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世界先例,消息发布之低调令人吃惊。
7月,瑞典央行(Swedish Riksbank)成为全球首家对银行存款实施负利的央行,自此进入了一片未知领域。
即使在日本金融危机最严重的阶段,日本央行也未采用这项旨在鼓励商业银行扩大放贷的举措。
不过,随着各国央行官员考虑结束过去两年的非常举措他们将密切关注瑞典央行的这项实验。
英国央行(BoE)行长默文•金(Mervyn King)已经暗示,随着“流动性陷阱”的危险日益困扰英国,他可能会效仿瑞典的做法。所谓的“流动性陷阱”,是指现金滞留在银行体系内部,而无法渗透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
惜贷正是在2001至2006年间,日本央行(BoJ)实施定量宽松政策时,日本所发生的情形。
当时,尽管有央行的刺激政策,但由于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感到担忧,日本各家银行仍拒绝放贷。
如果其它经济体继续出现这种情况,央行官员们可能别无选择,只能效仿瑞典的做法。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RBC Capital Markets)英镑利率产品开发主管约翰•雷斯(John Wraith)表示:“英国的定量宽松实验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是否会把获得的额外资金用于对个人和企业贷款。”
在瑞典率先引入负利率之后,英国可能很快也将效仿。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Mervyn King)昨日向财政部特别委员会提到了这种可能性。他发言的时候,现场有一般的座位空着——有些人将此视作事态终于开始恢复正常的迹象,这种说法似乎有些道理。但他的话让市场出现了略微的慌乱。英镑兑美元及欧元汇率分别小幅下跌。两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也降至0.74%的历史低点。
负利率的概念似乎骇人听闻——想象一下,我们存自己的钱还必须付费!不过,实际利率经常是负值。只要通胀率高于基础利率,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眼下的英国或美国就是如此。金也并非建议所有名义利率都应为负数——他指的仅仅是商业银行在英国央行约1500亿英镑存款准备金的利率。瑞典央行(Riksbank)于今年7月份开始实行负0.25%的利率——不过这种想法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当时,德国经济学家希尔沃•格塞尔(Silvio Gesell)提出,在金融危机期间应该对现金征税,否则人们会有囤积现金的倾向。后来凯恩斯(Keynes)也对此表示赞同。
对银行的准备金征税,可能会鼓励银行加大放贷力度,但这并非必然结果。各大银行可能还是宁愿每年损失0.25%的资金,也不愿意在衰退时期放贷,因为这样做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大得多。它们还有可能通过提高收费将成本转嫁给储户。如果此举促使人们普遍转向持有现金,那么唯一的受益人将会是盗贼和保险柜生产商。一旦投资者担心某国货币贬值,汇率也可能受到影响。不过,当数字变为负值时,总会引发混乱。自瑞典央行施行负利率以来,瑞典克朗一直是全球表现最好的主要货币之一,仅次于利率情况与之完全相反的新西兰元,这未免有些自相矛盾。
——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