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ykd05130
28618 494

[创新发展] 价值到底是什么? [推广有奖]

261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8-13 11:03: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8-8-9 09:32
你难道连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常识都不知道或不讲了?劳动者如何投资?投资需要资本,劳动者或许多劳动者没有 ...
你难道连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常识都不知道或不讲了?劳动者如何投资?投资需要资本,劳动者或许多劳动者没有!更不要说,投资需要投资主体,谁组织投资?
--------------
劳动者没有资本,反倒是不劳动的资本家有资本?——这种见鬼的事情首先要改变!
都说了,劳动者投资,那么投资主体当然是劳动者呀。

——这些是空洞语言。劳动者是一个广泛的词组,而投资主体是一个狭义的词组,即某个劳动者或组织。因此,劳动者投资,那么投资主体是那个劳动者或组织?资本那个劳动者或组织出?

你真的会胡扯!太阳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能拿到吗?能分配的客观存在物,首先必须我们能够拿到!生产资料我们就能拿到,从而存在分配。
---------
空气也客观存在,你也能拿到啊,你去分配吧。

——空气也客观存在,你也能拿到啊,但非常丰富,不需要分配!
因此,分配物必须客观存在,还能拿到,同时还必须缺乏。

使用道具

262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8-13 11:32: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8-8-9 09:32
你难道连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常识都不知道或不讲了?劳动者如何投资?投资需要资本,劳动者或许多劳动者没有 ...
也就是:你只看到生产的最终结果——消费资料,而没有看到新增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分配。
新增生产资料,确实要进入生产过程,并且在生产中消耗,价值则转移到产品中。
但是,任何产品生产出来,进入市场,就都产生了分配问题,而生产资料进入商品生产过程,则是另一回事。
---------
生产资料进入市场,进入的是企业之间的市场,不过是从生产的一个步骤转移到下一个步骤而已,根本就没有到达最终的分配场所——等到达分配场所,它已经是消费品了。

——经济学是一实证科学,你还是看看现实吧。
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出售生产资料以后,收入就分为工资、利润与地租。其中工资就用于购买消费资料。
在消费资料简单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补偿生产资料的生产企业,与消费资料交换,收入就分为工资、利润与地租。其中工资就用于购买消费资料。此时,消费资料被分配完。
新增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只能与利润与地租交换,得到一定的消费资料,用于劳动者消费。同时得到一定的新增生产资料,用于投资。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明确:参与消费资料分配或交换的,首先是补偿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价值量转移,就是参与补偿生产资料的分配。这从简单商品生产过程就可以看出。因此,生产资料价值量转移,并不是参与自己生产的消费资料分配,新增生产资料就更不参与自己生产的消费资料的分配了。

生产资料生产者生产出产品,就拥有产品,并且在商品交换中分配到相应的商品——如消费资料。
-----------
这种拥有只是暂时拥有,他可并不想真的拥有这些产品,所以才会把这些产品转给继续生产的下一部门,而自己拿到消费品的分配权!去参与消费品的分配。

——知道这些就好了。
生产资料生产者,会把这些产品——生产资料转给继续生产的下一部门,而自己拿到消费品的分配权!去参与消费品的分配。当然,此时的利润与地租就是消费资料。这是简单商品再生产的价值转移。
但是,新增生产资料生产,是独立于简单商品再生产的。新增生产资料只能与利润或地租交换,获得一定的消费资料。资本家获得新增生产资料,用于扩大再生产。
这里,生产资料价值量转移,就是参与补偿生产资料的分配。因此,生产资料价值量转移,并不是参与自己生产的消费资料分配,新增生产资料就更不参与自己生产的消费资料的分配了。从而,新增生产资料成为人类的财富,成为分配的对象。

