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olang415
2759 7

[区域经济学] 2009年出版的区域经济学相关书籍 [推广有奖]

  • 2关注
  • 11粉丝

版主

院士

1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514951 个
通用积分
5147.4004
学术水平
80 点
热心指数
96 点
信用等级
40 点
经验
78526 点
帖子
2665
精华
2
在线时间
26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25
最后登录
2024-4-2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空间经济学:理论与实证新进展(经济学研究前沿系列)

作者:赵伟 (日本)藤田昌久 郑小平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upermanN:7308065375

目录
上篇 区域-空间经济学现实论题
1 多层次核心-外围模式:长三角经济的一个综合框架
1.1 问题的提出
1.2 长三角经济:内外分层交汇的区域经济
1.3 长三角经济:多级政府干预的区域经济
1.4 长三角经济:多种微观主体博弈的区域经济
1.5 长三角经济:内外多重互动的区域经济
1.6 长三角经济:一个简单的区域经济综合框架
1.7 结论性推论
2 资本化于品牌农业:从源头上转变发展战略
2.1 农业作为领跑者:两个实践后面的寓意
2.2 经济理论与品牌农业
2.3 日本品牌农业的演进:一村一品运动和MichinoEki
2.4 为了品牌农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成功推广
附录:品牌农业区位的势函数路径
3 战后日本京阪神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问题
3.1 京阪神地区的概况
3.2 京阪神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3.3 京阪神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4 关于京阪神地区经济地位下降原因的思考
3.5 结束语
4 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
4.1 文献回顾
4.2 地理集中与产业特征分析
4.3 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统计描述
4.4 地理集中与产业特征关系的计量检验
4.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 制造业区域同构抑或异构:中国两大三角洲的实证
5.1 问题的提出
5.2 趋同抑或趋异:区域专业化视点
5.3 趋同抑或趋异:行业集中度视点
5.4 趋同、趋异及其转化:主要因素分析
5.5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提示
下篇 区域经济增长与空间经济学方法论
6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研究述评
6.1 引言
6.2 经济增长收敛基本分析模型
6.3 经济增长收敛及其分类
6.4 经济增长收敛的微观机制
6.5 经济增长收敛中政府的影响
6.6 经济增长收敛的速度
6.7 经济增长收敛的检验方法
6.8 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检验
6.9 结论性评价
7 产业区域集聚研究:模型、方法与命题
7.1 引言
7.2 产业区域集聚:老传统与新理论
7.3 产业区域集聚:NEG基础理论
7.4 产业区域集聚:空间集聚度的测度
7.5 产业区域集聚:实证检验命题
7.6 结论性提示
8 劳动力流动与经济集聚:新经济地理学视野的拓展
8.1 引言
8.2 劳动力流动性与集聚:NEG之经典理论
8.3 经典理论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8.4 福利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8.5 结论性提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 相关书籍 区域经济 经济学 Superman 区域经济学

沙发
yangxi1206 发表于 2009-11-24 13:22: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东西 啊,谢谢楼主啦。

使用道具

藤椅
laolang415 发表于 2009-11-24 13:22: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博士文库)

作者:张学良  丛书主编:周伟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upermanN:9787305061141   目录
1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本书的研究意义
1.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假设基础、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假设前提
1.3.2 建模基础
1.3.3 研究目标
1.3.4 研究框架与内容
1.4 本章小结
2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
2.1 分析框架
2.1.1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宏观路径:空间溢出效应
2.1.2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路径:空问溢出效应的基础
2.1.3 经济增长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反馈路径
2.2 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
2.2.1 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
2.2.2 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
2.3 贸易、分工、专业化及聚集经济
2.3.1 交通基础设施与贸易
2.3.2 交通基础设施与分工和专业化
2.3.3 交通基础设施与聚集经济
2.4 方法、模型与样本数据
2.4.1 方法、模型与所用软件
2.4.2 样本尺度与变量选择
2.4.3 数据来源
3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
3.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与统计描述
3.1.1 建国后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
3.1.2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1.3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变化
3.1.4 中国经济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比较
3.2 中国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
3.2.1 中国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差异
3.2.2 中国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差异
3.3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
3.3.1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特征的一般描述
3.3.2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聚集与分布
3.4 本章小结
4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4.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4.2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4.3 本章小结
5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5.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
5.1.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5.1.2 数据说明
5.1.3 变量的一般性描述
5.1.4 模型估计结果
5.2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
5.2.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5.2.2 模型估计结果
5.3 本章小结
6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拓展分析
6.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拓展
6.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6.1.2 新经济增长理论

