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dtcj
441 1

[休闲其它] 书摘:“我”的抗战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0粉丝

院士

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193 个
通用积分
73.5525
学术水平
214 点
热心指数
263 点
信用等级
186 点
经验
146692 点
帖子
1384
精华
0
在线时间
9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20
最后登录
2021-3-3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书摘:“我”的抗战

  ·我们习惯让别人去反思历史,自己却很少去反思,甚至很多人对民国以来的历史都是一片空白。

  ·为何那些有道德操守的历史人物最后都被妖魔化?为何中国近现代史展现的是无德者战胜有德者的历史?研究民国史感觉民国好,研究北洋史又觉得北洋时期更好,研究晚清历史又觉得晚清时期最好,这段历史怎么了?

  在我如愿进入传媒行业后,一直喜欢历史的我不久就迷上了纪录片,并产生了拍历史纪录片的愿望,以纪录片来记载历史、传递思想。人类记载历史先后有三种载体:语言、竹简和纸张,还有就是现在的视频,现在乃至未来的主流肯定是视频。选择创作抗战题材作品源自我看崔永元老师的《我的抗战》,感觉略有遗憾,崔老师只是阶段性修复了抗战的原貌。他没有讲明显的假话,但是也没有讲出更多的真话。所以我想,能不能系统性地把抗战全过程都梳理出来。对于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那段历史,我们现在都处于集体失忆状态。这不仅是对历史不负责任,也是对几百万抗战英烈不负责任。我当时就知道我们的作品将来在网络上播出之后,一定会有很多网友非常感兴趣我更相信抗战英雄们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套用《我的河山:抗日正面战场全纪实》图书及其视频作品《国军抗战全纪实》的一句话:“硝烟远去,历史尘封,千古英雄,魂归何处”,就是怀着对几百万抗战英烈的尊重,我相信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会看到的。

  关于抗战史,无论文字还是影像,在国内有些信息很不全,我们花费大量工夫去收集。我们首先对抗战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各个层面进行梳理,然后有针对性地地去寻找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相关书籍或音像制品、国内网络、国外学术期刊。对历史的创作本着真实的原则,真实性是我们选择文字影像资料的首要标准,所有创作素材采集都必须经过审慎的过滤、研究,不允许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进行所谓的艺术创作。创作素材收集是一项比较艰难的工作,我们通过关系查阅了北京一些档案馆、资料库、博物馆等抗战历史文物和抗战文献资料。我们还查询了首都图书馆、北大图书馆里几乎所有抗战图书,并且注重从民间资料搜集第一手资料,通过抗战老兵的后代得到一些照片和影像,也有购买的素材。本着对历史负责的创作态度,我们一般以正规出版的文字音像品资料素材为主。如果通过其他途径发现了不同的表述,我们会到通过两种渠道求证:首先是查询知名出版社的相关图书,其次是采访当今对那段历史有最新研究的专家学者。

  我执着于历史题材节目制作,对历史情有独钟,还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缺乏反省的态度,忘记以史为鉴。我们习惯让别人去反思历史,自己却很少去反思,甚至很多人对民国以来的历史都是一片空白。也正因为我们国人普遍缺少历史常识,所以这本书的纪录片版《国军抗战全纪实》才产生了那么大的社会影响力,该节目在凤凰网的点击率一度超过了综艺类节目、电视剧,在奇艺网播出后甚至将《舌尖上的中国》压了下去,连续两个月排在第一位。我想,并不是我们历史作品做得多好,而是选题及真相迎合了当下的需求,应该说,当下社会有强烈的对于历史常识和历史思想的消费需求。

  我自己深入创作历史作品后,收获很多感动和启发,特别是在抗战题材创作中,让我对蒋介石领导的正面抗战有了更深的感动。蒋介石当时退守西南边陲,整个国家都快灭亡了,他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他经常在浴室里面,发出那种凄烈的嘶吼声,你真的可以感觉到这么一个人物,在巨大的压力下,发泄时的场景。另外,第一时间得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时,他拍案而起,说了一句“这就对了”。那是什么意思?他梦寐以求日本跟美国打起来,唯有这样中国才能得救。那时中国光靠自身的实力是很难取得抗战胜利的。当时几乎所有重工业资源都在东北,最有钱的上海、江浙一带全部沦陷。日本已经基本占领了中国所有有价值的区域,甚至打美国用的钢都是我们的钢厂生产的,他们的重武器很多也都在东北重工业基地制造。这两件事情,让我对蒋介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研究他的日记和其他资料,你会发现一个真实的与我们以前印象中完全不同的蒋介石。