使用道具

263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8-13 11:56: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8-8-9 09:32
你难道连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常识都不知道或不讲了?劳动者如何投资?投资需要资本,劳动者或许多劳动者没有 ...
人类生产获得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
一部分消费资料归消费资料的劳动者消费。
一部分生产资料补偿消耗的生产资料,此时,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交换,消费资料生产者获得消耗生产资料的补偿,生产资料生产者获得消费资料。
新增生产资料呢,则独立出来,进入新的产品生产过程。不过,在进入新的产品生产过程以前,必须分配,即归谁。
-----------
第一句话就错!人类生产真正得到的是消费品!真正分配的是消费品!
而生产资料,只不过是生产消费品过程中的半成品、中间形态而已。

——到底谁错?我都具体说了,而你只说错还是对!你应该从上面具体分析哪里错了。

如你所说,劳动者投资,则新增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只是劳动者如何获得新增生产资料及如何投资,成为问题。
--------
你智商不够,当然觉得问题多多。

——你智商高,就说说吧。

在现实中,新增生产资料就表现为新企业的建立或企业扩大。现实中庞大的企业群,就是新增生产资料获得分配的事实,你难道要否定?
-------------
新增生产资料并未分配,只是还在企业中继续生产罢了。
人们真正要分配的,是这些生产资料终归要变成的消费资料。
你鼠目寸光,只能看到新增生产资料,而不能看到他们将要变成的消费资料!

——你要明白:现实中,生产资料价值量转移,也只是参与补偿生产资料的分配,而不是参与消费资料的分配!新增生产资料价值量转移,就更不是参与消费资料分配了,而是参与补偿生产资料分配。

使用道具

264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8-16 08:00: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8-8-9 09:41
工资,地租,都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就是应该分给劳动者和地主的那部分(社会)产品——不是企业产品! ...
工资,地租,都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就是应该分给劳动者和地主的那部分(社会)产品——不是企业产品!
----------
傻帽!劳动者,地主,资本家,首先分配的就是他们自己生产的这些产品!
至于其他人生产的产品,根本没有他们的份儿,他们只能用自己企业的产品与之交换。

——不知是我傻帽还是你傻帽。工资,地租都是用价值——货币来表现的,从而都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就是应该分给劳动者和地主的那部分(社会)产品——不是企业产品!
斯密确实从产品分配考察工资与地主,而不是从社会产品分配考察地租与工资的,从而我说斯密没有从社会生产关系考察价值的形成规律。
只有资本家用产品参与社会产品分配。
例如工资与地租之和为100元,而产品总价格则是60元。工资与地租如何为产品的分配产物?

资本家将其(指社会产品不是企业产品)折合为钱给了二者,然后资本家占有企业生产的产品。
------------
无脑!
企业产品不是社会产品?哪个社会产品不是企业生产出来的?

——企业产品确实也成为社会产品,并且可能成为工资与地租的一部分。但工资与地租不仅仅是这些产品。

如果工资,地租,就是应该分给劳动者和地主的那部分产品——企业产品,就不存在企业破产了!
------------
怎么不存在破产?资本家先把劳动者和地主的那两份产品买下,拿着所有产品,如果卖不出去,它不就破产了吗?

——多少价格买下?既然工资与地租是分配企业产品的结果,当然工资与地租就是这些产品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结果,即是这些产品价格的结果。资本家怎么又要去买下分配给地主与劳动者的产品了???
一般情况下,产品都会被出售,只是价格问题。当价格低于生产成本时,企业就亏本,最终会破产。

使用道具

265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8-16 08:14: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8-8-11 14:46
不是拿不出证据,证据都放在ZF的一些档案中。我没有权力去调查阅读,但我是过来人,知道当时的市场情况。 ...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资本利润是剥削的结果,从来不允许资本参加分配!社会主义企业利润是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剩余劳动的结果,不是资本参与分配的结果。
资本利润与资本数量息息相关;而社会主义企业利润与资本数量几乎无关!
----------------
劳动者为什么要向社会提供剩余劳动,就是资本是属于社会的!
任何企业的利润都跟企业经营状态有关,企业资本虽多,但经营的不好利润照样很少或亏损,资本主义企业也是如此。

