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xuguw
11429 137

[基础问答] 《保卫资本论》2017如何修订:历史之经济学总说   [推广有奖]

贵宾

泰斗

36%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保卫《资本论》

威望
3
论坛币
659057 个
通用积分
466.0612
学术水平
7108 点
热心指数
6183 点
信用等级
5677 点
经验
427503 点
帖子
29202
精华
21
在线时间
46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11
最后登录
2021-2-23

xuguw 发表于 2017-6-21 00:04:3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写在前面:历史之经济学总说
        
       本书历数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重要条目,全面检阅这些条目的工作逻辑,以之为“史眼”,管窥诸种经济形态之“得失成败”。以马克思主义工作精神之布道看,此乃《资本论》之重写和续写,理论意义不足道也。以中华历史和世界史规定的贯通看,此则为中国工作用语之方法论著作。——作者寄语
        
        本书的工作口号是:以保卫《资本论》之行动,作为中国经济学之切实的“研究导论”。但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这似乎总是一本“看不懂”的书,忝为方法论著作。因为它确实没有通常那些作品惯有的体式(“款式”“体例”“形式”“格式”),不仅书名中明显缺乏“方法”字眼,而且内容也全不由关于方法论的“知识”所组装。于是乎,本书作者难免要作此“预前题录”,权作“画蛇”。

   
    勒石之功:研究问题从历史分析开始
        历史和关于真实生活的构境始终是研究的根据,授人无水之鱼,不若授人有水之鱼。凡一国之经济落后必导致一国经济思想之长久落后,亦非必然之事实,至少是缺乏历史眼光的看法。马克思以19世纪的德国作为比证,说明历史学派不足以和当时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匹敌,是就资产阶级内部工作体系而言的。德国社会特殊的发展排除了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任何独创之可能。相反的情况则出现在东方世界。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中,东方社会发掘出本民族历史的特殊规定,遂在发展上反超资本主义社会。此为《资本论》思想在东方世界的横空出世。例如,《国富论》迟至20世纪初始为国人注意,但当其被注意时,《资本论》旋即为国人所注意。要之,说明当日中国并不欲照搬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相反,试图走俄国布尔什维克式的劳工发展道路。
        推广开来看,所谓劳工自主,也需要进行本土化的宗原论道。且不论孙中山《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实则是“中国式固有社会主义”(大同主义)的思想范畴,今人复鼓吹劳动主义,自然是时代弘扬了劳动者身份和社会财产共占的理念;劳动主义者,或者就是劳动社会主义,它强调:“以劳动为本位,以劳动者为主体。”这些论说于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原是有充足根据的。从历史发展实际看,劳工关系涵养于族民关系。中国漫长古代社会恰好是利用了此关系体式,以安排广泛性的社会生产和对劳工进行剥削。此处的“族民”,究其实质,乃是对马克思所说“人的依赖关系”(族民的总身份关系)之主体人格范畴的限定。要之,中国族民关系不仅限制了市民社会意涵之劳工概念成长,更为主要的是限制市民关系主体的社会成长的独立性,由此,可能根本取消了社会经济主体的独立规定。中国社会劳工成长路径是:族民→市民暨资本关系下劳工渐进成长→现代劳工。内蕴的“市民?资本”是工作复合体规定,指认中华商品生产体系的特殊性(例如有限资本主义之发展规定);而族民→市民特别线索,则是对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特殊主体特征的一个极其生动的刻画。
        作为预先的交代,本书第十九章讨论的社会要素模型指示发生在“族民”“市民”“资本”“社会劳工”诸异质主体范畴间的历史发展关系转化(母体性质的工作关系当然是人的物质个性的发展对劳工自主的发展的指向性的规定),而以“横通方式”说明它们是一相生相克的历史构成总体。如一种社会要素模型说的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条件”的单一类型,是“市民”与族民关系相伴生发展的阶段。在此阶段,复杂劳动所代表的其实是一种“身份”。它和价值规律的领导范畴以及与之对峙的古代产品社会的领导范畴皆是连通的,因此,此劳动实体关系同时是财产生产条件。即,它强化“基于所有的劳动”概念。再就两种社会要素模型而言,其不过指示市民→资本的发展转化关系。此刻,“所有权条件”已经分化,并于生产领域内社会对立化。“资本”专指剩余价值规律之领导范畴。这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规定,可被视为与独立发展关系上的生产者(和小生产者对立的大生产者)有关的人格范畴锁定。三种社会要素模型乃是阐明资本→社会主义劳工(社会人力资本范畴)的发展转化关系。从“所有权条件”重新趋向社会一统的角度看,“社会劳工”可被视为现代产品社会之领导范畴。这是对联合发展关系的一个社会确认,是生产劳动者重回社会人格范畴之工作过程。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上述过程是孙中山先生所言的对中国来讲的“知难行易”的转折时代。一方面是“舶来品的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成长,要之,它兼顾了中国的历史条件和国情背景。而中国之无纯粹市民社会的发展特点,也写就“中国政治经济学”之独有内涵,要求塑造并不断更新理论与实践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是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中国经济学”新议题,是含意特定的;盖言“新”,一是指实践追溯性,二是指工作批判锁定了经济学发展成熟时期的理论建构特点。从而,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转回“知易行难”高度(所谓行动高于理论)的再创业行程:以原创把脉创新,多学科并举并用,开创广义而总体、打通文史哲并沟通传统与现代之意蕴的历史知识研究的新路径。
        居高而思,我们必须得承认:迄今为止,人类对自身历史结构的内在了解,全靠《资本论》给其打下基础。一次次的理论对接及其与实践的结合使中国人逐渐认清一个道理:“主张把欧美资本主义制度当作理想移植过来的国家,当然没有产生政治经济学的可能。”决定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认真“消化”《资本论》,如在王亚南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彻底消除“四分主义法式”和“三位一体公式的模本”积淀良久的病疴与沉重影响,创出全新的理论生长道路来。
        华夏一统,是历史、思维、语言、文化养成了的大一统国度。扼要而言:
        ·这是以“中国人的资格”之经济学人身份完成的一部作品;
        ·这是遵照中国人阅读之习惯和用语之习惯写就的经济理论巨制;
        ·这是照顾国人书写历史的习惯、与中国人思维体式契合的方法论长卷;
        ·总括起来说,本书献给中国经济学建构!
        让我们回到上面的主题:中西方学术工作关系。诸如中西共通、中西分殊、差别高低之辨或古今之异,最难以一语统之,而唯有发微阐幽,一事一议乃至学术关系上的“一点一论”。不过,至为关键所在仍然是以历史的贯通为要,促进中西方的学术对话和沟通的深化。《资本论》来到中国,委实与东方经济学不断深化之历史步伐同步。这以后,国人一直努力探求在中华语境中读懂和如何运用好这一伟大著作,尤其是恰当领略埋藏于其中的深邃性语言。直截了当地说,这是伴随了思想直接撞击的一次历史阅读,是一次气势磅礴、力量宏大的思维对接。以新中国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经济实践为底蕴架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理论实践的晚近的一个工作外显。在这一历史高地与思想制高点之下,问题不在于为什么要保卫《资本论》,问题在于保卫什么以及怎样保卫。
        中西方历史发展关系在学术上的深入交流,已然表明了中国经济学理论出场的必要性。乃是因为:中国经济学不独对中国历史和经济行程进行理论反映,同时是对于世界历史和经济之过去、现在、未来(它们是通透的)从民族工作语言角度采取的一个深刻性书写。例如,中国社会国家的经济细胞是“家”(狭义的家庭和广义的家庭,后一种意义或可理解为“家庭式的单位”),亦不独是商品单元,乃是商品和产品的合成规定,从而具有产品社会和商品社会的两重生长张力。据此,所谓中国经济的内在特质(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说到底,还在于反映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经济体的“同”与“不同”,理论彰显的是经济形态社会的发展总体(规定)。从这种意义上说,“走中国人的路,让美国人去说吧”,决不是一句毫无内容的虚妄之语。