使用道具

板凳
laolang415 发表于 2009-11-24 13:23: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市场潜能、经济集聚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地级数据的证据(城市经济博士文库)
作者:刘修岩  丛书主编:周伟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3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upermanN:9787305061134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动因
1.2 研究目标、方法和手段
1.2.1 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1.2.2 研究方法和手段
1.3 结构安排
1.4 主要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经济集聚机制: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2.2.1 新经济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2.2.2 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集聚机制
2.2.3 相关实证研究
2.3 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新经济地理学动态框架
2.3.1 技术的本地化外溢
2.3.2 新经济地理学动态模型
2.3.3 相关实证研究
2.4 结论
3 中国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数据描述
3.1 引言
3.2 中国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描述的数据来源介绍
3.3 中国总量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
3.3.1 收入的空间分布模式
3.3.2 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模式
3.3.3 市场潜能的空间分布模式
3.4 中国部门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
3.4.1基本概念辨析:集中、集聚和专业化
3.4.2 中国产业的地区分布模式
3.5 结论
4 自然禀赋、市场潜能与中国工业的空间集聚
4.1 引言
4.2 中国工业空间集聚的特征性事实
4.3 新经济地理学与工业空间集聚:一个理论模型
4.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4.3.2 模型分析及求解
4.4 中国工业空间集聚的计量分析
4.4.1 计量模型的设定
4.4.2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4.5 计量方法及实证研究的发现
4.5.1 计量方法
4.5.2 实证结果及解释
4.6 结论和建议
5 市场潜能、经济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
5.1 引言
5.2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5.3 实证研究的检验
5.3.1 待检验假说与模型设定
5.3.2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统计描述
5.3.3 计量方法及实证结果分析
5.4 结论和建议
6 交通基础设施、经济集聚与地区增长差距
6.1 引言
6.2 计量模型设定、数据来源及变量统计描述
6.2.1 计量模型设定
6.2.2 数据来源
6.2.3 变量介绍
6.2.4 变量的统计描述
6.3 实证分析
6.4 总结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7.1.1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
7.1.2 政策建议
7.2 进一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人名、专业术语双语对照索引
后记

使用道具

报纸
laolang415 发表于 2009-11-24 13:24: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特征价格法与城市住宅价格的决定机制》
1导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国内住宅市场研究的现状
1.2.2住宅价格决定机制的相关研究
1.3现有房地产估价方法的经济学理论支撑
1.4住宅的基本特征及一些概念界定
1.5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
1.6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2住宅价格空间差异的理论分析
2.1住宅价格空间差异的宏观理论:城市经济学视角
2.1.1原因Ⅰ:企业的投标租金曲线
2.1.2原因Ⅱ:公共物品投资的空间差异与亨利·乔治定理
2.1.3原因Ⅲ:居民的投标租金曲线
2.1.4总结
2.2住宅价格空间差异分析的微观技术:特征价格法
2.2.1特征价格法的起源与发展
2.2.2特征价格法理论基础Ⅰ:Lancaster的消费者理论
2.2.3特征价格法理论基础Ⅱ:Rosen的隐形市场理论

3Hedonic模型的函数形式与具体应用
3.1参数形式及其争论
3.1.1函数形式
3.1.2函数形式的争论
3.1.3非参数回归方法
3.1.4模型评价的标准
3.2模型的潜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3.2.1模型参数设定问题
3.2.2多重共线性
3.2.3市场细分的问题
3.2.4特征价格方法的局限性
3.3Hedonic价格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
3.3.1价格指数的编制
3.3.2建筑特征的估值
3.3.3区位与交通特征对住宅价格的重要性
3.3.4邻里因素对住房价格影响的评价
3.3.5政府公共政策效果评估
3.3.6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模型的验证和完善
3.3.7其他领域

4市场化、经济增长与上海住宅市场的发展历程
4.1上海住宅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4.1.11993年前的上海住宅房地产业
4.1.21994-1997年住房体制改革前:低市场化阶段
4.1.31998-1999年:改革后的徘徊和调整
4.1.42000-2005年5月:快速发展阶段
4.1.52005年5月-2006年住房市场的适度回调
4.1.6结论与启示
4.22004年7月-2006年6月上海市住宅市场的总体特征
4.3变量的选取及定义

5到CBD距离、交通可达性与住宅价格的地理空间差异
5.1引言
5.2区位重要性的相关研究
5.2.1“区位重要性”的理论文献
5.2.2相关经验研究
5.3数据说明及变量定义
5.3.1上海住宅价格的空间差异:背景及数据说明
5.3.2定义变量及简单描述
5.3.3主要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5.4特征价格模型和回归方程
5.5回归结果和讨论
5.6价格梯度方向性的进一步讨论
5.7小结

6商业便利性与住宅价格的空间差异
6.1引言
6.2理论模型和相关经验研究
6.3研究对象、变量定义及描述
6.3.1研究对象
6.3.2变量定义
6.3.3简单统计描述
6.4计量模型:对特征价格法的说明
6.5回归结果
6.6小结

7城市化、收入增长与长三角住宅价格的决定因素
7.1长三角城市群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差异
7.2住宅价格宏观决定因素的相关研究
7.3理论模型
7.4数据收集及实证结果
7.4.1数据收集和指标筛选
7.4.2函数形式
7.4.3实证结果
7.5小结

8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8.1主要结论
8.2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8.2.1学术价值
8.2.2应用价值
8.3研究不足及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冯·屠能模型(VonThünenModel)
附录B:亨利·乔治定理(HenryGeorgeTheorem)
附录C:106板块区域划分说明
附录D:106板块特征各属性说明(2004年第三季度)
主要人名、地名、专业术语双语对照索引
后记

使用道具

地板
shanghen10 发表于 2009-11-24 13:26: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有下载的要去买么?

使用道具

7
ddj806135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11-24 22:27: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是个好人.

使用道具

8
fuxinwu 发表于 2009-12-15 23:03: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珍藏网页呀……
敢说敢言矛盾中成长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5 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