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om_lv1
2000 1

[创新发展] 社会财富的理解 [推广有奖]

  • 1关注
  • 47粉丝

院士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3132 个
通用积分
105.5839
学术水平
602 点
热心指数
475 点
信用等级
479 点
经验
54652 点
帖子
1077
精华
21
在线时间
7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24
最后登录
2024-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社会财富的理解

                       于德浩

                      2017.4.14

设想这么一个社会场景,有甲乙丙三个人组成,每个人都尽心尽力劳动。其中,甲在城外拥有10万平米的土地,用于生产商品A,年产量是3000件;乙在城内拥有1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生产商品B,年产量300件;丙在城内拥有1千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商品A和B的交换。其他,城内还有几万平米的空地,城外更有几百万平米的空地。

社会一年的商品财富总产出就是3000A+300B,由甲乙丙共同劳动完成。由于这个社会“谁也离不开谁生产的商品”,所以达到市场平衡后,财富分配就会满足等概率假设,即每人平均分得1/3的财富,每人1000A+100B。虽然,商人丙没有直接从事生产,但是由于他的真实劳动付出,我们等效认为丙一年生产了1件无形商品C=1000A+100B。

对于商品A和B的交换,我们认为甲乙劳动付出一样,都是尽心劳动一年,所以,商品交易关系就是1000A=100B。我们定义A=1元;那么就有B=10元,C=1000*1+100*10=2000元。从而,甲乙丙每人的年实物商品收益都是价值2000元。

商品价值A=1元、B=10元,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大约是(商品进价+商品出价)/2。甲卖给丙2000件A,只能按照折价A1=2/3元;而乙卖给丙200件B,只能折价为B1=20/3元。而丙卖给甲100件B是按照溢价B2=40/3元,丙卖给乙1000A是按照A2=4/3元。商人丙的劳动价值是以利润展现,剩余商品量*均价。商人丙最后财富拥有1000A+100B,价值2000元,与甲乙相同;但市场价格显示为8000/3元,好像是甲乙二人的2倍价值;这些没有真正成交,全部用于商人丙的个人消费。

社会商品总价格是3个市场价值之和,甲1000*2/3+100*20/3=4000/3元;乙和甲一样也是4000/3元;但是丙的市场价格是他们的2倍,1000*4/3+100*40/3=8000/3元;总价格就是16000/3元。而总价值是把3个微观市场看成1个劳动生产率相同的等效宏观市场,按照商品统一的使用价值(或固有价值)来计算,就是2000元/年/人*3人=6000元。总价值和总价格不是处于同一个坐标参照系,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总价格与总价值货币表现数量上不相等是正常的。这里商品总价值大于商品总价格,是因为2个低价市场和1个高价市场的等权平均导致。

如果没有中间商,交易费用为0,那么商品的总价格应该与商品总价值相等,这应该是理想共产主义的无摩擦的市场。但是,只要有利润率存在,那就说明存在中间商,所以必然还有总价格与总价值不相等。

商品A和B都是即时消费类商品,每人每年生产2000元,也就消费2000元商品。每个人拥有的土地资产是永久的,估价方式就是年收益的20倍。所以,我们说,甲拥有10万平米的土地资产,价值4万元;乙拥有1万平米的土地资产,价值4万元;丙拥用1千平米的土地资产,价值也是4万元。而城内或城外闲散的几百万土地,价值其实都是0;他们都无心去占领,因为“实在忙不过来,那些很少的土地就足够用”。

社会财富产出的根本原因是人,如果他们3人一起去其他地方,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一样可以共同新开辟111000平方米的土地,产出每年总计6000元的财富。而此时新城的土地就从0变为4万元*3=12万元;而原来的老城,由于人去楼空,价值从12万元降低为0。也就是说,社会财富的根本衡量是人的劳动生产率2000元/年/人;永恒不变的社会财富计量是“甲乙丙3个人协作一年的劳动总量”。

社会总土地资产价值12万元,是虚拟的价值;而每年3000A+300B的实物商品,是客观真实的,总价值6000元。虚拟价值一般不变,但资产资本的“虚拟价格”是经常变动的,有时是12万元,也可能是24万元甚至更高;在土地公有制情形下,认定其价格为1元都可以。每年的收益,是实体商品的价值;只有当社会生产力提高,真实的收益才会实质增加。

现在来点小变动,甲分为两个人,甲1和甲2。这时候,10万平米的土地还是年产量3000件A。此时,社会财富不是4人平分,还是3类商品生产者均分。甲1和甲2共同分得1000A+100B,价值2000元;甲类2人平均各分得1000元财富。

这样,在甲类人群里,财富分配就会涉及到公平问题。比如,甲2不劳动,甲1尽力劳动一年。现实的分配往往显得很残酷和不公平,不劳动的地主往往分得800元,而劳动的佃农只分得200元。有关合理分配问题,本文不再展开讨论,我以前的文章讲过很多。