——斯密都认为资本利润与资本数量息息相关,只有你否定了。
确实任何企业的利润都跟企业经营状态有关,企业资本虽多,但经营的不好利润照样很少或亏损,但这是个别分析。知道斯密的自然利润率吗?
资本利润与资本数量息息相关;而社会主义企业利润与资本数量几乎无关!说明当时企业利润是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剩余劳动的结果,不是资本参与分配的结果。

使用道具

266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8-16 08:34: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8-8-11 14:50
不是我有问题,而是你有问题:一会儿,你明确土地与资本不增加价值!一会儿又已经明确的是,土地和资本也 ...
关于这个问题,就“土地和资本也是价值的来源”为结语。这是现实的生产关系。
下面,我们讨论这一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问题。
我认为:在生产力水平较低下,资本参与分配是客观的,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
你这么认为是很愚蠢的。
无论生产力水平如何,产品都应该归劳动者去按劳分配。

——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是客观的   
   
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量成为社会产品分配的唯一要素,从而劳动价值论正好反映了这一社会产品分配现实,这样,劳动且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这是由简单商品生产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不仅生产资料极为简单,并且生产力也极低,这些生产资料由于极为简单也容易得到,从而生产资料还未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变得复杂起来,劳动者也不容易得到,这时,货币的积累成为获得生产资料的手段。这样,一些人就会有意积累货币,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然后组织劳动者生产。当然,这时,这些人不会无偿提供生产资料给劳动者使用,生产资料会作为这些人的化身,参与劳动产品的分配。这样,资本就产生了,资本家也就产生了。
那么,资本产生之初,资本是否就成了与劳动量独立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要素呢?也就是说,是否就打破劳动价值论存在的前提呢?即资本利润是否建立在劳动形成价值的基础上?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认为是不必要的。因为一方面,这一时期离现在已有非常长的时间,当时具体的生产资料──社会产品的分配情况我们已不清楚。另一方面,价值仅仅是社会产品的分配尺度,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价值理论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弄清楚现在市场经济中物质财富的分配情况。至于资本产生之初,资本就成了与劳动量相独立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要素,还是需要一个过渡阶段,到达一定程度才成为与劳动量相独立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要素,是没有意义的研究或争论。
我们可以假定,资本一经产生,资本之间就产生自由竞争,从而资本就成了与劳动量相独立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要素,平均利润规律就成了商品交换价值量的运动规律,即成为商品价值量规律的市场表现。
那么,资本──生产资料为什么能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并成为与劳动量相独立的分配要素呢?难道这是客观的,并且是永恒的吗?我认为,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的生产关系的产物,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同时,它也必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消亡,到达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资本就不再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劳动又成为社会产品分配的唯一生产要素(土地除外)。
首先,生产资料是商品生产的必需条件,这是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物质前提。既然生产资料是商品生产的必需条件,它就要求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否则就无人提供生产资料,当然商品生产就不能进行。同时,既然生产资料是商品生产的必需条件,生产资料的增加,就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没有生产资料的增加,也就没有经济增长,而生产资料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是生产资料增值的主要形式。
这里,市场经济是最有活力或效率的,政府不能包揽经济活动,这也决定了税收不能成为生产资料增值的一种主要形式,只有生产资料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才能最大程度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二,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具有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这是资本参与物质财富分配的生产基础。如果生产工具没有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有无生产工具,劳动者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是一样的,这样,生产工具,从而资本也就不可能产生。没有生产力的东西,有什么用呢?生产工具具有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这是生产资料──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根本物质基础。如果生产工具没有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那么生产资料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不可想象的。从物质生产的角度来说,生产工具没有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又要参与物质财富的分配,就不会有人去利用生产资料,从而资本就不能产生。这里,我们必须明白,生产力问题,不仅仅只是使物质财富产量上的增加。由于商品的物质存在形式是不可比较的,因此,商品的种类的增加,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商品生产,没有生产工具,人类的劳动就一事无成。因而这商品本身就是生产工具的生产力的表现。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有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例如房屋等。我们说生产资料具有生产力,主要是指生产工具与能源,但是由于生产工具的使用,必需其它辅助设施。因而我们说生产工具具有生产力,从广义上讲就是生产资料具有生产力。
