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拓咨询
457 0

[咨询文摘] 水质监测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政策驱动市场蓬勃发展 [推广有奖]

大师

5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062 个
通用积分
71.3957
学术水平
79 点
热心指数
76 点
信用等级
51 点
经验
77772 点
帖子
6377
精华
0
在线时间
7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11
最后登录
2018-7-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我国开始规划环境监测,主要以大气监测领域为主,相比之下水质监测稍晚。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水质监测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2015年4月出台的水十条,给水质监测市场带来了强大发展动力,十三五将是水质监测市场蓬勃发展的时代。
    步入2016年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台了各自的水十条,对水环境的治理提出了要求,必将带动水质监测市场相关行业发展。
    据了解,各省市已公布的水十条中,北京市与江苏省等要求在2016年底前,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而其它省市要求在2017年前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相对较晚的天津市,力争到2020年底前,覆盖全市废水排放总量95%的企业全部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由此可以看出,这两年是污染源水质监测市场爆发期。
    在地表水水质监测方面,各地水十条也有明确目标,大部分省市要求在2017年,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每季度向社会公开水质监测数据;地表水环境水质优良达80%以上;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表水水质监测市场也将火爆。
    水十条的颁布,吸引众多环境监测企业进入水质监测市场,提前布局,抢占先机。据悉,国内环境监测龙头企业聚光科技在2015年12月中旬,中标1488万跨境水质监测系统项目,提供12个水质自动站设备等项目。另外第三方检测机构也积极进入水质监测市场,据媒体报道,甘肃兰州,每年投资132万元,引入第三方机构检测饮用水水质,随着该省水十条的颁布,水质检测市场会更加活跃。
    以及排污权交易、环境税等政策背景中,水质监测指标未来将从单一指标监测发展到多指标、多维度水平、指标限值、监测范围将更加严格,水质监测行业的发展空间也将越来越大。
    水质监测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2016年,我国整个水质监测市场容量达到54亿元。未来我国水质监测市场容量的增速将在20%以上,到2022年,我国水质监测市场规模有望达过180亿元。
    水质监测行业的健康良好发展,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在宏观经济和政策背景下,在具有约束机制的管理条件下,朝着有效竞争的方向发展。我国水质监测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监测项目增加,监测仪器逐渐多样化、多元化;2)水质监测运营市场智能化、市场化、规范化;3)监测行业监管体制逐渐完善。
    建议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目前我国的水质监测技术和设备生产水平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速度,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加大对环保治理力度和投入对水质监测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的要求。为此,企业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科研开发能力,不断提高工艺与装备水平;努力实施名牌战略,并逐渐打开销售网络,实现国产品牌替代国外品牌。
    建议二:合理引进、利用外资
    近年来,外资企业纷纷进入我国水质监测行业,削弱了我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实力。国内企业应合理引进外资和技术,有些产品技术难度高,开发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国内企业应借助国外力量。但对成熟产品,对重点骨干企业的全面合资或被收购,应慎重,要珍惜自己的品牌,维护自己的市场。
    建议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储备企业人才
    我国节能环保市场快速发展,但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未能跟上发展的脚步,节能环保方面的人才正面临着相当大的缺口。据业内专家保守估计,目前全国范围内需要约50万的环保能源产业人才,但是当前我国专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仅7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4万余人。我国大部分中小型水质监测企业人员规模50-100人左右,其中技术人员不超过20个,这些企业应大力储备高技术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发展前景 水质监测 前景预测 行业发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2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