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ing22047
917 4

你为什么要信中医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粉丝

博士生

6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60 个
通用积分
0.0380
学术水平
37 点
热心指数
33 点
信用等级
30 点
经验
8423 点
帖子
256
精华
0
在线时间
3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3
最后登录
2022-7-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理性只是世界的形式,意志和情感才是世界的真相(如果不愿意看文字,可以在优酷上搜索"你为什么要信中医")

        
我这里首先表明我的结论:中医是一个科学的体系,甚至可以说它比西医更加的科学。在后面的时间里我会对这个结论进行详尽的论证。其次,我想给大家,尤其是学习西医的同学们给出一些实用性的意见,建议大家赶快把中医学起来,越快越好,因为这事关你们在不久的未来毕业时能否有作为医生的工作可干。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后面的时间里我会详细地论证这个论点。其次,随着我的讨论的深入,你会发现,对中医的讨论涉及到诸如目前很火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最前沿科技。中医这个古老的学问,包含有你远远想象不到深刻的内容。

第一讲:西医的认识论基础

本次我想重点谈作为西医和生物学基础的认识论和逻辑结构。对于西医和生物学的科学性是大家一致同意的。所以从西医入手来分析西医为什么是科学的,它的认识论基础和逻辑结构是怎样的,这就提供了一个大家都一致同意的基础。这有利于讨论的不断深入。这里我先预报我的思路,这个思路是,我们跟着西医的科学性这条道路不断前进,随着讨论的深入你就会逐渐发现,这个科学性的根基是有问题的,是值得怀疑的。


从基础理论上来看,西医也好目前的生物学也好,都建立在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西医研究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方,西医有坚实的解剖学的内容,对身体构造,组织器官的结构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认识。有对生理过程病理过程仔细的观察,比方消化的过程,呼吸的过程,病毒和细菌侵入组织导致损伤的过程等等。西药的成分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成分是怎样的,分子式是怎样的,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药物的吸收过程起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基本上是清晰明了的。


接下来,西医诊断治疗等过程是客观化的,数字化的。你去看病,首先就是做各种生理病理检查,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等。这些检查的结果都不是基于某个具体医生个人的判断,很明显如果是这样的判断,那结论就肯定有主观性。西医的检查结果则是脱离了这种主观性的,客观反映了机体当前的情况变化等等。而且这些结果都是数字化的,这意味着结果绝不是似是而非的东西,他们非常精确,不模糊。这两点:客观性和数字化,是符合我们对科学的期望的。


再接下来,西医的因果关系说的也很清楚。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说的很明白。而且这一点似乎是中医的死结。中医的很多药,似乎都说不清它的因果关系,或者说,并不能肯定疾病的康复这件事与服用药物这件事之间的因果关联。比如说,某天我感冒了,然后我服用一副中药,然后我病好了。单从这个过程来看,能不能说这副中药是病好的原因呢?很显然不足以说明。因为如下的一些事实也是经常发生的,比如某天我感冒了,然后我喝了大量的热水,上床睡了一觉,然后病好了。或者我感冒了,然后我躺了三天,什么药都没有吃,然后病好了。这样的事实都是常见现象。这些事实都在否认所谓吃了那副中药是我病好的原因。如果非要说的话,也只能说吃那副中药是病好这个结果的部分原因,但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多大部分上是原因,这又说不清。关于讲清楚药物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西医有严密的论证,这就是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一些偶然性因素,发现药物是否真的有效果。


总结一下,以上三点,其一:西医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是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对象的实际观察测量,他有非常坚实的污水厂基础;其二,西医是客观的,客观性已经发展到数字化的程度,非常精确,毫无模糊之处;其三,西药与其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经过了严密的实验论证。这三点就是我们对西医西药对最赖以信任的地方。反过来说,这三点也是大多数人对中医最怀疑的地方。


     接下来要再深入一步,为什么西医生物学会拥有这些特点?或者说,西医是怎么从最原始的对生物,对身体的认识逐渐发展到上面的这三点的,其中的原因何在?


这听上去似乎是医学史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把西医历史所有重要的人物和他们的思想都过一遍。关于西医生物学,之所以会发展出以上三个特征,我不准备说一大堆西医发展史。这里我只说一个英文单词就足以说明。这个词就是physical。这个词的一个意思是:物质的,物理的,比如,the physical world,物质世界,physical laws 物理规律 或者自然规律 也有一个意思是:生理的,身体的(这里是排除了精神那部分生理、身体),比如physical education 体育。这个词提示我们,在西医生物学的思想中,物质的物理的和生理的身体的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推动西医和生物学发展的思想,其实就是推动物理学发展的思想。所以我们可以把视野扩大一点,来看看物理学。


我敢断言,大部分反对中医的人至少都有高中以上程度的教育水平。只有经过了高中教育,尤其是经过了高中物理学的教育,才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学概念。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接受了高中物理学的思想模式,逻辑结构的人,在大致了解中医的时候,几乎就会下意识的把中医归入非科学,伪科学的类别。对此我想说的,这是一件好事、大好事。这证明了科学的观念理性的力量深入人心,这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对中国进步大有好处。


