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oldser
1207 3

[财经时事] 中国难以从经济刺激政策中退出 2009年 08月 03日 10:18 [推广有奖]

  • 1关注
  • 45粉丝

荣誉版主

院士

8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6
论坛币
1173724 个
通用积分
104.7232
学术水平
107 点
热心指数
201 点
信用等级
77 点
经验
79102 点
帖子
1628
精华
0
在线时间
41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3
最后登录
2024-5-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退
出策略目前是中国的一个谈论话题。投资者正试图猜测,北京何时会收拢以低利率和宽松信贷来启动经济的现行政策。
而人们心中的一个更大疑问则是,中国将如何退出当前这种对政府引领的投资以及出口过于依赖的经济模式。目前为止,中国通过财政刺激和银行大量放贷来重新启动经济的模式是成功的。今年上半年,银行新增贷款折合1.1万亿美元之多。

Associated Press


中国东南地区某制衣厂的工人

其结果是,中国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已十分接近政府8% 的目标。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将决定中国是否会成为其自身成功的受害者。

虽然超额放贷和政府支出有助于弥补出口暴跌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但却无助于纠正中国的经济失衡。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出口市场依然疲弱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资产泡沫可能正在酝酿。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的中国经济学家贝哲民估计,中国新增信贷的一半流向了股市、房地产市场或大宗商品市场。

危险之处在于,被近来在刺激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所鼓舞,中国决策者不会放弃这种会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政策组合,而中国由投资和出口带动的经济扩张周期又往往伴随着资产泡沫,挤压这些泡沫则会导致经济增长的骤然放缓。

乐观人士声称,仍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但中国的中央集权模式却不大可能有效地分配资金。在近来银行放出的贷款和政府支出的资金中,据信流向中、小企业的资金非常少。

而政府身上的担子已在不断加重。虽然官方数据显示,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在20%以下。但据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估计,如果计入地方政府债务等或有负债,中国的政府负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有可能接近70%-80%。

解决中国经济失衡问题是一件长期性工作,这可能意味着,政府在今后几年中可能不得不接受低于以往速度的经济增长水平。

但坚持走老路的诱惑会是强烈的。投资者应为此感到担忧。他们经常认为华盛顿把钱花错了地方。照此说来,在中国如此迅速地将大量资金花费出去的情况下,坚信北京的计划能力的想法也不甚靠谱。

Andrew Peaple

转自:http://chinese.wsj.com/gb/20090803/hrd102124.asp?source=UpFeatur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刺激政策 经济刺激 Associate Chartered Standard 中国 经济刺激

沙发
holdser 发表于 2009-8-3 13:06: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国际贸易理论告诉我们,中国“三驾马车”的真实效力,其根本在于强调,内需外需的协调。在当下,外需疲软,内需显得格外的重要。政府的刺激计划当然是可行的方式,但是其作用的熊爱国令人担忧,大量的资本跑到了虚拟经济中区,而实体经济.....这种状况会导致经济中的不平衡。
未来中国是否还要继续如此刺激,可谓前路艰辛。

使用道具

藤椅
贺俊翔 发表于 2009-8-3 13:16: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原有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有其诱惑性。改变是痛苦的,这意味着中国将不得不忍受低增长的痛苦。
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如何退出,平稳解决资产价格膨胀和经济增长的矛盾(降低未来副作用的危害)应该是当前决策者必须考虑的。
To be or not to be . It's a question.

使用道具

板凳
490463349 发表于 2009-8-3 14:13: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解决中国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问题,过分的依赖出口才导致中国非常容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生产车间,楼主见解精辟,一针见血,好!
喜欢我正在做的,做我喜欢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0 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