        摩崖之恙:经济学书架尚有几本书刊可看
        思维、语言者,逻辑工作体例也。“名者言语文字也。言语文字,思之器也;以之穷理,以之喻人,莫能外焉。于是乎有界说之用,亦于是乎有分类之学。”可如今,在计量和数学的大潮之下,历史思想本位的位置逐渐被移除,历史和数学难以贯通,经济语言皆由数学逻辑生产,以至于经济学书架之上所摆放的时新读物之中,尚有几本书刊可供青年学生读看?里面的语言文字和数理逻辑萎靡不振,又有几位看家解得其中味?
        如果说《资本论》时下备受人们关注、追捧,那一定是自欺欺人之语。这里可以旋即举出时下误读误解《资本论》的三种态度或工作现象:一是不能准确理解其作为历史之学;二是使批判之学=批评之学;三是将之庸俗化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之学。前者的问题在于没有能力提升历史之学为方法之学,而妄自陷入一域之学的历史经验主义;中者的问题在于一味教条地对待批判,工作堕落为单一语义的思想批判;后者的问题则在于把研究话语当行动,以文本尺度历史,结果,既脱离了《资本论》文献群,亦塞入了空想者的种种论调,试图通过“死文本”藉以主观地制造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论对立。中国逻辑所求者“方法”也,实质规定乃是语言生产。在中国人当中,近代新学运动巨擘严复率先说明了语言生产的此种规定和性质:“逻辑此翻名学。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逻各斯一名兼二义,在心之意、出口之词皆以此名。引而申之,则为论为学。故今日泰西诸学,其西名多以罗支结响,罗支即逻辑也。如斐洛逻支之为字学,唆休逻支之为群学,什可逻支之为心学,拜诃逻支之为生学是已……是学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姑以名学译之。盖中文惟‘名’字所涵,其奥衍精博与逻各斯字差相若。”西学先驱严复的话至今读来震人耳目。名不正,则言不顺。经济学的语言如果皆由数学生产,而经济学隶属于理科或自然学科意义的硬科学,那么其事将不成,其行将不正。
        我们呼吁废止这些“论文游戏行为”:理性主义废话连篇,逻辑演绎离离草长,歧义犹如僧俗辩语,庸俗性绵绵不绝如缕,内中却无半点“批判”韵味。但如果据此悲观沉沦,对《资本论》的向前发展了无希望,那又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我们主张对“新八股文”予以工作走出,重建史学传统,重振以“记述”为主的艺术能动说明和议论。最终目的是使人们看清其“逃避《资本论》”的实质所在:因为一味地“解读”和“捍卫”,已使《资本论》的精神失去颜色,空留下科学形式皮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阐说恐怕已无须一一挑明,读者于字里行间已然可以尽情领略到道理的所在。试想,一个不懂《道德经》、《史记》以及《红楼梦》的中国人,称其熟谙《资本论》,如果不是专指对 16~19世纪欧洲史,特别是西欧发展及英国经济史的了解这一点而言,那一定充分暴露出对于历史作品和科学作品的工作统一性及其结合方式的高度无知。对其而言,《资本论》从来就是死的文本,——当然,他们更不会想到上述被提到的这些著作本质上都是“史书”。
        鉴于此种情形,我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把本书处理成纯科学作品。因为,按照“文献综述+计量模型+政策建议”的新八股文实证演绎思想,编排的是“废料进、废料出”之学术投入和产出,此种机制固然无可厚非,但成为主流的学术熵的负能量示范性效应巨大。本书遵循史书工作规范,以贯通之法应对循环解释,从而赋予理解行动实效。要之,本书是以“中高级政治经济学”读本身份介入《资本论》研究,以贯通中学和西学的姿态作为《资本论》之提高读本以及作为中国经济学之研究导航;写作特点:反思辩驳式、回溯与前瞻结合、多学科进路的工作发掘,以回答“学术疑问”为谋篇布局,以解决“时代问题”为设计宗旨。从而,因应了国人的百年遗憾:尽管焚膏继晷,前仆后继,但在探索《资本论》逻辑方面其实并未获得预想的真正中国化的结果。这或许并不能全部归结于实践的不成熟性,对“民族原创”之忽略,足以抹杀对一切批判工作的正确认识,最终堕入科学盲目王国。
        相反,在中国语境下重整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工作组成,则需要在历史和实践基础上真正恢复它的大写化的规定——方法和批判,以睿智的语言生产支撑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建设行动,审视之,使之重新达成工作统一性。于是:
        ·本书选题基于此时代潮流,以探求中国经济学工作逻辑为宗旨和目标,以切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为工作决心,通过赋以中国历史蕴涵和方法论规定的工作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终成为涵容“全史+整史”规定的一块理论整钢;
        ·本书的思想价值锁定于“资本主义批判”“社会主义批判”的工作统一,并以当代批判导引“全史+整史”贯通意义之中华社会主义理论史的发掘工作。
        总之,奢望单纯通过文本和马克思交流,此路从来不通!回看和书写历史,乃是为了检视理论盲点,通过逾越知识障碍与现实困境更好地指示未来发展。因此,对于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国人来说,《资本论》的批判的宝贵财富乃是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化的圆融贯通性,乃是永不停息的前进性。