第三,社会化扩大再生产本身,也要求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这是生产力革命的要求。生产资料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劳动者就业的必要条件,因此,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资本积累,需要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而“劳动”剩余与税收是适应不了社会化扩大再生产对资本积累的要求的,尤其是生产资料质量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因而生产力发展需要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实现资本自身增值从而实现资本积累,成为科学的资本积累形式。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生产资料极其缺乏,需要大量增加生产资料,以发展生产力,同时,还需要大量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新增物质财富生产出来以后,就成为分配的对象,成为人们提供给社会的剩余产品,这是资本参与物质财富分配的物质基础。在劳动价值论下,即在劳动且只有劳动才能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条件下,税收是适应不了社会化扩大再生产对资本积累的要求的,尤其是生产资料质量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因而生产力发展需要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实现资本自身增值从而实现资本积累,成为科学的资本积累形式。
第四,从价值形成来考察,如果只有劳动才参与产品分配,从而只有劳动才能形成价值,此时,价值就只能体现在消费资料上,不能表现在生产资料上,就会引起生产资料需求不足,影响生产力发展。这从消费资料生产流程中,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假设劳动者工资的提高,引起资本利润率为零,消费资料扩大再生产的流程为:
①96V=96M
②72C+108V=180M
③120C+280V=400M
④300C+300V=600M
⑤400C+412V=812M
上式中,前四个商品生产过程,为生产资料生产,而第五个商品生产过程为消费资料生产。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总消费资料价值量为812 ,总工资为1196,新增生产资料总价值量为384。此时,生产资料需求为0,而消费资料需求为1196。假设工资全用于消费资料消费,消费资料需求量就大于供给,从而价格上涨,也就重新产生资本利润,生产关系就得到调整,当然也就产生新增生产资料的需求,直到供求平衡。因此,资本利润的存在是客观的。
如果劳动者工资储蓄,消费资料需求与供给平衡,物价不变,由于利润率为0,没有投资动机,也就没有新增生产资料的需求,不能扩大商品再生产,并且原来的生产资料生产规模也会缩小,最后消费资料的生产流程为
①24V=24M
②24C+36V=60M
③60C+140V=200M
④200C+200V=400M
⑤400C+412V=812M
这样,商品生产规模缩小,劳动者失业增加。因此,在存在劳动者工资存款的情况下,也一定要有一定的利润率,调动投资的积极性。
当然,一些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可能会认为用税收来解决剩余价值的提取,不过税收的性质决定不适应社会化扩大再生产,只有资本参与分配才能适应,即资本参与分配是客观的。总之,资本利润的存在是客观的,这从一个方面也证明了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事实,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与前苏联时期的生产资料需求严重不足的现实,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生产资料参与产品分配是客观的。
第五,生产资料的有限性,不仅要求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也使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成为可能。一方面,人类生产资料是极为有限的,这就要求合理利用生产资料,最大限度地节约生产资料。税收本身适应不了这个要求。只有生产资料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才能合理利用生产资料。这样,生产资料变成资本。资本本身的增值能力,能适应这种生产力的要求。因为承认了资本本身的增值能力,而这是市场经济运动的结果。从而人们就会合理利用生产资料。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有限性,也使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成为可能。如果生产资料是无限的,资本也就不能参与社会产品分配。
第六,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需要调动一切生产力生产物质财富,而不同的水力、土地、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它们的生产力是不同的,即生产出的物质财富是不同的。那么,这些物质财富归谁所有?只有生产资料参与产品分配,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资料参与了产品分配,就给生产资料所有者带来利益,当然,人们就会多生产那些生产力水平高的生产资料,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也要求生产资料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就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一般来说,需要较多自然资源生产的产品,产品数量需要得到控制,而只要较少自然资源就能生产的产品,产品数量可以不受限制,生产资料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市场上就能做到这一点。由于生产资料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需要较多自然资源生产的产品,产品价格就较高,需求就得到控制,即产品数量就得到控制;而只要较少自然资源就能生产的产品,产品价格就较低,需求就较大。因此,生产资料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客观的。
第八,就业的劳动者工资的预发,也需要资本利润。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存在大量失业工人,存在劳动者就业问题,经济增长就是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然而,劳动者就业后,并不能马上生产出消费资料,而劳动者生活需要大量消费资料,也就需要就业劳动者的工资预发,也就需要资本利润了,即需要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包括消费资料)分配。
