于 2016-7-14 20:57: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是X和Y的关系受到第三个变量M的影响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admin_kefu + 10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论坛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能否再详细解说一下,最近也在关注这个问题!!
楼上的那段解释是摘自温忠麟等在心理学报2005年的《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一文吧,理解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

使用道具

地板
linjia07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6-7-15 00:49: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X,Y,M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X和M都与Y有关系,所以在用SPSS检验调节作用的时候,要做Y对X,M的回归,但是不用假设M和Y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就是,M的变化改变的是X和Y之间的回归系数。假设这么提,1)X-->Y;2)“M积极(或消极)调节了X与Y之间的关系;或者,M越大,X对Y的影响就越大(或小)”(1L).
已有 2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实有醉如愚5 + 1 + 1 + 1 精彩帖子
admin_kefu + 30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论坛币 + 3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
施海岩 发表于 2016-7-15 11:59: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变量的调节效应,说白就如楼上所说,就是M对有关x和y关系的调节作用,这不像中介效应是x通过M对y发生作用。一般检验调节效应简单方法是,做y=x+m*x回归,看mx项回归系数的正负和显著性,就可判断m的调节效应了。

使用道具

8
cumthanmei 发表于 2016-7-16 17:08: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调节作用是指调节变量对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所以应该是X与Y先有关系吧,M影响XY之间的关系

使用道具

9
danpianji 发表于 2016-7-17 10:51: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个人认为是Y和X有关系,M和Y有关系,M相当于补偿系数

使用道具

10
hacker59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7-17 10:52: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首先要明确:c既然要影响x和y的关系,肯定是与x有关系才能做到。如果只与y有关系,跟x无关……那就是多变量线性回归了。调节效应不显著,不必定义为调节变量。

照例,先PO定义:
  “如果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是变量M 的函数,称M 为调节变量 。就是说, Y与X 的关系受到第三个变量M 的影响。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如性别、种族、学校类型等) ,也可以是定量的(如年龄、受教育年限、刺激次数等) ,它影响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正或负)和强弱。”

很明显,定义说明了M影响X与Y的关系,但并没有对M与X Y各自的关系作出说明。

于是楼主所问,可以更清晰地表述为:“是M-->X-->Y,还是M-->Y, X-->Y”是合理的。

首先参考“温忠麟 2005”的一个式子,用直线回归的方法表述自变量X、因变量Y、调节变量M三者的关系:
Y = bM + ( a + cM ) X + e
可以看出,楼主说的两种情况都是可能的,发生其中一个,或者同时发生。取决于b和c是否为0
但是要注意,一般而言,c不会为0,因为c表示调节效应的显著,如果c为0就不显著了。(对于直线回归如此,别的回归方法也类似分析)
如果c为0,b不为0,就和x的地位相同了,就变成多变量线性回归,M对X Y调节效应不显著。

还有一个容易混淆的,就是交互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区别。这个主要在实际情景应用中去区分。这里我就不费脑子了,直接摘录一段来。有问题可以继续探讨。

“然而,调节效应和交互效应这两个概念不完全一样。在交互效应分析中,两个自变量的地位可以是对称的,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解释为调节变量;也可以是不对称的,只要其中有一个起到了调节变量的作用,交互效应就存在。这一点从有关讨论交互效应的专著中可以看出(例如,显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参见文献[ 8 ] ,潜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参见文献[ 9 ] ) 。但在调节效应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调节变量,是很明确的,在一个确定的模型中两者不能互换。例如,要研究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将年级作为调节变量,这个问题关注的是性别差异,以及性别差异是否会随年级而变化。如果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获得了各年级学生有代表性的样本,每个年级各用一份测试题,所得的数据就可以进行上述分析。但同样的数据却不能用于做年级为自变量、数学能力为因变量、性别为调节变量的分析,因为各年级的测试题目不同,得分没有可比性,因而按调节效应的分析方法(见表1) ,分别不同性别做数学能力对年级的回归没有意义。要做数学能力对年级的回归,应当用同一份试题测试所有年级的学生。”
已有 3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不知道叫什么cyp + 1 + 1 精彩帖子
akikoyu + 1 + 1 + 1 精彩帖子
dongyang198 + 40 + 5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论坛币 + 40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7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