西医的三个特点的来源正是来自高中物理,主要是经典物理体系的认识论和逻辑结构。经典物理恰恰包含那三个特点:首先它有来自经验观察的数据,物理学的研究建立在感官认识的基础上而非形而上的玄想,这是科学的第一个重要标志;其二物理学可以被数学化从而实现精确的计算;他的结论具有实际的有效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强有力的工具。

前面我说过,我的思路是这样的,从西医的科学性入手分析,逐渐深入,到一个临界点,在这里会发现西医生物学的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现在已经深入到这个临界点了。所以大家要注意。


我们从西医找到了三个根本特点,然后发现这三个特点来经典物理体系的认识论逻辑结构。这时你应该会想到,经典物理其后的发展是导向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可以大胆假设,是不是当今西医也会导向一个相对论医,量子医学的方向呢?


经典物理在十九世纪末发现了一些没法用原有理论解释的现象,比如:原子中发现中子,质子和电子;发现了放射性现象;光的波粒二象性等等。这些发现打破了原有的对物质,对运动的机械看法。比如质量和运动是有关系的,质量和能量是有关系的。


如果想更好地理解经典物理向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转变的过程,还要在逻辑结构的层面上看。这里我先预警一下,以下内容有些抽象,请提前准备好兴奋剂。

上面说到经典物理学的三大特点。物质基础,精确化,有效性。实际上这三个特点都在一个层面上,就是经验层面,感官层面,感觉层面。就是在看到见摸得着的层面上。不过物理学的全部内容如果只局限在这个层面上,那物理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科学。道理在于,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吗?当然不是。天体运行的规律并没有写在天上,肉眼是看不见的。这个逻辑并不复杂:如果物理学完全没有超验经验层面,感觉层面的内容,怎么能保证他能发现、能找到一个超验层面,超感觉层面的规律东西呢?这个逻辑讲到底,就是不能无中生有,本来没有的东西,怎么能突然就生出来呢?反过来说,如果物理学最找确实找到了超经验的规律,这一定说明物理学中一定包括超经验的东西,正是这个超经验的东西导致最后找到超经验的规律。这个道理简单讲,你有什么,你才能生出什么。你有玫瑰的种子,你才能长出玫瑰花。


所以这里要着重的提出物理学的第四个特点:物理学首先拥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的、超越经验层面的定律——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全部的学科内容。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动量定理。从根本上说,动量定理是根据牛顿三定律这三个超验的定律,运用数学工具推导出来的结果。也就是说,即便不做小球碰撞试验,我们只要坐在书房里,在纸上进行一番演算,就可以把动量定理推导出来。这一点其实和数学很像,三角和内角和180度这个结论并不需要实际的去测量,通过推理就可以。


我们做物理实验,其实是验证这个来自纯粹推理的定理,即便实验结果不符合计算要求,也不能说这个定理失败了。实际上你做实验的结果绝对不可能精确符合计算结果,如果你问老师,老师会解释说,那里面有误差,有偶然性因素、也不可能有符合动量定理条件的所谓不受或者外力和为零的系统等等。把这些误差排除掉之后的结果就符合计算结果。大部分人恐怕都接受这个解释。

但是,现在我们就是要较一回真呢?如果这些偶然性因素,这些误差就是不能排除掉呢?你会发现什么?当然,具体会发现什么,这是物理学要研究的内容了。不是我的主题。我这里其实想提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要把这些偶然性因素排除掉,这么做的思想动机何在? 我们为什么倾向于把偶然性的因素排除掉?


我们知道,现实世界就只有两个方面,必然性的和偶然性的。所以初步的想法是,如果排除了偶然性的东西,那剩下的岂不都是必然性的东西了吗?必然性是现实世界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太阳的东升西落重复了几亿年。像这样的现象似乎说明宇宙是在按照一个精密设定的轨道以确定性的模式在运行。如果能够发现这个确定性的模式,就可以预测宇宙在所有状态的运行状态。从这个例子看,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排除掉偶然性。因为偶然性不可预测,不可捉摸,不可掌握,偶然性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从偶然性里你找不到确定性的东西,这是个多么可怕的地方。这里突然想到三体世界,三体人为什么要远征地球,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可以掌控的未来。偶然性在时间上的体现是什么?就是历史,历史之所以是历史,正在于历史是希望和恐惧的对象。历史是不可测的。历史性就是偶然性。


只有排除掉偶然性,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未来。这就是大部分人这么做的原因。不喜欢偶然性,把偶然性排除掉,这样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就是机械必然性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机械必然性,讲到底就是一条,它排除了偶然性。


