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1993110
8293 122

劳动量=产品量,价值量=使用价值量 [推广有奖]

1993110 发表于 2017-2-27 19:22:5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那么也就是说,


人类劳动,是人类产品的唯一人类代价和唯一人类原因,

人类劳动过程=人类产品形成过程,


人类劳动,是人类产品的量,人类产品,是人类劳动的量,


劳动量=产品量。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2-27 22:01:3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为什么要力求证明“劳动量=产品量”之类关系式呢?


一是利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简化,即通俗化、数理化、普及化,

二是利于对社会经济运动做直观性认识,等等。






再一点,

这个等式,如果成立,则无往不利,势如卷席,也可长驱直入,或孤军冒进。

这个等式,如果被证明不成立,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垮塌了,其实就垮塌了,真真实实的就垮塌了。
-------即便是说啊,马克思或人们从不提及这个等式,理论内容也并不涉及这个等式。
---------所谓不提及,所谓不涉及,那是根本没有用的,都是没有用的。
-----------这个等式,如果被证明不成立,由此产生的作用力,非常之大,一击致命,又如山崩海啸,势不可挡。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2-28 14:28:0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价值转形问题,一般均衡问题,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等等,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分别作出观察和解答,条条大道通罗马。
不是说,只有一种描述,只有一种思路,只有一种角度。



例如说,对任一个别劳动来说,可以构建出劳动、产品、市值三者之间的1:1:1的一一对应关系。

上述,是针对任一个别劳动来说的,是个别劳动的劳动时间,是个别劳动的产品,产品可以有任意的货币化市值。

当任一的个别劳动上,有上述三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那么,在任一个别劳动上,价值转形总是成立,不言而喻。

当所有个别劳动加总来看,总劳动、总产品、总产品的总市值三者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则价值转形总是成立,不言而喻。


当考虑到,任一个别劳动之产品的市值,总是包含相当于价值转移的部分,且此部分大于等于0,那么,这不影响上述。

当考虑到,产品或者货物可能全部销售,或者部分销售,或者没有销售,则不影响上述。

问题在于,货物包括非劳动物品,劳动产品,劳动力。不仅仅只有产品。那么,问题会复杂一些,但,仍旧不影响上述。
因为,总劳动、总货物、总货物的总市值三者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全社会来看,价值转形仍旧成立,不成问题。


那么也就是说,劳动(即价值),货物(或产品),市值(含相当于价值转移部分和相当于新创造价值部分),
三者总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在货币、价格的任意变动下总是具有1:1:1的比例关系,
那么,这就是如影随形的关系,是一种影子有所偏斜(由价值转移部分所造成)的同步放大、同步缩小的关系了,
从而,价值转形总是成立,不成问题。


那么换句话说,产品量,任意市值量,总是对着同一劳动量做出均分而已,分别作出均分而已,不过是做出均分而已。
亦即,劳动价值论的成立,价值转形的成立,都是不言而喻的,总是不言而喻。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2-28 14:29:1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那么换句话说,产品量,任意市值量,总是对着同一劳动量做出均分而已,分别作出均分而已,不过是做出均分而已。
亦即,劳动价值论的成立,价值转形的成立,都是不言而喻的,总是不言而喻。


劳动量,产品量,货币市值量,三者的量纲不同,数值不同。

但是,其实,产品量、市值量总是对着劳动量均分而已,分别去做均分。


例如说,假设劳动量为1小时人,产品量为15千克,货币市值量为780元(或任意的可变动的数量),各各不同,看上去很不同。

但是,其实,这不过是对着劳动量的1小时人,用产品量15千克来均分,又用市值量780元(或任意的可变动的数量)来均分,
-------- 其实具有等同性、不变性。

那么换句话说,劳动量就好像是等价物了,就好比相对恒定的标尺。




-------当然,其实劳动就是等价物,是产品的容器和量具,是产品的量,是货币的赋值者,是货币的标尺。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3-1 20:49:14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考虑价值转形问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角度。

