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信誓旦旦的说要在毕业典礼授位那天结束我的自白,可惜,我没做到。因为在毕业典礼上校长给我授位时,拿过毕业证书的我还没有确定毕业后将去哪里,对我而言,我的博士生活还没有结束,我还无处安放。我的自白,没有按时完成。
在我确定毕业后的去向后,我以为我可以结束自白了,我曾有那么一刻兴奋地提笔打算结束,但却发现我其实不想结束它,总觉得自白的结束意味着太多的结束,虽然我知道——它终究要结束。
于是,我就为着这个终究要结束的博士生活和终究要完结的“自白”做着各种“离别前的准备”,本打算就这样结束自白(虽然我明白还有很多东西想写却没写),却发现结束前还有一个内容似乎必须要写,否则无法结束,于是就有了这个倒数第二篇自白——关于导师和学生。
作为一名博士生,在学校经常被问到“你的导师是谁啊?”,排名远远超过“你叫什么名字”。所以,博士生与导师在博士生活中是“利益共同体”。
1导师有光环不等于你可以“自带光环”
现在很多博士生选择导师目的明确——头衔大、资源多,不可否认,导师光环闪耀的确能够给一个博士生提供不一样的平台、机会和资源,但你必须清楚:导师有光环不等于你可以自带光环。
导师牛不代表你就可以牛,不要过分自我感觉良好,千万不要依仗着导师的名声和势力就可以“飞扬跋扈”、“眼里没谁”。
导师的资源不等于是你的资源,导师没有义务一定要把自己的资源交给学生,就算导师把资源介绍给了你,请你一定不要把导师对你的好当成理所应当,请你一定要珍惜导师给你的资源,请你一定不要打着老师的旗号去“扩充”资源。
导师的光环也需要你的呵护,才有可能让你雨露均沾,请你一定记住你的一言一行不再仅代表你自己,还代表着你的导师,导师对你有教育的责任,你也有维护导师名誉的责任,至少不要给老师抹黑。
2坦诚是师生之间有效交流的前提
诚然,几乎所有的学生在老师面前都有一种莫名的害怕,也许这就是“老师”的威力所在。但如果你和导师要有顺畅、有效的交流,请你一定要坦诚。
坦诚地告诉导师你的想法和规划,才能让导师对你有正确的指导和规划,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坦诚地告诉导师你的不懂、不理解之处,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最后坑的是自己。
3信任自己的导师,他会为你好的
人无完人,导师也是一样。所以,你不要苛求自己的导师样样都好,你也不要拿自己的导师和别的导师相互攀比。切忌,不要有那些不切实际的攀比!
你要信任自己的导师,要善于发现导师身上的闪光之处,学习导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导师待人待事的优秀之处。你要善于从导师那里学知识、学方法、学思维、学做事、学做人。
你要信任自己的导师,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真诚地告诉自己的导师,你要相信,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无私的职业,导师对自己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会尽他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你和指导你。
4亦师亦友、共同进步是最好的师生关系
博士三年,交流和相处最多的除了同学就是自己的导师。亦师亦友,共同进步,是我最喜欢的师生关系。
不管交流次数多少,导师都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好,同样,作为学生也应该报以同样真诚的心态,希望自己的导师好,这样,为着彼此都好大家一起努力,努力做好一个学生应该做的,努力做好一个老师应该做的,是师生也是朋友,可以安排任务也可以交流讨论,有严肃也有轻松,有批评也有鼓励,有付出也有收获。
不是每一位导师都有时间有精力带学生,但作为导师你一定要带,否则你不会成为学生心中的导师;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把导师安排的任务当成自己的事,但作为学生你一定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要应付老师,否则你应付的只能是自己。导师教学生,学生为导师分担任务,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应该付出,当然都会有收获。
做好一个导师应该做的,做好一个学生应该做的,都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
都说好的导师和好的学生是需要缘分的。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带的很出色,也不是每一个导师都有精力和时间指导学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导师所教的东西。
我是个幸运的人,我很庆幸我和我的硕导、博导都是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导师们尽其所有在指导我、教育我,我在他们身上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导师鼓励我大胆追求自己想要的,导师用数不清的“花脸稿”一步一步教我如何做思考、如何研究、如何写作。我看得到导师的用心,也看得到自己的进步。
我的博士自白不能没有对导师的感谢,但我所有的感谢都显得那么轻,仅以此文献给我的导师,谢谢您对我的精心栽培、谢谢您的默默支持。
最大的感恩就是不辜负,我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更好,让老师们放心!
有一天,我也会成为老师,我也会有我的学生,希望我们能够是师生,也是朋友;希望我能在他的人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也希望我能从他身上学到我所没有的;希望我们共同进步,在彼此的人生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