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在“十三五”期间,扶贫攻坚任务依然严峻,而相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特色小镇建设也缺乏产业优势。扶贫+特色小镇,借助各项政府扶持政策的叠加优势,中西部“老少边”等贫困地区特色小镇或许可以弯道超车,大有可为。
特色小镇政策
对扶贫多有倾斜
无论是国家发改委、国开行等中央层面对特色小镇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还是各省市地方特色小镇政策,均体现出了对有扶贫、脱贫任务地区的关注与政策倾斜。
在国家发改委、国开行日前《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将在贫困地区深入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与脱贫攻坚战略相结合,推动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衔接,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农民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与特色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通过特色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性脱贫,实现特色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双重目标。
在国家体育总局日前下发的《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同时推动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增加就业岗位和贫困群众收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脱贫攻坚、禀赋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在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多部委联合下发的《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中也强调了各地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倾斜,形成旅游扶贫开发合力。
通过区域扶贫小镇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再加之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现代旅游元素的植入,当地乡土文化、民俗等系列节庆活动的挖掘,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将变成具备休闲农业特色的特色小镇。
金融、人才培训上
利好特色小镇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陈锋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贵州等中西部少数民族、老区较多的省份,特色小镇建设尤其面临着特色产业不足的现状。而中西部地区特色小镇的优势则在于各项扶持政策的叠加效应。
比如,在金融和人才培训领域,《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也利好扶贫地区特色小镇的资金和人才问题解决。根据该《方案》,每年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同时,将设立乡村旅游扶贫东部、西部培训基地,组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专家库”,动员规划、管理、营销专业人才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小镇开展公益指导培训。
四川省出台的《2017年四川省红色旅游“饮水思源”行动方案》中便提出使红色旅游产业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发展的特色产业。
该《方案》提出要培育11个红色旅游特色小镇:成都安仁古镇、阿坝红原邛溪镇、甘孜泸定磨西镇、凉山会理古城、宜宾李庄古镇、广元旺苍红军城、达州宣汉清溪镇、雅安石棉安顺场、泸州古蔺太平镇、绵阳江油青林口古镇、巴中恩阳古镇等。
在贵州省的特色小镇建设中,提出将结合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等“六型”进行建设。
贵州遵义仁怀市茅台镇去年入选全国127个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行列。仁怀市副市长陈晋朝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仁怀赤水河两岸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强,水资源和沿线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治理,赤水河岸边已经变成旅游景观公路。仁怀市正在着力打造茅台镇、坛厂镇等国酒文化、盐运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的旅游小镇。
特色小镇
成扶贫有力抓手
围绕国家“十三五”扶贫开发目标,结合宁夏扶贫开发重点县西吉县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由《中国企业报》集团组织上百家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贫困村自然资源,目前已经在深入开展“百企百村(西吉)互助行动”。2016年11月18日,参与扶贫的各成员单位与西吉县有关单位,在首届中国企业扶贫(西吉)峰会上签署了中国将军纪念馆及长征胜利会师和平玫瑰小镇建设工程、西吉电商扶贫运营平台等项目协议。
其中,西吉“长征胜利会师和平玫瑰小镇建设工程”项目的启动,将助推将台堡镇聚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小镇,促进红色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户外拓展等项目发展。
瑞宝力源集团董事长刘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通过和平玫瑰小镇建设,将实现玫瑰种植加工、婚庆文旅创意、后期精油深加工、健康养老等多种业态有机叠加,形成产业链多赢联动。
虽然是国家级贫困县,黄瓜小镇、山杏炭画小镇、欧李小镇、契丹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正在河北北部山区的平泉县建成,这些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已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其中,通过招商引资,欧李小镇正在打造的亲情式乡村种植体验园,已经与北京多名“欧李地主”进行“结亲”,此举将有望实现当地脱贫致富。
(来源:中机院 http://www.reportwa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