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thematica5
1009 2

[财经时事] 当外商变成“间谍”…… [推广有奖]

  • 0关注
  • 9粉丝

学科带头人

1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874 个
通用积分
107.5351
学术水平
90 点
热心指数
130 点
信用等级
41 点
经验
275783 点
帖子
199
精华
0
在线时间
32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9
最后登录
2021-6-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全球第二大铁矿石企业澳洲力拓集团的四名员工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而于本月5日在上海被拘捕。  被捕的四人包括了力拓上海首席代表、澳洲籍中国裔男子胡士泰。此事让通晓汉语、在当地政坛素有“中国通”形象的澳洲总理陆克文颇为尴尬,因为案件发生10天后坎贝拉仍掌握不了详情。在国内压力下,原本极力主张勿将问题政治化的陆克文周三突然拔高姿态,表示要将力拓案的双边交涉提高至最高级别。
  陆克文甚至警告说,中国也要考虑中澳关系、中国与其他商业活动的关系会如何影响到中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中国外交部隔天反击说,反对外人干预本国司法。而在另一方面,在澳洲媒体与部分政坛人物的言论中,反华情绪正在抬头。
  商业机构员工的活动会牵涉到间谍罪,甚至冲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力拓案涉及的是一向被中国视为关系国计民生与国家发展战略的敏感行业——钢铁业。
  国内媒体爆料说,当局在力拓办公室电脑里,发现数十家中国钢铁企业的资料,包括企业详细的采购计划、原料库存、生产安排等,甚至有的大型钢企每月的钢铁产量、销售情况都非常明晰。
   据分析,原料库存的周转天数等财务数据,都是钢企的机密信息,矿山掌握了相关数据,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掌握中国的谈判底线。
  种种正式与非正式渠道反映的信息,都围绕于力拓对国内钢企进行商业贿赂、收买机密商业情报的嫌疑。
  有消息说,力拓贿赂了参与今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全数16家中国钢企的管理人员,力拓向钢企收买商业情报,据说已是不成文的行业规矩。这个“间谍门”目前将整个中国钢铁业都卷入了风暴圈,首钢国际总经理谭以新因涉嫌商业犯罪而被拘留,还有其他钢企的高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成员都接受了有关部门审查。
  局面看来颇为清楚,中国政府要整顿钢铁业,在钢铁业与国际供应商的价格谈判屡次受挫后,当局要查清国内外人员的不正当关系,打破内外利益链条。力拓案,是一个切入点。有鉴于国际三大铁矿石集团对中国市场渗透很深,如果调查再深入,有分析人士预计另两家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不一定能够独善其身。
  将钢铁业内的国际贿赂问题掀出来,是中国提高自身铁矿石价格话语权、扭转谈判劣势的动作。
  然而,钢企与国际供应商结成“利益同盟”,其国内的问题根源仍在于扭曲的制度设计与寻租风气。像钢铁这样的“战略产业”,政府的管理方式仍保持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一方面,钢铁生产与销售一定程度实现了市场化,但是铁矿石进口却受到管制,具备进口资质的企业只有112家。
  进口权的不平等,结果就是铁矿石价格“双轨制”。大钢厂将多余的铁矿石倒卖给买不到矿的中小钢厂,据说可以加价高达50%,倒矿利润比产钢更高,这就造成国内大型钢企与国外供应商谈判时,更关注的是能得到多少供应配额,而非价格。
  这样的情况下,钢企高管为了自身直接利益或者为了国际供应商的“长期协议矿”,以机密与供应商进行非法交易就不无可能。
  中国媒体的深入讨论显示,力拓所揭示的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急需厘清的是钢铁业内部的混乱,让大小钢厂平等享有进口矿石或者平等享有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好处。
  至于说被捕的力拓员工,澳洲媒体认为胡士泰等人纵使用了不法手段获取机密,充其量也是商业贿赂,不能以“间谍”论罪(间谍罪的最高刑罚为终身监禁)。中国暧昧的体制,国有大型钢企既国有又是商业机构的双重身份,会让一些外商不小心就成为“间谍”。
  不过,外商在中国渔利,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间的模糊地带游走,本来就存在很大风险,中国对法规执行力度时紧时松,也会对外商产生误导效果,试探法律边界的代价有时候会突然超出人们的预计。一些人认为,力拓被严惩或许与这几年铁矿石价格飙升、澳洲供应商占尽价格好处,以及力拓不久前撕毁与中铝的协议有关。
  间谍案似乎是中国对外商的一个警告,当然外界希望这种警告的严厉程度,最终会比较准确符合事件本身的严重性,才能达到震慑又服众的效果。
《联合早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铁矿石价格 中国钢铁业 供应商谈判 中国外交部 间谍 外商

沙发
renhuaing 发表于 2009-7-19 17:10: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怕间谍,只怕内奸。

使用道具

藤椅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09-7-20 01:18: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方面,钢铁生产与销售一定程度实现了市场化,但是铁矿石进口却受到管制,具备进口资质的企业只有112家。
  进口权的不平等,结果就是铁矿石价格“双轨制”。大钢厂将多余的铁矿石倒卖给买不到矿的中小钢厂,据说可以加价高达50%,倒矿利润比产钢更高,这就造成国内大型钢企与国外供应商谈判时,更关注的是能得到多少供应配额,而非价格。
  这样的情况下,钢企高管为了自身直接利益或者为了国际供应商的“长期协议矿”,以机密与供应商进行非法交易就不无可能。


这段话就很清晰的说清楚原因了...
我不是斑竹.有问题不要找我.
此猫已死,有事烧纸。
论坛空间不加好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