在科学研究中,机械必然性的世界观对于处理非生命物体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很有帮助,效果最明显。因为非生命物体的相互作用确实在很大程度是机械必然性的。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机械必然性世界观展现出的是一幅机械的、静态的,必然性的,抽掉了历史属性的宇宙。即便说,这在非生命物质世界那里似乎还说的过去。但是一旦我们的视野扩展到生物界,尤其是扩展到人类世界。这种线性的,静态的,必然性的世界观就基本不适用了。

当我们认识生物界和人类世界,偶然性、历史性才是本质性的属性,必然性才是短暂的,偶尔的,临时的,必然性有时只是一块块小小的浮萍,漂浮在偶然性的大海中。

对于偶然性的世界,该如何去把握呢?为了思考的方便,这里简化一下。把这个偶然性的世界浓缩成一个做随机运动的物体。


                              随机运动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意志。


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随机的,任意的。这意味这个物体受到的力在随机任意的变化。而如果一个力在随机的变化,那么决定这个力的因素也在随机的变化。这个逻辑无限推导下去就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即有一个逻辑上最初的,起始的因素自主性的、主动的在做随机变化。这个自主性的,主动性的变化的东西就是一切物体随机运动的根源。所谓自主性的,主动性的东西,一个词简称,就是意志。


我想现在一定有朋友在反对我了。这不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唯意志论吗? 你这根本是谬论。


不要急,请耐心听我下面的解释。我相信一定会对你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唯物绝不仅仅来自教育体系的灌输。实际上唯物是一种天生的倾向,是一种常识性的判断。 无需谁来教育你,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经验告诉你,屁股底下的那个坚实的,平滑的支撑着自己的板凳的真实性,要胜过头脑中一个关于狮身人面像的想象。唯物主义其实是建立在常识基础上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的真实性总是胜过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当你听到我的这个结论,生命和人类世界的基础是意志本身,你会下意识的想,难道有脱离了物质基础的生存意志吗?这不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吗。实际上,你的反对是建立一个最初级的物质观的基础上的,这个物质观认为物质只是感官感受到的对象。这只是最初级,最原始的物质观,大部分成年人的物质观都是超越这个层面的。大部分成人年都知道,物质并非就只是感官能感受到的对象,像电场磁场这一类的物质就不是感官对象。但这个水平的物质观同样有问题,它对物质的理解是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非黑即白的,必然性的理解。它认为甲就是甲,不能同时是乙。物质就是物质,不能同时是精神。根据上面的分析,大部分人之所以接受这种物质观,重点在于这种物质观是必然性的。他虽然蒙蔽了我们对世界真相的理解,但他至少提供了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在这里是我的领地,我的领地我做主。一旦走出这个领地,就是自己不能掌控的偶然性的领域了。所以大部分人不愿意放弃这个物质观。 再往上,就是波粒二象性的物质观,辩证的物质观,物质也是精神,精神也可以是物质。就像光可以同时是粒子和波。这种辩证的物质观的核心就是偶然性,物质既然同时是精神和物质,那么它究竟什么时候是精神,什么时候是物质,这就是偶然的了,至少没有机械性物质观那样的必然,可掌握。把握这个偶然性的物质观是需要勇气的,它把你带出来你的领域。带到偶然性的,历史性的领域里。 顺着辩证论的物质观就可以理解,意志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就是物质,当然它既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也不是非黑即白的,纯粹物质性排除了精神性的物质,意志是精神和物质的统一。如果做个大胆的猜测,意志就是宇宙规律的具体体现,宇宙规律的展开就是意志。


以上从西医的三个科学特点出发,找到了这三个特点的来历经典物理,然后分析了经典物理学背后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指出经典物理学背后的世界观是机械的、必然性的、静态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只能近似的适用于非生命世界,但在生命世界和人类世界,符合实际的世界观是动态的、历史性的、偶然性的。最后我们分析这个历史性,偶然性的世界背后的原因——意志。并且指出,从更高水平的辩证物质观来理解的话,意志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意志就是规律本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意志就是规律本身这个结论,下期我们先来看这个观点在生物学,进化论上的具体应用所带来的更加合理的结论,然后再看这个结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Education Physical ducation cation World 优酷 中医学 情感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沙发
ning22047 发表于 2016-12-2 20:20: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二讲:

上一期我们谈到,目前的西医有三个特点: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客观化,药效有明确的因果保证。然后我们发现这些特点其实来自物理学,或者说,推动西方医学和生物学发展的思考就是推动物理学,主要是经典物理体系发展的思想。随后我们指出,经典物理学背后的世界观是机械必然性的,其物质观是形式逻辑的,非黑即白的,是割裂了物质与精神相互关系的物质观。然后指出,这种物质观只能近似的去处理非生命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生命,对于人类来说,这种世界观和物质是无效的。生物世界,人类世界的世界观是历史性的,偶然性的,是辩证性的,生命的本质就是意识,意识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意志同时包含有两个特点:首先他是主动起变化的,所以它有能动性,其次意志不是不可捉摸的,不可测的,所以它有规律性。意识就是自然规律的具体展开。这一次我们来看看,把这种历史性的,偶然性的世界观和辩证性的物质观运用在生物学和进化论上可以得到的更加合理的答案。