第九,税收的恒定性,也要求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使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成为必然或现实,也就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或国家所有制成为现实。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生产力发展就要求生产资料增值,由于税收的恒定性,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对生产资料增值的需要,也要求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例如,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者手中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一般来说,生产技术高的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就多,应该向社会提供较多的产品——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差的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就少,向社会提供的产品——生产资料就可以较少,而此时,税收是不可能针对每个企业征收税收的,再加上企业生产技术的可变性,税收更加不适应。而当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时,生产技术高的企业,虽然生产产品数量多,但由于生产资料数量就多,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向社会提供的产品——生产资料就较多;生产技术差的企业,虽然生产产品数量较少,但生产资料数量就少,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向社会提供的产品——生产资料就较少。如果企业生产技术变化,生产资料数量也变化,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向社会提供的产品——生产资料数量也就发生变化,也就调节了社会产品分配,适应了生产资料增值。
这样,税收的恒定性,要求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使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成为必然或现实,也就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或国家所有制成为现实。
第十,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按劳分配也要求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者手中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引起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由于市场上商品价格是一致的,必然引起劳动者的收入不同,按劳分配也要求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一般来说,生产技术高的企业,生产资料数量就多,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增加的商品价值量就较多;生产技术差的企业,生产资料数量就少,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增加的商品价值量就较少,也就调节了社会产品分配,实现了劳动者之间的按劳分配。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资料具有生产力,会影响按劳分配,从而按劳分配也要求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就以土地生产力为例。由于不同土质的土地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就会影响按劳分配。假如弟弟耕种土质较差的土地,年收入1000;哥哥耕种土质较好的土地,花费同样劳动,年收入为2000,当然,其中1000为土地生产力的结果,就需要土地参与分配来调节,实现按劳分配。
第十一,为了提高市场效率,也要求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价值理论本身,并不涉及效率问题。价值理论是关于商品交换的理论。劳动价值论不成立,是因为不能解释商品交换规律,特别是不能解释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交换规律。而涉及市场效率的,是产品分配问题。市场上,按劳分配本身会有高效率,简单商品生产就是这样。但是,到达资本主义与初级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已经较为丰富,由于生产资料有较高生产力,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市场上由于生产者占有的生产资料质与量的不同,会冲击按劳分配,引起低效率。一般来说,生产技术高的企业,市场运动必然引起劳动者工资较高,按照按劳分配规律,必然要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如果资本不参与分配,就必然引起行政干预分配,劳动者就会意识到多干并不能拿到高工资,影响劳动积极性,影响市场效率;生产技术差的企业,市场运动必然引起劳动者工资较低,按照按劳分配规律,必然要增加劳动者的工资,如果资本不参与分配,就必然引起行政干预分配,劳动者就会意识到多干少干都一样,影响劳动积极性,从而影响市场效率。
生产资料生产力对按劳分配的冲击,引起低效率,还涉及人力资源浪费问题。一般来说,生产技术高的企业,市场运动必然引起劳动者工资较高,就会引起高素质劳动者向这些企业运动,产生普通岗位也由高素质劳动者占有的情况,引起一些人力资源浪费;而生产技术差的企业,市场运动必然引起劳动者工资较低,高素质劳动者不愿去这些企业工作,影响这些企业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工资较高,就不仅引起一些人力资源浪费,还影响私人企业发展,就是一个实证。
然而,税收不能适应市场中的产品分配,市场仍会处于低效率状态,因而需要资本参与分配来弥补税收的不足,以及避免生产资料生产力对按劳分配的冲击,实现真正的按劳分配以实现高效率。
只有到达高级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生产已经极为丰富,劳动者占有的生产资料质与量基本一致,生产资料生产力不会对按劳分配的冲击,按劳分配本身就可以实现高效率,资本也就不再参与产品分配。
总之,生产资料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客观的,是生产力革命的结果。而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使生产资料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成为现实。初级社会主义或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级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功,也证明了资本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客观的。这里,分配价值论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是客观的,则是初级社会主义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级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生产资料被私人占有。这样,资本家就占有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力。从而生产资料的生产力不再首先表现为社会生产力,而是首先表现为资本家的生产力,然后才表现为社会生产力。资本家就凭借生产资料,占有社会产品。
总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是客观的。从而生产资料,打破了劳动价值论存在的前提条件,使劳动价值论——劳动且只有劳动才能参与产品分配成为空想的理论。

