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9 1

直销和传销都不适合于中国【原创】 [推广有奖]

  • 2关注
  • 1粉丝

失去十年的97_07

教授

4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774 个
通用积分
11.3500
学术水平
21 点
热心指数
21 点
信用等级
15 点
经验
14497 点
帖子
1764
精华
0
在线时间
2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10
最后登录
2024-2-2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已经出台直销法,但是中国国情是不适合直销的,更不适合传销,以下是个人一些观点,和大家一起探讨。       直销的动机是企业为减少交易费用直接把产品推向消费者手中,这一意愿看上去无可非议,实际上是破坏了经济生态圈,因为直销模式造就了销售者和消费者二合为一,这意味着市场不需要太多劳力资本,最终迫使销售这一环节直接不需要人力物力,对于人口大国的中国,这不利于就业和社会稳定。
        其次是直销产品价格虚高,作用夸大,有隐瞒消费者知情权的嫌疑。在直销行业里都是通过人际关系来迅速扩张市场,往往会以变相传销形式来达成高业绩任务,比如说发展下线以会员制和人头税等形式来建立所谓利润的金字塔。其实这些产品没有他们宣传的产品那样疗效出众,许多是心理作用而已。
         再次是直销过程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这过程相对隐蔽,缺乏有效监督,其容易形成交易税流失,对国家税收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由于企业不再需要额外交易费用支出,这容易造成财富过于集中在企业手中,后期形成相对高度的垄断行业,这对市场经济是致命的。诚信是减少交易费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回避这一社会责任而鼓吹自己的经营之道其实是脱离了中国实际国情,这就如明明是中国制造的产品,非到国外买回来心里踏实——扭曲的心理消费偏好。
        诚信经营本来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生存法则,凭借直销概念来保证质量是不成理由的,这是概念转换。这也说明了诚信成为一种价格已经在进口商品价格上有所标示,如果国内市场不进行严厉的打假打非行动,最终我们的市场会出现无序状态。
         传销主要是脱离实际需求而围绕着虚构的财富理念,欺骗或威胁会员加入,通过发展下线形成金字塔,以人头税来收敛钱财。最终会因为脱离生产周期和劳动环节而造成社会动荡。现在传销新特征是网络传销,通过网络发财梦来欺骗会员加入,这点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财富论中就明确指出:财富的真正来自劳动,而非掠夺。那么我们可以反思自身,是否自己在脱离劳动而大谈钱生钱?股市神话?非法交易?这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还是务实才能寻找发展出路,否则我们早进入现代小康社会,何来那么多的失业和就业难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交易费用 人际关系 进口商品 垄断行业 社会责任 中国 直销 传销 原创

被抛弃的不是我,而是整个世界。
沙发
lh1900 发表于 2009-11-25 19:04: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同意楼主的观点。但是有几点异议。
第一,我不认为消费者和销售者合二为一会给市场带来影响,由于依然扮演者销售者的角色,必然会投入人力与物力,人的购买行为不是单靠关系就能完成的。况且,关系也需要成本。
第二,直销的产品并不缺乏对比,在非直销市场上同类产品可以做比,但是购买行为依然由消费者自己选择,这和直销与否无关。
第三,我不太明白交易税这个问题,希望楼主能回答下,一种产品经过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需要征收几次税务,如果一次则也不存在消费税问题。
第四,直销只是种手段,并不能直接造就垄断,而这种手段相对中国市场来说优势还是劣势还不明朗。就“安利”而言,在美国无疑是成功的,但还远非垄断的地步。
               略抒己见       希望与诸位探讨
难 但是可能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