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区域科学与城市经济前沿”暨“自贸区经济”
青年学者及研究生学术论坛
征文启事(第二轮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精神,深化改革,积极探索,不断适应新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的客观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拟于2018年7月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第六届中国“区域科学与城市经济前沿”暨“自贸区经济”青年学者及研究生学术论坛,为硕博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搭建交流创新思维、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热情的学术平台。本次论坛将激发我校和其他兄弟院校对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及自贸区经济的研究兴趣,为研究生提供创新思维的交流平台,增进校际的交流和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之间的友谊,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研究、创新的热情,推动上海乃至全国高校研究生在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学科及自贸区经济方面的研究上一个层次。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财经大学主办;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和《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承办;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自贸区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论坛以研究生自主交流为主,并将邀请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及自贸区经济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作为论坛学术顾问,围绕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国内外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论坛定于2018年7月6-8日在上海财经大学行政楼举行。论坛将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做主旨报告、进行研究生优秀论文宣讲与点评、评选优秀论文等活动,并会对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和进行奖励。获奖论文直接进入《中国工业经济》期刊的外审程序。同时论坛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财经研究》等国内重要期刊介绍期刊选稿情况及论文要求,对于优秀论文优先向这些期刊推荐发表。获奖论文作者如报考本单位博士研究生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现面向全国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高校青年教师发起征文。
一、论坛征文主要议题(但不限于)
1. 区域经济学理论及政策
区域经济学前沿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评价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区域发展与经济地理
区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
2. 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城市生态系统
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
高铁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产业和贸易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3. 城市化、城市经济与城市群
全球城市与城市网络
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竞争
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新时代下,核心大城市城市圈、城市群相关问题研究
4.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发展质量提升与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模式与新路径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5. “一带一路”倡议研究
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化
“一带一路”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
“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发展
6. 自贸区经济研究
传统服务业升级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中高端消费促进产业和贸易升级研究
产业与贸易经济学理论前沿
“自贸区”与“自贸港”问题研究
7. 其他相关问题
二、征文事项
1. 为确保论坛顺利进行,投稿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20日(以论文发出时间为限)。
2. 论文提交要求
1) 应征论文应当是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文责自负。
2) 提供与论文分开的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姓名、研究生类别(硕士、博士)、单位、邮政编码、Email地址、联系电话,以及论文题目。
3) 文章内容包括:题目、摘要、3-5个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
4) 论文投稿格式要求见附件。
三、会议安排
2018年7月6日(周五)下午会议报到。