使用道具

267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8-18 08:42: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8-8-11 15:01
确实,斯密认为价值有了三个来源——工资,地租,利润,并且认为这三者又来自劳动,土地,资本,是三要素 ...
确实,斯密认为价值有了三个来源——工资,地租,利润,并且认为这三者又来自劳动,土地,资本,是三要素的分配所得。但是,一方面,没有从生产关系角度考察三收入的决定,只是从市场运动考察。
----------
斯密已经明确指出:
因为土地私有,地主不让劳动者白白使用土地,所以产生了地租;
因为资本积累,资本家不让劳动者白白使用资本,所以产生了利润。
这还不叫“从生产关系角度考察”?

——这仅仅是产品分配——可以说是契约关系,还不是社会产品分配——社会生产关系。
就社会生产关系而言,不仅工资、地租与利润是社会产品分配的产物,即是劳动、土地与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产物,而且工资是分配消费资料的产物,地租与利润则是分配新增生产资料(包括新增劳动者工资——消费资料)的产物。其中,地租或利润中用于地主或资本家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对于总利润与总地租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影响因素。

没有指出土地地租与利润是分配生产资料(包括投资所需工人的消费资料)的结果,工资是分配消费资料的结果。
----------
这是你愚蠢的看法,斯密当然不会像你那么蠢。
照你的愚蠢看法,资本家拿到利润不能消费?地主拿到地租不能消费?哈哈,真够蠢的。

——不知道是谁愚蠢。地租或利润中用于地主或资本家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对于总利润与总地租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影响因素。

另一方面,只是说分配产品,如何分配产品?产品之间是不能比较的,不能直接分配。只有明确价值是产品的计量尺度,作为分配权力或购买力的价值,又计量了产品,才能进行产品分配。
-----------------
产品当然可以直接分配呀,一共生产1000斤粮食,地主,资本家,农民三方去分好了,怎么不能分?

——这是产品分配,不是社会产品分配!工资、地租与利润是社会产品分配的产物,即是劳动、土地与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产物,不是产品分配的产物!
更不要说,我问的是:1000斤粮食、2台电视机、500大豆与20支牙刷之间如何分配?

而后者非常重要,只有明确价值是产品的计量尺度,才能明确价值是分配权力,才能产生分配价值论,而不是价值是购买力了。
------------
价值就是商品的购买力,这是它的基本定义,是不容改变的。
只要知道,这个购买力是由三收入组成的,三收入又是三要素的分配所得,分配所得是分配权的体现,这就是分配权价值论了。
价值论,就是解释商品的价值(购买力))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价值绝对不是购买力!购买力仅仅是价值——分配权力的市场表现形式。
购买力是购买商品的能力,然而,商品之间是不能比较的,购买力如何表现?尽管斯密又用购买劳动来计量购买力,但购买商品的购买力如何计量,斯密没有说明。
如果说商品购买力由购买的劳动量来表现,同时也计量了商品,即劳动计量了商品,价值就是劳动,劳动就是价值,而价值量或劳动量就是分配权力,价值或劳动就是分配权力。这里,劳动就成为多余的东西。价值只是分配权力,劳动仅仅成为价值或分配权力的计量单位。而现实中,价值已经用货币来计量,劳动也就成为多余的东西了。
购买力呢,也就仅仅是商品交换价值量或商品价值量。
因此,尽管斯密又用购买劳动来计量购买力,但购买商品的购买力如何计量,斯密没有说明,就进入工资、地租与利润的形成规律考察了。如果斯密能进一步说明,就会产生分配价值论了。当然,这里,商品与消耗劳动之间是如何比较的,就成为一个问题。
价值论考察的是:价值是什么和如何形成及其形成规律。目的是考察商品生产与交换规律。这里,价值是什么?商品之间是不能比较的,价值首先是商品之间的共质。
至于“这个购买力是由三收入组成的,三收入又是三要素的分配所得,”,是分配什么所得?是产品还是购买力?