有些朋友觉的,当今的西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一日千里,也许不久的未来就能生命的奥秘、治愈所有疾病。有快速的发展不假,但是不是会在不久的未来实现这一切呢?如果方向错了,一日千里就是朝正确答案却来却远。我在这里讨论的,就是方向问题。


当今的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一日千里,但它的发展主要是在机械必然性的层面上,在机械必然性的物质观的层面上开展。比如,现在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寻找到基因这种物质。根据以上逻辑,基因就是生命的本质,基因是疾病的原因,基因使生物生存的基础。按照这个逻辑,对生命的认识就是不断深入对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的研究,从宏观的层面进入微观,进入分子层面。


但是这个解释是说不通的。首先,逻辑有问题。如果生命的本质就是组成生命的物质,研究生命就要不断深入的去了解组成生命的物质,在分子层面研究生命就比在细胞层面研究生命更加解决生命的本质,那么为什么不在原子的层面上研究,发展出原子生物学,在电子的层面上,在质子的层面上? 这岂不是更加解决生命的本质?


其次,实际观察也能发现,即便给你组成生命的所有物质,包括矿物质,水、蛋白质等等,你也很难通过把这些物质组合成生命的结构的方式创造出生命。这说明生命的本质是超越了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当然你也可以说,目前创造不出是因为对生命的结构还没有研究彻底,有一天我们把生命的物质结构彻彻底底的研究出来,而且那时的技术手段也很先进,可以把这些物质基础做成非常精致的生命的结构,那么生命就诞生了。这实际上又回到第一个矛盾,所谓逻辑层面上的矛盾。请问什么是把生命的物质结构彻彻底底的研究出来?是在分子层面上,然后进入原子层面,质子层面? 在细节上的研究永远没有尽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研究可能从根本性的方向上就偏离了正确答案。


此外,在这种认识论基础上得出的进化论矛盾重重。

进化论的逻辑缺陷是,首先,既然基因突变的方向是随机的,偶然的,它的结果就是无限多的,从这无限多的可能性中出现一个适应周围环境的结果的概率是多少,简直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打个比方,好比是让一只猴子随意在钢琴上敲击,最终可以演奏出一首世界名曲一般的超超小概率事件。  


其次,在宏观上,一个动物个体必须依靠自己的顽强的生存意志去战胜竞争对手,但是在微观上,它反而是依赖着不可捉摸的,彻底随机的偶然性去适应环境。这明显割裂了宏观与微观。实际上,进化论的逻辑也可以推导一个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相反的结论,那就是天命论。试想,既然一个生物优秀才能胜利,那这优秀是哪里来的? 他来自这个个体的一些适应环境的身体能力和结构,那这些条件是哪里来的,是基因的随机突变来的。那么说,一个生物的优秀不就是来自随机的基因突变吗。所以优秀来自随机,来自不可捉摸的天命。所以根本不必去奋斗,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进化论背后站的着,不是科学的逻辑,而是一个天定论。这已经不是理论上的推导而是已经进入并且安排现实生活了,我们知道,现在有人已经开始研究什么犯罪基因,成功基因之类。


最后,进化论的缺陷是无法解释人是如何进化来的,人这种生物很明显是进化上的失败者。相比人,类人猿才是更进化了的物种。进化论的原理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所谓适者生存,即大自然要求各个物种的器官适应他们各自所处的独特的自然环境,这就是生物器官的专门化。高度专门化的器官和适应一定环境的生存本能是动物完善性的标志。比如老鹰的眼睛非常敏锐,豹子的奔跑速度非常快,乌龟有坚硬的外壳。与动物相比,人的器官没有高度的专门化,人的本能也并不专门适应某个特定环境。要说本能,人可能只有一种本能,就是学习和思考的本能,但这个本能并非来自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在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思考时,应该跳出仅仅在机械必然性的层面上,在机械性物质观层面。而应该在意志的层面,在偶然性和历史性的层面上,在辩证物质观的层面上。完全可以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生存意志本身,生存意志先存在,在微观上,它去组织利用可以获得的物质去建造基因的高分子结构,在宏观上,生存意志使得动物器官高度专门化,动物行为高度特殊化。


如此还可以解决进化论的逻辑缺陷。

如果我们沿着生命的本质就是生存意志本身这个思路思考下去。首先,宏观与微观层面就没有矛盾, 宏观上一个个体战胜对手要考生存意志,微观上的进化同样需要生存意志。这样可以提出一个进化论的想法。进化在具体个体的层面上展开,具体生命好比在市场上竞争的个体,每个体所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降低自己的成本,获取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为此每个具体个体都在把自己能获得的物质基础,资源进行最优化组合。最优化活动发生在每个生物的一切层面,从细胞到器官到个体。最优化活动在物质层面上的结果,在微观层面上是基因的形成、变异和遗传,在宏观层面是动物的独特的习性和行为模式。这些出于个体的最优化选择导致了生物的进化,从细胞层面相当于个体户单干,相互联系比较松散,发展到器官层面相互之间加强了联系,到了个体层面用高级的神经系统去调节相互关系。