2018年7月7-8日(周六—周日)会议研讨,会议将邀请区域科学、城市经济及自贸区经济研究专家做主旨报告,给参会的各位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提供分组交流报告的机会,并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财贸经济》、《财经研究》等期刊介绍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编辑眼中的好文章”,期间将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具体安排见报到时领取的材料。
四、论文评奖
本论坛的学术委员会将对录用论文进行优秀论文评选,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奖励办法为:一等奖奖金2000元并颁发证书、二等奖奖金1500元并颁发证书、三等奖奖金1000元并颁发证书,优秀奖颁发证书。
五、注意事项
1.本次论坛不收任何会务费和评审费,论坛将为参会人提供免费的餐食;住宿和交通费用自理,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解决住宿、交通费用的,可以向组委会提出申请,组委会将酌情按照标准进行补贴;如需要,组委会可以协助预定住宿。
2.请按照附件中要求的格式规范排版。
六、投稿方式
本论坛只接收电子稿投稿方式,请于2018年6月20日前,将符合征文规范要求的论文,发送到论坛公共邮箱:http://www.ztflh.com/ ,“中图”不能误写成“中文”。[文献标识码]统一填写“A”,“标识”不能误写成“标志”。 [文章编号]仅填写“1006-480X(2017)”。
(5)[收稿日期]按照初次投稿时间填写,单个数字前面加“0”,例如,2017年1月6日应写成“2017-01-06”,不得写成“2017-1-6”。[基金项目]仅填写国家级或省部级资助项目,最多填写 3 个,格式为:项目类型 “具体项目” (批准号 ***)。基金项目要落实到项目类型(重大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等),不得简写。例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不能写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作者简介]格式为: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作者单位 职称/职务。通讯作者,电子邮箱。致谢。作者单位具体到二级单位(学院),在读研究生要具体写明“博士(硕士)研究生”;已获学位,要写明经济学博士或管理学博士。独著作者默认为通讯作者,只写电子邮箱。致谢主要感谢对论文修改提供有益建议的匿名评审专家、编辑部、学术会议以及专题讨论会参会学者等,也可以就文中某些具体内容修改以脚注方式感谢提供重要意见者,表述规范妥当,形式不限。务必文末写上所有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和通讯地址。若为独著,作者默认为通讯作者,后面只写电子邮箱。
(6)注释不同于参考文献,采用当页下注(脚注),序号用“①,②……”标识,每页单独排序。
(7)参考文献实行“实引”制度。在全文中两次注明:文中注、文后注(﹝参考文献﹞),文中注与文后注在总量上必须一一对应。尽量引用高质量的前沿学术论文和著作,不放新闻报道和网站资讯等非学术文献。
文中注采用“文献作者名(年份)”或“(文献作者名,年份)”的形式标注引文。正文中如果出现文献作者名,有2个作者,用“甲和乙(年份)”(英文名用“A and B(年份)”)连接。有3个或者更多作者,用“甲等(年份)”(英文名为“A et al.(年份)”)表示。
文后注按照先中文文献后英文文献、字母先后顺序列示。格式严格按照如下要求修订:
①期刊
格式:作者.文献题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页数.
英文文献,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姓在前(后加“,”)、名在后(全部用缩写,即首字母加“.”),其余作者则名在前、姓在后,最后一个作者前加“,and”。文献题名和期刊名中除介词外,单词首字母一律大写。
②著作
格式: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
多个作者之间用“,”隔开。
引用译著时,标注作者国籍,将译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③析出文献
格式: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文集责任者.文集题名[C].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
④工作论文
格式:作者.文献题名[R].机构论文,发表年.
⑤电子文献(尽量少引用)
格式:作者.文献题名[EB/OL].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年份.
(8)图、表格式。表名在上,图名在下,五号黑体。表格一般为三线开口表,表中数据小数点后保留至四位数。图、表必须一一标注“资料来源”(一般而言,如果是作者绘制,标注“作者绘制”、“作者计算”或者“作者整理”),六号宋体。正文文字在前,图、表在后。图、文并排时,左边文字,右边放图。
(9)英文标题和摘要均与中文内容一一对应。
标题除介词外,单词首字母一律大写。作者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有两个字的,中间用“-”连接。
英文摘要包括Abstract、Key Words、JEL Classification三个构件。Key Words单词首字母均小写,关键词之间用“;”隔开。JEL Classification填写三个,中间用空格隔开,不加标点符号,查询网址:https://www.aeaweb.org/jel/guide/jel.php。
(10)文字规范示例:
①“我国”统一用“中国”,港澳台地区前面一律加“中国”。
②除备注外,不得使用简称。例如,“国企”一律改为“国有企业”,“国资委”一律改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于全称较长的,如“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第一次出现时备注“(简称国务院国资委)”,后面出现一律用简称“国务院国资委”代替。
③涉及数字单位的修改,例如,“1—10%”一律改为“1%—10%”,“1—5万元”一律改为“1万—5万元”,“2000年—2010年”一律改为“2000—2010年”,“上世纪”一律改为“20世纪”,“本世纪”一律改为“21世纪”,“上年、去年”一律改为“2017年”。
④正文数字涉及本文计算数据的,小数点后统一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正文数据来自文中表格数据,将表中四位有效数字按四舍五入处理为两位有效数字放入正文中。
⑤自然段内标注序号用“①,②……”,不用“第一,第二……”、“其一,其二……” 或“首先,其次……最后”。
⑥公式和正文中变量名统一用斜体;英文缩写不用斜体。
⑦不用“我们”之类的口语化表述,改为“本文”或“这里”。“其它”改为“其他”。