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ousseau
20116 53

浅谈我对政治经济学定义的一点认识 [推广有奖]

11
shidakaia9 发表于 2010-1-23 10:57: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政治经济学最早就是经济学的意思,不过可能更接近我们现在的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有点国民经济学的意义在里面,就是强调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是宏观层面,国家层面,而不是家庭层面。

使用道具

12
Rousseau 发表于 2010-1-23 19:27: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你认为政治经济学就是宏观经济学,那么不妨看看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经济学通行教科书是如何讨论微观领域问题的,如果之后还认为经济学应该被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还认为我们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应该把国家-民族;部门-产业;企业-行业;组织-员工分割开以后再联系起来,那么再无论怎样有机地联系起来都是在做把玉器打碎后用胶水粘帖起来的事情。
我是为写作而谋生,不为谋生而写作 —— 卡尔·马克思

使用道具

13
leijy 发表于 2010-1-23 20:37: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14
leijy 发表于 2010-1-23 20:38: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15
边沁 发表于 2010-3-19 21:14: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酒香不怕巷子深,lz说的有道理,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使我们把政治经济学等同于社会主义了

使用道具

16
cohen321 发表于 2010-3-21 23:20: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楼主啊 长见识了

使用道具

17
rockfiller 发表于 2010-3-23 17:38: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写的很好,有学问。希望能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进行概要一下,我想学点

使用道具

18
juenjuen 发表于 2010-6-3 22:17: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活资料。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另一方面,人类劳动是一切社会赖以旋转的轴心,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其他生活方式,决定着人类社会形态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条件下,人类才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必然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
2.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类改造自然界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内容。社会生产力就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包括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从这个过程的结果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表现为生产资料;人们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只有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物质财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3.在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和生产工具。首先,劳动力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资料要由人来改变和使用,生产工具也要由人来创造和改进,离开了劳动力再好的生产资料也无从发挥作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类引起、调整、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其次,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状况,制约着生产力可能发展的程度;生产工具作为人类生产技能、经验和知识的物化形式,它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和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指示器。
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社会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认识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出发点。政治经济学考察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对其本身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做出科学的界定。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主要是指它所具有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性质。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基础上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1.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任何生产都是社会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狭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但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一个连续进行和不断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含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最基本的环节,其中发生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都属于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广义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狭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广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都取决于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基础之上,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即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
2.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首先,各个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其次,各个社会集团内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这种关系的性质同样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2)分配关系。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分配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包括产品分配的原则、方法和份额等方面的内容。首先,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分配关系的性质。其次,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还要受到生产力和其他经济条件的制约。最后,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3)交换关系。它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果产品属于生产资料其交换是与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消费品的交换则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首先,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交换的性质和形式。社会分工决定交换的必然性,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和社会形式。其次,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4)消费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消费广义地说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内容。人类社会的消费在其本来意义上说是指生活资料的消费,满足消费是生产的终极目的。消费不仅是一个满足生理需要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它包含着人与人的经济关系。首先,消费要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其次,消费关系要受到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最后,消费关系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
社会生产关系的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狭义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另一方面,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的统一。
3.社会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体制就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经济体制的安排和变革要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要求。一方面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经济体制,生产关系总是要求一定的经济体制与其性质相适应,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限制作用,通过经济体制来实现的。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对生产关系也会发生重大的影响。完善的经济体制能够较好地体现生产关系的要求,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巩固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经济体制存在着某种弊端或缺陷就会限制生产关系本身优越性发挥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使用道具

19
juenjuen 发表于 2010-6-3 22:17: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和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规律。
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构成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根本动力。政治经济学必须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才能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经济形态。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部分性质变化。在一定生产关系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局部的调整和变化。其次,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也就会随之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在根本性质上就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如果人为地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就会破坏或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可能变化的程度。变革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因此生产关系方面的每一种变革,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如果人为地跨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过早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生产关系就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每一次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在生产关系大变革之后才发生的。只有生产力的大发展,才能使新的生产关系得到巩固。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它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变革。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是指,一种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可以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不变,并能够容纳生产力在其中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体。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总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形成的。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决定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思想政治路线的确定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则对其具有保护作用;反之,则对其具有限制和破坏作用。适合经济基础变革性质要求的新的上层建筑,在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巩固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上,否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否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必然陷入机械唯物主义。
3.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研究范围内。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只有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才能揭示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才能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及时适当地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只有了解了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发展的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对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曲折性做出科学的说明。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一条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会存在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新旧生产关系的更迭;决定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上升演进的全部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在其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诸多社会形态。科学地认识这一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并且揭示出它在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人们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需要。

使用道具

20
juenjuen 发表于 2010-6-3 22:18: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二、社会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表面的经济现象,在这些经济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普遍地、反复地和经常地发挥作用的力量。这种客观力量作为经济规律决定着经济现象必然的发展运动趋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规律只是一种倾向或发展趋势,而不是直接实现的。经济规律既要通过经济现象表现出来,又被经济现象所掩盖。因此认识和发现经济规律就要从经济现象入手。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过程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经济规律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形成的,因此经济规律必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便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还表现在其作用上,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经济规律,它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发挥着作用。既使人们认识到了社会的发展规律,还是不能人为地跨越它的自然的发展阶段。人们即不能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经济规律。人们必须承认和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任何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都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经济规律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相同的客观性。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去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正是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3.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自然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独立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由于存在条件的特殊性质自然物质运动规律一般是经久不变的。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们自身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过程中的活动规律;多数经济规律则会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经济利益,不同的社会集团对待同一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态度,甚至引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而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一般不会导致这种结果。
4.经济规律的类型。按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经济规律表示着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由于经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状况不同,规律的作用范围、程度和形式也会不同;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表现着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关系特有的本质特征。
5.经济规律体系。每个社会都有许多经济规律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总有一条经济规律在该社会经济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着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发展方向,这种经济规律便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 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