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1746 3

[财经时事] 中青报:玩不赢“拼爹游戏”就做一个“拼二代”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407 个
通用积分
246.8008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09年09月04日 05: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媒体的现实映照总让人唏嘘不已。比如关于“公车私用”,湘潭大学门口豪华的“公车送学团”被舆论炮轰,从公检法用车到国土、卫生监督用车,甚至连血防专用车都赶来参加这场“公车大聚会”。公共资源就这么肆无忌惮地被某些有权者浪费着。

  与此同时,我回想起另一种“公车私用”。《钱江晚报》6月2日报道,在浙江宁海,有网友发现一位保洁女工用垃圾车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位保洁女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女儿坐公交车上学,一天就要4元钱,一个星期就是20元,一个月就得80元。能省则省,所以她经常用垃圾车接送孩子。与豪华“公车送学团”相比,网民评价这是最让人动容的“公车私用”——没人谴责,有的只是心底无法抹去的悲凉。
  这样的对比无疑会让人联想起“富二代”、“权二代”、“贫二代”之类的标签。这段时间,关于“贫二代”、“拼爹游戏”的新闻报道及由此引发的评论,都隐隐透露着一股愤懑、无助、挣扎的情绪。社会不公、贫富不均、阶层分化这些命题都被嵌入“贫二代”、“拼爹游戏”等话题的内核里。在现实社会中,那些“贫二代”的生活境遇恐怕比新闻里的还要糟糕。
  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此引发并积聚的社会情绪需要排解和疏导,但排解和疏导的方式却大有讲究。专家们列出了很多“药方”,如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改善民生以构建社会稳定的基础。又如,改变政治上的增压机制从而让基层政府真正成为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再比如,改变公民权利救济状况,让司法成为社会的稳压器。还比如,改变民意表达状况,让民意成为社会的压力表等等。
  这些机制都需要一砖一瓦的建设,而且每一项制度的落实效果背后还有社会文化生态力量的影响,而文化生态力量的建设更需要一步步地积累。在这些机制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前,排解和疏导社会情绪并不是只能通过民间舆论“表达愤怒”来实现。
  一年多前,我读过一篇《成熟公民要敢于直面不完美的社会》。文章说,作为成熟而理性的公民,要敢于直面各种问题乃至不美好的事情,毕竟我们不能只做“温室里的公民”。对于各种不美好的社会现象,基于理性而不是单纯基于情感的判断,公民才不会流于愤世嫉俗,才不会以发泄牢骚为快,才不会一面对问题就灰心丧气。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政府的力量都不足以解决国家和社会的所有问题,应正视并善于利用民间的力量。
  具体到“贫二代”、“拼爹游戏”等话题的讨论上,我们没必要把所有情绪焦点都集中在“贫二代”的艰难和苦楚上,也没必要把所有情绪都引向针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分化等现实问题的愤懑上来。这时,最积极的声音不是去挑衅“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情绪,最需要的是对“励志”和“成才”的呼吁。再完美的社会都有不公平的瑕疵,再不公平的社会也有穷人可以出头。在我们身处的这个还不完美的社会里,“贫二代”既然不可能在各种“拼爹游戏”中获胜,成不了“富二代”,还不如想方设法地努力成为“拼二代”。如果“拼二代”这个群体越来越壮大,终有一天,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拼爹游戏”将落下帷幕。(陈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拼爹游戏 中青报 拼二代 中国青年报 公车私用 中青报 拼爹游戏 拼二代

沙发
徐伟731022 发表于 2009-9-4 17:09: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本来这个话题值得更多讨论,但现在只能简单说几句,你说的拼二代事实上也是不太可能的,富二代条件是贫二代没法相提并论的,事实上拼二代也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很多情况下,当前的富二代与贫二代的写照也是将来的两个二代缩影。
人生就是对时间的投资组合,不同的投资组合演绎百变人生。

使用道具

藤椅
1972lhjbl 发表于 2009-9-6 21:28: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fgq5910 发表于 2009-9-4 16:48
2009年09月04日 05: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媒体的现实映照总让人唏嘘不已。比如关于“公车私用”,湘潭大学门口豪华的“公车送学团”被舆论炮轰,从公检法用车到国土、卫生监督用车,甚至连血防专用车都赶来参加这场“公车大聚会”。公共资源就这么肆无忌惮地被某些有权者浪费着。

  与此同时,我回想起另一种“公车私用”。《钱江晚报》6月2日报道,在浙江宁海,有网友发现一位保洁女工用垃圾车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位保洁女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女儿坐公交车上学,一天就要4元钱,一个星期就是20元,一个月就得80元。能省则省,所以她经常用垃圾车接送孩子。与豪华“公车送学团”相比,网民评价这是最让人动容的“公车私用”——没人谴责,有的只是心底无法抹去的悲凉。
  这样的对比无疑会让人联想起“富二代”、“权二代”、“贫二代”之类的标签。这段时间,关于“贫二代”、“拼爹游戏”的新闻报道及由此引发的评论,都隐隐透露着一股愤懑、无助、挣扎的情绪。社会不公、贫富不均、阶层分化这些命题都被嵌入“贫二代”、“拼爹游戏”等话题的内核里。在现实社会中,那些“贫二代”的生活境遇恐怕比新闻里的还要糟糕。
  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此引发并积聚的社会情绪需要排解和疏导,但排解和疏导的方式却大有讲究。专家们列出了很多“药方”,如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改善民生以构建社会稳定的基础。又如,改变政治上的增压机制从而让基层政府真正成为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再比如,改变公民权利救济状况,让司法成为社会的稳压器。还比如,改变民意表达状况,让民意成为社会的压力表等等。
  这些机制都需要一砖一瓦的建设,而且每一项制度的落实效果背后还有社会文化生态力量的影响,而文化生态力量的建设更需要一步步地积累。在这些机制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前,排解和疏导社会情绪并不是只能通过民间舆论“表达愤怒”来实现。
  一年多前,我读过一篇《成熟公民要敢于直面不完美的社会》。文章说,作为成熟而理性的公民,要敢于直面各种问题乃至不美好的事情,毕竟我们不能只做“温室里的公民”。对于各种不美好的社会现象,基于理性而不是单纯基于情感的判断,公民才不会流于愤世嫉俗,才不会以发泄牢骚为快,才不会一面对问题就灰心丧气。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政府的力量都不足以解决国家和社会的所有问题,应正视并善于利用民间的力量。
  具体到“贫二代”、“拼爹游戏”等话题的讨论上,我们没必要把所有情绪焦点都集中在“贫二代”的艰难和苦楚上,也没必要把所有情绪都引向针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分化等现实问题的愤懑上来。这时,最积极的声音不是去挑衅“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情绪,最需要的是对“励志”和“成才”的呼吁。再完美的社会都有不公平的瑕疵,再不公平的社会也有穷人可以出头。在我们身处的这个还不完美的社会里,“贫二代”既然不可能在各种“拼爹游戏”中获胜,成不了“富二代”,还不如想方设法地努力成为“拼二代”。如果“拼二代”这个群体越来越壮大,终有一天,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拼爹游戏”将落下帷幕。(陈方)
没有公平的规则,励志的结果有用吗?完全在愚民!
有一种沉默叫霸气,有一种内敛叫个性,有一种简单叫深遂,有一种不屑叫自我。

使用道具

板凳
smilingflora 发表于 2009-9-6 23:46: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贫不过三代,富不过五代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4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