  在《我的河山》图书及其视频作品《国军抗战全纪实》的创作中,我采访了一些抗战研究专家,如以讲真话著称的茅于轼先生。这位80多岁的老先生对待历史认真严谨的态度和反思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他在接受我的采访中甚至预言,未来的中日战争还会由日本右翼分子引起。张鸣先生很多观点也和我有共鸣,比如他认为中国1937年抗战稍微早了点。因为抗战前中国正进入高速发展期,也就是举世瞩目的“黄金十年”,而日本当时已经出现萧条。如果再等几年,中国的实力会跟日本非常接近。所以蒋介石一再拖延对日作战的时间,他多次声称:抗战肯定亡国,当时确实有这个理论上的可能。蒋介石与日本宣战后,两个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的对手开始全面较量,国民政府很快危在旦夕,边打边退最终在西南边陲,这些地方都很穷且没有多少战略资源。日本对国民政府事实上形成瓮中捉鳖的态势,那时候抗战局势光靠中国自身力量是很难得救的。

  同时,根据我们的研究,日本在中国八年侵华战争只死亡了20多万,这可以让观众更加清楚日本真正的实力,更能理解国军抗战的惨烈程度。幸亏那时的日本眼中已经没有残喘延息的国民政府了,他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围在最后一小块的山地里,居然抽出了大部分精锐兵力主动挑战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就这样,过于狂妄的日本以自杀的方式给了中国持久战一个意外的胜利。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与美国的战斗中,死了120多万日本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日本增加20多万兵力,中国还能坚持吗?用数据解读历史最有说服力,因此也有观点认为: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幸中的万幸,奇迹中的奇迹。

  抗战中的22次大会战在本书所占比例是依据各大会战在抗战中的重要性来决定的。“淞沪会战”实际上在中国抗战历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该会战是真正的全面抗战的开端,也是抗战中最为惨烈、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中日双方一场大决战,双方用上了全部家底。淞沪会战失败后,国民革命军就从此一败涂地不可收拾,一直被赶到西南边陲。因此,淞沪会战就是提前进行的大决战。国民政府在淞沪战场失利后,也等于提前宣告孤身抗战的失败,只有也必须依靠外力来实现救国。同时,由国民政府率先发起的淞沪会战把国民政府的卧薪尝胆十年发展的国力耗竭。中华民族一度蓬勃复兴的势头就此遏止,殊为可惜。发动淞沪会战肯定是国民政府决策层在抗战中的最大失误。我个人认为,整个中国抗战史要多研究淞沪会战,因此,本书在淞沪会战着墨较多。陈诚曾经这样总结淞沪会战,他认为虽然国军战士超乎寻常的英勇,但仍然节节败退,最大原因就是装备上的悬殊,他感叹道“人海不如火海”。但是根据我们考证,国军在淞沪会战初期上去的都是精锐部队,比如那四五个德械师,总体装备确实比日本差些,但是差距并不如国民政府官员后来的回忆录里表述的那样大,“人海不如火海”只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国军的战术素养相比日军存在巨大差距。当时日本拥有不少世界顶尖级的军事院校,为日军培养出国际一流的军队,在淞沪会战初期,日军面对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国军,仍然不慌乱、不退缩,冷静顽强,表现出了让英美都惊叹不已的战术素养。在八年的时间里,日军一直表现出压制国军的绝对军事优势。本书会战还着重描写了长沙会战,因为该会战是国军抗战中少数可圈可点的会战,特别是长沙会战中薛岳的“口袋战”和“天炉阵法”也是国军抗战史上最大亮点,这是国军在残酷的屡败屡战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在第一次第二次长沙会战时,还没有“口袋战”“天炉阵法”这一说法,当时只是叫“后退决战”,薛岳国军往往边打边退,让日军总找不到主力决战,达到逐步消耗日军并诱敌深入的目的,国军再集中优势兵力予以围攻。我们认为这是中国军队结合战略地形发挥兵力人海优势抵抗日军进攻的最成功的战术,正是这一战术的成功应用,让日军在势如破竹的侵华战场上开始受阻而一筹莫展,国民政府得到喘息之机。因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对此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尽可能地将这一抗战中最大的亮点和精彩呈现出来。

