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1201 2

[财经时事] 黑龙江晨报:欺骗舆论比“钓鱼执法”更恶劣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84 个
通用积分
243.8494
学术水平
1037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09年10月29日 12:15 来源:黑龙江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钓鱼执法”一事向社会公众作出公开道歉,“10·14”事件真相大白,但事件留给人们的思考却仍将继续。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使用法律正确,取证手段并无不当”,这是上海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20日给“10·14”事件的定性。26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新的调查报告说,“这个调查简单草率,结论与事实不符,误导公众和舆论”。
  这里,公众和舆论被“误导”了吗?如今,“误导公众和舆论”有那么容易吗?
  事实上,根本没人相信“取证手段并无不当”,可信的只是它的欺骗性,只是它对政府形象的小丑般的恶搞。要说公众和舆论被这样的调查报告“误导”了,那简直是对公众和舆论基本道德感和判断力的视而不见。

  其实,再次调查后的准确表述应该是此前的结论“企图误导公众和舆论”。但人家并没有用关键的“企图”二字,因为加上这两个字,就等于把炮制虚假报告的执法局的主观恶意揭开了,也就等于一点面子都不留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对公众和舆论的一次真正的“误导”:表面上的严肃,可能深藏着对“自家孩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怜悯之心。
  事实上,像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那样,以虚假调查报告这种小聪明“误导公众和舆论”,难度已经越来越大了。为什么呢?因为,公众和舆论的是非判断力已今非昔比,不正视这一点,就是在社会的巨大进步面前神经麻木。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的公共事务管理者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公众和舆论面前的任何小动作,都可能失去公众和舆论的信任,最终离民众越来越远。(张金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黑龙江晨报 钓鱼执法 黑龙江 浦东新区 调查报告 黑龙江 欺骗 舆论 钓鱼执法

沙发
金戈一杰 发表于 2009-10-29 17:21: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们的公共事务管理者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公众和舆论面前的任何小动作,都可能失去公众和舆论的信任,最终离民众越来越远
最新的财经新闻!
最棒的财经评论!!
最深入的思想碰撞!!!
好的话题和评论可能加精哦
http://www.pinggu.org/bbs/b26.html

使用道具

藤椅
le2005 发表于 2009-10-29 20:52: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就社会公义而言,“钓鱼事件”的发生,极端恶劣;想想其实每个有车族都有可能成为被“栽赃”或被“诱拐”的对象;而且发生在上海,这么发达和先进的国际化大都市,恶的示范效应将有多可怕
       难怪前几年会发生杨佳事件,个别一群人以法律或执法的名义,公然亵渎公众权利,亵渎法律的尊严,落到那种下场,现在看来,纯属上天的现世报应。。。只是那个可怜的农村司机,如不断指都没有诉冤的机会,和前一阶段河南某工人开胸证明自己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如出一辙。而这种社会普通公众,动辄只能以“匹夫一怒以头抢地”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正当诉求;这种极其恶性的事件多了,民怨自然积累得多了;对于各级执政者,对于非当事人的普通公众,应当都不是好事;宛如潜动的火山,随时会喷发。。。
       但愿我们发达的网络信息平台能够成为正当民意的表达平台,和对社会不公正愤慨的宣泄渠道;而网络信息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及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多做一些积极的事情,以扬善抑恶,捍卫我们的社会,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空间,安全、公平、和谐、美好 。。。
近4年后,莫名就找回了账号和密码(美羊羊教授),为这个“有记录以来最偏离的厄尔尼诺炎夏”拂过一缕清凉…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7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