       (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经济学批判 经济学 资本论 历史 如何

回帖推荐

chbczq 发表于157楼  查看完整内容

在保卫中发展,在发展中保卫

qingyuqingxun 发表于93楼  查看完整内容

这也是一种审视的方式,只是工作量很大啊

zhongjia_hit 发表于139楼  查看完整内容

期待先生新的大作

jjxjiang 发表于142楼  查看完整内容

从资本利中可以看出欧洲的文化

小小磊子 发表于143楼  查看完整内容

写了很多~大家也说了很多~我最近想有些概念可能我们都泛化了~比如资本论~比如政治经济学~我希望理解并思考一个活着的社会~而不是理论中的社会~这是我目前的思维状态~放下~观察~思考~就是这样~

zhongjia_hit 发表于137楼  查看完整内容

建议增加内容当代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思潮和现状,以此揭示资本论的重要意义

zhangfengyuan 发表于136楼  查看完整内容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趋势,长远看文化,体制贯彻始终。

zhuosn 发表于133楼  查看完整内容

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Article/2006-6-1/33038.html 门格尔与施穆勒的方法论之争

ipv7 发表于118楼  查看完整内容

"以时代感召为路径的继承发展",是最好的思路,时势造英雄。时代来了,英雄说的话百姓都能听懂;时代不对路,大家都以为英雄是疯子,是傻瓜。

guolianzhi 发表于83楼  查看完整内容

以史为鉴,应该以宋代之前的历史,宋朝是中国历史的分界点,送之前的历史,人的进取精神,朝气奔放,清朝是一潭死水。

jjxjiang 发表于80楼  查看完整内容

语言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jjxjiang 发表于81楼  查看完整内容

没有历史就不知道来龙去脉

albertwishedu 发表于61楼  查看完整内容

历史经济学!

newfei188 发表于59楼  查看完整内容

支持绝对好书,大师的好书啊

心舞天下缘 发表于60楼  查看完整内容

《保卫资本论》既立足当下不断完善发展注入时代血液,又回看历史检视理论盲点,良心之作,支持。{:2_30:}

zgs3721 发表于64楼  查看完整内容

分享许老师的大作,总是令人高兴的事

chbczq 发表于63楼  查看完整内容

保卫资本论力求语言通俗

ldjdkj 发表于65楼  查看完整内容

从194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素材。

水调歌头 发表于53楼  查看完整内容

支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支持资本论研究,支持原创!

baicel21314 发表于52楼  查看完整内容

不错,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希望中国的科学研究及其理论的发展也不要落后!!致力于中国经济学建构这一主题,我个人觉得起点很不错,支持许老师!!希望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家”,为达成强国之梦贡献一份力量!!

对与更对1 发表于54楼  查看完整内容

再支持一下。

LOCKMAN 发表于43楼  查看完整内容

温故而知新,重温经典,可以对当代社会进行审视,哪些需要改进,哪些需要保留。时代急剧在变化,经济社会也在演进,如何对经典进行解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故鼎新确实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行走的青年 发表于36楼  查看完整内容

寻道而行,纯心所至

sunny2010830 发表于38楼  查看完整内容

点赞许老师。“从历史中看经济,从经济中看历史”,足见许光伟教授学识之渊博,逻辑分析之严谨缜密。许老师,把经济学理论放在历史长河的时间坐标上进行考察、检验和理解,,使我们更能深刻理解经济的发展,感谢许老师的辛勤著作!

