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oradoking615
1098 0

诺贝尔奖与养羊(连载二) [推广有奖]

  • 2关注
  • 3粉丝

讲师

5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639 个
通用积分
1.0018
学术水平
60 点
热心指数
69 点
信用等级
28 点
经验
11198 点
帖子
498
精华
0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15
最后登录
2024-5-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第二个例子。
某个村庄准备举办盛大的狂欢晚会,族长要求每家每户都捐献一部分酒出来,倒进一个大木罐里,供大家在晚会时饮用。到了狂欢的那个夜晚,村民们玩得正在兴头上,于是开罐取酒,举杯畅饮,结果发现,桶里的酒一点酒味都没有,全部是凉水。
每年的这个时刻,就是“开罐取酒”的时候。我们发现罐里是水。诺贝尔奖是颁发给“好酒”的。
大家当然心知肚明。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吵吵闹闹、争执不已。分析原因的、预测的、指责的、悲伤的等等。
我们仔细来看看“牧场”上发生的一切。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20多年就走完了美国100多年的路,实现了“赶美超英”的目标。
我们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超过310,美国只有253所。
 2006年美国培养出了5.1万名博士,中国大陆是4.9万名。到2007年,我们的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日前据有人透露,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简单的一想,博士多了,根据统计学规律,获奖的机会应该更大了。
可惜,诺奖不是抛绣球、买彩票,人多没有用,否则中国可能会包揽。
博士多了,也就是牧民多了。大家都要养家糊口,没有办法,只好养羊,地还是那块地,结果呢,可想而知。
 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认为获得诺贝尔奖需要三个条件,其中一个是宏观环境。环境因素是指在一个国家存在一个强大的科技部门,它包括研究人员群体、他们的生活条件以及必不可少的用于科研工作的投资。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特别是在从事科研工作人数众多的环境中,成为优秀科研人员的可能性就更大。
很多资源是有限的,像好的导师,好的实验室、资金,想要的人太多了,自然就僧多粥少。
一个导师带几十个学生。见面都困难,指点就更不用说了。
做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没钱。
设备落后,没钱。
做实验,人太多,每个人分配的时间有限。等等。
但论文是一定要写的,而且要发表的。毕业要他,评职称要他、学术地位要他,所以中国的论文数量肯定全世界第一。于是一种赚钱的门路运用而生——收版面费。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好的论文可能难以发表。期刊对于学术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大家相互交流、启发、接力。学术期刊质量下降,结果可想而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诺贝尔奖 诺贝尔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诺贝尔经济学奖 保罗·萨缪尔森 爱因斯坦 威廉姆森 奥尔森 奥尔特罗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9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