使用道具

268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8-18 08:53: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8-8-11 15:07
这说明连你自己也搞不清楚!还说什么用劳动计量价值好。前者是计量分配权力或购买力的劳动——本质是价值 ...
这说明连你自己也搞不清楚!还说什么用劳动计量价值好。前者是计量分配权力或购买力的劳动——本质是价值或购买力,后者是消费劳动或形成购买力的劳动——活劳动,二者性质不同,是不能比较的。只有当我们说一单位活劳动只有形成一单位劳动的价值时,才能比较!此时,土地的分配权力或购买力——劳动或价值、资本的分配权力或购买力——劳动或价值与劳动者的劳动的分配权力或购买力——劳动或价值,一起分配了社会产品。而不会说产品购买到的总劳动量大于生产产品的消耗劳动量了。更不会说:"假若社会每年所能购买的全劳动量,每年都被社会雇用,---"了。而是说:土地地租与资本利润分配到的产品,每年用于发展生产如雇用劳动者,---。
--------
以上说明:你到现在还没搞清楚,什么叫用可以购买的劳动量衡量商品的价值。
你自己没搞清楚,所以就看不懂斯密和我说的话,这很正常。

——其实这里,商品与消耗劳动之间是如何比较的,就是一个问题。

使用道具

269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8-18 09:01: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8-8-11 15:07
这说明连你自己也搞不清楚!还说什么用劳动计量价值好。前者是计量分配权力或购买力的劳动——本质是价值 ...
只要明确价值是分配权力,在价值形成上,是生产关系,不承认生产资料有分配权力也可;而在生产力上,必须承认生产资料有生产力。是二回事。
-------------
对呀,马克思就是不承认生产资料能创造价值,而承认生产资料有生产力(可以创造使用价值)。

——如果马克思就是不承认生产资料能创造价值,而承认生产资料有生产力(可以创造使用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不会陷入教条了。因为仅仅不承认生产资料能创造价值,而承认生产资料有生产力(可以创造使用价值),就要说明为什么生产资料不能创造价值?就会进入生产关系考察价值理论了。

马克思也承认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他在《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中论述到:“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3)当然,他后面又指出:“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作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从而既然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要不占有劳动的产品就不能占有财富。因此,如果他自己不劳动,他就是靠别人的劳动生活,而且他自己的文化也是靠别人的劳动获得的。”

上面就是矛盾表述。


使用道具

270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8-18 09:29: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8-8-11 15:24
你知道抓阄吗?纸上写的东西,就是权力,是计量的基础,再根据这一权力进行计量。纸币表示的就是权力,再 ...
你知道抓阄吗?纸上写的东西,就是权力,是计量的基础,再根据这一权力进行计量。纸币表示的就是权力,再根据这进行计量。
----------
抓阄的纸上写的很清楚,其代表权力到底有多大。
不但要知道纸币代表权力,还要知道它代表多大的权力,这才能用它来计量其他商品的权力!但是一张纸币表示多大权力?写清楚了吗?
如果写清楚了,它就不会发生贬值了!

——价值是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力,并且计量商品。当然,纸币首先计量了商品,即纸币量计量了商品,然后,单位纸币才代表一定的分配权力。因此,单位纸币代表的分配权力大小与纸币量有关,这正是计量的基础与分配的实质。
现实中,分配关系就是这样,我们也就这样计量分配权力。并且,现实中,货币为价值的物的存在形式,劳动始终要转化为货币来计量分配权力!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9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