黑色清道夫 发表于37楼  查看完整内容

许老师的大作总是离不开文言文,之乎者也的,俺看不懂,也不愿看。据我所知,语言苦涩难懂,本身就是不成功的遮盖物。如果物理学、化学也用你这种语言,我想,大多数人都是科盲,无益于科普。

军旗飞扬 发表于31楼  查看完整内容

点赞许老师!只能学习之

albertwishedu 发表于29楼  查看完整内容

再赞许老师!

solow1 发表于19楼  查看完整内容

我是来学习的.不错!!!!
已有 7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kongqingbao280 + 20 精彩帖子
giresse + 100 + 5 精彩帖子
1993110 + 5 精彩帖子
yyj_1976 + 100 + 5 + 5 + 5 精彩帖子
行走的青年 + 60 + 5 + 5 + 5 精彩帖子
1212廖静 + 100 + 5 精彩帖子
zhuosn + 5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380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20  热心指数 + 20  信用等级 + 15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xuguw 发表于 2017-6-21 00:05:4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击剑之势:破除“现代唯识论”
        我们摒除知识主义主张,因此,以历史为工作本位。意义是:“吾人看历史,须将自己放在历史里面,把个人生命与历史生命通于一起,是在一条流里面承续着;又须从实践的观点看历史,把历史看成是一个民族的实践过程史。把自己放在历史里面,是表示:不可把历史推出去,作为与自己不相干的一个自然对象看;从实践看历史,是表示:历史根本是人的实践过程所形成的,不是摆在外面的一个既成物,而为我们的‘知性’所要去理解的一个外在体。归于实践,所以区别‘理解’;置身历史,所以区别置身度外。”若认可经济学是历史之学科分支,是由始源意义史的学科中转化和独立出来,则上述话语需要遵守。盖因事的科学源于物的科学,而高于物的科学。
        自然科学的低的层级的研究是物的科学,旨在确认“物的客观”。但社会科学对其应用的结果是突出了知识理论的“绝对的建构性”(所谓的成体系说——凡理论皆成体系)以及强调“知识逻辑优先”。在中国,此种不良的理论倾向性我们可称之为“现代唯识论”。例如,“至于帝国主义问题,中国的‘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萌芽’两个模式当然都强调帝国主义的破坏性作用”。但是,“‘封建主义’学派强调帝国主义如何使封建剥削关系进一步恶化,而‘资本主义萌芽’学派突出了帝国主义如何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同样的事实,可以演绎出截然不同甚至彼此对立的认识规范。要之,“事实是,西方现代文明在理论层面上具有强烈的二元对立倾向,一再把认识推向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完全信赖‘理性’演绎逻辑,要么完全信赖经验归纳,要么完全依赖形式主义理论,要么完全依赖实证主义经验积累。而那样的(同是科学主义的)倾向则引发了后现代主义怀疑一切的反应,走到相反的虚无主义极端。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同样(如此)。要么是像实证主义那样完全信赖客观性,以为事实绝对客观,要么是像后现代主义那样完全信赖主观性,怀疑所有经验证据”。这些自然是应用紧随那些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和资本输入而被当作“完成的舶来品体系”之经济学的思维与话语的结果(或作为“正面”,或作为“反面”,总之是“食洋不化”),但与之不同,“西方本身的实践的历史并不像其理论倾向那么偏激,所体现的是客观与主观的双向互动”。
        科学的内容是事实和历史,而指向了批判。自然科学高级别的研究实际上是承认事的科学的,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性(规定)”在于确认物的客观规定和事的客观规定的统一。实证主义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规定性上予以混同了,在对象上把“物理之物”混为“事理之事”,又进一步在研究对象上把“事理之理”歪曲为“物理之理”,主张物的科学意义的解释学。现在到了重提事的科学的时候了。这不过是强调,学术研究要摆脱“知识论意识形态”,以为:人文社会科学完全可拥有数学和物理学那样的普适性知识和绝对性理论。这样的话,如按照GDP增长的绝对性的理论知识观察中国历史,则中国古代时期在发展上是迟滞不前的。可事实是,“中国以往由特殊自然条件与历史条件所造成的专制主义、官僚主义与封建主义混合统治形态,根本就从本质上、从它内部的相互制约上永远不许由它自身孕育出一个新的社会机能。这个结论是荒谬无稽的。‘迟滞发展’并不可理解为永不前进。中国由秦代到清代2000余年中的社会经济状况,尽管还是停滞在同一社会史的阶段上,然而,以秦汉的社会经济生活与明清的社会经济生活相比较,我们就容易发现后者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向着近代化大大跨进了一步”。
        至此,如果有谁尚不能明白上述道理,这里很愿意用更加扼要简明的语言,指出中国体式之概貌:(1)用老百姓能懂的话说——母子思维工作体例。“母子(规定)”亦历史亦思维;所谓母子相扣,不唯时间,也涵括空间,从而在理解性上,可达及每一位中国人及思想单位。(2)从辩证法成果角度看的“发生学逻辑”。发生学本身可以作为和历史的思维、语言匹配的工作方法。这是弘扬“中华事的科学”的需要,也是探索《资本论》结构奥秘之所在。为什么能如此?盖因中华有“修史”的伟大传统。生生不息即自然,多重学科合社会,科学的探索活动即被包容于和被归结为“巨型史书”的记述、整理与创作过程。发生学逻辑深化母子思维,重视对相生相克的历史生长系统的辩证性把握。又之,发生学和母子“推理”的结合,使得“中国辩证法”别有一番传承方式并拥有特别的语言工作体例。(3)从和马克思成果的对接看,那就是“历史行动理论”及与之契合的行知路径中的实践方法、任何事物的一分为二性,并以‘一阴一阳之谓道’回答了什么是道的问题。也就是说恒常不休的阴阳互动就是道。”(《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13页)工作与治学方法。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中国并非知识论建构意义的理论大国,却是毋庸置疑的“行动大国”,无论历史军事行动、经济行动抑或社会政治和文化行动;它们无不体现着矛盾系统的运行特殊性,体现多方因素的协同共进性。以“行动”为理论,正是毫无争议的“中华行动规定”。所谓的行知,所谓的知行,按中华大人文学科口径,这些都应当归属主体人的“行动主义逻辑”。
        以上三点,是从处于实际工作状态的“中华元素”角度做出的归类,可称之为“发生学的批判方法和工作逻辑”。概言之,马克思《资本论》在中国的“运用”有两种基本状态:一是“中华资本论”意蕴的,这是历史、逻辑直接对接意义的方法论应用与理论应用,从而指导分析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经济;二是“中国化的《资本论》”意蕴的,这是历史建构高度上的方法论意义的逻辑应用,其实质是寻求“两个原创”的对接,并以中国原创之规定丰富、补充、完善“马克思恩格斯原创”的方法规定性与理论规定性。所以在这两重意蕴上,《资本论》必须被视为“特殊史书”。故而,“这一研究为以‘开放的历史’作为导向的多学科对话提供可能,驱使我们必然依据民族历史之内涵和‘史书意蕴’的研究方法,以具体化对象和研究对象规定性”。归根结底,这种方法即为统一之历史科学的工作方法(自然史和人类史的方法),即是指历史的实践方法——发生学的和批判的方法,包括了对历史本身及其生成运动予以表达的方式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合的处于实践逻辑状态的诸般文本表现形式。毫不夸张地说,此种方式在传承性和系统性上为中华文明体系所特有。“中华科学”从行动语境中生发出来,消除了知识生产上的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形而上性。同时,这亦是消除“辩证法神秘化”之中国用语,在工作取向上,其要求去除认识论至上主义,彻底走历史理解之路。
        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整体工作语境中,这些方法和思维形式仍应作为“实践态的理论”,特别是行动方法的规定来归结。其经历数千年文明演化和养成之后,在现、当代思维体式熏陶之下,于当代中国境遇下重又被激活,绽放出瑰丽和独特的工作魅力来。中国化的理解与工作体系标识出:本书所充分展示之中华传统及其方法规定的历史沉淀,已然和马克思主义所倡导之本真的工作批判方法产生了时代性融合;《资本论》藉此成为“中国化的《资本论》”的特别的理论与行动规定。据之,本书写给正在思索着并愿意思考历史的当代学人,此乃历史为根、马克思主义为本、国情为鉴基础上的学科建设的“体用说”,是为“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从一味着眼于“解读”的文本学路径的毅然走出,亟待破除抽象呓语,尤其是破除旨在制造“个体理性神话”的种种抽象说辞。以历史为据,而不主要以文化或方法为据,是彻底摒除了“抽象本体学说”。这需要大写化的理论行动与之对应,并于经济领域内认真做好这些工作。这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整体观。而推广开来,即需要以历史为一以贯之的工作线索,并在于纽结个体的政治单元与集体的政治单位,复以此方式查明社会历史的经济行动。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历史、中国思维、中国语言具有强大文化养成性,故而,需要从发展的多面性特质上进行科学语言和认识的生产。要之,全书宣扬以下书写主题:
        ·所谓“回家”——国学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结合;
        ·所谓“回历史”——回到本真的工作批判方法,坚持马克思传统的历史生产认识;
        ·所谓“回中国”——中华历史和世界历史接合中的生产科学语言和理论认识。
        故而一方面,我们承认现代经济科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分化发展——属于西方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文明之产物,相较而言,中国古代社会诸学科尚未分化且统合于“大人文学科”,属于前资本主义的形态范畴,或处于“非资本主义”的科学发展阶段上。另一方面,又须站立中国历史之甲板,以超越“资产阶级经济学”及“资本主义经济学”之历史襟怀,勇于眺看西方科学之海洋。要之,在新时代下,是亟待推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别具一格、工作针对性强的本土原创作品,以开放姿态践行崭新内涵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总之,以实践化的逻辑生成为纽带,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本身以“主体批判”“客体批判”为双重架构)为学科方法和工作逻辑,一个全面而极富广义特征的经济形态批判研究体系,一定很快驰入人们的眼帘。它是建设性的。我们的目的则是使“中国元素”(青年学生读之怦然心动、神思遐想和心有戚戚的阅读与写作元素)及早进入中国经济学教科书,同时,还要使中国元素成为“中国行动元素”。本书的最终旨趣毋宁说在于书写历史、呼吁行动!本书谨以这一工作献给中国经济学教科书任重道远的建设!