这里讨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甲1是甲2的爸爸,那么父亲抚养未成年子女,就不存在分配公平或不公平的问题,“至亲关系,怎么分都合理”。但是,毕竟引出另外一个结果,“多生子女将会导致贫穷。”

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就业岗位有限,如果再按照先来后到的自然排序,那么新生人口必然就会失业,啃老族成为必然。改变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就业权利有偿让渡,新生人口成为佃农。二是“社会竞争”法则替代“先来后到”排序,但这些往往是发生在佃农与佃农的竞争;佃农由于先天不利,很难转化为地主,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阶层固化现象。

从长远来看,社会资源总是充足的,还有几百万平方米的空闲土地嘛。甲1就把农耕技能传授给儿子甲2,让他去开荒种地。这时候,甲2也会拥有10万平米的土地,一年产出3000件商品A。

粗放式扩张后,商品总财富增加为6000A+300B,总价值9000元。市场再次平衡后,是以3种商品(还有商人丙的无形交易服务商品C)来等额分配财富,而不是以人数平均。此时甲1和甲2共分得(2000A+100B),乙、丙也各分得实物商品财富C=(2000A+100B)。

显然,按照等概率假设,甲1和甲2将分得财富为1000A+50B,是乙和丙的一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实际现象,农业的从业人数太多,从而农民的平均个人财富要低于市场平均值;而且就算大量的粮食由农民生产,但每个农民的粮食储备也低于市场平均值,所以当饥荒发生时,首先饿死的还是农民。因此,如果用于耕地的农民数量越多,那么农民越是不可能脱贫。让大多数农民充分就业,转变为工人或服务员,他们的收入才会实质提高。

集约式发展,如果商品A的生产率提升为2倍,但土地面积并没有增加。那么结果和上面的粗放式扩张是等效的。再进一步说,即使农业生产率提升为10倍,只要农民的数量没减少,那么农民还是一样贫穷。所以,世界各国的农民虽然步入现代化,并拥有大片土地,但依然要指望政府补贴,农民收入还是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不过大不相同的是,农业科技进步,使得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总收入少,只是因为有效劳动时间相对较少。也就是,高科技的农民比高科技的工人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但我必须强调一点,使用锄镰锨䦆的山村农民,他们不但钱少,而且很辛苦。

再看商品价值的变化,此时商品的交换关系改变为6000A=300B,从而B=20A。而乙的财富是2000A+100B=1/3*9000元。两式联立,可解得A=3/4元,B=15元。就是说,社会生产力提高为9000元后,乙和丙的财富增加为3000元,甲1和甲2也各增加为1500元。商品的进价A1=1/2元,使得3000*A1=1500元;商品B的进价B1=10元。商人丙的出价,A2=1元,即(200*10)/2000=1元;B2=(2000*1/2)/50=20元。商人丙的利润率还是(20-10)/10=100%。

商品A的价格下跌及商品B的价格上涨,表面看是由于商品A的供给增加所致,但本质上是社会财富在不同种类商品的平均分配规律使然。可以得出推论,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数量极其稀少,那么其商品单价必定昂贵,与“好卖或不好卖”关系不大。

就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来言,也是从业人数相对越少的行业,其薪水会越高。比如,工人比农民的收入高,知识分子比一般工人收入高。当白领人数少于蓝领时,白领工资高;但现在蓝领技工的人数比普通白领少,所以他们的工资现在已经反超了。但是,快递小哥工资比一般文员高,主要是他们的劳动时间更长、强度更大,从业人数的影响还是相对次要的。

打破阶层固化的根本手段就是,实行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且废除各种特权垄断。我们以前虽然实行了土地公有制,但特权垄断现象严重。比如,子承父业就是典型的特权垄断或阶层固化。现在西方的资产证券化,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生产要素的自由交易,也是一种试图打破阶层固化的手段;可惜,产权私有制才是阶层固化的最大障碍。

普通工人或农民改变自己贫穷命运的被迫选择,就是少生或不生孩子。当然,寄希望生一个绝顶聪明的孩子也可以改变命运,但这个概率太小。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的推行,也为阶层流动提供了方便。很多富翁没有后代,私产就捐赠为公共财产,像是美国这些著名的大学基本如此。富人子女减少,也是穷人的孩子嫁入豪门的客观因素。

当然,随着现代教育的深入,人们开始对“血统继承”概念普遍淡化,所以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些顶级富豪都自觉自愿把大部分财产捐献社会。将多余的财富捐献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这个理念。就如同卡尔马克思所言,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时,共产主义社会自然就会到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财富

已有 2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 5 + 5 + 5 精彩帖子
xuguw + 10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105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1993110 发表于 2017-4-14 22:46: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6 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