这个思路也可以理解人类的出现。可以观察到,生物越低等,其生存越需要依赖先天的物质性基础,而动物越高等,越是依靠后天的学习、思考等意志性因素来维持生存。这反应出一个意志能力不断进步不断升级的过程。因此进化的核心并不是物质的进化,不是基因的突变,而是生存意志的进步,是主观能动性的提高。从最初原始的进食和繁殖的意志到人类意志。如此才能解释人相对于其他动物的优势并不是身体的物质基础,而是人类的心力和脑力。


    下面我将具体来谈中西医的生理,病理,诊断,药物和治疗等等方面。


中医的认识论基础和逻辑结构

前面说过,西医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是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对象的实际观察测量;其二,西医是客观的,客观性已经发展到数字化的程度,非常精确,毫无模糊之处;其三,西药与其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经过了严密的实验论证。


这三点是西医科学性的体现。现在知道,其一,说西医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建立在宏观层面的解剖,微观层面的分子。这恰好说明西医的物质观是机械必然性物质观。从这一点可以看到,西医的物质观还没有上升到意志性偶然性的辩证性物质观。


从这一点来看中医。中医的第一个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它建立在一个虚无的基础上,所谓气。然后是更加令人难以捉摸的阴阳五行。中医学的物质基础“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理论结晶,关于这个概念在中国哲学中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讲一大段内容,但是这里我不准备讲这么多,只需要把中国的“气”与西方相类似的概念,比如“四元素”“原子”等做一个对比,就可以得到一个最本质的理解,这个对比是英国的著名科学哲学家李约瑟博士的论述,他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当然这里更准确的说,是意志性宇宙的哲学。


使用道具

藤椅
ning22047 发表于 2016-12-2 20:30: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阴阳五行就是对“气”的意志性的准确描述,所谓相互对立,相生相克等等。只有自主性、主动性的东西才谈得上相生相克,没有主动性的石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谈不上相互对立。

从意志性的气这个角度去看生物,和从非意志性的,机械性的原子去看待生物,就会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对健康,疾病的图像。对于西医的图像,为了便于理解,用物理学的小球碰撞模型来解释。

在小球碰撞模型中,小球乙原本处于静止状态或者是按照恒定速度沿着既定路线运动,但是由于小球甲的碰撞导致其运动状态的发生变化。这里,如果把小球乙原来的运动状态规定为健康,把小球乙被撞击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规定为病态。可以看到,从健康状态变化到病态的全过程,完全是来自于小球甲这个外力作用的结果。如果想要把小球乙的运动状态还原回去,就必须精确测定当前小球乙的运转状态,包括速度,方向,自转、表面光滑程度等一系列物理属性。之后通过运用动量定理之类的运动学公式计算出把小球乙回复到初始状态所需要的所有物理量,再去制作一个所有物理属性都符合条件的小球丙,让小球丙精确地按照设计好的角度、方向等去撞击小球乙从而使小球乙回复到原先正常的运动状态中去。

可以看到,这个过程中严格地遵守了机械性必然性的逻辑思路,整个过程充斥着精确定量的精神。
这个在物理学中的抽象过程对比于西医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西医对生理和病理的认识都充斥了机械性物质观的精神,严格遵守了机械性因果关系的思路。比如以对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为例。 西医对感冒病毒进行了精确分类,首先大致分成甲型、乙型、丙型流感病毒,而甲型流感病毒又会进一步变异出各种亚型种类。这种种不同的类别来源于病毒不同的分子结构。与之匹配,针对不同的病毒种类,主要是针对不同病毒的特定结构研究出不同的药物。每种药物都有特定的靶目标。这整个过程,包括精确的确认病毒的种类、发现其特定的分子结构、研究特定药物、让药物去针对靶病毒产生作用从而杀死靶目标,这个过程完全对应于精确测量小球甲乙的物理属性,通过运动学公式找到符合要求的小球丙,用小球丙去撞击小球乙从而使其回复初始运动状态。

而中医是建立在意志性物质观的层面上,在这个层面上更多的是看到策略性,战略性的内容。打个比方,当我们思考战争时,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思考,其一是武器层面,在这个层面上要研究武器应该拥有何种物理属性才能最大效率的、精确的杀死敌人;其二是战略战术层面。究竟是采用全线进攻还是迂回包抄,是声东击西还是围点打援等。可以看到,所谓武器层面就是机械性物质层面关系,而战略战术层面则是意志性层面。