        (未完待续)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xuguw 发表于 2017-6-21 00:06:5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花草虫鱼:研究内容·工作体例·结构安排
        吾道悠悠,文心忡忡。中国人果真能正确地阅读与运用好《资本论》吗?作为一种努力方向,本当知难而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愈进愈阻,愈阻愈进,永无止息。按照王亚南先生的指示:既有的作为舶来品的经济学如果不加以改造,对民族国家委实当作一种文化侵略或思想麻醉的武器,以阻止该国之社会经济改造按照自己民族意愿进行。因此,尽管科学无国界,“但如果把我们所要求创立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为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能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经济理论教程,那又当别论了……在这里所规定的供中国人研究的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实际无非就是一个比较更切实用的政治经济学读本”。
        凡此种种研究目的,皆为尽最大可能扫除观念之尘雾和行动之障碍而设置。主观的对象即思维活动,方法论则是伴随主观世界成熟之后而有的工作规定,是“思维科学”开始形成之际对于历史对象的能动反映的理论形式。概言之,这不是一般的逻辑知识体系,乃“学科方法”的工作集成。本书作为方法论作品,择其要者,于经济领域内行贯通之法也。其铺设的理论架构是“大象无形”的,方法论线索则至为明确——转化史I、转化史II、资本生产史、运动史I、运动史II、资本流通史、范畴史I、范畴史II、资本认识史一十二部白描之历史路径鲜明而层叠渐进,传神刻画了商品经济形态的各个历史发展侧面(这同时是对“经济形态个性特征”之工作逻辑的艺术总写)。显然,这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认识论)同样作为“方法论的工作规定”来看待了。故在研究内容上可做四点条列:
        (1)历史经济形态的贯通——分为产品社会的经济形态和商品社会的经济形态,以此导出“与史贯通的《资本论》逻辑”规定。人类经济形态之始,而有“产品规定”和“商品规定”的对立。始源规定是共同体。共同体的分解态引出商品的独立发展问题。共同体的“未分解态”(核心内容是“身份关系”的历史贯通、沿承持续)则引出产品社会相关发展问题——这特别地持续于中华国度。西欧社会具有产品社会的文化基因,但更加有商品社会长足发展之强烈动力。以相生相克的贯通观思考之,可获得整体发展图景之认识图像。从价值规律的全部历史发生作用的考察入手,马克思最终获得它的整史。这启发我们:所谓价值规律的全史意义的考察,就在于寻求价值规律的发生根据、条件及其必然呈现的历史形态。一言以蔽之,基于产品经济形态的作用背景,而有资本的商品经济形态之“历史发生学”“系统发生学”“现象发生学”分析与逻辑综合,是为《资本论》逻辑规定。《资本论》的与史贯通规定为之创设“12部史”的肖像,本书尽其所能地画其要、摹其神、述其精。
        (2)实践逻辑形态的贯通——辩证法与发生学“一语二用”,以此导出“行动主义逻辑”议题。辩证法和发生学逻辑的贯通产生两个工作序列:历史生产思想及反过来的行程——思想引领历史。《资本论》坚持“历史”生产“思想”,由此,体系能照耀历史进程,成为引人瞩目的“为政之书”。盖因马克思对辩证法的运用是以“实践逻辑”为切入,以“批判”为规定。中国人向来以实践态的“发生学”阐说和运用辩证法,就成为“行动主义逻辑”意义上的辩证法建构者。不了解这种贯通,就不能知晓基于客体的客观批判体系虽然说明了生产发展的客观逻辑,说明了生产的社会逻辑和技术逻辑,但仍不能真正区分开二者。注重实践逻辑的《资本论》没有脱开主体身份的历史过渡来抽象地谈论财产关系,是这部作品的一个伟大之处。例如马克思说:“从资本向土地所有制的过渡同时又是历史的过渡,因为现代形式的土地所有制是资本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其他土地所有制发生影响的产物。同样,从土地所有制向雇佣劳动的过渡不仅是辩证的过渡,而且也是历史的过渡,因为现代土地所有制的最后产物就是雇佣劳动的普遍确立,而这种雇佣劳动就是这一堆讨厌的东西的基础。”做此阶级主体身份规定过渡的说明,显然突出了所有制的行动内涵与规定,而使不同时代的经济规定得以“行动逻辑”贯通;马克思以如椽大笔进行历史纪事,又力求展现事物发展本末,这是《资本论》照耀并通透人类经济形态史的秘诀之处。
        (3)理论形态或理论工作形态的贯通——广义、狭义而总体,以此导出“中国经济学建构”历史实践议题。狭义的唯物主义指的是把客观世界作为“科学元素”来建构,此是现代意义科学始航;广义的唯物主义是指同样把主观世界作为一门科学予以对待,此为辩证法的现代意义。大写规划的理论是将主客观世界作为“连体对象”,并着眼于统一的研究对象规划,由此越出单纯理论建构,揭开社会主义批判运动的纱幕。历史科学首次作为完整意义形态进入人们的行动。要之,把行动作为“理论”,虽则为中国人所系统首创,但从世界文明体系看,为马克思主义所支持。在这一点上,“以史贯通”逾越了特定历史时空,将工作触角延展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发生史,对广袤“前史”和整个发展脉络进行批判性分析。这样看,《资本论》不仅是“狭义的经济学体系”,同样属于“广义经济学”范畴,这迫使我们必须在《反杜林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并且从整体看,这就是“以史贯通的经济学发展”。从广泛的意义上说,这是理解一切时代经济的锁钥。
