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杨明凡
420 0

[休闲其它] 乐视就是中国经济的缩影?它代表了新经济阶层的搏命上位! [推广有奖]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186623 个
通用积分
7719.7962
学术水平
2591 点
热心指数
3812 点
信用等级
3521 点
经验
120054 点
帖子
32152
精华
1
在线时间
83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1
最后登录
2024-1-31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乐视既代表了新经济阶层的搏命上位,也是中国经济的缩影。这个缩影,掺杂了新经济、旧经济和金融生态。

    贾跃亭属于一步跨到云端、不给自己留余地的那种梦想操盘手。

    乐视既代表了新经济阶层的搏命上位,也是中国经济的缩影。

    这个缩影,掺杂了新经济、旧经济和金融生态。

    现在面临的资金链问题,不是乐视的命门。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至少不是核心问题。

    问题在于它能否通过“内容为王”散发出自然的、可持续的连接力。资本回过头还是会看它的核心能力。

     1、乐视的一切问题都来自于超前连接

    任正非说:“快三步是先烈,快半步是英雄。”

    策略并非不对,而是在于超前。

    主干强健才能生态互补。乐视的主干是内容。

    超前的版权布局、优质的用户体验、靓丽的会员收入,和行业稀有的盈利能力。

    但乐视在连接上拉的战线太长。因为乐视的连接很多是支出性连接,而不是现金流入型连接。铺得越广,损耗越多。

    这一点是和BAT的最大不同。

    包括终端在内的很多业务,是它为自己的内容打通渠道的方式,是一种获客成本而短期看不到利润增量。

    那么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花巨额长周期成本去建立连接,需要在快速运作中找到那个可以变现的红利节点。包括业务上的,和时间上的。

    因为每项连接,电视、手机、汽车,都是花费巨额的人、财、事、物的成本投入。

    是不是有足够的适配内容、服务,是不是对协同衔接有基本的把握,至少是预估?

    如果在建立更高的内容粘性之后再去做生态,会迥然不同。因为通过内容散发出自然的连接力,和低价补贴的方式铺终端让用户接受内容,是不同的效果。

    去年中央财经大学刘姝威对乐视的劝诫:“内容产品才是扩大用户规模的杀手锏!”当时被很多人嘲讽。

    其实乐视应该重视。内容能力是乐视一切连接的核心!

    互联网已经不缺连接,缺的恰恰是优质内容。单从连接层面突破的成本,太高。

    汽车,可能是贪大求全的一举,以乐视现有能力。因为跟现有业务协同度太低,汽车带动不了现有,现有支持不了汽车。是个脱离视听领域的高投入产业。重点在于智能控制和交互,而非只是视频。

    现在的消费者,还没有到为梦想买单的程度。

    贾跃亭对外发出“停止烧钱扩张”和“刹车检修”的信号之后,最难的是想清楚并决断:取什么,舍什么。

    但是也要理解,乐视这么拼命,是因为:

     2、乐视模式代表了新经济阶层的搏命上位!

    它用给新经济持续加杠杆的模式挑战旧经济。在业务模式上、组织结构、权益分享、行业连接、以小博大和未来视角上,跟所有的传统企业甚至互联网企业都不一样。

    打土豪、分田地、干革命、斗地主。

    它的价值在于梦想放大到极致之后,带来的全社会的情绪共振和参与。

    中国除了政府信用和土地信用之外,没有从银行持续融资的条件,它就把股权融资最大化。

    除此之外,发债、质押、担保,能用上的手段都用上了。

    为什么?不加杠杆还是跑不过传统经济,因为没法像地产商和地方政府那样有足够的融资授信。

    到今天,虽然经济流量越来越倾斜于互联网,但是中国最重要的资金流——银行——没有放水进这个领域。

    即使在互联网,中小企业也是被挤压的一类。难有出头天!

    除了BAT那几个少数平台,其它企业还是没有资格做太大的梦。而企业阶层在不断固化,在线上都已经开始形成“新地主阶层”——流量的垄断者。

    梦想最大化意味着杠杆最大化。资产是弹性的,债务是刚性的。

    雷布斯VS贾布斯,都不容易

    一旦债务吃紧,要么做强资产、平衡负债;要么削减成本、消化债务;要么继续融资、时间换空间。

     3、本质上来说,乐视是中国经济的缩影

    中国这十年来就是信用和资产循环扩张的过程,最终做高资产价格,同时堆积起巨量资产和债务。

    乐视一直在以新经济为锚扩张信用,做大资产、债务飞升,资产连接无边界,融资需求无上限。

    这是一个正反馈效应,通过内容撬动连接做大资产,以之加杠杆信用扩张,信用扩张的同时做大资产继续撑高估值。

    是不是有点熟悉?中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也是这个模式。只是各自锚定的标的物不同,传统经济锚定土地,新经济锚定的是流量、用户。

    但后者终究还不是资本市场的标准化信用抵押物。

    只要没有中国最大的金主——银行的认可和支持,就没有信用和资产循环扩张的资格。

    虽然乐视的运作能力已经登峰造极,但还是有个顶部。

    资产负债表失衡的时候,要么可持续负债,像开发商拿地那样,增资产增债务;只要增不了债务,就要把资产回报迅速做起来。

    对乐视来说,要梳理出有效资产,提升生产率;基于生态的互通协同最大化,提升流通效率或者释放倍增效应。

     4、但是,乐视和德隆是两码事

    乐视网这两天被钛媒体拿来和当年的德隆系并列。

    实质上没有可比性,而且钛媒体对乐视债务的计算太浆糊。

     1、乐视是有主业的加杠杆,业务模式之间的协同虽然不完美,但毕竟有。德隆是无主业的金融杠杆模式,而且高度依赖二级市场。

     2、乐视的资金链,应该看的是存量债务和期限,把所有股权融资和历史融资计算成千亿是不准确和无意义的。大量生态子公司的一级市场股权融资,重点是业务节奏,而不存在偿付问题。

    最关键的还是乐视网上市公司目前的短期负债。

    到2016年9月30日,乐视网总负债189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流动和非流动负债合计103亿元。

    在103亿中,短期借款只占30亿元。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合计有60亿元。

    这60亿元,也就是乐视目前资金链出问题的地方,比如手机供应链应支付的供应商货款。

    这些应付款的压力又取决于前端的销售回款情况。也就是乐视终端在渠道端的销售情况。那是一片激烈搏杀的红海。对应的是大量的应收账款。

    2015年以来,乐视应收账款大增。今年6月深交所曾针对乐视应收账款大增发出问询函:

    “公司应收账款由期初的19.79亿元增加至期末的35.59亿元,2016年1季末增加至38.96亿元,请结合公司主营业务中不同业务的销售和结算方式,说明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具体原因。”

    乐视回复称:主要是在广告、发行和终端业务上给下游客户的账期。其中最大的还是在终端铺渠道上。

    到2016年9月30日,乐视网应收账款达到50亿元。

    以上说明什么?乐视欠的钱都在实体产业链上。对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还没出现断粮。也就是优先资本信用,劣后实体信用。因为供应商太多,不缺。

    这个也是反衬当前实体生态的恶劣。乐视/大客户是中小厂的救命稻草,也是他们的催命毒药。

    这些中小厂,大企业的供应商,处于经济生态链的最底层。

    这是中国经济的另一个缩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经济 新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 资产负债表 应收账款 中国经济 操盘手 新经济 英雄 会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