    在意志性层面上,如果处于相互矛盾中的意志处于可控与动态平衡状态,这可以定义为健康状态,于此相对,病态则是矛盾运动处于不可控的、失衡的状态。因此,治疗过程就是调整失衡的矛盾运动,具体看,这个调整过程的核心就是要找到矛盾运动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里的思考除了关注机械性的武器层面之外,更多的集中在意志性的战略战术层面。
还是以感冒为例,中医对感冒的分类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具体到风寒感冒中,又可以分为风寒表实证与风寒表虚证。这里的风指的是风邪,也就是病毒细菌等外来的治病因素。表实和表虚则分别对应身体状况。表实者,一般体质较好,抵抗力较强,症状见恶寒无汗,脉浮紧;表虚者,一般指体质较差,抵抗力较弱,所以营卫不和,恶风有汗,脉浮缓。
很明显中医对武器层面的研究比不上西医的精确,它更多地发自战略战术层面。身体是否产生感冒的症状,不仅看风邪,还要看身体的虚实,要看风邪与身体这一对矛盾的运动状态,要分析这一矛盾中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即便有风邪但抵抗力强,卫气充盈,也不会有大碍,这种情况甚至不必吃药,多喝热水发发汗便能自愈。风邪不强但卫气虚弱,病入脏腑转为虚症就很要命。

根据以上分析也可以解释中西医在诊疗过程中的差异。西医诊断基本依赖各种具体数据、实测图像、解剖等。这充分展现了机械因果关系层面上的精确定量特征。这一点使西医看上去非常客观、透明,西医给人的这一直观印象使其显得非常值得信赖。而中医似乎更多的依赖医生个人的感觉,甚至是直觉。科学要求的客观性怎么能和主观性,甚至是和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判断相融洽呢?对此该如何回答。

科学毫无疑问要求摆脱个体的主观性,摆脱个体感觉的随意性,科学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这个基础一定是客观的、精准的、能够实证的。所有不符合这三条特征的理论一定是伪科学,是非科学。

来看中医,中医生的判断虽然有个人差异,但这种差异性一定是维持在一定的程度之内,如果两个人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那么一定有一人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中医生的判断绝非彻底的因人而异,随意而为,而是如同价值规律中价格围绕价值做上下的波动一般,不同的中医师的判断围绕那个真正客观的原因在上下左右的波动。而把这些意见叠加起来的中值就在最大程度上反应了真实原因。 这一现象可以用意志的特点加以解释。意志性物质观的特点是偶然性,非连续性,这使其不可能有机械性物质观中体现出的精确定量性,而只可能是建立在统计规律基础上的客观性。以统计为基础的客观性正是中医师诊断的最大特点。因此,感觉绝非与真理隔绝。实际上,有些人生阅历的人能更深入的理解到,精确的关系不止是数量关系上的,更是感觉上的精确。那种不能增之一分减之一分的美感,把握重大历史时机时的直觉;处理社会关系的尺度拿捏;组织管理中的进退自如。 这些精确都是以数量关系的精确为基础,但他们更是超越了数量关系层面,超越了机械关系层面,在意志层面上的精确。这里也可以得到结论:脱离了感觉的真理的真实程度并不高,只有与感觉结合的真理才是更加真实的。

从这一点出发,可以论证我在最开始提出的观点,即建议学习西医的同学们赶快把中医学起来,这可能决定你将来能否找到医生的工作。我们来看,中医和西医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占据的地位是不同的。

先看西医。我们一再说到,西医可以对比与经典物理学对物体运动的研究。所以还是从物理学开始。先给大家出道高中物理题。初始状态是,小球甲正以每秒5米的速度沿x轴向右运动,问,如果用相同质量的小球乙去碰撞小球甲,甲乙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并使甲乙都停下来,小球乙的速度是怎样的? 我相信同学们应该很快就做出来了。答案是每秒负5米。接下来我想请问,目前这个工作能不能被电脑取代?作为对比,请问大家,目前电脑能不能创造一幅作为艺术品而非工艺品的画呢?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能在高考中超过人类考生,能在围棋上残虐人类对手。上面这道基础题自然是不在话下。问题的答案来自于机械必然性物质观的特点。这种物质观排除了偶然性的产生,就可以用数理逻辑的工具去精确定量的描述。这个工作中包含了两个核心,其一,找到足够多的,足够精确的经验数据,比如小球的运动速度,方向,质量等。其二,在数据间建立数理逻辑关系。这个过程完全排除了情感,意志,感性存在的必要性。或者说,这个过程彻底排除了人这个情感的,意志的,感性的存在。所以,探索的过程不但完全可以交给由数理逻辑掌控的电脑包办,而且交给电脑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人脑。 因为人脑中的意志、情感因素完全污染了纯粹的数理逻辑判断,人的存在只能是造成数据误差和错误结论。

转回医学来说,从理论上说,西医的整个诊断过程完全不需要一个拥有情感,意志的感性存在物的参与,这样的参与能且只能造成最终结论的错误,西医的诊断不需要医生的参与,人的参与是错误结论的充要条件。 西医的诊断过程的核心就是一个建立机械必然性的因果关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有两个,其一是得到经验数据,其二是对大数据分析建立确定性的关系。但是这点恰好说明现实的个人是西医理论运用中最不可靠的一环,运用西医理论的最佳对象应该是电脑。电脑的记忆库无比强大,可以容纳海量数据,电脑不会用感情去污染它的基于逻辑的判断,电脑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可以快速在海量数据间建立起因果关联。所以从西医理论看来,电脑比人脑靠谱的多。