        (4)批判形态的贯通——存在(论)批判→本质(论)批判→概念(论)批判→精神现象(学)批判,以此导出思想与历史的主客观批判的连体工作规定。狭义的客观批判就是“历史批判”:马克思面对整体的人类经济形态,而要以相对独立的商品经济形态为研究对象。但这势必需要优先解决对批判的“批判”,从而引出狭义域的主观批判问题——可界定为“思想批判”,资产阶级批判后来逐渐上升为资产阶级思想史批判问题。可见,马克思通过综合运用“主观批判”和“客观批判”,遂能做到辩证划分产品经济形态与商品经济形态,并能兼顾对“产品经济形态社会”的剖析,因为,联结二者的不过就是“总体形态的批判(规定)”。同时,这种批判形态的贯通统合了人类思想运动行程与历史运动行程。从终极意义上看,这些贯通指向了对“全部庸俗事件”的澄清这一批判行动,而彻明了对事实的全部理解。马克思最终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总工作命名,目的即激发历史行动。尽管《资本论》的工作还主要限于“客体批判”类型,但通过创造性转化,还是可以使之较大程度地适合“主体批判”创设要求。这样从更高理论意义上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特殊学科分类应该就是“主体批判与客体批判”。
        在以上的创设中,人类两种基本经济形态的分类——产品经济形态和商品经济形态,显得格外重要,它具有工作领衔性。此首通本质上为“历史之通”,次通为“逻辑之通”。因此,这本质上又是基于东西方全体关系的“历史”与“逻辑”之间的一次特别“对话”。基于此创设,实践被界说为“活历史(规定)”,从而产生出方法论的基本形态:历史规定性的方法和逻辑规定性的方法,历史成为方法的本体,方法则成为逻辑的本体(构造)。有了“首通”和“次通”,“再通”的规定就是理论工作本身的贯通,这是确立最为广义的“思想史的批判”的条件,也是广义经济学存在性的条件。“首通”“次通”“再通”导向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大通”——主客观乃至主客体批判形态的内在贯通性:马克思据此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学科方法”,以批判的发生学为工作逻辑,将二者的统一具象为“实践地批判”“总体地批判”“内在地(理论)批判”“全面地(认识)批判”,并以实践态的研究方法将“政治经济学批判、发生学、劳动二重性三者的工作统一”(规定)赋予了辩证法;对象有了,研究对象有了,结构和思维也就有了,历史支架和认识支架最终得以统一(此所谓“马克思的思维之成”)。因此,这是人类史上最为宏大的一次认识贯通,“大通”不是终极之通,是大用之通,是由行动主义逻辑与理论生发出来的社会主义批判行动,是唯物主义与劳动主义“贯通意义”的时代运用。但这不属于“经济学家的功劳”,毋宁说也不属于“历史学家的功劳”,而必须归结为历史本身的“功劳”。欧亚分流,各有不同,人类亘古文明结出的“历史之果”,原来就是相生相克的经济行动与随之而来的同样是“相生相克意义的”经济批判行动。这些研究显然越出了16~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产生与壮大发展的历史时空,并且也同样越出了其后续的变迁发展过程,而必然要求“中国元素”的介入,并且也必然要求记录“中国历史”。要之,中华几千年经济形态文明的发展经由《资本论》折射,所累积了的遗产是异常丰富的。这是一个工作宝库,急欲我们拾贝其中。
        归纳起来看,这是“整史+全史”意义的文献整理,同样是“全史+整史”意义的全新追溯,从而需要中国史书的方法与之对应,那就是条目体的记述与章节体的论说之结合体例。要之,本书除开居首的两章因执行直接的特殊任务(此两章相当于本书主题的“总引子”),而采用了通常样式的章节构造以外,余者50个条目(其中“尾论”只相当于1个实体条目)皆是记载与讨论主客观批判的实体内容的,而“尾论”的另一个任务是从正面说明主客体批判形态之贯通性。盖因条目体是和史书要求内在契合的,或毋宁说,条目体就是史书方法,以此尺度篇章,作为内置的章节结构,就免除了“教科书体”弊端。条目体重在突出“纪事”:如通史体裁条目在记述上讲求纪事本末(所谓“纵不断线”),而专业条目讲究以事归类的运用和知识集成法(所谓“横不缺项”);两相结合的优处则是“史”“论”结合,并以史见论。所谓纲举目张,盖是此意!又之,从实际工作形态外观看,采用“章节体”(逻辑架构)与“条目体”(实体内容写作)结合之工作体例,盖考虑到以逻辑巧妙驾驭历史材料之需,借此实现“纵不断线”(分析、归纳)与“横不缺项”(综合、演绎)结合之可能性。所谓: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总之,这个方案是张弛有度的一个路径,对诸方法展开同时性工作内涵的运用。然则,亟须从形式上探索“中国方法论”的特质规定。
        再有一个方面内容是“楔子”“附识”“判语”的运用。楔子,贵在“引”,间或以直接的跳跃性纪事求“史通”规定,因而在功能上可以部分解决“纵不断线”的问题。同时亦是“埋下伏笔”,可对主题进行触类旁通的提示,解决极为关键性论点的布局问题。此外,历史—思维—语言:历史固然求一个“通”字,思维亦讲求一贯,但语言则不能不多方位并举和多体并用。要之,本书所用的“判语”,是现代语体和古诗词体的结合物,实现“文者诗也”的工作境界。同时,本章判语(或判词)亦必然是收尾之笔!就像《红楼梦》对判词的运用——人物命运、故事情节的展开、结局的预示皆系于此中,为突出效果,本书精心改订和增设了相关主题活跃的“附识”,实现和本章判语的配套阅读,或对“判词”的专业背景进行尽可能的暗示,或直接提供逻辑疏通的功能。这不仅极大地方便了非经济类读者,同时对经济类专业的读者来说,也不啻有特色内涵的“阅读”,乃至形成对全章的深化意义上的“再一次鸟瞰”。又或者,条目体客观上就要求“工作附件”与之配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此是对中国经济学编写的一种体例示范。如对于《保卫〈资本论〉》来说,由于专业性过强,时间和空间概述性过广,难免使一般读者生怯;尽管楔子的安排使每章主题得以被“鸟瞰”,但对非专业人士而言,仍然望而却步!因此,文学形态的意义在于理解和传输速度的最快,所谓全书不唯含蓄蕴藉,也力求神韵裸露。并且,这也是“诗赋词曲”在条目体中得以施展身手,并在现代语体文中遗留痕迹的所谓“英雄更有用武之地”(规定)。总而言之,这些安排皆是为了使思想尽快出笼,相互照应,使不失整史姿态。而当议论要求直奔主旨时,往往体裁体例不限,多路手法并举并用。在表现文风方面,则约简深芜并重,务求质实简洁,穷其脉络。



