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da89k
653 0

[行情资讯] 全球通胀抬头: 欧美货币政策松紧争议再起 中国收紧预期增强 [推广有奖]

  • 3关注
  • 72粉丝

院士

9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2991 个
通用积分
24.8376
学术水平
123 点
热心指数
149 点
信用等级
82 点
经验
46289 点
帖子
1667
精华
3
在线时间
2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2-7
最后登录
2024-8-9

楼主
ada89k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7-2-15 14:49: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全球通胀抬头: 欧美货币政策松紧争议再起 中国收紧预期增强


  2月14日,中国公布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2.5%,创两年半新高;1月PPI同比涨幅达到6.9%,创下逾五年新高。


  本周,欧美国家将陆续出台新的通胀数据,市场普遍预期,几乎所有欧美国家通胀数据都将较此前有明显的涨幅。比如美国1月CPI预期同比增长2.4%,高于前值2.1%;英国1月CPI预期同比增长1.9%,高于前值1.6%;德国1月CPI同比增幅尽管维持在1.9%,与前值持平,但仍然创下过去两年半以来的最高值。


  “全球经济已经摆脱低通胀时代。”瑞士盛宝银行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on向记者指出,全球通胀压力持续上升,无形间也给各国货币政策松紧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希望延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以刺激经济发展的多国央行而言,如今货币政策是趋紧还是趋松,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无可否认的是,通胀因素俨然成为改变全球货币政策松紧的最关键推手。”Ole Hanson表示。


  全球性通胀压力“溯源”


  在多位金融业内人士看来,近期全球通胀压力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尤其是OPEC进一步落实原油冻产协议,令油价获得持续的上涨空间,加之特朗普扩大基建项目投资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相继实施,全球原材料需求进一步提振,引发了近期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高。


  此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承认,由于能源价格持续上涨,欧元区通胀近期有所抬头。


  “现在越来越多对冲基金相信,由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引发的通胀压力上升趋势短期内不会被改变。”一家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分析。究其原因,一是美国经济率先进入增长周期,加之中国经济有企稳迹象,势必带动大宗商品需求旺盛,而这波经济增长周期恰巧与企业补库存周期相重叠,进一步推高了大宗商品的需求;二是美国经济良好复苏状况令美国失业率大幅下降,目前已接近充分就业状态,若美国经济增长状况进一步超过潜在产出水平,通胀压力还将大幅增加,令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受益,获得更高的上涨空间;三是中美两国正在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比如美国特朗普政府抛出数千亿美元的基建项目投资计划,中国为了对冲房地产调控的负面影响也在加大基建投资与扩大PPP项目规模,都将持续推高大宗商品需求与价格。


  “保守估计,这轮由特朗普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企稳共同带动的复苏周期将持续到2018年3月,未来一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都将保持较旺盛的需求。”东方期货研究院院长吕国文向记者表示,这将引发新一轮资产配置轮动效应,即随着经济增长与市场利率抬高,大量资金从低风险债市撤离,转入股市、大宗商品等受益经济周期复苏的金融市场,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与全球通胀率持续走高。


  一位贝莱德基金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将是全球通胀回升的关键推手。若中国经济持续好转带动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在更长时间保持旺盛格局,这波全球通胀周期将延续更长时间。


  全球央行重新审视货币政策


  随着全球通胀持续上升,俨然给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松紧构成了严峻考验。


  目前,不少国家央行内部围绕是否有必要收紧QE货币政策争论不休。


  以欧洲为例,由于德国批发者物价1月环比大涨0.8%,同比大涨4%,创下2011年10月以来的最快增速,近日德国央行再度强硬要求欧洲央行应尽早收紧货币政策,以遏制通胀上升压力。


  “但是,不是所有欧洲国家都希望收紧货币政策,比如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则希望欧洲央行继续加码QE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以此拖延债务兑付危机爆发时间,换取经济复苏改善财政状况的空间。”德国私人银行Sal.Oppenheim经济学家Ulrike Kastens表示。


  在多位金融业内人士看来,欧洲央行是否收紧货币政策,还得看美联储脸色,若美联储加快升息步伐,不排除欧洲央行会被迫尽早收紧货币政策,确保欧元汇率稳定并遏制资本流出压力,反之欧洲央行仍将延续QE政策。


  至于美联储是否加快升息步伐,完全取决于美国自身经济数据。


  上述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指出,若1-2月份美国通胀率明显上升,加之就业数据持续好转,美联储则很可能在3月加息,由此迫使欧洲、日本央行纷纷跟进收紧QE政策;反之通胀与就业数据不够理想,美联储年内首次加息的时间很可能放在今年6月,欧日央行就拥有一段时间窗口期延续QE货币政策。


  在他看来,面对通胀压力上升,欧洲、日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紧迫性远远低于美联储。究其原因,一是欧洲、日本通胀率尽管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央行设定的通胀目标值,收紧货币政策的动力自然不足;二是今年欧洲面临民粹主义抬头与多国大选,考虑到财政改革措施实施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令脱欧政党有机可乘,欧洲央行更倾向延续当前QE政策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力求确保欧盟“团结”;日本则需要进一步加码QE政策,彻底摆脱通缩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美日央行围绕货币政策松紧各怀心思同时,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正悄然收紧。

  此前,中国央行全线上调逆回购中标利率与常备借贷便利贷款利率,此举一度被市场解读为中国央行变相“加息”。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松紧尚未明朗的情况下,中国央行敢于“变相加息”的底气,在于近期中国经济数据明显好转,给央行一个很好的窗口期——通过适度收紧货币政策稳定人民币汇率同时,进一步实现去杠杆防风险的金融监管目标。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目前央行货币政策还是基于“防风险”和“稳增长”的需要。

  在他看来,从2014年开始,经过多次降息后,目前中国利率水准的确较低,基于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未来国内货币市场利率可能会持续缓慢上调。

  “至于是否上调存贷款利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加息,一要看美联储未来的升息步伐,二要看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通胀压力是否持续升温。”一家国内银行经济学家指出,若国内PPI与CPI延续1月以来的快速上涨趋势,加之美联储兑现年内3次加息预期,不排除央行年内加息1-2次的可能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货币政策 经济数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1-10 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