以上分析都是从理论角度得出的推论,实际情况也符合上述推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把人这个最不可靠的因素从西医中排除出去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一项技术能否实际推广的主要因素包括有效性和成本,有效性涉及其理论的合理性,这在上面已经说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为什么工业机器人能迅速地在大型工厂里普及,而在小作坊里无法推行(比如在高级裁缝店,高档美发店等),正因为在大型工厂推广的成本合理可控,效果可靠。而以西医理论为核心的现代综合医院实质就是一座加工、改造、修理人体的工厂,他们的结构组织,架构体系基本一致。在这样的地方推行人工智能的成本要远远小于小作坊(也就是小型的中西医诊所)。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在很快到来的爆发式发展中,医学将是其应用领域的核心,是重中之重。这个过程会首先会在重视成本的民营医院中,随后逐渐扩展到所有的西医领域。
于此相比,中医生的思考领域是意志性因果关系,是更加集中在战略战术层面上。与军队做个对比,在不远的将来,究竟是那些只知道听从上级命令的军人会被机器人取代,还是能够自行判断战场形势自行决定战略战术安排的军人会被机器人取代呢?答案是毫无疑问的。

可以预见在很快到来的时代里,所有只在机械必然性层面的工作都会被机器取代,因为在这个层面上人与机器相比毫无优势。人的优势在意志性因果关系的层面上,是在这个层面上的创造性、策略性、情感性、主观能动性。医学学科上,不论是中医西医,只有当思想贯通了两个层面并且更多的集中在对待疾病的战略战术思考上,才能在这个领域站得住脚。实际上,这也并非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很多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无论中西医)都体会到对疾病的在战略战术层面上的思考。毫无疑问,这已经是西医中医化的过程了。我在这里所谈论的,只不过把这过程系统化。

使用道具

板凳
ning22047 发表于 2016-12-2 20:31: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四讲  中药和西药,中医的有效性 大样本对照双盲试验
最后再看第三个特点:也就是中药与西药的有效性,大样本双盲实验等。
首先来看西药是否有效。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西药的有效性还值得怀疑吗?西药可是能够通过最科学的大样本对照双盲试验的检验的。

首先要承认,西药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有效性的最高保证不是来自大样本对照双盲试验,这在最开始讲物理学的基础说过,仅仅在经验层面上的实验,无论做多少次,都只能得到偶然性的因果关联,永远不可能是必然性的关联。即便一万组对照实验都有效,你如何保证第一万零一组实验也有效呢?在意志层面上,最特大的特点就是偶然性,在概率上的体现就是不均衡,不连续。也许前面一万个都有效,但是后面一万个都没效。即便你做了一万个有效的实验,也根本不能保证后面一万个实验的结果。对于因果性的最高保证,来自西药赖以建立的世界的结构理论,即对世界的机械必然性的世界观。上面说过,西医中对疾病的定义可以对比与偏离了原初运动状态的小球乙,治疗疾病就是运用外力把小球乙的运动状态恢复到原初状态,只要能够测量到足够多的相关物理量,并制作精确程度足够高的小球丙,让小球丙按照设计的路线、角度、速度等物理量去撞击小球乙,如果具体操作中的精读足够高,就可以实现治疗目的,即把小球乙的运动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这等同于疾病的痊愈。大样本对照双盲试验只是实验,实验本身是不可能保证自身成功的,它成功的保证来自于设计实验的基本原理。因此大样本对照双盲试验对西药来说的意义是提高保险度。因为机械必然性的世界观确保了一个根本事实,即只要测量手段足够先进、计算过程足够准确、制作精度足够高,其最终结果就是必然的,这必然性不需要用试验加以证明,试验只是把这个必然性显明出来。可以对比于物理学,伽利略的落体实验并非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而只是把落体定律所推导出的结果显示了出来。自由落体定律的真理性实际上来自逻辑推理。


然而正是由于西药赖以建立的认识论基础,使得西药又是无效的。机械性因果关系把世界当做静态的,连续的。所以西药有效性的根本点就是它的静态性,连续性。具体说,西药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每种药物专门针对特定靶目标的特定结构,他们之间的匹配度越高,药物越有效。反过来,药物与其靶目标的匹配度越低,越没有效果。如果世界果真是一个静态的,连续的。西药才能持续的发挥作用。然而很遗骸,真实的世界并不是那样一个理想化的地方。真实世界是不连续的,是不可逆的,是处于偶然性的,历史性的变化之中的。因此从理论上说,西药只能在这个动态变化世界的某一瞬间与其靶目标匹配从而起效,但是靶目标的结构很快变化,于是其效果也就转瞬即逝。简单说,静态的看,西药是有效的,但是动态的看,西药是无效的。