(未完待续)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xuguw 发表于 2017-6-21 00:07:1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囿于篇幅,余者不详列。综之,全书体系安排皆奔“方法论设想”而去,非为“濯去旧见,引来新意”,力求继承发展,推陈出新。副题以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衔之:可谓“执大象”,谋划全书之布局。第一部分“行动的语境”为总论之安排:第一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批判;第二章为“新资本论”研究批判;第三章为实际之工作开局,即提出问题意义的论说开端,所谓的“破题”。第二部分“思想深处”为社会主观批判之安排(“思想史批判”专论):上半段三章内容,可谓层层递进,以对科学抽象法的反思为收结;下半段三章内容,实写“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史”。第三部分“历史深处”为社会客观批判之安排(“社会历史批判”专论):六章内容表面上是“《资本论》的创作史”,实则为商品生产关系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客观史之摹写。第四部分:前瞻与回响,实为“中国政治经济学”专论,以三章内容形成对经济形态图景的历史鸟瞰,尾论——主体批判与客体批判——实写“中国政治经济学批判”内涵逻辑;此总结像似飞来,实则如椽大笔亦白描亦写意,意味深长,艺术构境沧桑透露而隽永饱含。上述四个部分的合璧,在整体意境上可算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以此观之:本著作以“保卫《资本论》”为名,却实写“经济形态社会的理论”,且多从方法论建设处落笔,这就对“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形成真正之思想奠基。盖因对于人类新秩序的建构而言,资本主义文明一直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破坏的幽灵”,使总写历史文化显得格外重要。同时,由于坚持把政治经济学批判视为“学科方法”及与之契合的工作逻辑,于是产生六篇的架构,铺设整史的方法与逻辑展开路径。第一篇写“本体论批判”;并且,这种批判原则实际贯穿了全书。第二篇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思想史批判。第三篇如上指出,实写“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史”及其批判规定。第四篇写政治经济学的现代总起,即“历史生产思想”。第五篇则写《资本论》体系的构造成功(实际的行程和对政治经济学批判规定的“内锚”),即“思想引领历史”。如上指出,两篇对应了《资本论》创作史,整体上实写“《资本论》逻辑怎样炼成”,艺术构造是李清照词作:《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可见,文以载道,民族语言对研究《资本论》工作逻辑具有重大的向导作用。以第六篇殿后,乃写“中国工作逻辑”,包含了方法规定的辨识。从思想指向的高度看,上述六篇委实为中国经济学之全史意义建构行动书写,且又广列经济学教育(特别是我国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发展(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横截面上的比较内容,无不一一予以细考,通过阐幽抉微,最后“东渐于海”。要之,这些论述逻辑上相互穿插,虽琳琅满目,而不失秩序。然则,全书逻辑中枢聚焦在“第四篇”,又和开局的第三章相呼应,用意在于凸显马克思的史路心迹。在此体式领导下,毋宁把“保卫《资本论》”看作一项研究活动的行动议程,其生产“思想”的方式(或曰经济学建构)是完全历史取向、实践化的意境,直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本章附识:何谓经济文学?难道就是诗词歌赋充门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立足中国历史地基,从《资本论》“向前”即是人类古代史向现当代史的进发,“向后”即是社会主义实践之历史洪流;所谓回响与前瞻,洪流不可挡也!而要求不断切近它的发展真实、它的认识真实和它的逻辑真实,多学科并举,多体裁并用,遂有真意的表达。诗词歌赋,乃人类文化史之艺术总写,且形式上读来令人整体回味,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慨,备觉信服。这是语体文精神风骨所在、文科意气风发所向。又之,以中国古典诗文词曲绾摄全书,实为传神之用,不足道矣。难道诗词歌赋不是有别于西方“三段论法”的另外的特殊模型(所谓的“四段论法”)?难道除开哲学运思、史笔以及数学,文学形式不同样是传达思想之工具?难道文学形态的思想史不同样是批判行动,且是缕缕不绝的主体行动(诗词者盖写历史与人生行动也)?!所以,这只表明中国人对于历史记述的要求是多方位的,更又在于追求“诗穷而后工”的史诗境界:信史出乎诗,言乎志,词章明于曲,歌于赋,发乎情,微言大义,浓缩精华。“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使科学作品寓于历史作品之中,体例却也合乎现代规范,入言入文,立言立行,又同时富有浪漫主义情趣。“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是中华的文化道统。试想,如果中国文字在工具上不形成统一性,如何使得思想传承数千年,而内在精髓从未绝灭?保卫《资本论》担负着保卫汉语优雅性、文约词工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任务。——呜呼,夫复何言!赋到沧桑句便工。架构和旨意亦如此地一目了然,无复多言。但开风气,为先而不为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书愿意以殷切之寄语、至诚至真之诗言,迎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热潮的重新崛起,通过方向之正确导引,把日益涌起的这一洪流更加地推向繁荣!亲爱的读者!凡有探索,一定用力不逮,敬请提携,不吝指正,共同前进!
        【全书总起·通判词】涉水之滨,蘅芷喑喑。留住足迹,流走光阴;寻常议论,告诸往知来!闲书通明,彻夜毋已,文理感应。天人兮且住,修远兮求索,源流一贯。万山圈子里,行路难,今安在?欲把过往隐去,惟余一片霞影!下峥嵘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鱼龙潜底,龟寿槁心;贯通经济,告慰古今,誓将鳞甲付与!天地既逝兮,九问穷野。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xuguw 发表于 2017-6-21 00:07:44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上资料引自:《保卫《资本论》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修订版)》(许光伟)【简介_书评_在线阅读】 - 当当图书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089507.html

