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865 2

[财经时事] 西安晚报:专家当“钱托”是损人毁己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92 个
通用积分
245.4122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09年09月21日 14:21 来源:西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合肥市招投标中心聘请的7名专家因收受他人贿赂,为请托人所在公司打高分令其中标,日前被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以非国家人员受贿罪判刑。专家当“钱托”,再次暴露了当前专家队伍中少数人见利忘义的现实,发人深思。

  这7名专家均是合肥市招投标中心专家库专家评委,他们有的是大学退休教授,有的是企业工程师。去年以来,作为合肥市政府采购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担任3个新建小区电梯采购的评审委员。在此期间,接受某电梯公司负责人的请托,为其产品在评审中打了较高分数。评审期间,7人共接受电梯公司负责人好处费23万多元。
  专家收取钱财为商人当“托儿”,这已不是新鲜事。有的地方举办的专家评审会,主办单位以“评审费”名义为专家发红包,而所谓的“鉴定评审”不过是走过场。至于以宣传“保健”为名推销医药产品的专家,打着“帮投资者赚钱”幌子实为机构吆喝的股评家、信口开河为开发商代言的房地产专家,都屡见不鲜。
  甘心当“钱托”,暴露了一些专家职业道德的沉沦。在市场经济日趋活跃的今天,一些专家放弃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眼中只有钱财,不顾社会责任,利用自身的名气、身份,为利益集团代言,沦落为他们的传声筒和工具。
  专家当“钱托”是一种社会悲哀。上述被判刑的7位专家中有一位是退休教授,他事后表示,之所以接受请托是觉得“能方便别人就方便别人”。岂不知,这样的“方便别人”严重损害了社会利益,也使部分专家的形象斯文扫地。在招投标领域,一些专家放弃了专业操守,把专业话语权变成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筹码,使得招投标领域的秩序混乱,“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
  专家因在某一学术领域的精深造诣被奉为权威,受人尊敬,为人信赖。诚信、科学、严谨、公正是专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专家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但愿各方面的专家们能从合肥市招投标中心腐败案件中汲取教训,加强自律,站准立场,坚守职业操守,谨慎地行使好专业话语权,不要沦为某些利益集团、某些不法商人的工具。(杨玉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西安晚报 公司负责人 评审委员会 豆腐渣工程 职业道德 西安 专家 损人 钱托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fayedi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chenxueT 发表于 2009-9-21 23:50: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版主真积极啊

使用道具

藤椅
fayedi 发表于 2009-9-22 11:14: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确实这样,这种现象……唉,所以,托啊,乱七八糟,最终,钱都落入了个人腰包。
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1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