  完成《我的河山》图书及其视频作品《国军抗战全纪实》,肯定是我这辈子做的一件最让自己感动的事,同时也将注定是我留下遗憾最多的作品。该作品的视频节目直到现在我们都在反复修改剪辑、完善。很多年后的某一天,如果我再想起这部片子时,能让我一瞬间在脑中闪过的片段,肯定是片尾那段长达三分钟的对抗日英烈缅怀的宣传片。我现在也常常回味这部片子的片尾,那也是最让我满意的创意。视频节目每期片尾都是三分钟,我将一些抗战时期珍贵的影像精心剪辑起来,分为抗战人物和抗战事件两个版本,配上悲怆激昂的音乐,谱出了一曲国军艰难抗战的悲歌。显然,这种方式在纪录片里还没有过,网上也有人反映说片尾太长,但我还是坚持以这种比较独特的方式向抗战英烈们致敬。我相信:每个看这部片子的人在随着它进入抗战情境之后,一定都会对英烈们有一次深深的缅怀。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者,我曾经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强烈不满,为何那些有道德操守的历史人物最后都被妖魔化?为何中国近现代史展现的是无德者战胜有德者的历史?研究民国史感觉民国好,研究北洋史又觉得北洋时期更好,研究晚清历史又觉得晚清时期最好,这段历史怎么了?在我创作了《我的河山》及《北洋大时代》后,认真研究了众多历史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佛家思想认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凡事都有缘起,有因果。作恶多端的人,最后下场一定也是悲惨的,有的是现世报,有的则是报在自己的后代。这里的善恶果报并非是事业成败,而是个人及其家庭及身后的幸福和痛苦。

  关于抗战题材影视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确实值得一说。网友看了我们节目后反馈如潮,很多说看了感觉很震撼,很受教育。如网友“在水一方”说:“我很用心的看完并推荐给孩子、朋友们,共同感受中国的抗日战争。看了很多故事片、纪录片,也被感动了无数回,但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缺少的就是系统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好记录片”。网友“天勤258”说:“在朋友的推荐下去凤凰网看了《国军抗战全纪实》,看着看着,恍惚间萌生一股慷慨激昂的“被历史”的感觉!感情是复杂的,眼泪是静止的——一集接着一集地看着看着,眼泪常会情不自禁地、无声无息地滑落下来——既为了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而感伤,也为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自豪!”网友“我想不出其他的”说:“完完整整把100集的《国军抗战全纪实》给看完了不得不承认,有几次都差点留下了眼泪,里面的国军战士在正面战场的骁勇善战,不畏牺牲,奋死抵抗入侵者,保家卫国的精神非常让人敬佩。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弃,每一个中国人都得去了解和铭记,以致我现在还沉浸在刚才的亢奋中”。还有很多网友感叹现在的和平岁月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的时光,这些都是《国军抗战全纪实》的创作意图所在。

  更多的网友热情留言提及了抗战将士是民族脊梁、民族魂。如网友ccLl23123说:“这100集国军抗战全纪实完全改变了儿时记忆里对国民党军队的印象。历史是真实的,国军将士为了民族的独立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值的全中华儿女永远牢记。你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网友“金陵辟邪”感叹道:“看这样的纪录片让人心潮澎湃,心绪难平,感慨万端。这些浴血奋战的人,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灵魂,当然包括我一直都很敬仰的那个人”。我每每看到网友类似的留言都会对团队其他成员说:“看,我们节目的创作主旨还是实现了”。“传播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正是《国军抗战全纪实》的创作主旨。缺失民族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其实,这个民族精神不用舍近取远,就应该从抗战历史里面去提炼汲取。

  这本书的大半稿酬会拿出来捐赠给中国抗战文化基金作为关爱抗战老兵、抗战老兵抢救性记录和为牺牲的320万英烈做超度法事,祈愿他们都能往生极乐。

  www.earm.cn/田成杰2017-1-15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我的河山:抗日正面战场全纪实·人物》,陈钦/编著,中信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本文节选自该书后记《修复历史 照亮未来》。


我的更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 舌尖上的中国 日本右翼分子 北大图书馆 是什么意思 抗战 抗日 历史 反思

沙发
viva_viva 发表于 2017-1-15 20:06: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谢楼主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6 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