请您鼎力支持!!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第5期电子版.pdf  


《资本论》史书工作意蕴再解析———中国语境与中国运用

许光伟(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2017 年9 月第38卷第5期第1-11页


保卫《资本论》_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sqqsTaXq42DuqnXE5yG




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修订版)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u6BzyQ8FqJP7UX9A8K3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xuguw 发表于 2017-6-21 00:42:0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xuguw 发表于 2017-6-21 09:46:3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保卫资本论》2017修订版最新资料倾情奉献:惊现“限时抢”。。。。。




以帖会友,更多学术交流,请您移步前往!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xuguw 发表于 2017-6-21 09:54:43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此新修订之“写在前面”,旨在以科学融通“文化自信”!追求“和会贯通”工作意旨。。。。。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xuguw 发表于 2017-6-21 09:56:1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上求教各位,

中国人资格,一旦工作内涵明确,就会有原创大师产生!!拙以为,以时代感召为路径的继承发展,新集大成也!





关键是全面探索“中华科学”要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请积极踊跃建言!!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giresse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7-6-21 09:57:33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xuguw 发表于 2017-6-21 09:56
以上求教各位,

中国人资格,一旦工作内涵明确,就会有原创大师产生!!拙以为,以时代感召为路径的继承 ...
本人功力不够,尚不足以阐明有价值建议。现在还是先恶补下基础再说吧。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xuguw + 5 好的意见建议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