以上是从理论中推理得出的结论,这结论能否得到实际的验证呢? 可以看到,大量的事实验证了上述结论。大家可能都知道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的严重后果,而且更导致了各种超级细菌的快速出现。


    从意志层面上看这个问题就更加清楚。西药的逻辑就是只从武器层面去思考如何对抗敌人,然而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武器层面的对抗是永不止步的。而且己方武器的进步很可能会激发对方防御能力与进攻能力的更快进步。可以看到,无论是在病毒层面,细胞层面还是人类层面,这个逻辑在生物间对抗的所有层面都在展开。


反过来说中医与中药的有效性。对中医中药有效性的最大诟病来自于大样本对照双盲试验,反对中医者认为中医中药没有经过该试验的验证,所以其有效性不能被保证。对此该如何回应?


中医的药,主要是方剂,针对的是证而非病。中医西医诊断的一大差别是辨证与辨病。结合中西医不同的认识论基础,所谓辨证就是辨别矛盾运动发展到何种阶段,是辨别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分明矛盾运动的运动走向。中药尤其是方剂,匹配的是不同的证而非病。而辨证的根本特点是历史性、不均衡,不连续。从理论说,每个方剂都只是针对一个特点时间点的特定证候的,通俗点说,方药都是按照不同时间段的私人定制,它只适用于其针对的特定对象,更只适用于特点对象的特定时间段。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中药参加大样本对照双盲试验的基础,对于方剂来说,根本就没有大样本,理论上说,每个方剂针对的只有一个样本。


大家一定会问,如果这样,中医的有效性应该如何检验?当然还是大样本对照双盲试验,只不过要检测的并不是药而是医。


从某个角度看,中医几千年的进步都不大,药物不过那几百上千种,理论也是一成不变,甚至今天的中医还要学习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这似乎证明中医根本没有进步。但这是从机械性因果关系的角度看到的事实。这个层面的特点是静态,必然性,连续性。这意味着在武器层面上体现出线性的,连续的、明显的进步。因此从武器层面看,今天的导弹当然远远先进过以前的弓箭刀枪。 但如果从意志层面出发,结论则不同。请问从战略战术的角度看,两千多年的孙子兵法过时了吗?今天有多少人敢说,自己在战略战术方面胜过张良诸葛亮这些很“落后”的古人的?上面说过,意志性是动态的、不连续、不可逆、不均衡。在这个层面上的进步并不体现出线性特点。当然这并非意味着这个层面是没有进步可言的。恰恰相反,虽然没有几个今人敢说自己在策略上胜过诸葛亮这一个出类拔萃的个体,但相较于诸葛亮时代来说,也许今天中国找不到一个个体胜过诸葛亮的思考能力,但我们的进步体现在整体上,毫无疑问今天中国人的整体思考能力一定胜过诸葛亮时代中国人的整体思考能力。


把这个道理应用于医学。在中医中,方剂只是中医生用以实现自己意图的工具,而且这种工具具有特异性,只能适用于特点证候。因此要接受有效性检测的,不是工具而是使用工具的人。每个医生在职业生涯中面对的是大样本量的病患,很有必要通过大样本对照双盲试验检测出每个医生的有效性,而且针对医生的大样本对照双盲试验不是仅仅做一次,而是经常做,反复做。 比如,每个中医生只有经过在最低等级上,也就是常见病等级上第一次试验才能得到行医资格,其后,随着医生不断接触到复杂的病患,他们必须经过更高等级的大样本对照双盲试验的检测以证明其有效性的不断提升。人的有效性是动态的,不连续的、偶然性的、不均衡的,与之对应的检测当然也是连续的,动态的、不均衡。


从更宽广的角度看,宇宙无非分作两个层面,机械必然性的层面和偶然的意志性的层面。主动性、能动性是在意志层面上,只有对意志才有进步可言。偶然性的意志层面上的进步是不连续的,不均衡的。少数时候,少数人可能非常进步的相当快,但在其他时候,在其他大部分个体那里,并没有明显的进步。在这里,有时进步是爆发式,有时是长期的停顿,有时是倒退,有时是彻底的湮灭。意志性层面的进步推动机械必然性层面的进步,这就是技术进步,纯粹物质的进步,但由于机械必然性本身没有进步可言,这里拥有的只是惯性和阻力。所以这种进步呈现一条对数函数的曲线,一方面进步是线性的、连续的,但速度会越来越慢,会逼近一条很难逾越的极限。
目前的人工智能已经从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到很高的程度。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接受几乎所有机械必然性层面上的工作,并且向着意志层面发展。人类的工作逐渐的从机械必然性层面撤退出来,集中在意志层面上,在这里,我们的工作的主要内容将会是:想象、情感、创造、判断、抉择、战略与策略性分析、反思批判等等内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一个不断中医化的世界已经到来,你做好准备了吗?


使用道具

报纸
经济史外行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12-4 08:42: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是没耐心看下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4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