特别是,要把重点放到“二总量相等”的问题上,亦即,把目光投向更基础、更一般的地方。

二总量相等,就是总劳动价值是否等于总生产价格,总剩余价值是否等于总利润。
------而这个问题,还有更深入、更基础的问题:
-----------劳动是不是价值?任一劳动是不是价值?总劳动等于不等于总价值?
-----------劳动是人类行为,产品是物,市值是货币,看上去明显不同,那么,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归根到底,劳动价值论成立不成立?
----------------劳动价值论有没有合理性?劳动价值论有没有严密性?劳动价值论有没有必要性?


所以说,要把重点放到“二总量相等”的问题上,而不能放到生产价格、一般利润率、价值规律等等事情上。


再说了,生产价格、一般利润率、价值规律等等,那是一种抽象的内在的整体性的趋势,那不等于市场主体的具体表现。
试想,有哪一个资本家的数据,是严格、直接符合生产价格、一般利润率、价值规律等等的?怎么可能千篇一律?
反而,现实性社会经济当中,任一个体的数据,总是和内在的整体性的趋势,存在各种差异。

那么,用抽象的内在的整体性的趋势,去套现实具体的数据,怎么可能一致?
那么,用抽象的内在的整体性的趋势,去代替现实具体的数据,怎么可能合理?

本来嘛,例如“平均利润率”,顾名思义,这都是平均化的东西,是对参差不齐的现实具体表现,进行的抽象处理而已。
------这怎么能够包办代替现实具体表现呢?

譬如说,弹道是有规律性的,这样说,很正确。
-------但,你用弹道规律,来包办代替现实中的各个的弹道痕迹,这怎么可以?




所以说,要各帐各算。

当考虑价值转形问题的时候,要立足于劳动价值论成立不成立这个事情,围绕“二总量相等”这种问题,这么去考虑。

而当考虑生产价格、一般利润率、价值规律等等问题的时候,那就专门考虑这些问题。



首先,保证劳动价值论的成立,合理,大局大势上的严密,

其次,在内部的各种各样的课题上,再去一个一个去搞好了。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3-1 20:49:5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所谓价值转形问题,直接或间接涉及劳动价值论的成立问题,严密不严密问题,合理不合理问题,必要不必要问题,
甚至,最起码的,能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


那你说劳动,说价值,还论,

但是,假若总量上都不一致,或多或少有差异,那你说,多余的东西是神马?从哪里冒出来的?那丢失的东西又是神马?难道是神秘的上帝粒子,暗能量,暗物质?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3-1 20:51:3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所谓价值转形问题,不是劳动价值论的神通有多么广大、多么厉害的问题,不是能力之展示问题,


而是说啊,你劳动价值论,就连起码的自圆其说,你能做到么?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3-1 20:51:4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个是劳动,一个是产品,一个是市值,表面上一看,三者各各不同,连数值都不同,量纲都不同,
劳动是工人负责,产品是保管负责,市值是会计出纳负责,各搞一套,各有各的逻辑,各考虑各的,

譬如物理学上,有质量有能量,有电磁能有热能,等等,那么质量能量是什么关系?能量是不是守恒?

譬如一个是体育,一个是锻炼,一个是舞蹈,

那你怎么统一?又怎么一致?

何况,还有许多细节问题没有提及。

那么,你到底能不能自圆其说?是不是颠三倒四的?






所以说,要从更基础、更原始的地方,去看待价值转形问题。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3-1 20:52:4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再一点,

劳动价值论的成立不成立,价值转形的成立不成立,
-------这个事情,


其实质,是“劳动真能转化为市值吗?”这个问题,并且,这得是“现实具体劳动,真能转化为现实具体市值”。
---------这才符合实际。这才符合逻辑。


其实质,不是“劳动怎么样向市值来转化的?”,而不是“劳动向市值转化当中有啥内在规律啊?”这类问题。


更不能说:
“我们假设,价值总量=生产价格总量。进而承认,生产价格和实际价格必有差异。但是啊,我们能证明嘛,生产价格可以包办代替实际价格嘛”。

---------对了,上述假设,成立吗?难道仅仅是假说?

-------------所以说,问题还是在于,“二总量相等”的证明问题。

----------证明了之后,就回答了“劳动真能转化为市值吗?”这种问题了,劳动价值论自圆其说了,成立了,合理了,必要了。

------------证明了之后,进而,才是“劳动向市值转化当中,是有什么内在规律呢?”等等问题。



打比方来说,所谓价值转形问题,它问的是:“你说天鹅是丑小鸭变的,难道是真的?”

它所问的,并不是:“丑小鸭用什么样的手法,才变成天鹅的?”

















-------------------------------------------------------------------------------------------
而且,上述思路太麻烦了,因为,需要这么2步骤的证明:

第一步,证明价值总量=生产价格总量,等等。

第二步,证明生产价格总量=实际价格总量,等等。

那就不如,一步到位,直接证明:劳动总量=实际价格总量,等等。

------在这里,没有推敲,存在表述不当,请忽略表述不当问题。
-------------------------------------------------------------------------------------------

使用道具

1993110 发表于 2017-3-1 20:54:2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1,生产价格,还不是实际价格,两方面存在许许多多差异。

不过,可以把生产价格,看成实际价格的平均化。

也就是说,比方说,平均身高*班级人数=全班身高之和。


2,但是,平均化这个东西,平均化的东西,它是总体性的平均化。

作为总体的平均化,它和任一个体之间,是很难完全一致的。

比方说,全班有平均身高,有平均胳膊长,有平均腿长,那么,就有一个平均化的标准人,它是平均身高,平均胳膊长,平均腿长。

但是,基本上来说,不可能有任一的同学,完全符合这个平均化的标准人。概率非常非常小。而全班来说,完全符合的,几乎没有。

例如同学张三,他凑巧了,他能符合平均身高,甚至也能符合平均胳膊长,但,他不可能还符合平均腿长。

特别是,拓展来说,

譬如平均身高与平均腿长之间,有一个比例,譬如170%,那么,同学李四的实际腿长是1米,则按照平均比例,他必须是身高1米7了,
------但,非常可能的是,同学李四的实际身高,那并不是1米7。
-------如果再引入平均身高、平均胳膊长、平均腿长互相之间的比例,等等,那么,产生的差异更多见。


那么也就是说,全班级当中,同学们各有实际身高、实际胳膊长、实际腿长。另外,也有平均身高、平均胳膊长、平均腿长,
那么,你要么只看实际的身高、胳膊长、腿长,要么只看平均的身高、胳膊长、腿长,这都一致,都顺利,
但是,你如果用实际的数值、比例,和平均的数值、比例,跨界来进行搭配,那么,矛盾就太多了,不一致的地方太多了,处处凑不齐,对不上。


那么,在价值转形问题当中,
个体劳动之和是总劳动,其中各有必要劳动,各有剩余劳动。个体市值之和是总市值,其中各有成本,各有利润,包括负利润,等等。
------------------------以上是实际的情况。
------------------------进而,可以得到平均化的数值,平均化的比率。

那么,当任一实际的成本,套用平均的利润率的时候,当这么跨界搭配,随后。。。进而。。。,难免发生不一致,发生差异,那就是凑不齐,那就是对不上。


在价值转形问题的解答上,之所以有长期性的困扰,上述方面,可能是原因之一,应该是原因之一。
---------应该从统计学等方面,审视上述,审视有关情况。



3,再一点,说总价值等于总生产价格,或者,说总价值等于总实际价格,或者,说总价值等于总市值,


这表面上来看,是存有问题的,对等于号的使用是有疑虑的。这里也似乎有遗漏的东西,也似乎有跳跃的环节。这都是需要解释的。


同样,说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也是如此,也是如上。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9 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